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11/20 15:25:54瀏覽555|回應3|推薦0 | |
「桃花江」是新華公司(張善琨和童月娟的電影公司)1956年出品的電影, 導演掛的是張善琨和王天林, 而真正的導演是王天林. 王天林早先雖然拍了很多粵語片和廈語片, 但是之前拍國語電影卻都只是當副導, 並不很多人看的起他. 「桃花江」大賣之後, 有人想請白光演戲, 易文當導演, 但是白光看了「桃花江」, 卻想要請王天林來導戲. 「桃花江」一砲而紅之後, 王天林從此正式成為國語片導演. 本片主要演員是鍾情, 羅維, 陳厚和李翰祥的老婆張翠英. 還有樂蒂在「金玉奴」的老爹吳家驤, 以及姜大衛的老哥秦沛(當時用原名嚴昌). 這部戲是黑白片, 畫面有不少"下雨"(不清晰的括痕...), 不過在大螢幕上放映效果還算是可以. 之前, 不知道台灣公視是否曾經播放過? 網路上有位有心人把幾首好聽的歌曲和電影畫面上載分享, 大家可以在本文中的連結上去欣賞一下, 不過效果比起大螢幕差很多.
電影開場桃花江畔一片桃花樹林, 甜美的鍾情一付村姑的打扮, 兩條長長的辮子, 配上大家耳熟能詳的主題曲《桃花江》:「桃花江......, 桃花江邊好風光, 桃花朵朵放, 好比那美紅妝; 桃花千萬朵, 開在江邊上, 江邊有人家呀, 桃花做圍牆, 只見遠遠近近高高下下, 一片錦繡, 好像桃花帳, 啊......., 桃花江.」, 現在聽還是覺得很悅耳, 觀眾很容易就被吸引. 我旁邊和後面兩三位觀眾, 不能自主的跟著歌曲哼將起來, 可以想見在物資不足, 娛樂乏少的早年, 這部電影流行的盛況.「桃花江」的故事其實很單純, 演員也不需要甚麼演技, 觀眾注意的是曲調優美的歌曲和令人會心微笑的劇情. 「桃花江」成功的主要因素就是音樂, 插曲眾多, 該有十幾首, 隻隻悅耳, 曲曲動聽, 又容易上口, 觀眾很容易被歌曲牽著走融入劇情中, 而愛上戲裡的主角, 戲裡的歌曲. 「桃花江」裡面的插曲絕大多數都成為當時的流行曲, 甚至流傳到現在. 有很多自小就非常熟悉的歌曲, 看了戲才知道原來都是「桃花江」裡的插曲. 有插曲的電影很多, 但是一部電影裡面幾乎每一首歌曲都優美動聽的, 可能真的很少, 而「桃花江」就是一個特例, 所以電影要不紅也很難. 說來「桃花江」的成功, 姚敏應居首功, 因為戲裏的歌曲是由他譜曲, 歌詞則由最近才離世的陳蝶衣以及司徒明填寫, 幕後主要的代唱則是姚敏的妹妹姚莉, 男聲部分則是潘正義代唱. 此外, 大家也可以連結上網聽聽費玉清唱的《桃花江》, 輕快優美, 很好聽的.
「桃花江」故事簡單, 描寫在務農為生的桃花江畔, 村里有一位姑娘金麗蓉(鍾情飾)喜歡唱歌, 歌聲美妙, 由於個性活潑調皮, 村裏的人都叫她"野貓". 她和村裏一位青年蔣興哥(陳厚飾)青梅竹馬, 感情不錯. 偏偏興哥木訥不善言詞(陳厚來演實在難以說服樂迷們), 尤其是不會唱歌, 讓野貓最感失望. 一天野貓又在桃花林間自我陶醉高歌時, 被剛從香港返鄉收集民歌的黎明(羅維飾)聽到, 極為欣賞. 羅維欲請野貓高歌並將其歌聲錄下來, 但被野貓拒絕, 還刁難羅維除非他高歌三天三夜... 果然, 這晚穿著西裝的羅維笑咪咪的來到野貓家的窗外, 唱出《為甚麼》:「有一位姑娘..., ....., 原來她歌聲像貓叫,....是不是姑娘睡著了...」(抱歉, 歌詞記不牢), 希望可以打動鍾情. 鍾情在房內聽到自己的歌聲被形容為"貓叫", 大為不悅, 推開窗回敬羅維說他的歌聲像狗叫..., 然後拂袖關窗. 這一段很有趣, 《為甚麼》這一首歌也很好聽, 不過一時找不到歌詞和歌曲.
第二晚羅維又來到野貓窗前, 唱出膾炙人口的《月下對口》:
「男:天上的明月光呀 照在那窗兒外
為什麼窗不開 我在窗外獨徘徊 我對著窗兒問呀 莫不是人已睡 要不是為了她已睡 為什麼窗不開 為什麼窗不開 我在窗外費疑猜 除非為了她已睡 所以窗不開」 唱到這裡, 羅維偷偷貼近窗邊想聽聽窗內的野貓有沒有動靜... 突然間, 空中飄出野貓的歌聲:
「女:天上的明月光呀 照在那窗兒外
你不要費疑猜 窗裡人也沒有睡 我不是睡不穩呀 只因為你要來 守在那窗外靜等待 所以窗不開 你不要費疑猜 窗裡人也沒有睡 守在那窗外靜等待 明白不明白」 畫面拉到牆角, 鍾情緩步現身, 走出來和羅維繼續對唱:
「男:你生來好風采呀 像仙女下凡來
人嬌美歌輕脆 彷彿鶯聲粧(?)花外
我聽了你歌唱呀 心花朵朵開
只希望和你長相偎 永遠不分開
你唱歌我跟隨 一天聽個千百回
只希望和你長相偎 永遠不分開
女: 是個農家女呀 缺少那好風采 你讚美我慚愧 烏鴉難與鳳凰配 我只好鄉村待呀 永遠不離開 自己種花兒自己愛 等著那花兒開 等花開把花採 自己採花自己戴 只能夠長在鄉村待 永遠不離開 男和女: 永遠不離開」.
接著陳厚在牆角出現, 很失落... 之後野貓唱了很多歌曲, 羅維將之錄音, 帶回香港. 後來因為戰亂, 野貓和陳厚各自輾轉逃難來到香港, 陳厚沿街叫賣報紙維生, 而鍾情因為找不到羅維, 即將流落街頭之際, 被一對貧窮的洗衣婦母子收留(馬笑儂和秦沛分飾). 晚上幫忙洗衣, 白天和小男孩嚴昌(秦沛)一起在路邊當擦鞋童. 戲裡野貓一面擦鞋一面快樂的唱出耳熟能詳的《擦鞋歌》:
「路上行人走匆忙 我們等候在道旁 等候過往君子來照顧 皮鞋踏上擦鞋箱
皮鞋踏上擦鞋箱 擦鞋童子喜洋洋 感謝過往君子來照顧 擦鞋工作就開場
不管是老 也不管是少 工作都一樣
不管鞋破 也不管鞋髒 擦的一樣亮
不停噼啪噼啪響 不停噼啪噼啪響
只要兩毛錢呀擦一雙 皮鞋霎時換容光」
一天, 野貓聽到收音機播放當年她在鄉村唱的歌曲, 決意繼續找尋羅維. 後來經過一家夜總會傳出歌星方菲非(張翠英飾)演唱當年她唱過的歌曲, 於是透過張翠英聯絡上羅維. 羅維見到野貓大喜過望, 邀請安排她在歌場大會上表演, 兩人再度合唱《月下對口》, 此時在場外叫賣報紙的陳厚, 突然看到牆上貼著野貓鍾情登台獻唱的廣告, 於是買票進場欣賞, 和鍾情有情人終於喜重逢, 歡喜收場. 最後這場歌唱大會, 還安排了幾位當年的歌星唱了幾首後來也很流行的歌:《我說東來你說西》和《風箏與燈籠》等.
「桃花江」開啟歌唱片的風潮, 而鍾情(1932-)因此一炮而紅, 也因為戲裏被稱為"野貓", 後來"小野貓"就成了她的外號. 鍾情是湖南人, 本名張玲麟, 1952年加入導演卜萬蒼的泰山電影公司, 和葛蘭、李嬙以及劉亮華(羅維前妻)等人合稱「泰山七姊妹」, 拍了幾部戲, 有知名度但是沒有走紅, 大多飾演一些活潑外向的少女. 曾看過她在泰山公司拍的「再春花」, 鍾情和葛蘭主演, 真正的女主角是葛蘭, 男主角是金峰, 鍾情戲中飾演一個刁蠻任性的少女, 也許因為化妝的關係, 當時的她感覺不算很亮眼. 但是在「桃花江」裏的鍾情, 已是甜美活潑的美姑娘, 很漂亮也很有味道, 無怪乎會成功. 後來泰山公司結束業務, 鍾情也轉了幾家公司, 不甚得意. 直到加入張善琨的新華公司, 拍了幾部戲之後才挑大樑演出「桃花江」, 沒想到好歌捧人, 一鳴驚人, 成為家喻戶曉的大明星. 後來也為邵氏公司拍過電影, 當時剛出版不久的"南國電影"第三期的封面就是鍾情(第一期是林黛, 第二期是李麗華, 第四期是尤敏, 第五期是樂蒂), 當時她的片酬跟林黛是分庭抗禮, 不相上下, 可見她受歡迎的程度.
因為「桃花江」轟動又受歡迎, 自此之後, 鍾情接連主演了很多部歌唱片, 幕後代唱的都是姚莉, 包括::「葡萄仙子」、「百花公主」、「採西瓜姑娘」、「特別快車」、「郎如春日風」以及「那個不多情」等片, 這種熱潮跟後來的黃梅調電影一樣持續了好幾年, 那時大部分的的電影幾乎都要穿插些歌曲在戲裡. 1958年, 鍾情自己當老闆成立了麒麟電影公司, 拍了「龍鳳姻緣」等幾部電影, 但是反應未如預期, 之後就少有佳作, 開始走下坡. 後來她也曾加入電懋公司拍了幾部電影, 如:「南北喜相逢」和「鸞鳳和鳴」等片, 雖然也是主角, 但是成績卻不理想. 她也在電懋的「寶蓮燈」裡面客串反串飾演秦官保, 不知道大家有沒印象? 鍾情最後一部電影可能是1967年和雷震合作的「新桃花江」, 主題曲《新桃花江》, 還加上對白, 也曾風行一時. 記得小時後最常聽的是櫻花和凌雲對唱的版本, 那張專輯還有好幾首歌有俏皮的對白, 像是:「春天不是讀書天, 夏日炎炎正好眠, 秋天一去冬來到, 收拾書包好過年...」, 弟弟們和我重複一面聽一面跟, 黑膠唱片被我和弟弟們放的都跳針了.
息影後, 鍾情曾有過一次婚姻, 後來離婚收場. 從小與母親相依為命, 受母親影響不小, 鍾情自認個性拘謹, 不會與人相處, 不適合家庭和婚姻生活. 後來她把大部分的時間投入在藝術上面, 跟從幾位國畫大師學習書畫, 在退出影壇後為她找到生命的第二春, 開創自己的另一片天空. 鍾情的書畫也展出過, 也曾偶在媒體出現, 談的都是書畫, 雖然韶光易逝, 風度依舊. 有影迷問她是否懷念當年輝煌的歲月? 她感性的回答, 那段拍戲走紅的時光, 早就鎖在記憶的箱子裏, 人應該往前走往前看... 沉醉在書畫世界裡的鍾情, 顯現出生命歷鍊的睿智.
「桃花江」裡面的男主角不是陳厚, 而是白白胖胖卻不臃腫的羅維(1918-1996). 記得有位專欄作家提到羅維, 形容他是一位很特別的人, 外型樣貌不算很出色, 一直都是胖胖的, 但是卻演過很多部電影, 而且很多都是男主角, 後來當導演也很出色. 最重要的是影壇兩位武打巨星, 李小龍和成龍, 都跟他息息相關. 當年李小龍成名作「唐山大兄」和「精武們」等片的導演就是他, 開啟了"功夫電影"的新類型, 而且一連啟用李小龍拍了好幾部功夫電影, 很快打入歐美電影市場, 掀起了世界中國功夫片的熱潮. 雖然李小龍自視甚高, 一直與羅維不和, 但是不能否認李小龍能夠成名, 羅維功不可沒. 否則李小龍功夫再好, 在好萊塢混了好幾年, 最多也不過演個「青蜂俠」戴著眼罩的助手而已.
而影壇大哥大成龍, 成名作是吳思遠為他開拍的「蛇形刁手」和「醉拳」, 所以吳思遠算是他的伯樂, 但是發掘成龍的卻是羅維. 1973年李小龍猝逝, 羅維看中他, 將他改名為成龍, 希望他能成為李小龍的接班人, 看來羅維畢竟是有獨到的眼光. 成龍曾經回憶當年自己在電影界多是跑跑龍套或是擔任武師, 當時在演藝圈混, 想成名卻不得其門. 羅維提醒成龍, 如果想在電影界擔任小生演出文藝片或是劇情片, 以他的外型很難成名, 應該走動作片或是喜劇類才有可能成功. 一語點醒夢中人, 有羅維也才有後來的成龍, 所以說羅維是成龍的第一個伯樂亦不為過. 而這一次王天林影展, 自己看了其中幾部, 像是:「家有喜事」、「深宮怨」和這齣「桃花江」, 發現羅維都有吃重演出, 可見當年他在電影界相當吃得開.
「桃花江」一片的成功, 捧紅了鍾情, 奠定王天林在國語電影的導演地位, 也開啟歌唱片的熱潮. 直至半個世紀後的今日,「桃花江」仍是一個標誌, 一個招牌, 永遠讓影迷們津津樂道, 回味無窮...
說明: 圖片來源: 香港電影資料館, 中國影視庫, 網路擷取. 如有侵權, 敬請通知, 當即移除. 謝謝!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