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文的純正和完整性 · ♪《之乎者也》《中國話》
2018/05/04 03:16:18瀏覽5547|回應9|推薦125

適逢 五四運動 99週年           
中華文化,歷久彌新,長長久久             
 

                                【音樂欣賞】之乎者也》《中國話
                                    
                                 曲目~ 羅大佑:之乎者也--羅大佑寫的歌,少有不讓人喜歡的。
    S.H.E.:中國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化議題】
                        淺談中文的純正和完整性
                                       中文世界的次文化現象說起

    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剪刀手似乎成了中國人照相的標配,不知道是照相的時候不知道手往哪裡放,所以擺個“丫”手勢告訴別人自己很“二”【北方及贛州客家地區的方言,指人傻而不自知;例如,二愣子? 亦或是想顯示一下自己很接軌,很洋氣,還要配上一嗓子“”?

                        2018平昌冬奧會中國隊拿了6銀1金,中國隊合影有5名隊員伸出“丫”字剪刀手。
盲目跟風的人中有不少人不知道剪刀手源自於英語 V
ictory fingers,英語單詞勝利的頭一個字母 V。二戰時期英國時任首相丘吉爾為了鼓勵英國人民必勝的信心,很喜歡伸出兩根指頭。

顯然,英語國家更了解剪刀手V字的意義,然而細心觀察現代英語國家,卻少有照相時伸出兩根手指頭的。看2018平昌冬奧會美國隊的合影,一看人家爭的是金牌冠軍,沒有一個對銀牌老二感興趣。

包括美國總統特朗普團隊,就是要當世界老大,奧巴馬也曾一再宣稱美國絕對不當老2。

曾幾何時中國人開始喜歡“二”? 折射出的是中國人的社會缺乏個性追求,與喜歡從眾的心態有關。年輕人追星潮,是一種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的次文化現象。

從港台明星丫手開始,大陸主流媒體不甘落後,動輒擺拍“yea!,不幾年就成了流行全大陸,合影必備的標配。難怪有人抱怨中國教育缺少創造性,從電視導演到小學生,大家似乎只熱衷於模仿,缺乏獨立思考和創新思維?

這種缺乏個性的跟風助長了西方文化入侵過洋節、吃洋餐、不惜血本購買西方昂貴的奢侈品,千里迢迢跑到日本買中國造的馬桶蓋。西方不費吹灰之力,通過人為造的崇洋媚外品牌效應,就把中國佔絕對多數的勞動人民辛辛苦苦創造的財富,通過“富人”之手,席卷而去許多中國人在家裡省吃儉用,出了國大手大腳,成為世界頭號奢侈品購買大軍肥水流入外人田。

最近央視也開始出現一個次次殖民地文化用語,一個英語單詞call,在日本衍生出一個雜種四不像的詞“call經過港台二傳手,近年來在中國大陸年輕人中流行起來。這種破壞漢字完整純潔的語言現象,在缺乏思考、價值判斷的人群中廣泛流行,還引以為傲。

可笑的是央視主持漢語雅言正音的最後把關者們,甚至不知道什麽意思就從港舶來垃圾語言現象央視著名主持人在主持《中華情》時大喊“哇塞”,她如果知道“哇塞”是從灣閩南語罵人話衍生來的,恐怕自己都會無地自容。不少主持人以模仿灣主持人為榮最為可笑的是到現在灣還在用VCR作為錄像的代名詞,而大陸主持人還以為是什麽時尚的表達方式。本來用中文習慣說法就很簡單:咱們先看一段錄像;但是不知道央視的這些主持人出於什麽心態,非要學著港腔“讓我們看一段VCR”。

首先,中文本身就有“錄像”這個詞,為什麽像台灣跟著日本一樣非要照搬外語單詞,破壞漢語的完整性你曾幾何時見過英語裡夾著漢字表達意思? 不是很大國的法國更是一再強調要保持法語的純潔及完整性! 何况是具有悠久歷史的大國語文~中文呢?

其次,主持人並不知道 VCR是啥意思就亂用,VCR是英語Video Cassette Recorder(磁帶錄像機)的字母縮寫。磁帶錄像機已經被淘汰了好幾代了,居然還被用作代替中文“錄像”一詞廣泛使用。更可笑的是被趕時髦的大陸主持人好不容易學到手。這種模仿、趕時髦已經到了弱智的程度。

在在顯示,鄧小平的治國目標至多是放大版的台、港、新加坡等後殖民地造成了“來台大,去美國”式的學子們出走,正是~大學畢業奔美,天經地義;晉用楚材,見怪不怪。~ 去看看,自尊又自信的德、法、俄,甚非正常國家日本(美國的實質附庸)有這樣嗎?  “改開”後,有些缺乏自信的大陸人連遇上港台的崇洋風氣,都感自卑。而新加坡人更是公然瞧不起大陸人,尤其以來自大陸的女性為甚,就不探其究了 “改開”先鋒們骨子裡的妄自菲薄和崇洋媚外【參閱:起底改開,難辭其咎 --草上之風,必偃! 在神州大地上銷聲匿跡了三十年的崇洋媚外,從八十年代開始再次風生水起社會和部分文化的港台化、庸俗化暫且不提。

多年來港台次殖民地文化現象對大陸的影響早已到了破壞漢語普通話傳統的雅言正音,甚至邏輯混亂的程度:

  • 聚會不叫聚會,改叫“派對”;逛店/購物叫“血拼”; 
  • 什麽 吐槽、賣萌、拉風、屌絲、宅男、歐巴桑、料理、便當,粉絲,拍拖,哇塞,馬殺雞,貼士,酷斃
  • 或者,直接用什麼 T恤、K書、OK綁、percent(扒!)、size、smile、VCR、hold、OK
  • 不然,就伸出兩根指頭“yea”。
  • 還有“拜拜本國人用外國語說日常的再見、再會中文世界裡的大概是全世界獨有的現象港台又居引領之功!

諸如此類的詞彙讓人覺得語言進化本來應該是越來越優雅、科學和規範,而這些所謂時髦中文卻在向庸俗、無序墮落。---漢字是一種望文生義的文字,所以

  • 看看“派對”能派生出什麽意思,比如把一個老同學聚會叫做老同學派對,本來簡單的聚會,成了“派”成一對一對的,難免別人亂聯想,你家裡人放心你去“派對”嗎?
  • 至於把購物叫做似乎人命關天的“血拼”就更惡心了。 
  • 什麽“吐槽”、“便當”這些日本傳過來的低級詞匯,字面上毫無優雅和意義可言,“吐槽”給人的第一直覺就是牲口鬧肚子,剛吃的草料又吐到馬槽裡了。
  • 便當”就更可笑了,有一位“語言時尚”的女郎,為體貼加班的男友送了兩盒飯,大飯盒裏裝的是飯菜,小飯盒裏裝的是湯,她特意為男友標識了一下“小貼士:大便當 飯;小便當 湯”,男友看了直想吐。  

不須吹毛求疵,不同的語言、文字的確會彼此影響和融入,
然而,中文裡如有過多的、不必要
音譯外來語,甚或夾雜外語,
卻是代表
懶散、無能
自然也是崇洋媚外,不異承認自己民族語文的短缺和低下。

丫字剪刀手雖然看似小事一樁,卻折射出近三十多年以來,民眾最缺乏的是五千年文化傳承的那種大國文化自信。 --而作為中國人主體的大陸同胞好不容易自前三十年(約略 1949-76)得來的民族自信、豪邁以及嚴謹已消退泰半。
                                              部分取材自侯峰作丫!与中国队银牌丰收不相干的次文化现象 2018.3.1

Related image

建议在旧版阅读本格文章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zhg&aid=110685844

 回應文章

山水光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台灣時下許多大學生
2018/05/19 19:59

寫個字都要注音加火星文的

作文送到FBI都解不出來

有些想念那充滿中華文化的日子

reaizuguo*😻真正中國(azhg) 於 2018-05-20 04:17 回覆:
文化本身應該有生命力
但不可畸形
更不應墮落

reaizuguo*😻真正中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都是文革的錯? -- 由北大校長道歉說起
2018/05/08 05:45

  北大校长误人子弟      
  北大校长这个道歉如无政治考虑就是胡说八道     

[老渔翁点评] 
有人说:"文革是个匡,一切破烂都往里装。"这又出了个怪事,北大校长林建华自已读书不求甚解,做学问不严谨,将一个可说是在中国普及率较高的成语字读错的过错归罪于文革,又为中国精英们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一个黑色幽默。老夫六十年代初在初中语文课"陈胜起义"中即学懂了"鸿鹄之志"这个成语,堂堂当代大学校长中国精英居然将鹄念作浩,而道歉却归罪于风马牛不相及的文革,突显了中国当代精英的品德及素质的缺诚少信!

reaizuguo*😻真正中國(azhg) 於 2018-05-08 05:49 回覆:

我把這兩個帖子的要點,加上粗體照亮 如下:

  • 道歉信将他的无知归咎于文化大革命
  • 林建华,你能为自己读错字而写道歉信,做得好,但是,你乱编历史为自己的错误辩解,就不好了。
  • 将一个可说是在中国普及率较高的成语字读错的过错归罪于文革
  • 我们都全程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我们都了解文化大革命伟大的历史意义,你为了一己私利而妖魔化文化大革命,我看不起你!
  • 道歉却归罪于风马牛不相及的文革,突显了中国当代精英的品德及素质的缺诚少信!

沒有我這個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5/07 11:26
「文者,宣教明化於王者朝庭,『君子所以施祿及下,居德則忌』也。……
蓋文字者,經藝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後,後人所以識古。故曰:『
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賾而不可亂也。」蠻族從未統一,其語言與王政
何干?中學西被以前,蠻族連字母都沒有,遍地文盲,又哪來的經藝?
有自信的中國人,不說我與世界接軌,要說世界與我接軌。中文注音方式,
理當放棄蠻族字母,讓蠻族學習正體中文,學習真正的聖(人)經(典)。

沒有我這個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5/07 08:28
《容齋五筆.卷四》:《毛詩》所用語助之字,以為句絕
者,若之、乎、焉、也、者、云、矣、爾、兮、哉,至今
作文者皆然。他如只、且、忌、止、思、而、何、斯、旃
、其之類,後所罕用。
《史通.浮詞》:夫人樞機之發,亹亹不窮,必有徐音足
句,爲其始末。是以伊、惟、夫、蓋,發語之端也;焉、
哉、矣、兮,斷句之助也。去之則言語不足,加之則章句
獲全。
《顏氏家訓.書證》:“也”是語已及助句之辭,文籍備
有之矣。河北經傳,悉略此字,……又有俗學,聞經傳中
時須也字,輒以意加之,每不得所,益成可笑。
《文心雕龍.章句》:又詩人以“兮“字入于句限,《楚
辭》用之,字出于句外。尋兮字承句,乃語助餘聲。舜詠
《南風》,用之久矣,而魏武弗好,豈不以無益文義耶!
至于“夫惟蓋故“者,發端之首唱;“之而于以“者,乃
札句之舊體;“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常科。據事似閑
,在用實切。巧者回運,彌縫文體,將令數句之外,得一
字之助矣。外字難謬,況章句歟。
釋道安〈大十二門經序〉:「天竺古文,文通尚質。」故
除支謙、鳩摩羅什、玄奘三家譯本採用文言外,他家皆用
口語。故漢譯佛經與當時文章不同,不用之乎者也,文士
以為詞不達意,百姓感覺明白如話。
所謂語言學,說的是文字是語言的紀錄,專指歐洲各國方
言與字母之間的關係。漢字之起,起自記事,與語言無關
,故欲以西方語言學規範漢字此全世界唯一之文字,其說
法往往是錯誤的。
 
雅言指稱「姬代聖經」,是書面語,不是口語。只有書面
語可以同文,方言不能同音。識字率的高低,與教育是否
普及成正相關,

沒有我這個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5/07 06:05
趙干干《為什麼繁體字比簡體字好》(白象文化出版):簡體字「出現」的目的
是為了消滅漢字,它只是中國由「漢字」走向「拼音」前的過渡時期文字。廢
漢字改拼音,清末就有人如此主張。民初知識分子,左派如錢玄同、瞿秋白、
陳獨秀、魯迅,右派如胡適、蔡元培、傅斯年、吳稚暉、趙元任,全是如此主
張,消滅傳統文化是當時的風潮。支持傳統文化的只有學衡派。


孟昭連《之乎者也非口語論》:之乎者也等虛詞,是文言語氣詞,其作用為斷
句。大約孔子始用文言語氣詞,孔子以前是沒有的。漢譯佛經、唐宋語錄講章
一類口語著作,極少用文言語氣詞。

戈 筆 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5/06 21:25

说起来真是好笑。想起来笑不出来。

兄台见微、卫道。特致敬意!

reaizuguo*😻真正中國(azhg) 於 2018-05-06 21:58 回覆:
         欺世盗名终难藏,
         人间正道是沧桑。

心念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2018/05/05 15:33
我正是隨波逐流一派… 害羞
reaizuguo*😻真正中國(azhg) 於 2018-05-05 21:33 回覆:
放輕鬆 ...
          嘿嘿嘿

【無★言】雲遊到世界的另一端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病入膏肓
2018/05/05 07:12
見有人去西藏旅行,回來後,貼文上部落格。其有西藏路旁小童,也是伸兩指入像。這玩意兒和空氣污染一樣,無孔不入。
reaizuguo*😻真正中國(azhg) 於 2018-05-05 14:10 回覆:
連西藏的小朋友也“二”起來,堪憂!
該有人出來大聲疾呼了
                 

Retiredbum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於我心有戚戚焉
2018/05/04 15:08
See how did those "instructors", acutally a band of ugly copycats, act in China's talent search programs.  They really made me feel sick, and that is why I refuse to watch the similar programs "produced" by the TV stations of China's Mainland. 
reaizuguo*😻真正中國(azhg) 於 2018-05-05 06:13 回覆:
草上之風,必偃
領導人的思想和作法是有決定性的。
所以共和國的前三十年,實事求是,自強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