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一篇九年前的假新聞談起
2020/01/01 21:09:12瀏覽367|回應0|推薦0

(一)

 今天是2020年第一天,八、九年前,有美國的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發表的〈202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上最窮的國家〉在網路上流傳,這篇文章至今也還可以在網路上找到。

 蘭德公司否認了有這一篇報告。維基百科把這則逸事蒐入中文版,百度百科進一步指出這篇偽作似乎是「錯誤引用了一位蘭德公司研究員於2005年證詞」。

 這讓人想到民國時期,有人託李淳風、袁天罡的名頭,偽作了神預言〈推背圖〉,還加上了金聖歎的點評。 這篇蘭德報告,大概也有相似的背景:有人覺得自己人微言輕,因此把自己的作品「藏諸名人」,希望透過名人加持,將他的理念傳之通邑大都。至於為作者是誰,我找不到元兇,但推測原創大概是中文。寫這篇文章的動機是要黑中國嗎?還是反串?我也沒有答案。 儘管是假的,作者不詳,甚至內容也頗多失真,但即便是篇反串作品,它仍精準戳中了某個真實的東西,也就是一批人對中國的內心看法。

(二)

 兩年前batul寫過一篇〈台灣「中國自由主義」者的沒落〉。現在看起來,「自由主義者」在台灣非但沒有沒落,反而仍主導著我們的國際觀,尤其在對中國的認知意見,他們仍有指導者的地位。(這裡說的自由主義者,並不打算把所有具自由主義思想的人納進去,而是指涉那些在政治上標榜自己是自由主義立場,喜歡指點江山的知識份子,他們有些是學者,有些是媒體人,也有不少是「公民意識」強烈的一般人。)范疇可說是其中一位代表。

(三)

 去年10月14日,范疇在中國時報發表了一篇〈分裂美國?冷眼看美中文明衝突〉,介紹美中兩國國家性質的不同。他推崇美國是由50個州(小國)聯合成立的一個大國,儼然是強化版的歐盟。這個國家歷經200年有機生成,儘管曾在1861年南北分裂,且最後的解決「靠的是武力勝負」,但「戰敗的一方很快就回到契約精神」。也就是說,憲法以及其立國精神讓這個國家生機勃勃。

 與此對比的中國,是「歷史上不崇尚自由、抹滅個人意志、百姓不尚武、從無社會契約概念的國度」,是一個「被大卸八塊之後勉強縫合的國度」

 身為一個「生理華人」,范疇如此看等自己的文化母國,多少令人有些吃驚。但持有類似看法的人不但不在少數,而且還盤踞著知識圈的主流,的確是個有趣但又令人費解的現象。我們一定很難想像印度的知識份子會用「英國佬將各個土邦用匠糊裱在次大陸上」來形容自己國家,日本學者會用「被割除生殖器的武士卻有幸像閹雞一樣發育良好」來介紹自己。甚至不會有學者用類似的輕慢口吻形容別的國家。

(四)

 從蘭德公司的偽報告扯到范疇,倒不是說兩者間有什麼直接關連,而是覺得他們有著很相似的思想背景。以前國民黨說「中共非中國」時,認為認同中國和認同中共是兩回事,自己仍以文化上的中國自居;但自由主義者似乎更為決絕,某些人更認為中國思想中因為缺乏「幽暗意識」所以不能產生民主傳統,而把極權視為中國文化的原罪。不知道是不是基於這個假設,他們有時把自己打扮得很幽暗:時而身懷著崇高的自由民主理想,清高的說著「王何必曰利」;時而又表現出馬基維利式的狡滑與算計,讓人覺得自己不是個空有理想的書獃子。 例如范先生在去年(2019)底的一場演講中,呼籲國人在2020年選舉時要「不掉隊(跟著美國)、不插隊(中國議題,香港已率先插隊)、除內弊、顧社區」,不正是展現出馬基維利的一面嗎?

 而這樣的方案,和許多英粉「餓死事小,失節(主權)事大」的焦慮感,竟然毫不違和。以至於一些人罵他是假中立,真台獨。其實我願意相信范先生說他「不是統派、獨派,也不是中華民國派、中華民國台灣派、甚至也不是台灣派」是肺腑之言。范以自由主義者自居,既瞧不起蔣介石遺留下的黨國傳統,想必也看不上台灣本土派的夜郎自大。

(五)

 十年前蘭德公司的偽報告,是以匿名的方式發出,但類似的意見如今則唐而皇之,甚至出自名家之口,成為正經八百的中國認識論。我們彷彿可以得到以下的結論:這篇偽報告,除了「世界最窮」的預測暫還沒實現外,其餘分析都是準確的。

 我前面推測這篇報告,是用中文寫成的。假如這看法正確(而且不是反串的釣魚文),那麼創作者除了想偽造西方的觀點,說服中文世界的讀者外,說不定也希望引起西方讀者注意。想想看,如果不喜歡中國的西方讀者發現有這麼一群中國人是這樣看壞自己國家,他們可能基於某些理由不敢公開自己身份,所以才用蘭德公司的名義...這會讓他們會多麼高興啊!西方學者或媒體想必會相信,中國人能夠尖銳指出自己國家的陰暗面,無疑是真的。這就好比今天中國的民族主義者,若在CNN上看到一則西方人自己的反省,坦承對香港示威的報導充滿了偏見,也會如獲至寶,興奮地覺得「連CNN也這樣報導了,可見這才是真相」。

 如果中國崩潰論在西方和華人世界都有市場,那麼為什麼不能發展成為一個產業鍊呢?

 先撇開他們論點是否準確,我們不妨來看看他們的「態度」。形容一個十幾億人口的國家「歷史上不崇尚自由、抹滅個人意志、百姓不尚武、從無社會契約概念的國度」,是「被大卸八塊之後勉強縫合的國度」要多大的道德勇氣啊?既然是道德勇氣、義之所趨,語氣是越輕慢越好,什麼尊重多元文化啦,基本禮貌啦對中國都不適用了。如果有人帶風向說在中國被要求用筷子吃餃子是狹礙的天朝意識我一點都不會意外,但同一批人若看到中國人去義大利吃披薩用筷子,絕對會說他們是鄉巴佬不懂禮貌。

 雖說不應以人廢言,但還是覺得這些人的批判精神都像是狙擊槍,只有很狹窄的方向。而發言動機就決定了即使局部敘述都是對的,但他們的發言品質也不會太高。

(六)

 既然本文所說的「自由主義者」已經被納入反華知識的產業鍊中,那麼在美中對抗日益升高的國際格局中,他們就不僅不會沒落,還會得到復興。 有許多人,譬如歷史學者余英時,早年即便反共,還蠻常替中國說好話的,即便在文革時期都不見得用狠話批評中國,但近幾年來卻變得極端討厭北京。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很長一段時間,自由派菁英為中國打開了西方文明的窗口,他們即便在西方默默無名,但在中國的知識圈裡可以受人仰望。但改革開放四十年後,情況出現了變化,中國的發展遠遠超出了他們的「預見」,也難讓九○后的內地青年追隨了。

 余英時這樣的大師,所致力的是調和傳統派(錢穆)+自由派(胡適)史學視角下的中國,對於傳統派+馬列主義派的「新中國」,他一定嗤之以鼻。而更可怕的是共產黨居然還宣傳「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妄圖把三者混合而一,那不是異端學說是什麼? 我們想像的知識份子都是眼界開濶,與時俱進,但實際上知識份子往往成見最深,劃地自限,很容易被自己「相信」的知識俘虜。如果讀書人真的都能與時俱進,孔子也不會被譽為「聖之時者」了。

(七)

 知識菁英除了向中國輸入西方文明外,也為西方人提供「認識中國」的諮詢。不管是不是真心期待中國會走向民主,但長期以來他們總會配合西方人的願望,預測經濟開放後的中國必然會走向西方民主(或走向崩潰)。這個預言沒有實現,讓他們在西方人面前顏面無光,所以只能不斷推遲中國崩潰日的到來。

 在美中鬥爭的格局下,這種中國崩潰論的知識系統還會持續發光發熱。台港的局勢,其實就是自由主義者的「芒果乾」。儘管民進黨執政,但台灣意識已經邊緣化了,儘管獨派多數仍和英派合作,但千萬記住一個事實,英粉一點也不本土。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atul&aid=131453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