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109暑【台灣傳統糕餅文化與創新】第一次作業
2021/01/04 15:03:57瀏覽2307|回應0|推薦0

空中大學 109 學年度暑期 科目:台灣傳統糕餅文化與創新 作業次別:第一次作業

面授老師:林致信 班別:5U7301 學生成績:96  作業作答僅供參考

 

問答題(每題 20 分)

  1. 臺灣傳統糕餅文化發展軌跡中,您對於那段歷史最有興趣?請舉例詳述之。

 

台灣的傳統糕餅,承載著濃濃的懷舊民俗風,是許多台灣人的珍貴記憶。在阿公阿嬤們早期的貧困生活裡,家中難得有塊糕餅,哪怕是只有一小塊,家中長輩總會將糕餅平均切好,讓全家大小一同享用,就連糕餅屑也都計較得很,所以,拿到這一小塊必須小心翼翼地含在嘴中,讓糕餅慢慢化去,那股香味才會停得特別久。在台灣習俗中,人從出生一直到年老做大壽,甚至是大大小小的農曆節慶、祭祀、禮俗等,皆與糕餅息息相關。歷經了數百年的演進,逐漸深化為地方的文化與習俗,糅合了風土民情及創意發想,並成為華人世界中,進入時光隧道的最佳見證。

張尊禎分享到,「喜餅」是糕餅文化中演變最大的。1960年以前只有大餅,但到了1960~1980年期間,台灣的社會轉向工業化,家庭人口數變少,大餅吃不完於是出現了「對餅」與「盒仔餅」。1980年,西式喜餅的引進讓台灣傳統喜餅受到很大的衝擊,一直到1990年重視地方文化的意識抬頭,才演變成今天常看見的中西合併式喜餅。

在糕餅上,常常可以看見不同的圖騰花紋。張尊禎指出,其實常見的花紋類型有「花草紋」,如牡丹

、菊花、松針、藤蔓等等;「瓜果紋」,如石榴、桃、荔枝、佛手、鳳梨等等;另外還有彎錠紋、人物紋、龍鳳紋、文字紋、魚形紋、龜紋、桃紋、連錢紋也都是常見的類型。其中每一個花紋都有屬於自己的象徴意義,如龜因為台語與「久」音近,祭龜代表祈求長壽,在「粿」類糕餅上最容易看見。
猶記得阿祖那個時代,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一支木製的「粿印」,以應付年節製餅所需。做粿是傳統婦女都會的手藝,不管是喜氣十足的紅龜粿或是皮薄餡多的草仔粿,對於許多上了年紀的阿公阿嬤來說

,黏稠的粿、餡料多的糕餅吃起來是相當費力地,但無論如何,仍舊卯足勁也要把整塊吃完,可見它十足的魅力!取材於大自然作為有吉祥意涵的圖騰象徵,是我們老祖先對於生活上的祈求與世界觀的轉化,例如牡丹花代表「花開富貴」、麒麟圖騰被視為「祥瑞」的象徵、向長輩祝壽時所吃的「壽桃

」具有添壽的意味,而烏龜台語與「久」音近,因此代表祈求長壽之意、常被刻於喜餅上龍鳳相對的圖案,代表「龍鳳呈祥」、富貴吉祥的寓意等,印出來的模呈現了傳統文化與藝術的結合,傳統糕餅業充分運用美麗的圖紋,將它烙印在美味可口的糕餅上,還有著一番巧思且帶有吉祥圓滿的感覺。
在物質生活過剩的年代,糕餅亦隨著時代的需求、休閒觀光的興起與飲食習慣的改變,種類日漸多樣化,特別節日裡有親友結婚分送的喜餅(漢餅,俗稱大餅)或西餅、中秋團圓品嚐的月餅、日常生活最佳茶點綠豆椪與鳳眼糕、強調0.1公分薄度、口感酥脆的創新宜蘭牛舌餅等,在糕餅的包裝設計與食材創新走入文化創意產業的領域後,「地方性」愈臻重要,糕餅冠上地名後更能顯示其產業與地方的連結,諸如「台中」太陽餅、「大甲」芋頭酥、「嘉義」方塊酥、「高雄」旗鼓餅或是「花蓮」薯等

,結合地方特產或是區域文化、口味的改良與多元的選擇,再搭配質感包裝,成為地方旅遊的最佳伴手禮。糕餅不僅作為年節吉祥的象徵,亦傳述著動人的地方故事與情感,旅行至台灣各地,若沒有品嚐與認識糕餅文化,就難瞭解台灣人的常民生活。

「昔日,糕餅用於祭神或者敬祖。但到了今日,它不再是限定於特定節日吃的,糕餅成為人際關係的橋樑。中秋節、農曆春節時,糕餅更成為送禮的代表。」張尊禎認為,台灣糕餅有6大滋味,分別是「地方味、歲時味、時代味、人情味、吉祥味與虔誠味」,它絕不只是食品,而是珍貴的文化資產,是一門與生活禮俗息息相關活藝術。
台灣的食品產業包羅萬象,而糕餅業封存了歲月與鄉愁的懷舊滋味,如同兒時的記憶,一幕幕地掀開其中的奧妙及觸動心弦的回憶。每回品嚐各式糕餅時,宛如回到時光走廊裡,透過舌尖再次體驗糕餅獨具的文化特色與氣息,老師傅手感的傳遞與創新構想的融合,一再豐富了我們的生活與文化味蕾。

 

 

  1. 請舉一例讓您印象最深刻的傳統糕餅典故,並敘述此典故與該糕餅的關聯。

 

很多人對於台灣傳統糕餅的印象,都停留在「拜拜」、「吃平安的」。但事實上,糕餅不只是零食茶點而已,它跟年節歲時、生活禮俗、宗教信仰緊密相連,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許多人認為台灣糕餅只有兩種味道,一種是甜的,一種是鹹的。其實在鹹甜之外,糕餅還擁有多種幸福滋味,像是地方味、歲時味、吉祥味、人情味、時代味、虔誠味……

糕餅的功用,主要是配合歲時祭典。傳統的農業社會,生活重心都是隨著節氣時令運轉,不管是一年的起始與終結、節氣輪替,藉由祭祀、慶祝,以感念大地的恩賜,協調親友鄰里間的人際關係。糕餅也是人與鬼神溝通的重要媒介物之一,人們虔心奉獻,表達祈祥賜福的心理需求,像是鳳梨酥,色澤金黃、外形四方就像金塊一樣,說起來有「旺來」的吉祥諧音,很能滿足尋常百姓招財進寶的祈求。而在儀式結束之後分食糕餅,更是希望可以分享神所賜予的福氣。

一個人從出生、結婚、祝壽到喪葬等禮俗,或者神明聖誕、節氣輪替、一年的起始與終結,都少不了糕餅的準備。在生命禮俗方面,有很多時至今日還常見的習俗,像是嬰兒4個月收涎,要準備口酥餅、鹹光餅。俗話說:「滿月圓,四月桃,週歲是紅龜」,說明孩子4個月時必須準備紅桃。此外,比較特別的習俗是「收口水」,必須將12或24個中間有圓孔的「收涎餅」以紅線串成圈,掛在嬰兒脖子上,然後抱著走動,請親友鄰居取下一塊餅,在嬰兒嘴唇旁邊抹邊念:「收涎收利利,明年招小弟;收涎收乾乾,明年叫阿爸」等吉祥話,祝福孩子不再流口水,平安健康的長大。

我們以糕餅充饑、以糕餅祝願、以糕餅禮敬天地、以糕餅慎終追遠,這種分食、分享的概念,讓台灣糕餅不止美味,也充滿了豐厚的文化底蘊,是台灣珍貴的文化資產。希望大家下次在品嘗時,可以多看它一眼,欣賞上面的圖案、了解糕餅背後的故事,還有那充滿糕餅師傅代代相傳的執著與精神。

 

  1. 試述綠豆椪和肚臍餅的異同。(探討內容包括兩種產品外皮、內餡、造型、製作技巧、熟成方式、口感、口味、發源地、食用時機、其它等。)

 

 

綠豆椪

肚臍餅

外皮

水油皮(水+豬油+細砂糖+中筋麵粉)

水油皮(水+豬油+細砂糖+中筋麵粉)

內餡

綠豆泥甜餡抹豬油紅蔥頭烘烤製成,有時還會加入少許豬肉

綠豆泥加上番薯泥(地瓜泥)

造型

外型圓凸而稱為「椪」

中間餡料凸出、像似凸出的肚臍,又稱奶頭餅、月亮炳、綠豆凸,外型類似葡式蛋塔

製作技巧

內餡裹上加上植物油的外皮後放入烤箱烘烤

內餡裹上加上植物油的外皮後放入烤箱烘烤

熟成方式

烘烤

烘烤

口感

香酥可口,甜而不膩

香酥可口、皮薄餡鬆,甜而不膩

口味

綠豆味、豬油紅蔥味、素食、葷食

綠豆味、地瓜味、素食

發源地

台中豐原發明綠豆泥餡(純素食)

台灣苗栗、桃園、中壢地區客家人特產

(苗栗縣縣餅)

食用時機

台灣傳統月餅、午後精緻茶點

午後精緻茶點

其他

 

配上桃竹苗丘陵地盛產茶

 

  1. 請說明傳統糕餅在婚姻禮俗中代表的角色與意涵。

 

訂婚及結婚納財在傳統禮儀裡面,男女雙方要建立婚姻關係,要經過一連串複雜的儀式,但要花費很多的費用。男女兩家在成婚過程中,要準備各色的禮物還有很多傳統的糕餅,比如說「大餅」,大餅就是漢餅

,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喜餅。這個喜餅越重越好可以高達五斤以上,它上面印有雙喜的字樣代表圓滿吉祥。哪另外還有「米香餅」,哪這個就是強調吃米香、嫁好老公。

還有,我們會用「桔餅」象徵甜甜蜜蜜。

會用「狀元糕」預祝這個新郎他會中狀元。

哪還有一種餅,叫做「日頭餅」,這是男方在請期的時候贈送給女方,然後再由女方贈送給好友的。

還有一個重要的是「發糕」,這是我們在布置新房的時候要用。在台灣北部還有流行用「戒指餅」。

現在台灣的南部還是比較重視傳統的喜餅為禮,而北部則是改為西餅為禮。

 

5. 請舉一例台灣傳統糕餅的研發故事,並敘述其發明人、發源店名與地名。

 

台灣光復後,漢餅不僅延續原有的米食原料,也開始採用麵粉製作,許多傳統的中式糕點如紅龜粿、黑糖糕、綠豆糕、各式喜餅等,製作過程中也加入麵和奶油,甚至混入了西式口感,不僅保留人們記憶中難以忘懷的美味,也逐漸形成具有當代風味的點心和喜餅。
舊振南喜餅以精緻製作聞名,成為當時地方仕紳的喜餅首選,在那個年代,都是將數斤的大餅裝在禮籃中,彰顯出婚禮的體面與風光。

晚清時期(1890年代),李氏家族在台南府城街內經營漢餅舖,成為早期台灣漢餅製作的從業者之一。日本殖民初期,李家漢餅舖依法完成菓子製造業登記,進入現代工商業的運作。
1920年代,阿祥師在台南府城學習漢餅製作技術後,返回高雄創立「振南餅舖」,成為舊振南在高雄的起始店。殖民末期,阿祥師退休,陳光裕接手製餅事業,並將店址搬到高雄新興街,改名為「舊振南製餅舖」。

隨著時代變化,舊振南的漢餅製作和包裝也不斷精進,已從過去動輒數斤的大餅,轉變為論兩計重的精巧合宜尺寸。舊振南師傅在一天之內須製作500台斤的節慶商品,如紅龜、壽桃及紅圓等,可見當時社會與文化對傳統習俗的重視與講究。197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人民購買力大幅提升,每逢中秋節,舊振南的綠豆椪成為人們爭相排隊購買的必備伴手禮。1985年,舊振南再度遷移至新興的喜餅街,在中正路上開了三個店面寬的氣派旗艦店,品牌聲名遠播!

1990年代,舊振南餅店因多角化經營、定位模糊、糕餅市場西式化,導致顧客流失,發生經營危機。1995年現任董事長李雄慶先生接手家族製餅事業,重新定位品牌,堅持「以手工製作最精緻的中式糕點」,進行舊振南的改革與品牌拓展,首先在高雄中正路84號成立旗艦店,進駐了高雄SOGO百貨,開始了百貨據點的經營。接著,舊振南不斷創新研發,推出具代表性的黃金鳳梨酥禮盒,象徵旺來與濃濃的祝福,不僅成為全年熱賣的指定伴手禮,「小金磚」的高識別度,更是讓中國、港澳、日本等華僑留下深刻印象。

2007年進駐台灣高鐵車站,至今已有左營、台南、嘉義、台中、桃園等5個高鐵據點,同時也開始與國際機場通路商合作,讓國內外的旅客都認識到舊振南這個品牌,大大增加了品牌知名度。
2013年更與法國LVMH集團的香港DFS免稅店合作,成為首度進駐香港機場的台灣糕餅品牌,並開始經營電子商務平台,讓更多消費者可以透過網路購買舊振南的伴手禮。

舊振南始於晚清台南的小餅舖,終成今日國際性的漢餅品牌,雖經歷了時代的遞嬗,發展或有起伏,但透過為百年老店添加文創新元素,賦予傳統中式糕餅新的故事,融合新舊好滋味以求創新,逐漸為舊振南的品牌拓展開啟了新的篇章。
2016
年,隨著現代化的生產空間,臨廣工廠及舊振南漢餅文化館落成,舊振南也邁入了下一個品牌的里程碑,不僅創造成功的實業,也成為不斷追求創新的精神象徵。

( 知識學習考試升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ackwuwen&aid=155033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