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10/02 22:16:40瀏覽52|回應0|推薦0 | |
英國進步多了! 以後一定有更多學校裡作了虧心事的師長喜歡用台灣還在用混帳誹謗法律找吹哨者麻煩。 少一點混帳法律:英國修改誹謗法(來源:englishpen@flickr, CC BY 2.0)
大師開講 2013.05.14
「如果法律做出這種假設」,《霧都孤兒》(Oliver Twist)中的班布爾先生說,「那法律就是混蛋、白痴。」 幾十年來,英國的反誹謗法辜負了班布爾先生的期望。但今年四月議會通過立法修改誹謗法,對於推動世界言論自由,有了長足的進步,而此舉也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英國人通情達理的名聲。 之前,即便原告或涉嫌誹謗者和英國毫無瓜葛,世界各地自稱受到誹謗的企業和個人也會向英國法院提起誹謗訴訟。人們普遍將這種做法稱之為「誹謗旅遊(libel tourism)」。 俄國烏克蘭寡頭、阿拉伯王子、非洲獨裁者和無良老闆等很多提起訴訟的原告,事實上很難占上風,但他們的目的不是官司的輸贏,他們的起訴對象往往並不那麼多金,這意味著,即使打不贏官司,要求雙方大筆砸錢的誹謗訴訟也能讓批評者不敢出聲。在英國國內,該法案導致很多重要問題都無法展開討論。 反誹謗法改革順利通過,得益於由作家協會性質的英國筆會;四十年來監督各地審查行為並出版受審查作品的雙月刊雜誌《查禁目錄》;以及宣傳科學知識和科學意識的「科學智識」等三家機構,在三年前共同發起的一項活動。科學雜誌和科學家針對性地揭露騙子的行為,是贏得公眾對英國反誹謗法改革支持的最重要因素。 牽涉科技領域的官司,包括起訴世界最著名也最受愛戴的《自然》雜誌的一場耗資龐大的訴訟。《自然》雜誌迫於無奈應訴這場反誹謗官司,指出某物理雜誌編輯發表的多篇文章均未經同行審核。儘管《自然》雜誌最後勝訴,但為這場官司耗費的人力物力卻難以細數。此外還有涉及未經證實的癌症療法的訴訟。 英國整脊治療協會因為2008年《衛報》發表的一篇探討「偽療法」的文章而對科普作家西蒙·辛格提出的訴訟,在此次運動中發揮了關鍵作用。辛格最後打贏這場官司,但卻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法律費用。 受法律鼓勵「誹謗旅遊」的代表官司之一,是一名沙特商人起訴一名美國作家,該作家稱這名沙特商人為基地組織提供經濟援助。該著作在英國僅售出23本,但已足以讓英國法院接受管轄權訴訟。 這位未僱請英國律師在英國為自己辯護的美國作家仍被判支付賠償金,並因此在美國觸犯眾怒。美國國會通過由總統歐巴馬簽署的立法,規定上述判決在美國法院無效。 修訂後的英國法律依然由被告承擔舉證責任,不過,新法允許被指控作家或出版商可以援引「公共利益」為自己辯護。此外,企業、慈善組織和其他機構現在必須證明受到經濟損失才可以提起誹謗訴訟。 辛格認為,這一要求本身就可以阻止英國整脊協會對他提起訴訟。如果無法證明英國是提起訴訟的最佳地點,排除歐盟以外訴訟的新規則,可以明顯抑制誹謗旅遊的氾濫。 很明顯,因代理全世界誹謗案原告而獲利頗豐的英國律師事務所拼命遊說阻止新法通過。領導這項運動的科學家、作家和反審查活動家得到了2010年推出無公職議員法案的知名英國公民自由律師萊斯特勳爵的幫助,並最終通過了三大主要政黨的審核。 距今近400年前的1644年,約翰·彌爾頓發表了文章論出版自由,譴責議會審核並管制批判性的出版品。人們普遍認為該文開創了言論及出版自由的先河。上個月科學家、作家和反審查活動家的勝利,表明由彌爾頓發起的這場運動仍然在他自己的祖國有著頑強的生命力。 Aryeh Neier,開放社會基金會名譽主席兼人權觀察組織的創始人,著作有《爭取自由:四十年來爭取權利的鬥爭》。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