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重型機車後座載人《必讀》 〈轉載〉
2009/03/05 14:21:49瀏覽39326|回應0|推薦0


1)對司機投以信心的一票 -
如果你不喜歡司機,
或對司機未有足夠的信任或信心時,別上車。
上車後便應作出信任,如果真的辦不到,
盡快叫停司機,停車走人。

2)乘客的動作 -
緊記乘客便是乘客,
應像貨物般坐上車後不亂動,
尤其是在彎中更別亂動,
也別好心想提供幫忙。
在彎中乘客的上身應和機車同步傾斜,
別太多,也別太少。
因害怕傾斜而在彎中扳起上身是最危險的動作!
乘客的上身不要向後仰,
不要把上身倚靠在尾箱或靠背上。

這樣做會分散人車間的重心,
也會減輕前輪負載而破壞把手的操控感。
乘客的動作會影響車身的表現,在慢車或停車時。
乘客的動作更易超出司機的估計,屬於高危險動作。
當機車要停車時,乘客別熱心地想放腳提供幫忙,
乘客雙腳只需乖乖停放在腳踏上便可。
放腳踩地的事司機自會負責。

3)知道正確的扶車方法 –
有經驗的乘客在上車後
便會盡快找到最有效的扶車方法。
機車在煞車時,乘客會向前俯衝。
乘客應最少有一隻手按在油缸上面
預防雙方頭盔撞在一起,
也可避免滑進司機的座位中。
當機車加速時,乖客會向後仰。
保持手按油缸的姿勢,或扶著司機盤骨位置,
或緊握尾扶手和弓起背部,
可防止上身重心過份後傾。

4)留意交通情況 -
乘客可能會阻擋一小部份後鏡視野。
乘客如在不影響車身狀況時,
可以幫忙留意交通情況,
轉彎時幫車手打信號,
過收費站幫繳錢找零...
平時行車也別一味看風景,
應知道何時會轉彎或煞車,
預早作出準備。

5) 與司機建立溝通的默契 -
當乘客準備妥當可以開車時,
乘客可以輕推司機的背部來代表可以開車。
當乘客感到不自在,
想車速慢一點時,
可以在直路時輕拉司機的左或右肩。
如果是由乘客帶路的話,
轉左或轉右可以輕拍司機左或右肩部。
乘客如要下車,必需等待車停定,
司機雙腳著地站穩之後,
得到司機示意才下車。

6) 作好與司機親密接觸的心理準備 -
為了保持雙方人車都能合一,
乘客利用大腿內側輕夾司機的下盤
是很有效的方法。
新相識別怕害羞,
在沒有信心的情況下緊夾司機,
可以更有效地保持重心,
和讓司機知道你的情況。
即使遇上心儀對象,
也別把下巴放在司機的肩牓上,
這會阻礙司機的動作。
當遇上難聞的體味時,
也別把頭部離開太遠。

7) 知道不同車種的乘騎感受 -
性能越高的重型機車,
乘客會越辛苦。
遇上高性能的跑車或街車時,
即使司機如何溫柔,
乘客仍能清楚感受到每一下的
加速或減速所帶來的衝擊。
採用無段式自動變速裝置的綿羊
則有較柔順的乘騎感受。
如果可以選擇的話,
新乘客坐綿羊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駕駛載客須知

1)輪胎氣壓和尾避震的調較 –
機車的車身上都應有輪胎氣壓貼紙,
印有單騎和雙騎時建議的輪胎氣壓。
如果經常雙騎的話當然要打足輪胎氣壓。
但如果一半一半,
便應把胎氣打至比單騎時稍高便可。
尾避震把預載調高一點對操控性有很大的幫助。

2)司機的責任心態 -
由乘客坐上車的一刻開始,
司機要知道他背負著另一條人命。
司機絕對要為乘客的安全負責。
一舉一動都要以此為鑑。

3)作好與乘客親密接觸的心理準備 -
對於下盤被緊夾或背部受兩團熱力所襲,
駕駛時不應分心感受。

4)和乘客建立溝通的默契 -
乘客可以輕推司機的背部來代表可以開車。
當乘客感到不自在,想車速慢一點時,
可以在直路時輕拉司機的左或右肩。
如果是由乘客帶路的話,
轉左或轉右可以輕拍司機左或右肩部。
乘客如要下車,必需等待車停定,
司機雙腳著地站穩之後,
得到司機示意才落車。

5)柔和漸進的操控技巧
開始時速度不要太快,
好讓乘客慢慢建立信心,
而騎士也正好趁機適應一下
雙騎對操控所產生的變化。
柔和的操控,絕對會讓大家好過一點。
油門開慢一點沒有問題,
但打檔和煞車操作要柔和,
便需要良好的操控力,沒有突發事件,
所有動作早在你計劃之內。

由於載人後車重了,加上煞車要柔和,
所以必需預留更長的煞車距離。
煞車時先用後煞拖一拖,
然後再用前煞,可以穩住車尾部份,
減低前叉下沉的幅度
和減低乘客向前傾倒的幅度。
打檔時要留意收油門
和拉離合器的動作要同步,
甚至是先拉起離合器才收油,
便可避免大家的頭相撞。
同樣放離合器時的動作也要柔順一點,
放離合器時的時間會比單騎時長一點,
讓動力慢慢釋放。減低乘客向後仰的幅度。

6)了解乘客的水平
乘客有沒有當機車乘客的經驗?
如果沒有的話,車速要再慢一點。
當行駛了一段距離之後,
停一停車了解一下乘客的感受。
如果乘客也懂駕駛機車,
即使技術比自己高,
也千萬不要感到有壓力而強行加快速度。
因為每人的体位和煞車點都會不同,
所以懂得駕駛機車的人
當乘客一定會感到不自然,
司機只需依隨自己習慣的步伐便可。

◎駕駛千萬留意別讓後座睡著,
睡著了容易發生意外,切記!

歡迎車友轉載,安全才是回家唯一的路! Smile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sder&aid=2711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