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7/24 23:06:02瀏覽4710|回應1|推薦10 | |
我很喜歡火車,在我的書櫃裡,有好幾格都是放鐵道類的書籍,從學術類、歷史、車輛、到普羅大眾的鐵道旅遊,中英日文都有。前幾天子重新調整「櫃位」,方便自己找書,也順便便喬出一些空間擺未來新進的新書。 在「鐵道旅行」雜誌旁邊,還有頗大的一塊「空地」。像雜誌這種會不斷出的書,我習慣會預留多些空位,以便可以放得下未來的幾期。不過它已經在兩年多前停刊,所以那裡就一直空著。 「鐵道旅行」是國內第一本以鐵道為旅遊內容的期刊,不過因為台灣鐵路大環境不成熟,出了12本之後終於走入歷史。在台灣,鐵道旅行中的精髓「鐵路」,被台鐵搞得快成了夕陽產業 、氣息奄奄,具歷史文化的鐵道資產也瀕臨破敗殆盡,鐵道雜誌想要在國內生存談何容易呢。 我很羨慕日本的鐵道環境,他們除了有廣大讀者群可以撐起好幾家不同類型的鐵道雜誌之外、鐵道發展的蓬勃、對鐵道文化財的關心,於是可供取材報導的題目就多到數不清了。雖薄薄的一本,但精美的印刷,就算不是鐵道迷,光看到書裡面漂亮的照片地圖,也會有敗家的衝動,我就是受不了誘惑才敗了一堆日文火車書。 隨手抓起一本「鐵道旅行」再翻一遍。突然有了新的發現。 在介紹深澳線的單元,裡面有張小小的有站名牌的照片,那應該就是月台的位置,照片背景拍下了月台後的房子。(該期文章中說到深澳站房已不存在其實有誤,深澳站站房還是存在的) 這幾天正好我在寫深澳線的文章,我不清楚舊月台確實的位置,從這張小照片或許可以推測出以前月台的所在。突然興趣一來,馬上帶著這本舊雜誌,開車到深澳電廠,尋找月台的線索。 ↑本圖翻拍自鐵道旅行雜誌,2003年春季號,第8期,第66頁。注意我圈起來的地方:「柵欄」、「公寓」,那是要尋找的目標。也注意看一下,站名牌是用鐵絲綁在柵欄上。 到了深澳,把車停好,沿著舊跡改成的停車道往回走,邊走邊對照馬路對面的房子。剛開始以為找到了,但仔細比對,看到的那棟房子款式雖然一樣,但陽台欄杆比照片中的還多一截,隔壁的房子也不相同,繼續往前找找看。 快到公車候車亭的時候,令人興奮的事情發生了,看到了照片中的房子,完全一模一樣,只是多了鐵窗。不過讓人驚喜的線索還不只這棟公寓。在候車亭的後面,我看見了一排的鐵路專用的柵欄,其實這邊離深澳廢站大約只有幾十公尺,以前以為這邊都變成了停車格不會有遺跡,就沒有走過路口去看,沒想這邊到竟然還有如此完整的柵欄。 照片中的濱海公路與鐵路之間,還隔著一個車道以上的距離,今天公路已經緊貼著柵欄。柵欄約有五個停車格長度,大約就是當年月台的長度。深澳站的月台是枕木月台,不是水泥月台。 我繼續走向舊站房,看看還能找出什麼蛛絲馬跡。 深澳站的站房是兩棟併在一起,一大一小,在停車格前面的那棟四四方方水泥房的狀況較好。它隔壁還有一棟非常破爛、屋頂幾乎消失、完全被植物包覆住的小房子,它也是站房的一部分。 看著看著突然又有讓人驚訝的發現,在靠近花台的一根水泥柱上,發現「安全第一」幾個字。我看過深澳站營運時期的照片,當時就有這幾個字,柱子上方本來應該是石綿瓦屋頂,現在屋頂已經不見了。 柱子的下方有一面矮牆,我蹲下去看,上頭似乎還有殘字。除了"請勿"兩字帶點淡綠,勉強可辨認之外,其他都已模糊不清。我猜它應該是「請勿跨越軌道」的殘跡。從看過的舊照片上的印象,記得矮牆是白色,「請勿跨越軌道」是藍色的字(或綠色?老照片顏色已褪),由右往左書寫。 往回走向停車地方的時候,再往柵欄的地方瞄了一眼,有兩個藍色破花盆,我在想那會不會是車站的花盆?記得照片裡的花盆是圓的,這些是六角形的,又多慮了吧。當踏查遺跡上癮後,看到任何 破東西都會起疑心。 在我上班的附近,也有個一樣的花盆,呵呵。 ↑模仿舊照片的角度去拍攝,公路護欄遮住了公寓。 ↑這就是舊照片中的公寓,當初都沒有裝鐵窗。 ↑照片中站名指示牌後方的柵欄,月台在此柵欄前面。 ↑這些停車格的位置正是月台所在。 ↑昔日月台邊的柵欄依然完好,電桿旁邊的是公車候車亭。 ↑深澳站的其中一根柱子,上頭的鐵路警語「安全第一」清晰可見。 ↑兩個箭頭所指處都是深澳線的站房,舊站房一大一小,大的狀況尚可,小的那棟已被植物埋沒、快爛光了。上圖「安全第一」的柱子就大約在小貨車前方的樹叢裡。 ↑在這面矮牆上還有「請勿跨越軌道」的殘跡(非常模糊,得靠一點想像力) ↑右邊畫線停車格是以前鐵路經過的位置,遠方類似「高架橋」的建築是建基煤礦的煤降場。 ↑昔日建基煤礦的落煤場。 ↑停車格旁雜草地上的鐵軌與枕木殘跡 深澳車站小檔案: 民國51年12月1日設深澳站,為簡易站,由瑞芳站管理。 深澳站在哪裡? 深澳車站:走台二線(濱海公路),若是南下方向的話,到深澳發電廠岔路入口右轉進去(鯊魚烟大王招牌上箭頭的反向,台2線75公里指標附近),廠區外停車格前的水泥屋即是(請參考本文中的照片)。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