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1/23 06:00:00瀏覽4132|回應31|推薦220 | |
(副標題)「倒行逆施」三十年? 「一窮二白」真章見 《黃河》鋼琴協奏曲是根據著名音樂家冼星海的不朽名作《黃河大合唱》改編而成,它誕生於抗日戰爭時期,以黃河宏偉的氣勢,寄託和抒發偉大的民族情懷,在當時鼓舞了億萬中華兒女奮起反抗日寇入侵的決心,是中國音樂史上劃時代的鉅作。1969年由殷承宗等六位音樂家改編為協奏曲;這部鋼琴協奏曲在創作中運用了西洋古典鋼琴協奏曲的表現手法,在曲式結構上又融了入中國民間傳統音樂元素,不僅當時在大陸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還因為其史詩的結構、華麗的技巧、豐富的層次和壯闊的意境,成為世界音樂史上最為著名的一首中國協奏曲。全曲分為四個樂章:1.黃河船夫曲(0~3:40)2.黃河頌(3:45~7:50) 3.黃河憤(7:55~14:52)4.保衛黃河(14:57~21:25)。個人以為第2樂章最美、最令人感動。 元杰指法細緻、氣勢兼具,鋼琴的琴音和共鳴充分彰顯黃河之澎湃,不覺讓我想起現代鋼琴詩人喬瓦尼的用琴。 協奏的深圳交響樂團享譽海內外,程華指揮,激情和氣勢拿捏到位,精彩的演出令人感動、讓人享受! ~這是我聽過《黃河》的最佳版本。 (這個視頻無論是音效和畫質,都比上次的《梁祝》要好。) 心之迴響: 黃河水流流不盡 浩浩蕩蕩向東進 reaizuguo*應和: 黃河之水天上來 浪淘華夏多澎湃 (以上為視頻介紹,七律和主文起自下一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倒行逆施三十年? 一窮二白真章見 潛心戮力趕超前 中華王道受期盼 [本篇偏重以經濟角度看問題。經濟是實,政治為虛,經濟是基礎,政治是上層;政治再好,也成事不足,經濟衰則敗事有餘。 『笨蛋,問題是經濟!Its the economy, stupid!』 這是聰明而機智的克林頓在1992年用的競選口號;幾乎已成為至理名言。] 在聯網,其實是在台灣和一些在海外的台灣人,由於從小受了“血海深仇”式的反共教育及文宣,被灌輸不全面或偏頗的近代史觀(以上皆為領袖的意志*),再加上冷戰時期,西方強勢媒體對大陸報導的扭曲和有意誤導(即使到現今依然,只不過漸成小巫),就不提無法理喻的意識形態作祟和四分之一世紀的去中國化教育(是某日裔領袖的意志*),大多數人(也包括對大陸持理解態度的和一些所謂的統派)一刀切,認為1949年後到大陸改革開放大約30年時間,毛澤東帶頭的中共在大陸亂搞,「倒行逆施」三十年,害得中華民族的進程停頓,甚至倒退30年;再由鄧小平來接收「一窮二白」的爛攤子。 *(很遺憾,台灣的養成教育裡,獨立思考的訓練有意、無意的被省略,邏輯辯證的教導闕如;因此,人云亦云 就成真相,黑白是非 不見分明,結果是領袖意志不論對錯,總成為整個社會的意志、全民的意志。) 有人說若是國民黨留在大陸,中國可以提前30年,某位格友在回應時,甚至說是提前60年,達到中國目前的狀況及在世界上的的地位,是這樣的嗎? 讓我先引用一位格友在一篇烈日春風的格文佔中有感之回應欄所說的話來起頭;這位格友說得好:『看到別人建好的百年大樓,自以為靠幾把刀鋤就能做到。』 現在我們就宏觀、客觀和盡可能量化的作一檢視,來個真章見。 一窮二白留大陸 公認的區分是,上個世紀1949年後的大陸前28年為毛澤東時代,其後為鄧小平時代。首先回顧1949年的情況,經過長期戰爭,被日本侵略者洗劫不說,民國政府因為內戰不利及準備撤至台灣,用金元卷、銀元卷吸取民間的黃金、資金來支付軍費及納入國庫,連同當時約90%的外匯儲備轉到台灣,因此也把名符其實的一窮二白留給了大陸和在那兒的同胞。 而當時全大陸人口90%以上是文盲、半文盲,人均壽命不過35歲(到1976年時人均壽命增至65歲,而當今的識字率為96%)。 在清末至2014兩岸經濟社會之比較文中曾說明1949年時的中國大陸是全世界最窮的地方,沒錯,比非洲國家還窮(1950年大陸的人均GDP不到非洲的一半,1949年更低),人均 GDP頂多只有400國際元(1990年美元值,OECD數據),當時的台灣人均GDP至少是1400國際元(除了沈葆楨、劉銘傳等先賢之功,要“感謝”日據時期後期日本積極發展台灣的經濟,以支援它的東亞侵略戰爭)。換言之,1949年時台灣的人均GDP就已是大陸的3.5倍強。 「倒行逆施」欲騰飛 (1960年左右,因為罕見的天然災害和一些過急的政策,大陸經濟發生困難,民生受到影響。就有反共反毛勢力把那幾年自然死亡人口也算在毛澤東的身上,說毛澤東害死或殺害了幾百萬人,這個數字還與時俱增,現已增到 3~5千萬人(參閱 揭开三年自然灾害饿死人的真相)。相比之下,1949年之前最後一任的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打回美國的報告,估算民國時期三十多年平均每年光餓死的人口就達700萬。 清末,清政府宣布中國人口是4億,人均壽命33歲;1947年人口普查:4.6億[民國時期近40年,在無計劃生育下,中國人口僅增加 5千7百萬],人均壽命34.7歲,蔣公看了,沉默不語,黯然神傷。 1953年普查:5.8億/35歲;1964年普查:6.9億/64歲:1982年普查:10億/68歲。亦即毛澤東時代,大陸人口總數和人均壽命皆倍增。) 毛澤東時代,也就是「倒行逆施」的28年裡,中國實現了從農業國到全面工業大國的歷史性跨越。毛澤東去世前夕,幾乎所有西方有的中國都有了;經過28年的發展,中國建立了完善的工業體系。1980年時,工業規模已超過老牌工業強國英、法兩國,直逼第三位的西德。 GDP年均增長13%,如果按市場經濟算法將普及基礎教育、大型公用工程建設、其它社會福利計入勞動力成本,GDP增長應該在18%-20%。1949到1976年,中國的工業總產值增長了三十倍。文革期間,工業平均發展速度也在10%以上。其中重工業增長了90倍。鋼鐵產量從140萬噸增長到3180萬噸;煤炭產量從6600萬噸增長到61700萬噸;水泥產量從300萬噸增長到6500萬噸;電力從70億千瓦/小時增長到2560億千瓦/小時;原油產量從空白變成了10400萬噸。 毛澤東時代,大陸經過四個五年計劃的執行,在工業各方面,完成了合理布局,中央骨幹企業和地方國營、大集體、小集體企業交相輝映,軍工和民企大批崛起;在沒有任何工業基礎的中西部地區完成了規模宏大的三線戰略工業基地。那段時期,有無數個屬於全民所有的國有企業成立,各地的重工業,大型國有企業,支柱產業,大多都是毛澤東時代創造的,大慶油田、首鋼、一汽等就是其中有名的範例。簡言之,毛澤東時代為後來的中國經濟騰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那也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基礎。 為了中國的戰略需要,大陸同胞共甘苦,正如愛國主義者台大教授顏元叔所說,節衣縮食、勤奮戮力,搞出了兩彈一星,核潛艇、各種噴氣式飛機,汽車、火車、輪船、衛星、導彈、核彈樣樣俱全(這些都不在量化的GDP裡),而且大多是在文革期間出世。否則中國就是弱國,就要受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制裁,他們會讓“睡獅”中國的經濟騰飛嗎? 自然,這也為後來的改革開放提供了相對安全的國際環境。另外,中國的“新四大發明”全部產生於毛澤東時代:雜交水稻,漢字激光照排,人工合成胰島素,複方蒿甲醚。 值得注意的是:毛澤東時代的GDP增長以軍工、裝備工業、高科技產業為主,比如兩彈一星、雜交水稻等,另外,大量基礎建設如水庫、軍事、大量的土地、資源、房地產及醫療、教育等設施的價值,沒有計入GDP統計,因為當時都是免費或要保密的。現在的GDP,按西方或國際的算法,列入了房地產、資源及低附加值的產業;如果除去賣地、賣資源的錢,數據怕要打折。 燕雀嘰喳 鴻鵠展翅 出生於上海,曾獲得古根漢社會科學學術獎金,專注研究中國政治和歷史的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哈佛大學教授裴宜理(Elizabeth J. Perry,1948年-)說:『中國經濟騰飛的基礎是毛澤東打下的。如果沒有毛澤東,中國經濟不可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
【推薦閱讀】中國模式將成美國模式終結者 願《不便面對的真相 An Inconvenient Truth》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