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1/05 21:12:09瀏覽1777|回應0|推薦0 | |
空中大學 108 學年度下學期 科目:公民社會 期中考試題【正題】 面授老師:王慶豐 班別:5U7401 學生成績:88 作業作答僅供參考 申論題 一、 何謂「公民社會」?請就「政治學」、「自由主義」以及綜合的觀點分別加以敘明,此外,請再以「公民意識」、「價值」及「實踐共同利益」三個面向,說明公民社會的主要特性。(25%) 「公民社會-政治學觀點」 若從政治學觀點來看,學者蕭全政(1998)認為公民社會的內涵,可以分別被解釋為以下各點:
綜合蕭全政之看法,奇認為公民社會是一種社會互動關係以及具備溝通的情境,確實點出公民社會的重要性。 「公民社會-自由主義觀點」 依據相關學者對公民社會的詮釋,主要從自由主義的觀點出發,如Henriksen與1994年強調公民社會概念的四個分析面向,分別為:
「公民社會-綜合性觀點」 綜合所言,公民社會泛指民間組織,是一群具有共同利益的團體,不全然是私部門或是公部門的立場,或是行為,也有可能是介於公部門與私部門之間的一種行為。公民社會最重要的目的,在於扮演提升整體環境成長的動力。 「公民社會-公民意識面向」 指的是公民在國家角色中自我認知的程度。公民意識係指公民能覺知到作為一個公民應有的角色,而能在情感上,對於所屬的特定社群產生認同;乃至於在認知上,能經由對其自身公民角色的體認,並之所擔負責任及所享有權利。公民意識扮演這建立起社會成員共識的重要功能,強化認知自己的權利與義務,激發關心社會的公共事務,藉以促進成員共同擔負社會責任,並督促政府,從而營造一個優質的公民社會。 「公民社會-價值面向」 一種對於事情處理的判斷對錯,以及從事選擇時取捨的標準。 「公民社會-實踐共同利益面向」 達成一般民眾的福利或福祉。 二、 「平等」此一概念可區分為「結果的平等」與「機會的平等」,請說明二類平等的意義,另,請再以圖示描繪平等與社會公正之間的關係。(25%) 「結果的平等」 結果的平等意味著其概念意涵所指涉的是確定狀態,而不是對未來狀態的預期,亦非強調過程。結果的平等可細分為三種不同的概念,分述如下:
簡單的個人平等是結果平等的原形觀念,意即其它形式的結果平等之概念皆由此一觀念進一步發展而成。所謂簡單的個人平等強調,人無先天的階級不平等。簡單的個人平等之概念在現代的公共事務運作中,體現於各種政治制度的設計以及行政施為當中。
所謂區隔的平等意指,在同一個領域或層級當中的每一個個體皆受到平等的對待,但不同領域或層級之間則是存在著不平等的差異性。所有的層級體系都反映著此種區隔平等的情形。所謂之同工同酬,其實就是區隔的平等之觀念的體現。 究其本質,區隔的平等亦可謂為系統性的或結構性的不平等,因為它將社會區隔為不同的層級領域。屬於相同層級領域中的個體獲得平等的待遇,但不同層級領域中的個體所受到的差別待遇則顯而易見。此種區隔的平等之概念對於公共政策與行政施為頗為重要,因為公共服務的提供往往根據區隔平等的基礎為之。
群集的平等所涉及的是介於團體之間或次階級之間的平等課題。 群集的平等太過於向集體傾斜,以至於在某些系統當中將之適用於個體層次時,個體所受到的待遇可能並不平等,因此而一概念在某種程度上,可能違背民主行政所應具備的社會公平之價值。 「平等與社會公正之間的關係」 公正VS公平 三、 由於後現代性導致民粹政治,應倡議「公民參與」在公共治理當中的那些功能,以扭轉公共治理的市場取向?(25%) 「公民參與在公共治理所能發揮的功能」 一、強化政治系統中的互動與政府部門的回應性: 透過公眾-制度過程,公共行政人員能夠處理在政治環境中既存的模糊性與不穩定性。 公眾-制度過程的目的在解決衝突,它也是一種在餐與互動的各造之間發展共享意義的重要途徑。在制度和制度之間,這些互動發生於政府任命的官員和永業文官的互動,以及國會和行政部門對於資源和權力的競爭當中。公眾-制度過程影響瞭資源流向公共組織的質與量、政策形成、執行和評估的過程,以及有影響力的政策餐與者之間的關係。 公眾-制度過程變成了一種協調和控制性的組織活動,以及理解政治制度動態的重要管道。 公眾-制度過程使得公共組織能夠:對其顧客保持開放性、對於其任務保持高度的敏銳感、對於其在整個治理體系中所處的地位有所理解,以及對於公眾的期盼做出適當的回應。 二、制度共享意義的建立: 制度意義的建立,使得我們將注意益集中於制度的結構和過程之上,它可以充分展現公共組織與其環境之間豐富的互動關係,並且能夠釐清制度對於公共治理中各方餐與者之間的關係產生何種效應,也能夠呈現制度對參與者的關係型態(pattern of relations)的形成起著何種作用。換言之,建立制度的共享意義能夠釐清公共組織之中、公共組織之間,及公共組織與其環境之間的互動,反應並形塑社會化的規則,導引組織和個人的行為。 公眾-制度過程不但創造和維繫了政治制度所界定的價值、規範與利益,進而在具體的行動層次上,它也衍生了行政的標準作業程序和各種手段。 三、調和個體的差異: 柯雷認為,公眾-制度過程強調了人們作為一個個體的重要性,而該過程提供了一種途徑,使公共組織和參與此一對話過程的各造,得以服膺於政治系統並同時也形塑政治系統,並且獲得對於此一對話過程的共同理解。公眾-制度過程是在尊重個別差異的基礎上,對個體差異進行調和。公眾-制度過程對於個體差異的包容,意味著經由此一過程所建構的規則(制度)之約束力,仍必須取決於人們對該規則(制度)的信任程度。根據此一觀點,公共治理過程當中的規則在本質上是脆弱的,隨時都可能遭到推翻或是修正。 必須強調的是,即便公共治理過程當中的規則在本質上是脆弱的,此並不意味著其不具穩定性或是缺乏約束力。相反地,在制度共享意義的建立過程中,參與者對制度(規則)的承諾和責任是整個過程的核心,此亦使得制度調和個體的差異始有可能。 四、 在政策制定過程中經常存在非線性模式,例如「垃圾桶模式」、「政策機會之窗理論」,請分別說明何謂垃圾桶模式及政策機會之窗理論?並以圖示描繪二者與政策制定的關係。(25%) 「垃圾桶模式」 所謂垃圾桶模式它所描述就是某種決策制定過程的現象,其指出有時候利益團體、行政部門或立法部門的主要決策者會主動提出許多政策方案,但是當下不見得以有對應的問題存在。當這些方案經過鼓吹、遊說等行動,在立法機關中遊走、沉浮,當他們遇到適當的時機便被制定成政策。 在垃圾桶模式包含了四項要素;方案(solutions)、問題(problems)、參與者(Participants)、機會(opportunities),前三項要素就像垃圾一樣,當它們被一起丟進垃圾桶-機會當中時,公共政策就在此種非理性、曖昧、渾沌的狀態中被制定出來。 此一種模式所勾勒的主要重點雖為決策制定的非理性特質,但是其也意味著利益團體極為可能是引發此種渾沌決策的主因之一。 垃圾桶模式的要素參與者之一,就是未了追求利益向立法部門遊說施壓甚至提出政策方案的利益團體,此正是多元主義所主張的公共治理之基本邏輯。 「政策之窗理論」 政策之窗理論乃是垃圾桶模式更為精緻化的發展。此一理論觀察了美國諸多政策個案,提出了政策的決策制定並非理性模式所述之線性過程-先有問題後有方案,而是受到各種流(streams)的影響,它指的是一種動態、流轉不確定的過程。 這些流包含了問題流(problem streams)-公共問題能否成為受到國家機關正視的政策問題。 政策流(policy streams)-政策方案能否存續、獲得政策社群(包括政府內部專家、學界人士、利益團體的專業人士等)的認同並被立法通過。 政治流(political streams)-指客觀的大環境因素,包括國家的氛圍、組織的力量、政府變遷局勢、共識的建立等。 當以上的各種流適當地匯聚在一起,政策便可獲得通過而成立。此一觀點本質上是垃圾桶模式的延伸,其中仍可多見多元主義的身影,如問題流涉及到了利益團體對於公共問題的倡議能否引起大眾和國家機關的關注,政策流則是涉及利益團體所提出之方案,而政治流更是可能與利益團體的組織行動能力及其是否可以引發社會共鳴形成一種廣泛支持力量有關。 |
|
( 知識學習|考試升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