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8/07 09:25:55瀏覽1213|回應0|推薦2 | |
傾據報載,林姓少年疑因不滿父親長期不養家,又在外揮霍欠大筆債務,債主、討債公司三天兩頭催債,年邁的阿公及全家人疲於還債,少年心生怨恨,而於日前持刀手刃親生父親,此逆倫弒父案,震驚社會。而在社會階級化日益明顯的社會現象中,林姓少年的家庭,因世代貧窮所形成的家庭問題,在台灣只是冰山的一角。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工作學院教授Richard Cloward在一九六○年代詹森總統提出「對抗貧窮戰爭」社會運動時,著書質疑美國社會制度基本上就是在「規範窮人」(Regulating the poor),從不反省社會正以各種不合理的制度,讓更多窮人活在社會弱勢階級的規範中,永不得翻身。這個一針見血的說法,在今天的台灣社會更是歷歷在目。 現行台灣各級政府的社會行政專業制度不健全,讓原應好好幫助弱勢家庭的社工員,因人力不足,一個社工員負責近百個個案,加上行政手續繁雜浪費時間力氣,真正可以用在每個案主和案家身上的時間和精力,平均下來根本少的可憐,而各種社會救助,五花八門,申請資格複雜,舉證要求刻薄耗時,讓許多弱勢家庭根本無從應付,即使符合資格也不會申請,是另一個不合理的社會制度,政府應針對社會底層階級高犯罪率傾向,應予重視該弱勢族群社會救助暨輔導機制之強化,簡化行政申請流程與門檻限制,並擴大社工員編制比例。從而降低該社會案件發生比例。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