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歐美譴責中國封城,到美國承認喪失製造業能力,看張忠謀曝美國自製晶片「昂貴浪費又白忙一場」
2022/04/21 22:05:56瀏覽1024|回應1|推薦10

中國因新冠陸續在武漢、西安與上海封城,在西方解封後中國還動不動封城,白人國家與企業紛紛指責並威脅要撤中,而美國最新版供應鏈檢討說美嚴重依賴台灣且生產地點聚集在中國是大問題,張忠謀則說美國缺晶片人才,這幾項加起來都指向一個事實,全球化毀了美國的工業製造能力,美國人很緊張。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事實上,自從全球化以來,各企業以比較利益追逐低工資區域進行製造業生產已經是常識,美國製造業早年就外包一大堆到台灣,例如成衣、玩具、電視,連汙染也「外包」到台灣,RCA就害了不少台灣人。

後來,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台商大舉西進,變成台灣接單大陸生產,2022-04-21經濟日報社論提到,這份由美國商務部及國土安全部聯名發布的檢討報告指出,美國多數企業固然在研發、產品設計及品牌行銷等領域保持領先,但電子代工的興起,導致重要企業幾乎都完全失去製造能力,美國也失去了有製造經驗的勞動力。占全球電子代工服務市占率超過九成的企業中,有七家是台商,而且第一名鴻海集團的市占率就高達四成。

鴻海集團在哪裡生產呢?請大家看看手上的血汗哀鳳,看看是不是made in china!

因此,2022-04-2經濟日報社論台灣須面對經濟逆全球化趨勢談到「自中國大陸開始的停工潮打亂了全球供應鏈」,還說「真正帶來明顯影響的,是今年爆發的俄烏戰爭與中國封城」、「中國大陸堅持疫情清零政策所採取的廣泛封城政策是威權體制造成逆全球化的另一章。基於中國大陸與全球產業鏈緊密連結的程度,封城對全球經濟造成的影響不下於俄烏戰爭,生產中斷、航運塞港所導致的供應鏈衝擊正在上演且日益嚴重,各國陸續表達對中國大陸政策的不滿」,既然如此,美國人希望昔日美國製造榮光再現,也不是沒有道理。

從人類歷史來看,西方的殖民暴行是最系統化全球化的例子,從美國人大量從非洲擄掠黑人做種棉花的奴工,到英國殖民全球當日不落國,把熱帶國家的土地拿去種他們需要的「經濟作物」。到了現在,換了一種方式奴役全世界,例如宣稱是綠能的太陽能板,製造過程高耗能,西方一方面指責中國大量低價傾銷卻又狂買,然後中國廠商用煤發電來製造這些太陽能板,並且西方又說中國碳排放過多…

換句話說,西方要綠能,這些綠能產品的碳足跡留在中國,然後又說中國排碳大戶,而中國廠商犧牲環保去替西方做奴才!

又舉例來說,西方指責中國開發稀土破壞環境製造大量汙染還造成附近居民健康受損,一副替中國老百姓想的好心腸,但又擔心中國拿稀土當貿易工具不出口,而全世界熱門的電動車有一大堆原料就需要這些稀土,世界電動車大廠更在中國設廠

因此,中國封城除了對當地居民來說非常不便,對西方白人老闆的跨國企業也是大傷,連台灣媒體都不滿了呢!

簡單說,我對全球化的反感與日俱增,全球化就是以鄰為壑,把高汙染丟到別的地方去,美國要自己搞耗水耗電的晶片就去搞,沒人才就重新訓練啊!中國替全世界搞綠能,然後把一大片土地陪葬,或是讓一大堆人變成血汗勞工,這樣又是「中國人站起來了」?

就像台灣,利用全球化把台商輸出到低工資地區作威作福並且讓本土台灣人失業,即使在台灣,也宛如西方抓黑奴一樣把外籍看護騙來台灣24小時奴役並且85%以上一周不放假一次,這可是2022年移民署的報告與學者研究喔!

然後,台灣的長照制度就一直擺爛!

全球化對全世界都沒有好處,只讓有錢的人更有錢,跨國企業更大,以地球環境為祭品,美國人用純粹美國製造,台灣人用純粹台灣製造,中國人用純粹中國製造,全世界斷絕跨國經貿往來,有何不可?

經濟日報認為「以中俄為首的國家集團與民主體制國家的全球二元化經濟體系也將快速成形」,我只簡單問一句,iphone移到印度做有順利嗎?難道iphone移到缺工缺水缺電缺很大的台灣做嗎?

如果美國與西方因為中國封城而決定將製造業「去中國化」,現在就是好時機,郭台銘之前就說十幾個國家在等他搬過去,不妨就搬回美國,給美國工人一條生路吧!

郭董在台灣網紅面前說在做撤離準備

郭董在台灣網紅面前說在做撤離準備

最後,美國人覺得台灣與中國大陸結合的超級供應鏈太恐怖,又擔憂全球資通訊的零組件及智慧手機等成品,目前高度集中在亞洲,那就該要求蘋果把iphone移回美國生產,如果台灣人有朝一日不再為別人代工,要放棄國際貿易回到農業時代,我也樂觀其成!

當全球化徹底毀滅的一天,那就是地球得救、人類得救的那一天!

郭董在台灣網紅面前說在做撤離準備


blackjack 2022/4/21

經濟日報社論/資通訊業須重新思考政治成本

2022-04-21 02:41 經濟日報 / 社論

2月24日,俄國發動入侵戰爭,使得美國在同一天公布的最新版供應鏈檢討報告未引起注意。這次報告特別針對資通訊(ICT)業為對象,不但將印刷電路板、路由器等台廠重要產品納入,更指出目前的電腦及智慧手機電子代工模式,也是風險來源。相較於去年的半導體報告,今年涵蓋範圍更廣、影響更深遠。

這份名為「支持美國資通訊產業之關鍵供應鏈檢討」的報告,是去年受到關注的半導體檢討報告的後續。去年2月24日拜登總統發布命令,要求各部會分二階段,檢討十個關鍵供應鏈。去年中完成的部分,是包含半導體、先進電池在內等四個有短缺問題的優先對象,也成為美國推動500億美元「晶片法」的基礎。命令滿一年的今年同日,美國又提出針對資通訊、運輸、醫衛、能源、農業及國防工業等六個供應鏈檢討報告。

本次檢討對台灣影響最直接的,無疑是對ICT供應鏈的檢討。ICT及半導體,是台灣近十年來代工產業(Contract manufacturing)轉型成功的最大亮點。台大陳添枝教授的新著「越過中度所得陷阱的台灣經濟」,更指出ICT及半導體代工的成功轉型、科技創新及組織調整,是引領台灣持續成長,成為全球與韓國唯二跨越中等所得陷阱國家的關鍵原因。這次美國報告也具體歸納,占全球電子代工服務市占率超過九成的企業中,有七家是台商,而且第一名鴻海集團的市占率就高達四成。

然而台灣驕傲的電子五哥及十雄,卻已成為美國的擔憂。這份由美國商務部及國土安全部聯名發布的檢討報告指出,美國多數企業固然在研發、產品設計及品牌行銷等領域保持領先,但電子代工的興起,導致重要企業幾乎都完全失去製造能力,美國也失去了有製造經驗的勞動力。

其次,全球資通訊的零組件及智慧手機等成品,目前高度集中在亞洲,並且以中國為重鎮,造成供應鏈脆弱的風險,最後,硬體製造廠偏好使用「開源軟體」(OSS)來編寫控制硬體韌體(Firmware),也是供應鏈風險的來源。

除了電子代工外,美國特別點名了以下跟台灣極其相關的產品:印刷電路板(PCB)、路由器、伺服器、交換機及液晶顯示器。其中因為印刷電路板是包含半導體在內的所有電子產品的基礎元件,因而特別受到重視。如同電子代工,美國報告也歸納全球前十大PCB廠有五家是台商,同時生產地點也有聚集中國大陸的問題。

對於以上風險,美國的回應方向也類似半導體,第一是要以政策推動在美國本土優先重建PCB及ICT製造能量,並透過政府採購等方式增加誘因。第二是要透過資訊透明、強化政府監測能量等方式改善供應鏈風險管理,第三是強化國際合作及標準制定機制,以及第四加大研發與勞動力提升。

對台灣而言,被美國肯定固然值得驕傲,但也必須看到背後的風險。例如過去我們在半導體、電子代工及PCB等領域的成就,來自於科技、管理、成本控制等經濟條件的優勢,生產供應鏈的布局組織,很少政治考慮,基本由經濟成本決定。

美國報告反映出的方向是,未來生產供應鏈布局如何調整(例如兩岸、美國、歐洲的配比),除了經濟成本外,還要考慮客戶端及企業母國的國家安全成本、地緣政治成本及外交成本。

簡單的說,不僅赴美投資一事,不再只是台積電的煩惱,就連製造業政治學,都將成為未來十數年全體電子業繼續升級轉型、維持成長的必修課程。

經濟日報社論/台灣須面對經濟逆全球化趨勢

2022-04-20 03:16 經濟日報 / 社論

2018年美國川普政府啟動了對中國大陸的貿易戰,除了透過提高關稅強化貿易壁壘外,也積極促使企業回美投資,更進一步帶動了包含台日等國廠商的撤中潮。一時之間,貿易退縮、投資回流的逆全球化趨勢開始引發關注。其後,為了對抗中國供應鏈,美國開始連結日、印、澳等國,高舉建構新供應鏈的大旗,乾淨網絡、新印太經濟架構等政策逐一出籠,全球經濟二元化的情勢隱然成形。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自中國大陸開始的停工潮打亂了全球供應鏈,除了引發新一波的外資撤中潮外,航運不順、塞港缺櫃、晶片不足等現象更暴露了全球貿易的脆弱性,也導致停滯性通膨危機。儘管美國政策持續與疫情蔓延,但觀念上仍未否定經貿投資全球化與國際互助的重要性。

真正帶來明顯影響的,是今年爆發的俄烏戰爭與中國封城。向來仰賴俄羅斯大量廉價能源的歐洲各國,為抵制俄羅斯的侵略行為,已紛紛宣示將在短期內全面放棄使用俄國的天然氣、原油及煤炭等能源,將透過加速開發再生能源或由其他地區進口以維持經濟運作。這個結構性的轉折改變以比較利益為原則所建立的貿易規則,勢必提高經濟運作成本,致使全球性通膨更為嚴重,且是個恆久性的逆全球化轉變。

國際貿易的學理一般不會考慮各國政治體制的差異,最多只會慮及各國政府對貿易的干預高低程度。然而,實際上政治體制的差異實是國際貿易絕大的不確定性。即便俄羅斯不是全球產業鏈中的重要國家,又相對封閉,但難測的威權領導一旦發威,全球對其擁有並出口的豐富能源、糧食、礦產依賴立刻受到巨大影響。威權體制所具有的不可預測性使得貿易成本因此一不確性而提高,建立在比較利益原則的國際貿易學理恐怕在未來須加註許多文字。歐洲正深刻檢討過去對俄的縱容政策,政治上的威權體制已成為逆全球化趨勢的另一推力。

中國大陸堅持疫情清零政策所採取的廣泛封城政策是威權體制造成逆全球化的另一章。基於中國大陸與全球產業鏈緊密連結的程度,封城對全球經濟造成的影響不下於俄烏戰爭,生產中斷、航運塞港所導致的供應鏈衝擊正在上演且日益嚴重,各國陸續表達對中國大陸政策的不滿,新一波的外資撤中潮又隱然而生,助長逆全球化的趨勢。事實上,中國大陸近來諸多的政策轉折往往令人瞠目結舌,從阿里巴巴螞蟻金服的上市受阻、整頓平台業者、阻礙中企赴美上市等,都對中國經濟產生重大衝擊。此次的封城政策從經濟的角度來看不但缺乏合理性,也違背常識、人性的預期,更勢必造成對經濟的巨大衝擊,卻正活生生上演中,號稱的發展經濟內循環杳然無蹤。這無疑是欠缺糾錯機能的威權領導體制所造成,其結果不但使中國人民難以適從,也使得全球更難以面對此一充滿不確性的經濟體。

世界銀行總裁馬爾帕斯(David Malpass)指出:「全球各國正努力讓供應鏈多樣化,以降低對中國的依賴,這對大家可能都是好事」,他認為跨境貿易對全球經濟依然重要,而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作為商品的消費者和生產者,可發揮更大作用,但他高度質疑中國是否真能成為全球貿易體系中,與其他國家共享價值體系的一員。類似這種對中國大陸體制與政策的質疑正方興未艾,可想像,這樣的質疑如日漸擴大,全球區隔中國大陸的逆全球化趨勢將會加速,以中俄為首的國家集團與民主體制國家的全球二元化經濟體系也將快速成形。對台灣而言,我們的產業與貿易政策也需有因應此趨勢的視野與規劃。

張忠謀:美缺晶片製造人才 本土增產又貴又浪費會白忙

2022-04-21 07:45 經濟日報 / 編譯

季晶晶

/綜合外電

台積電(2330)創辦人張忠謀以嘉賓身分在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發表談話表示,美國增加國內晶片的產量是昂貴浪費、徒勞無功之舉。他認為,美國晶片製造業沒有擴張和成功所需要的人才庫。

張忠謀周二指出,美國在1970和1980年代選擇了一條路,讓製造業人才再受訓,從事高薪工作,這不見得對美國不好,但對美國的晶片製造業來說,形成了挑戰。

他表示,台灣人口眾多,是台積電晶圓製造成功不可或缺的條件。在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專業人才離開製造業之際,台灣的人才成熟,使其成為純晶圓代工的理想地點。

張忠謀指出,美國的優勢在於有現成的「全球頂尖的」設計人才,台灣很少,台積電更是完全沒有。如果要發展成功的晶片製造業,美國需解決人才短缺問題。

不僅如此,張忠謀還強調,在美國製造的成本令人望而卻步。台積電奧勒岡州工廠的25年製造經驗可為明證,該廠能獲利,但幾乎放棄擴建。他說:「在比較成本上,我們當時太天真,但在美國製造晶片的成本比台灣貴50%。」他補充說明,台積電多次為奧勒岡州工廠安排美國和外籍人員,但都沒能降低多少成本。

他的談話顯然有違台積電投資120億美元到亞歷桑納州設廠的計畫。不過,張忠謀2018年裸退離開台積電,並表示到美國蓋新廠不是他的決定。

他說,台積電「在美國政府的敦促下這樣做」,而美國政府數百億美元的補貼,遠低於提振本土晶片製造所需金額。不過,至少美國的產量會增加,但是,「單位成本將增加,美國很難在國際上競爭」。

張忠謀的態度有個很重要的變數,那就是兩岸發生戰爭。但如果有戰爭,他說,「美國要擔心的將遠遠不止晶片製造」。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回應文章

nuitgrass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22/04/22 04:15
西方人政治與經濟面都虛偽:既作婊子還要立貞節牌坊。台灣媒體則無論經濟或政治的評論角度,所謂的「觀點」,都是站在英美人利益的一面,即婊子的立場。為此「搖旗吶喊」,無視自己同樣屬被傷害被犧牲的角色,還要歌頌他人的貞操,這就比較悲哀了!
blackjack(blackjack) 於 2022-04-22 06:38 回覆:

這個所謂全球化的時代,白人還想著奴役有色人種,而非白人自甘當次殖民地,實在是人類之恥

全球化合作的時代應該結束了,不要為了白人的荷包賣命,停止為少數人的慾望而破壞地球才對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