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3/07 21:18:26瀏覽952|回應0|推薦7 | |
張忠本 前言: 一年內四次大停電,政府說『不缺電』,只是人為疏失造成。以前為何沒有這樣多的人為疏失?又說是輸電系統老舊,我們可以外匯數十億元,為海地建輸電系統,為何不更新國內的輸電系統?政府說『不缺電』,為何台電要降壓、降頻來輸電?有能源專家說303大停電就是經常降頻、降壓來輸電造成系統故障。
能源專家早在蔡英文提出『2025非核家園』時即分析目標不可行。筆者非能源專家,但勤於閱讀疏理各專家及報章雜誌之分析評論。2019年彙成『台灣的缺電和空污』及『遙不可及的再生能源』刊於工商時報,說明: 1.台灣備載電力下降,有缺電之虞。 2.電力集中在火力及天然氣(佔80%)造成空污嚴重。 3.燃氣發電的天然氣供應風險。 4.再生能源建置困難,目標難達成。 5.能源成本將節節上升。 我們不是『擁核』,只是說明世界上除德國外,沒有任何一國做到『非核家園』,台灣也不例外。錯誤的政策,導致今天的窘境。我們應根據客觀科學數據來調整政策目標。今將2019年兩篇舊文重刊(數據待更新,趨勢不變)。 (壹)—台灣的缺電和空污— (2019/11/15於 工商時報刊登) 蔡政府厲行『2025非核家園目標』尚遙不可及,已造成目前的缺電和空氣污染。 一、台灣的缺電現狀: 台灣法定備用電容量為15%,自2014年以來台灣備用電都在15%以下, 2017年更降至7.1%。 2017年中有312天備載容量低於10%,表示『供電吃緊』,其中104天低於6%進入『供電警戒』階段。 『備用電源』小於6%,即『限電警戒』的天數;2013年1天,14”年9天,15”年33天,16”年80天,17”年即有104天。 造成近年台灣供電日益窘迫現象的原因在於『非核家園』進程太快,先是核四封存不運轉,再是2016年民進黨執政後,核一1號廠及核二2號廠歲修後禁止恢復運轉。 核電原佔台灣供電20%,目前降至8.4%已減少供電11.6%。加上每年用電平均成長1.37%,18”年實際成長3%。 再生能源開發進度又很慢補充不及,因此電源供應不足。台灣備載電源降至6%以下即亮橘燈的警戒階段也提前,2016年是5月6日首亮橘燈,2017年提前到4月10日,2018年更提前至3月5日。所以台電終於重啟核二2號機組。 北部尖峯負載25”年比17”年將增204.6萬瓩。但核一、二及協和除役,深澳不建,北部供電缺口將從17”年57.3萬瓩增至25”年288.1萬瓩。 原計劃大潭8、9號機將因為觀塘天然氣接收站工程延宕,無法在預計22”及24”年完成,兩組裝置容量共200萬瓩 。 因此北部缺電問題更嚴重。
二、台灣的空污嚴重: 政府對缺電應變之措施是增加火力發電供應量: (1)大潭燃氣發電機組自六部增至十部; (2)新增大林燃煤機組(80萬瓩); (3)通宵燃氣機組(89.3萬瓩); (4)大林新2號機組,2018加入運轉。 (5)將老舊之協和、通宵電廠延役二年,大林兩部燃油機組,及一部燃氣機組延役一年。 目前台灣發電燃煤佔33%,燃氣佔42.5%,核電8.4%,再生能源4.4%。 現在政府能源轉型計劃2020年燃煤電力將增至50%;日後再生能源起來,再逐漸降至30%;燃氣到2025年要增至50%;其餘20%是再生能源。 問題在燃煤發電每度電排出0.9公斤二氧化碳(排碳係數0.9,新增超臨界燃煤機組排碳係數0.76),燃氣機組排碳係數0.33~0.38;核電則為0。 在當前能源政策下,台灣增加火力發電後2017年一天平均增加4566萬公斤排碳量;2018年預計再增加4680萬公斤/日;我國排碳量兩年增加13.5%。 此與我國簽署『巴黎氣候協定』之『國家自主減排貢獻(INDC)』相違背;台灣承諾以2005年為基點,2030年要減少排碳2成。 台灣人均排碳量一年10.62噸,是世界平均 4.52噸二倍之多。 非核家園的代價就是要增加排碳量,及發電成本。 2025年台灣火力(燃煤及燃氣)發電將達80%。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