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迷高手如雲, 原輪不到我再次多言, 不過就讓我以老賣老, 來談談樂蒂跳槽電懋被很多人說成'心胸狹窄'這個公案吧.
當年'梁祝'在台灣星馬等地大賣, 邵氏於是想要乘勝追擊, 接著開拍'七仙女', 卡司仍由樂蒂凌波擔綱, 導演則當然是李翰祥, 這是當時認定的鐵三角. 後來'七仙女'的定裝照也拍了, 戲也開拍了一場還是兩場, 好像第三天樂蒂就以身體不適為由, 退回劇本, 拒絕演出'七仙女', 後來跳槽到電懋其實是1964年的事情.
很多人把樂蒂拒演'七仙女'就認為是拒絕和凌波合作, 說他心胸狹窄, 忌妒凌波在台灣大紅... 我曾在另一篇回應中提及, 當年凌波憑'梁祝'一片在台灣爆紅, 現在看來實在有點不能理解, 而當事人樂蒂肯定會有一些鬱卒和失望, 不要說是樂蒂, 我們將心比心, 捫心自問, 如果是我們碰到這種情況, 我們就可以很瀟灑的一笑置之, 開懷大笑快樂接受? 說良心話我辦不到, 畢竟我們不是聖賢, 我推想樂蒂可能也不例外, 但是失望歸失望, 現實是現實, 尤其樂蒂個性很堅強, '梁祝'裡面他演的如何自有公道, 如果不好當年的金馬獎最佳女主角也不會頒給她, 其實她心裏該也很清楚. 如果說她心胸狹窄, 忌妒凌波, 她根本就該在凌波爆紅之後, 立刻拒演'七仙女', 怎麼會演了一兩場戲之後再拒演? 這豈不是很奇怪的事情?
事實上凌波大紅之後, 邵氏要拍'七仙女'樂蒂還是接下劇本要和凌波合作擔任女主角, 一般來說從接劇本到開拍都會有一段時間, 那時凌波已經因'梁祝'而大紅, 如果說要忌妒早就可以忌妒, 連劇本都不接, 哪有人這麼笨的大費周章接了劇本, 還練了半天拍了幾場戲之後, 再來拒演, 徒然落人話柄? 更何況樂蒂是很單純的人, 她不會也不需要耍這些花招. 那問題出在哪? 如果有翻閱當年相關報導或是讀過樂蒂相關網站的文章, 應該就可以了解原因.
那時樂蒂是一線紅星, 在邵氏拍戲的時候, 有專人為她化妝,伺候服裝,茶水還有搧扇子的, 凌波大紅後, 其實樂蒂一線紅星的地位根本沒有動搖. 但是, 拍'七仙女'的第一天, 樂蒂依往例早早到片廠要化妝更衣, 但是那些服侍樂蒂的阿嫂們, 看到凌波爆紅全部跑過去服侍凌波, 沒有人理會樂蒂, 她做了一個上午冷板凳, 連李翰祥導演都看不過去. 這一點李翰祥在他的回憶錄裡面都有提到'當時樂蒂在邵氏也很受氣...'. 我們想想, 在這種情況下, 哪一個正常人可以受得了? 換了是你我, 我們可以開開心心接受嗎? 我不知道別人如何? 是我也一定受不了這種片廠生態. 這就是以前提過, 樂蒂對記者說的'在邵氏這種拍片環境下, 沒有一個成名的女星可以和凌波合作', 不就點明了, 就是林黛和凌波合作, 也一樣會受冷落嗎? 林黛也拒絕和凌波合作, 難道也是忌妒凌波? 只不過大家都想避免拍片時那種世態炎涼的尷尬場面而已.
樂蒂不拍'七仙女'理由很簡單, 她不想再面對拍片時不公平的兩極對待, 事實上邵氏在這事件上似乎也沒有做處理, 其實邵氏仍很重視樂蒂(這一點下次再談), 但是片廠生態讓人不能面對和凌波合作的冷熱兩極待遇, 畢竟當時樂蒂是和李麗華,林黛和尤敏齊名的, 樂蒂沒有耍大牌, 她只是要求基本的尊重. 所以哪個是因哪個是果, 沒有人去了解, 只以一個表象就來批評樂蒂, 殊不知背後她受了多少委屈不出聲, 受了多少氣沒吭聲, 卻換來'器量狹小'的評語, 當時的影劇記者實在也太沒有良心了. 不過, 我猜想這跟兩邊影迷的惡鬥也有一定程度關聯的.
雖然不拍'七仙女', 樂蒂在邵氏還是拍了其他戲:'大地兒女', '玉堂春','萬花迎春', 這些都是'梁祝'之後完成的. 至於跳槽到電懋, 背後還有很多複雜因素, 牽涉到台灣'聯邦公司'和電懋的利益, 以及和邵氏的競爭, 樂蒂和李翰祥都是其中的'祺子', 雖然電懋是早想挖樂蒂過去的, 只不過'梁祝'加上'七仙女'事件之後, 造成樂蒂不得不出走邵氏的結果. 1960年代, 當時是古裝黃梅調的天下, 尤其'梁祝'大賣之後, 那個10年間, 黃梅調是主流, 其中的男主角又都是凌波反串, 我們想想, 古裝扮相誰最美? 當然是樂蒂. 如果樂蒂留在邵氏, 拒演'七仙女', 凌波其他的戲她要不要接呢? 拒演的結果, 我看八成會被邵氏冷凍. 所以我認為樂蒂後來離開邵氏也是一個不得已的決定, 就像她說的'很痛心', 但是不得不走. 有沒有人看到她心中的痛? 就因為她靦腆害羞又沉默少言的個性, 影劇記者們就可以任意亂寫, 炒作新聞, 一個個語不驚人死不休? 我們現在用腦筋想想, 把一些前因後果了解, 就知道當年樂蒂有多忍耐, 她從頭到尾沒有口出惡言, 只可惜許多牆頭草的影劇記者仍要惡意炒作新聞.
※ 本文原發表於"古典美人樂蒂"網站留言版, 使用名稱: 人間四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