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釋與儒
2010/09/27 11:00:26瀏覽264|回應0|推薦7

釋與儒

孔子思想重道義,而世尊亦重道義孔子身處春秋戰國,盼國家早日安泰世尊位居太子,眼見生老病死,毅然拋棄國家而出家,為求真理後來了知十二緣起,緣於無明行生起六入生起生老病死生起若是有明,行就不生起,生老病死不再有,自然證四果出三界,永不輪迴

後來世尊住世教導世人戒定慧,與曾子-大學之道有異曲同工之妙,修身從自身起,每個人都要自身能有智慧聰明,最高的智慧自然是有明的智慧

在佛法的修學中主要以三十七道品為核心,當然三十七道品是對出家眾而言,在家眾要修必須非常精進於業處與親近老師加上注意慈經善巧,而自身是否處於三十七道品的標準上則可參考一書-三十七道品導引手冊(慈善精舍有流通)此書可為參考依據

然曾子之大學之道亦不失為很好的修身入門參考,方法本末均清楚簡要,卻深能勘察自己修行動態,外境如心的一面鏡子,自己修行如何,容易勘驗

在佛法中,重的是自心,別人如何,我們常不過問,但問自己如何?此舉甚好要證果容易且重要只是若要家齊,是難了人性在儒家的思想,講求自身,亦重教育教育有方,人就能轉,當然教育不是容易事,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皆契了機,這才可以

教君子有君子之道,教小人(道德不高者)亦有小人之道小人之道不需教君子,君子之道不可教小人,分清與明但主要皆以引向正道為上教君子恩威輕重可自斟酌教小人惠威並重是很重要的事,平時多恩惠於他,若有大過應受大懲,小過能有善巧方便就轉,都不行若無傷大雅則無妨日後再看

回歸我們自己,在世上出生,必有死亡我們的壽命跟天人比起,學習佛法的人都知道,是短得可憐失人身易,得人身難我們的修行就顯得十分重要,在孔子思想中,重道義,要升人天的機率很大,不過還需配合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食三淨肉是最低極限,不可主動殺生

不殺生是很重要的戒律,根本則在自己的心對眾生不起殺心,自己的心對眾生沒有殺心,心無殺心,對自己是很好很好的,殺是一種負面能量,心中常升起負面能量,害得是自己的身體,更是輪迴路上常被其他眾生起殺心的自己

不邪淫也是相當重要的,多犯邪淫的人,一定會下地獄,當然我無心恐嚇,只是地獄確實存在,為了不下地獄,最好還是不要犯邪淫不必為異性毀了自己的輪迴路地獄之可怕比起滿清十大酷刑有過之無限倍而無不及,勿以身試法為明智。(不孝父母也會下地獄耶..)

已在佛陀教法中之人,要隨時檢點自身,是否守好五戒?人天善法(儒家三綱五常四維八德)是否具足?這些都是必要的,若沒有人天善法的基礎,恐怕殊勝的佛法不易修上去,人天善法是處理與人的關係,這些在與善知識相處之中,都是非常重要之事,父母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若能懂得以善良之心善巧處理五倫之理,則在佛教中不乏善知識提攜教導處理與事的關係,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處理學習之法,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是指要學習一門專長,必須要以學和問入門,虛心受教,而教之道,貴以專,此專字,是要我們不論遇到困難,在學問過後耐心思惟,反復謹慎於欲學之事,克服困難,取好緣去壞緣,凡阻礙於學之事,必謹慎去除,方能安於所學之事,精益求精處理與自身相處的關係,言忠信,行篤敬懲忿、窒欲遷善、改過若能耐心修養自身,處理好身邊之緣,一步一步在佛法中,以人天善法為基,在佛法中學習無著之理,得到佛法的真實利益是指日可待

開放下載^^

三十七道品導引手冊

http://cid-527faa2f8281e0df.office.live.com/self.aspx/%e5%8d%97%e5%82%b3%e4%bd%9b%e6%b3%95/%e4%b8%89%e5%8d%81%e4%b8%83%e9%81%93%e5%93%81%e5%b0%8e%e5%bc%95%e6%89%8b%e5%86%8a.pdf

應作慈愛經

http://cid-527faa2f8281e0df.office.live.com/self.aspx/%e5%8d%97%e5%82%b3%e4%bd%9b%e6%b3%95/%e6%87%89%e4%bd%9c%e6%85%88%e6%84%9b%e7%b6%93.pdf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zxc1012&aid=4448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