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1/27 22:59:35瀏覽770|回應0|推薦0 | |
付費系統的經濟效益 ■ 鍾文榮 電子收費本身本質上就是現金交易的替代付費機制,交易成本存在的問題,本來就是不容忽視的課題。這些交易成本包括一個完整交易行為中,交易兩造對於付費工具或機制(系統)的使用意願與觀感,包含一些門檻成本及必要支付的手續費,這些總和的交易成本,都是影響付費系統成功與否的關鍵要素。 在商業運用與交通付費系統上,PayPal和新加坡電子道路收費系統(Electronic Road Pricing System, ERP)分別是相當成功的典型案例。PayPal成功的關鍵因素在於不確定的電子交易付費中,提供一個個人帳戶,以降低交易雙方交易成本的電子付費機制,推出以後大受歡迎。另一個例子是新加坡電子道路收費系統(ERP),該系統於1998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目前ERP系統已經取代了1975年開始使用的區域通行券系統(ALS),和90年代初在三條主要的高速公路上使用的道路收費系統(RPS)。 新加坡ERP系統的立意在於管制車流量,透過價格機能調整ERP費率,系統目標是使交通狀況處於既不擁擠又不致出現道路時空資源閒置的狀態,使道路使用狀況處於一個較高的服務水準。根據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運輸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顯示,若在高速公路影響段或限制區的路段上,如果半個小時檢測的平均速度過低的話,ERP費率將增加,反之ERP的費率將下調。 因此,汽車駕駛人的行為決定了ERP的費率,也就是說汽車駕駛人若大量使用限制區道路而導致塞車,當然ERP的費率就增加,反之,若限制區道路不壅塞,則費率下降,在一個均衡狀況之下,限制區道路會處於順暢的狀況,因此ERP實施一年以來費率僅修改了兩次,且大受歡迎。ERP所產生的另一種現象是,對於費率敏感的人,通常不會在限制時間內駕駛交通工具進入市區,而是使用大眾交通工具,對費率不敏感的人,因時間成本高於ERP的費率,因此費率的管制效果並沒有產生影響。 【2005/12/11 經濟日報】 |
|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