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穿著是一門心理學,興起於1980年代的「權威穿著」(power dressing)清楚地反映這個事實。
1975年,莫洛(John Molloy)的《穿出成功》(Dress for Success)轟動問世,他從真實生活情境中所進行的實驗發現,穿上足以表現權威和專業的衣著,是成就事業的必要條件。
其中一項發現,是關於男性的。他建議職場男性最好將西裝、襯衫、領帶當成制服來穿,因為實驗結果顯示,打領帶的男性,比沒有打領帶的,通過面試的機率更高。也就是說,打著領帶會令人產生專業、可信任……的正面聯想。
他給女人的穿著對策,則是藉著服裝來武裝自己。他發現,「職場女性穿得愈像男人,愈容易得到升遷機會」。
一夕之間,職場女性紛紛以設計簡潔、有著誇張墊肩的藍色或深灰色套裝,掩飾女性特質,氣勢十足地爭取女男平等。
一九八○年代:以貌取人的權威穿著
莫洛這項建議,影響力所向披靡。不僅美國企業界,連隔海歐洲也受影響。前英國首相佘契爾夫人就是權威穿著的典型代表,她以大領片、厚墊肩的西裝外套,奠定硬梆梆的「鐵娘子」形象。
以現在的審美眼光來看,無論此後時尚界復古風怎麼吹,1980年代那種令女人悔不當初的美式足球員裝扮,應該都不再有機會重新流行了。但是,在不久前的1980年代,它的確是讓女性不被視為弱者的職場通行證
這顯示職場穿著具有強大的溝通功能,它讓以貌取人有所根據。自古以來,人類便有賦予衣著意義、甚至藉衣著劃分階級的習慣,人們長期被制約,不覺間養成對特定服裝形式的莫名敬意。
當醫師穿上白袍、廚師戴上高高的白帽、男性業務專員西裝畢挺、女性主管穿上套裝,人們心中的信賴感便油然而生──1980年代的權威穿著,不過是巧妙運用人們以貌取人的心理。
所以,紐約華爾街金融業上班族必不可缺卡其色(khaki)風衣,黑色是蘇活區(SOHO)藝術家的標準色。無怪騙徒穿著軍警制服行騙得手的社會事件,總是時有所聞。
伯爵錶(PIAGET)台灣品牌總經理馬文興,便刻意在週五便服日(Casual Friday)以外的時間,壓抑對有設計細節服裝的偏愛,一律穿著符合預期的西裝和領帶,否則「和我開會的同事可能會懷疑:『你到底懂不懂啊?』」
辦公休閒:專業不必靠衣服硬撐
或許是受夠了1980年代整整十年權威穿著和炫耀性消費的誇耀氣氛,「低調、簡潔、少即是多」的「dressing down」在1990年代反其道而行地一統時尚界,上班族開始換穿「辦公休閒」(Business Casual),強調便於工作的功能性、表現個人風格和品味,是辦公休閒的重要精神。
不過,很多人誤解了「休閒」的意思,以為像網路工程師那樣:polo衫、卡其褲加室內拖鞋就是「休閒」。長期開班指導上班族穿衣訣竅的造型顧問陳麗卿,這些年來最常提醒男性科技業上班族的一句話就是「輕鬆並不等於隨便」。
如果沒有機會真正瞭解,辦公休閒的確很容易就被誤讀為「穿什麼都行」。
紐約曼哈頓的耶魯俱樂部(Yale Club)在2001年5月正式向會員宣布新職場穿衣原則時,便清楚拉起穿著準繩:「辦公休閒就是在工作場所穿得既專業又有品味。」
美國企管書籍作家羅勃茲(Wess Roberts),曾經提醒上班族注意做簡報時的穿著。因為聽眾通常希望聽到一場獲益良多的「專業」簡報,台上的主講人必須看起來夠「專業」才符合期待。簡報時「看『場合』穿,並且應該和聽眾區隔,凸顯自己的講者身分。」
看來,雖然時代變了,人們的想法也和過去不同,但是職場穿著的內涵並無二致:在尚未交談之前,衣著能夠得體地表現自己的職級、專業和品味,好幫助別人在有限時間內「以貌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