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1/19 09:42:22瀏覽13551|回應37|推薦32 | |
2007年,我在大陸東莞的工廠,大約有600人左右。因為我主管業務,所以很少去干涉管理部的工作。某日,業務部的同仁告訴我說,員工餐廳用剩飯做早餐,所以很多車間的第一線工人都罷食了,我乍聽之下當然震怒,馬上把餐廳同事和管理部經理找來詢問。 一問之下才明白,原來是前一晚作給夜班的員工吃的宵夜餐。因為第二天的早餐是白粥,所以廚房就一次把2餐的所需飯量煮好備妥。但,這似乎就成了他們所謂的隔夜飯了。 我必須先說明一下,當時的時空背景。07年大陸因為經濟發展過熱,當時每一家工廠都面臨嚴重缺工問題。工資在半年內整整漲30%以上。對內,漲了工資還不見得招的到工,我工廠始終人力不足。對外,產量根本是跟不上訂單,別說滿足交貨量,連基本的交期,根本都是訂單2倍以上的延遲。所以,罷工對我們工廠是天大的事。 在那當下,我時在沒時間去思考太多,因為罷食,所以車間許多人也在煽動罷工,生產線已經停下一大半,廠務經理也找我,趕快滿足員工的要求,讓員工趕快上線生產。 其實,當時壓力確實非常大,壓力大的主因不在於妥協之後的餐費損失,因為我停產下來的交貨力更大幅度的降低,損失更大。但我不想妥協。我認為,這是原則問題,若一次的退讓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我當然願意。但,經驗告訴我,這次若答應了,肯定還會有下一次。 於是,我在沒有安排後續應變辦法前,召集了個部門台幹主管,要求他們20分鐘之後,集合全廠員工,包括夜班已下班的員工,我要開全廠的會議。時間真的很倉促,我無法備妥完善的講稿,只能列出重點草稿,至今,那張簡單的草稿,我還留著。我沒有對同仁們講一些”曉以大義”的八股話,我只是告訴他們,我在台灣的實際經歷。 在30多年以前的台灣,人稠地稀、物質匱乏。我出身雖說不上貧寒,但連小康也搆不上。父親是個小工人,母親只能在家作一些家庭加工,幫忙貼補。一家六口的生活,確實有些為難。當時,一個平常的家庭,一天只煮一次飯,一煮就是全家一天的飯量,那一餐就是晚餐。晚餐後的剩飯,要包五個便當,一個是父親的,另外四個就是我們兄弟幾個,還有剩下一部份,就是隔天早上煮白粥用的,每天我們兄弟幾個,總會把白粥再剩下一些,那些就是母親的中餐了,而母親的中餐配的菜,就只能是前一晚跟早上的剩菜,有時候連剩菜都沒有,母親只能以幾粒花生米就打發了她的中餐。至今,這仍然是讓我心酸的痛事…..。 在當時,別說美食或是剩飯,每天只要有一餐的飽食,就是一種莫大的幸福了。 其實,我心裡很明白,以我的親身經歷,很難打動他們,而改變他的觀念,更別說冀望他們會接受。因為,當兩岸人民開始實際接觸時,台灣人是去大陸投資設廠,廠是一個比一個大,用的工人也是一家比一家多,彷彿有撒不完的錢一樣。台灣人的個人財富,遠遠超過他們的想像。所以,想讓大陸人民相信,台灣人也曾經走過這段艱辛的生活,他們(尤其,年輕的一代)是很難連結的。 結果,我們廠在那次事件中,還是走了八、九十人,導致元氣大傷,損失很難確切的計算。我們大約花了四個月的時間,才慢慢恢復正常。但是,對於這個決定,我始終沒有後悔過。 第一. 就企業管理而言。再好的人才,若連這”剩飯”,他都無法接受,即表示這個人才吃不了苦,何來對企業的向心力? 第二. “剩飯”和剛煮好的熱騰騰白飯之間,價格當然不同,但剩飯的價值,還多了一份『惜福』的含意,這含意很簡單,就是『不浪費』。 在台灣,對食物的珍惜,像每戶人家的家規一樣,是個很普遍的價值。對我們的下一代,也是如此教育。小孩從小被教育,起碼從個人作起,碗裡不准有剩飯。而且,作的非常徹底。也因為懂得珍惜,似乎就沒有所謂的”剩飯”問題了。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