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移樹還山度眾生
2007/03/13 08:40:41瀏覽409|回應0|推薦3

移樹還山度眾生

陳章波(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許多的寺廟都有大樹,田間的土地廟旁也常有高大的榕樹、樟樹和朴樹等等;為什麼廟有樹?是先有樹才有廟?還是先有廟才有樹?大樹及廟合在一起又代表什麼意義呢?人們為了子孫永續地安居樂業,需要尋找穩定的地方居住,一株大樹表示這個地方長期非常安定,樹才有機會長大。除了土地安全之外,心靈也要有所寄託,所以把最安全的地讓我們心靈寄託的神來居住,因此就在旁邊蓋廟;根據文化及大地觀的思維研判,「愛樹及寺,愛寺及樹」,都是可相通的。

很高興見到法鼓山團體為了蓋大學,「工程期間,聖嚴法師一再叮嚀工程人員:『要保持建築地的原有面貌,不可移山填壑,並且珍惜原有的資源,如溪流、活泉乃至於原生的一草一木。』他描述心中的法鼓山建築物是大自然懷抱裡的有機體(見《分享法鼓山》,20052月出版) 」。建地上的樹一株一株,或連同糾結的石塊都很有效率地遷移出來,從斷根、包土移植,到適當移植地點的前置處理,可說都盡心地做到了愛護樹──原居民的心意與作為,正符合了聖嚴法師的大地觀,也符合了「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法鼓精神,因為不只是人能生存得很好,樹也能長在很好的地方,才真的是人間淨土;而有了「愛屋及樹」的心靈品質,人的品質也就提昇了。完成了第一階段的移樹之後,接著應該更深一層地把樹所形成的森林照顧好。

森林是由高五公尺以上具明顯主幹的喬木,樹冠相互連接,或樹冠蓋度大於百分之三十的喬木所組成,森林一般由上而下可分為三層,上方是樹冠層,中為樹幹層及灌木叢,下方為林下帶。不同層位有不同的微棲地及動植物分布,這三層都要具備才能發揮森林的功能,例如蟬的成蟲主要生活於樹幹,交配產卵後,小生命是在泥中成長,所以若林下的雜草被除得一乾二淨,土壤會變乾燥,小蟲就無法存活。

大冠鷲是法鼓山的原住民之一,牠飛翔的雄姿令人讚歎。大冠鷲捕食蛇、蜥蜴、鼠類等,蛇主要是在樹林草叢的低矮植被中活動的,當樹移除以後,在樹下面的雜草灌木也被砍伐了,而移植新植栽的地點,也因為人對景觀的需求,使得林下帶消失,這樣當然蛇也因沒有生活空間而變少,接著大冠鷲的糧食倉庫不見了。人為了生存,必須營造一個安全的環境,況且人怕蛇,蛇也怕人,所以處理的方法大概就是要分區使用。人跟大自然借一塊地,然後在其它地方營造一個讓其它生物能生活得更好的地方。

法鼓山有溪流從山蜿蜒流至海洋,用蓮花砌石防止坍方的相關生態工法之外,更應該建構美好的溪流生命與景觀,溪流有了深潭、淺灘、沙洲等多樣的棲地類型,生物種類就會更加的豐沛。這裡本來就有毛蟹、鱔、鱸鰻以及白鰻、蛙等,將牠們放生到溪流中,請它們回家。設想有一隻動物,從橋的一頭進了法鼓山,牠也來朝山、拜山,用飛的,或用爬的、用游的、用跳的穿越樹林而來;我們怎麼讓牠在河流或者是人車走的道路兩側有非常流暢的溪水以及安全的林蔭大道,讓牠可以安全地移到。事實上,以人的景觀觀念來看,「生態廊道」也是個非常美麗、具有避暑功能的一種作法。這需要很多的專業知識,邀請專家幫我們上課講授,來開拓我們的視野,才不會常常愛心十足,卻做得不當,反而害了牠們的生存。

我們人只是自然界眾多生物的一種,但卻是最能思考的一種,我們有能力知道自己的需求,也有能力避免傷及大自然的需求。減少自己的需求,維護與復育原有山林生命的成長。在信徒朝山、拜山的過程中,值得將「見樹見林,林樹合參」的理念與作法讓大眾一起參與、內化,下山之後與家人及社區分享,一起落實。

大地不講話,但一草一木、一石一水都在跟我們講經、說法;生命並不是空無的,是實有的,慈悲擴充至天地之間,也顯現出無我,才是真正自己存有的意義。我們借用法鼓山這塊地廣渡眾生,這塊地還是要還給大地。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第261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81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