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11/27 13:59:05瀏覽834|回應0|推薦14 | |
驚傳,全球最大封測廠日月光半導體,為了避免大陸封測商機遭到蠶食,毅然決定將經營二十年的企業,以一千七百九十一億元,賣給美商凱雷投資公司。屆時日月光將成為外商公司,必須在台灣股票市場下市。股市人士形容此情景為「日月無光」,簡直是神來一筆,一雙關語,非但日月光不發光了,台灣經濟不也日月無光? 光以今年來看,像這種優質企業,已有十家因被外資收購而下市,而下市後台股市值計少了二千五百億元。 民進黨執政以來,高喊拚經濟。拚了六年半,台灣人拚得臉無血色,天下寒士無笑顏,企業界亦在民進黨意識形態作祟下,兩岸不通困守孤島,坐失機會。唯獨第一家庭及少數進出官邸的財團,消費台灣資本,富貴盈門。果真如金光布袋戲的台詞:「天地混沌,日月無光」。 以高雄為生產基地的日月光被併購,對台灣經濟發展絕對是一大警訊,該案如果成真,第一衝擊的是,高雄市的失業率更要提高;第二才是日月無光的台灣股市市值大失血。套句前行政院副院長林信義五年前的談話,「要有過苦日子的準備」。 被紐約時報形容為「特威德老大( Boss Tweed)」(因侵吞公款身敗名裂的美國十九世紀知名政治人物)的陳水扁總統,昨日再開金口,他說,「台灣的股市在未來的二年之內上萬點絕對不是夢」,並請大家都關心台灣未來的發展,拚好經濟做好建設。 台灣股市未來二年之內,不是不可能上萬點,可是,那絕對會是在下一次政黨輪替之後;簡言之,人民對陳水扁總統的這二個任期應該徹底絕望了。 面對政府兩岸政策遲遲不開放,日月光董事長張虔生就是高分貝批評的一員,此次他出脫持股,另作事業發展新圖,是否藉此跨越政府法令限制,前往大陸投資設廠,雖業經否認,但值得思考的是,政府政策若能兼顧民間企業的期望與需求,豈會致此? 眾所週知,企業是最靈敏的組織體,哪個地方有錢賺,就往哪裡去,就如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爬一樣,不會坐以待斃,但是,政府就不必然如此。我們並不是說,政府不懂靈敏,太過僵化,而是政府無法像企業可以搬來搬去,卻只能待在原地;政府待在原地,雖無法自由來去,但是人民有權利可以選擇,可以給它政權輪替,只不過要好幾年才能輪換一次,而有些企業等不及,不願再等,只好選擇先出走。 就事論事,在當前「你不開放,我就出走」的態勢下,誰都無權指責對方,究竟是誰對誰錯?因為企業若指政府「鎖國」,政府卻可能反說你「不愛國」、「不愛台灣」。但比較容易說清楚的一點是,政府通常只看下次選舉能否保住政權,可是企業發展通常要看十年,甚至二十年以上。可以這麼說,企業比政府要看得長遠些,當政府政策不符期望,它會做建言,婉言相規勸,然而當「好話」說了,「不好聽的話」也說了,而且依然無效時,它就會做出「毅然決定」。 自民進黨取得政權之後,如何重振台灣國際競爭力的議題,立即尾隨而至,並且愈演愈烈。從各類座談會、學術研討會,到各種媒體,從企業界、台商、外商,到國際論壇,都在關心,都在議論,可是一一踢到「鐵板」。我們的政府並非全然不知,全不理睬,但回應並不真實,他們有不變的「意底牢結(意識形態)」,他們缺乏自信,他們相信「關起門來」,才不會腹背受敵,他們堅持「留在台灣」,才是真正「愛台灣」。 道理已愈辯愈明,拋開鎖國政策,才是台灣最佳出路。已經綁了六年多,台灣企業或台商可做的建言,可說「仁至義盡」,再下來可能不與你「說道理」了。當你的政策只會「鎖」,那我的對策就是「走」,我不在台灣上市,可以前往香港、新加坡、美國或歐洲。不妨再持續觀看下去,「遠離台灣」可能是一股不安的情緒,更可能是一種具體的行動,脫離束縛的良方。 「遠離台灣」,應不單是企業建言無效的單一因素造成的,長期以來的惡質政策,以及老百姓對執政者及政府效能的失望,共構成台灣自信心的流失,都具普遍性影響力。但是企業出走,對台灣之害甚深,未來他們的營運中心不在台灣,他們的家遠在他鄉異國,他們的品牌當然也不再是台灣的,到那時的台灣,還有什麼值得驕傲的? |
|
( 時事評論|財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