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救出口沒有特效藥
2015/07/17 09:00:06瀏覽662|回應1|推薦6
  
  2015年1-6月台灣出口衰退7%,毛揆希望閣員在兩週內提出振興出口之良方。惟前經建會主委尹啓銘在14日演講中卻說「出口救不了,應先救投資。」
  
  在當前全球經濟低迷狀態下,台灣調降經濟成長及出口成長率,近鄰的港、新、韓等也不例外,甚至比台灣更遜色。因為台灣是一出口導向的經濟體,景氣興衰隨全球經濟情勢而變化。歷史經驗證實,兩次石油危機;1998年東亞金融風暴;及2009年金融海嘯;2012年歐債危機;台灣經濟都是萎靡不振。目前全球外需不振,除希臘財政危機外,更有中國經濟困境之衝擊,中國大陸是台灣目前最大出口市場。
  
  尹啓銘先生分析,台灣出口下挫的原因是長期投資不振,造成之產業空洞化。台灣接單海外生產比例自1999年12.2%,2007年46.1%,到2014年52.6%;資通訊產品更是九成在海外生產,其中半數在中國大陸。十五年來台灣產業外移嚴重,造成國內投資萎縮,投資率自90“年代25.2%,降至00“年代21.1%,乃至10“年代17%。新設公司數由1990~1999年平均46180家,降至2000~2009年37430家。沒有投資,就沒有生產,出口又如何成長?
  
  產業外移,投資萎縮的根源是台灣投資環境日益惡化:如為環保反六輕;核四停止運轉,供電不足;反服貿,影響台灣與各國簽FTA,台灣製造出口關稅高,成本競爭日益不利等。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en0313&aid=26062580

 回應文章

ST60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7/20 00:27

自從台中港拜爾藥廠投資案被封殺後,投資環境隨政治民粹化而逐漸惡劣,首先造成外資止步,然後本土製造業相續出走。出口靠製造業大資金長線運作,需要電力水力土地人力資源,新生代社會主義心態濃重,反商仇富,反核電,反石化,反服貿,反徵地,反這反那,就是不反省自己!未來電力水力土地供應不確定,太陽花族人力資源品質不可靠,企業家們視台灣為地獄不敢投資,舊製造業走了,新產業不來,出口當然下降,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全球競爭如龜兔賽,曾是兔子的台灣睡的太久,已被慢步的烏龜超越。台灣即使改頭換面,民粹政治就地剎車,社會主義風氣消失,也要二三十年才能讓企業界資本家回心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