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6/24 20:36:27瀏覽477|回應0|推薦0 | |
淨空法師開示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 (第九十八集) 1995/5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 請掀開經本第二百三十八面,第三行,從註解第十四段看起。 【諸佛與大菩薩,為利眾生,恆現報身及應化等身生滅之相,而不住著法身。就其有常住法身而不住言,故曰法身非常(不住涅槃)。雖不住,因其常在大定之中,故所現相儘管生滅熾然,而法身常住自若。所謂過一切相,不著於相者,實由於此。故又曰法身非斷(不住生死)。此是定慧修功圓滿境界。】 這一段的開示也非常之好,在學佛同修來說,這也是重要的佛學常識。為什麼大乘法裡面常說「法身非常非斷」,這是依什麼說的?這裡為我們講清楚了。諸佛與大菩薩,這個地方是通指圓教初住以上的果位,一直到究竟佛果,都包括在這一句當中。諸佛菩薩證果之後,他們唯一的事業就是度眾生,幫助眾生破迷開悟,幫助眾生了生死脫輪迴,圓證無上菩提,這是菩薩的事業。為這一樁事業,諸佛菩薩在虛空法界無量無邊的剎土隨處現身。所現之身,有報身、有應化身。示現報身的,譬如我們講的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為利眾生示現淨土,示現的報身。而實在說,阿彌陀佛也是久遠劫就成佛了,決定不是法藏比丘修行五劫就成佛的,諸位曉得那是示現的。正如同釋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北印度迦毘羅衛國示現的應身相同,他也決定不是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而證無上菩提的,久遠劫早就成佛,所以示現的。世尊為我們示現的是應身,彌陀為我們示現的是報身,這是不相同的所在。這種不相同是不是佛的意思?給諸位說,不是的,是機感相應,眾生有感佛則有應,就連西方極樂世界也不例外,也是十法界一切眾生有感,阿彌陀佛有應。應化身有生有滅,佛所示現的報身是有生無滅,唯獨法身不生不滅,法身沒有生滅。佛不住法身,這裡關鍵的意思在此地。他證得法身,尤其是究竟佛果,他們證得的是圓滿的法身。雖然證得圓滿法身,他不住,我們要體會這一點意思。他為什麼不住?那叫大慈大悲。就其有常住法身而不住,所以說法身非常。法身非常的意思跟不住涅槃的意思完全相同。因為他不住,所以隨類現身,十方應化。 雖不住,因其常在大定之中,這是我們在大乘經上常常讀到的,「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不但報身常在定中,即使佛的應化身也是常在定中,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這個意思前面都曾經細說過。以佛說法而言,世尊在這個經上明白的告訴我們,佛說法不但是無有定法可說,佛實在是無法可說,所謂說而無說,無說而說。為什麼說他無說?常在定中。就是示現的應化身,也從來沒有起心動念過,所謂是六根對六塵的境界,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就是在大定之中,這就是涅槃的意思,就是法身的意思。故所現相儘管生滅熾然,像釋迦牟尼佛所示現的應身,住世八十年,世尊是八十歲入滅的,為大眾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這是生滅熾然,我們凡夫看到這個現象。而法身常住,法身是理體,報身、應身是從體起用,從體上講清淨寂滅相。 所謂過一切相,過是超過。不著於相者,實由於此。佛在這部經上教給我們修行的總綱領、總原則,這個綱領、原則通一切法門,所謂是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都不能違背這個原則,這就是「無住生心」。這是教給我們為什麼要不住於相,這個在此地不必再多說,前面已經說得很多了。 「故又曰法身非斷」,非斷是不住生死。總而言之,這一段裡頭要緊的就是「不住涅槃」、「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就現身,現種種身,說種種法,利益一切眾生;不住生死就是永遠在大定之中,從來沒有起心動念過,這就是不住生死,這就顯示法身非斷。這也是我們修學的大總持法門,我們應當認真努力來學習。因為佛菩薩不住涅槃、不住空,涅槃是性體,性體空寂,不住空而現相,雖現相而不住有。不但應化身他不住,報身也不住,法身也不住,三身圓滿證得,三身都不住,這才叫真的證得。一住那就壞了,決定住不得的,定慧功夫才能夠圓滿,如果有住,功夫就不圓滿,這是法身大士們的境界。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真正會用功,真正會修行,所謂的歷事鍊心。歷是經歷,我們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當中用功夫,用什麼功夫?修定修慧。不管你修什麼法門,總不外乎定慧這兩個原則。修定就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是修定,定是這個修法的。除了修定,還得修慧。慧是怎麼修的?慧是外面六種境界清清楚楚、了了分明,一點都不迷惑,這叫修慧。所以慧在定中,定在慧中,定慧等學,定慧等運,這是真會用功,真會修行。我們在這段文字裡面,要是能把這個方法學會,我們的受用就不可思議。 【三身非常非斷之名,非異也。】 異是不同。三身都是非常非斷,都有這個意思,也都有這個講法,這是不異。 【而法身非常非斷,與報應非常非斷之所以然,則非一。】 確實不一樣。 【故說一有種種一,說異有種種異。】 就在諸佛菩薩所證得的三身上來說,一與異確實有種種不同。 【且一中有異,異中有一。】 由此可知,一跟異不是二法,一異如果是二法,那就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這樁事情是教我們從各個不同的角度上去觀察,但是見要圓,解要圓,面面都觀察到了,你見就圓了。見圓,解就圓,這才能圓修圓證。最怕的是你只看到一邊,沒有看到另外一邊,你在這裡面生起分別執著,那就錯了。所以必須面面皆到,才知道一中有異,異中有一。 【執則皆非,不執則皆是。】 可見得問題就是在分別執著,離開一切分別執著,沒有一樣不是,法法皆是。如果執著那就錯了,法法皆非,不能執著。不能執著其所以然的道理,前面都講得很多很多。能夠執著的三心不可得,你所執著的無論是世法,無論是佛法,都是緣生之法。凡是緣生之法都無自性,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這說明了,能執、所執俱不可得。此地為什麼講常與非常,講一與異,這是怕你有微細的執著,微細的執著還是有妨礙,妨礙你明心見性。這種微細的執著說實在話,對於你要想了生死、永脫輪迴,已經沒有妨礙了;但是要想達到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個微細的執著有障礙。必須要知道,必須要能把妄想分別斷掉。 【當如是見、如是知,如是見者則為圓見,如是知者乃是正知。】 這個意思都說過了,有了正知正見,有了圓滿的見解,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那就是圓修圓證了。 【明了非常非斷之義,則非一非異,其義乃得徹底,解得透徹。即諸法一如,是法平等諸義,亦皆徹底。】 可見這個經的好處,確確實實能幫助我們契入大開圓解,大開圓解就是宗門裡面的大徹大悟。我們雖然達不到這個境界,這部經念多了,意思稍稍明白一些,多少它會幫助我們放下一些;能放下一些,念佛功夫就能夠得力,帶業往生在這一生當中我們才有把握。所以《般若經》上講的,非常非斷、非一非異、諸法一如、是法平等,這些都是《般若經》的精義,最精華的部分,最精彩的句子。它的意思、義理無限的深廣,要細心去體會,受用不可思議。再看末後這一段: 【扼要之修功】 這是講到總持法門,我們修行要把總綱領抓住。 【唯在不取相、不滅相】 不取是不執著,不滅也不是有意遠離它,都是對「相」說的。相不必執著它,也不必去遠離它,為什麼?它不礙事! 【而以性為中樞】 修行人要緊的是明心見性,無論修哪個法門,我們念佛也不例外。念佛如果要能得理一心不亂,生實報莊嚴土,你一定要參透「唯心淨土,自性彌陀」,你看看還是以性為中樞。 【豈但相不住,性亦不住。】 前面,法身非常、不住涅槃,是性也不住。不住生死是相不住,不住涅槃是性不住。 【並不住亦不住】 如果還有個「我現在兩邊都不住了」,還是一個妄想在,兩邊不住這個念頭也不能有。 【通達此理以念佛,便得理一心。】 你要是把這個道理明白了,參透了,會用了,在生活當中,在工作當中,在處事待人接物當中,你會用這個原則,那好!你念阿彌陀佛是理一心不亂,將來往生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淨土,這是真實的上上品往生。從這一節顯示,金剛般若對於念佛法門實在是大有幫助。所以這個經我們要是跟《無量壽經》、《彌陀經》合起來看,利益無量無邊。請看底下一段經文,下面這一科,約不受福德結無我: 經【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布施。】 佛在本經為我們較量功德,這個地方是第六次,前面我們曾經看過五次。先把前提說出來,假設『菩薩以滿』,滿是圓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布施』。這個境界我們凡夫沒有法子思量,真正是不可思議!我們看註解: 【一切法無我,如曰無聖無凡、非一非異之理,亦是法法皆然。】 「一切法無我」是真理,確確實實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法相宗裡面發明這個事理,說得非常的詳盡,一部《百法明門論》就是為我們說明這一樁事情。我們到底下一節再說,因為它的經文在下面一節。本經前面或者是大乘經上常說:無凡無聖、非一非異,跟這一句這個意思完全貫通,所以它也是涵蓋世出世間一切法。 【得無上果者,不廢修福,但須不受不著耳。】 這個開示就非常非常重要了。得無上果,我們把這個意思擴大來說,圓教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那就是無上果。法身是無上果,證得一分也是證得無上果。從初住菩薩一直到如來果位證得圓滿法身,這是《金剛經》上所講的諸佛如來,這些人修福,對於修福從未間斷。不但菩薩修福,佛修福,釋迦牟尼佛修福,阿彌陀佛修福,沒有一尊佛不修福。佛已經福慧二足尊,福慧都圓滿,他還要修福嗎?他還修福。我們要不要修福?那不修福行嗎?佛在果地上還要修福,可見得修福是菩薩事業裡面第一樁大事。修福就是修布施波羅蜜,普賢菩薩廣修供養是修福。但是要緊的是修福可不能享受,可不能享福,可不能著相。為什麼?享福一定著相,著相才會享福,不能著相,著相就錯了。 【又不可聞不廢修福而又生貪著也】 貪是煩惱的根源,無量無邊的煩惱、生死,乃至於六道輪迴,從哪裡來的?從貪心裡面生出來的。所以貪是根本,六道輪迴的根本,一切罪業的根本。修福就怕你有貪心,所以教你不受不著,不受不著斷貪煩惱,可以說你無始劫來所有的煩惱從根拔除了。自古以來,無論在家、出家的真正修行人,表現給我們看的,都是修苦行,他不享福。出家人修苦行的很多,在家人修行的,只要諸位稍稍留意,他的物質生活總是比一般人要降一等,甚至於降好幾等。 我們在歷史上看到的,唐朝的 【此中,借布施福德,顯成不受者之為得無我忍。】 在修布施裡面,他能夠修福不享福,修福不執著,成就了忍辱波羅蜜,他能忍!能忍才會有進步,才有精進波羅蜜,後面才有禪定,才有般若智慧,這才像個菩薩,福慧才能成就。 【又借無我功勝,結束前文所言菩薩應通達無我法之義。此節不過引一布施多福,以為下文不受作張本耳。】 主要意思是後面一段,這一段是先說這個菩薩以滿恆河沙數世界的七寶布施,舉一個例子:修福,諸佛如來菩薩都修福。我們再看底下一段: 經【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 這是兩個比較,前面這位菩薩是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布施;後面這個菩薩,『若復有人』,這個人是『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就像 【一切法無我】 剛才也說過了,這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你要是真正明瞭通達,那就是法身大士,不是普通人;就是《金剛經》上所講的諸佛如來,那你也有分。 【一部百法明門論所云】 《百法明門論》是天親菩薩作的,法相唯識宗的經典,也是法相唯識的綱要,也可以說是法相唯識的概論。它的文字不多,是天親菩薩依據彌勒菩薩的《瑜伽師地論》,這是法相宗的一部大論,根本的論典。《瑜伽師地論》,彌勒菩薩將世出世間一切法歸納為六百六十大類。天親菩薩看這部大論對於初學的人有困難,因為他說得太多、太繁瑣,不是初學的人能夠接受,所以將六百六十法再歸納,歸納為一百法,便利於初學,稱之為《百法明門》。百就是,這一百法,諸位要曉得,展開來就是無量無邊的世出世間法,把它歸納為一百大類。明是智慧,門是門徑,這個題目的意思,你可以從這一百法裡面找到一個開悟的門徑,從這個門你就可以開悟。這是相宗入門的教科書。這部論的內容是什麼?就是說明一切法無我,將一切法歸納為百法,歸納為一百大類,然後再給我們說明無我。兩種無我:人無我、法無我;一切法無我。下面這個表解就列得很清楚。這一百法又分為五大類: 【心法八】 我們常講八識,八識是屬於心法,八大類。 【心所有法有五十一類】 心所有法就是心法的作用,從它的作用上分為五十一類。 【色法十一】 色法是我們今天所講的物質現象、物理現象,都包含在色法裡面。心是精神的一部分,色是物質的一部分。還有一類: 【不相應行法】 它有這些事,但是這些事它不是心也不是物,但是它也離不開心物,離開心物,這個法就不存在,可是它確確實實不屬於心,也不屬於色法,所以單獨給它立個名叫不相應行法,有二十四。這四大類都叫做「有為法」,《金剛經》末後有一首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你要懂得有為法是說的什麼,就是講心法、心所有法、色法、不相應行法,統統叫有為法。什麼叫有為?有生有滅,剎那生滅,有生有滅。合起來這是九十四。後面還有一大類叫做: 【無為法】 無為法有六類。無為法是什麼?沒有生滅。像虛空,虛空我們沒有看過它生滅,所以虛空就列在無為法裡面;真如本性沒有生滅,所以真如也列在無為法裡面。合起來,九十四加六就是百法,把一切法分為一百大類。然後歸結到無我。 【人無我】 你看看,人不外乎色、心跟不相應,《金剛經》上講得很好,「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人當然無我。 【人無我,法也無我。】 心法、心所法、色法、不相應行法都是屬於生滅法,從這個地方得到一個結論:一切法無我。因為無我,所以你不應該受,你受就錯了,不但你享受錯了,你執著也錯了,不可以執著。我們看底下一段,還是解釋這個問題。 【此菩薩之大作布施福德而不受,所以稱其得成於忍。】 忍,他心是定的,只知道修福修得很快樂,修得很自在,不受福德,不受。我們常講,隨緣而不攀緣,執著跟享受是攀緣,離開,心裡面沒有這個念頭,沒有這個意念,一切隨緣,隨緣就自在了。隨緣裡面沒有執著,沒有貪受的念頭,所以他得成於忍。 【經旨並非不重視福德,惟當不著不受而已。亦實趨重於得忍。】 經意的宗旨,我們要清楚,不是說不重視修福,那你就錯了。諸佛菩薩沒有不修福的,六度裡面第一個就是布施,哪有不修福的?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一開頭「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你看前三條都是修福,怎麼不修福?《般若經》裡頭佛教導我們,修福不可以執著,不能著相。為什麼?你著相,你四相具足,你所修的福就變成六道輪迴裡面有漏的福報,這就搞錯了。如果你要享受、要享福,也是六道裡面的有漏福報,不是如來果地上的福慧二足尊,與那個不相干,沒交涉了,這是我們要懂得。除這個意思之外,也非常重視得成於忍,這個很重要。忍是修行成敗的關鍵,能忍就成功,不能忍就不能成就。成就與不成就,《金剛經》的標準是以「見性」定做標準;也就是說你能夠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是《金剛經》上所說的菩薩,以這個為標準。忍是關鍵!六度裡面說,你能夠得成於忍,後面才有精進、禪定、般若,你才有成就;如果沒有忍,你就不能成就,你所修的福在三界六道裡面享受,你修的福不會是空的,一定會得福報。 【一切法不外境、行、果。】 前面我們是用《百法明門》來解釋一切法無我,法相宗說的。相宗以外的經論,像《華嚴》、《法華》、《楞嚴》這些大經,也都講一切法,但是不像法相宗的分法,法相是彌勒菩薩分析的,他分得非常微細,其他經典沒有這麼詳細。這是一般大乘經上所說的,一切法不外境、行、果,把它分為三大類。 【境是境界,五蘊、六根、六塵,這都是屬於境。行,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大願王。】 我們淨宗學會的同修,在行門裡面我們就訂這個五科,這是我們在日常生活行持當中的守則,我們要遵守的原則。 【果,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乃至無上菩提。】 這是果,這是大乘法。特地從初住說起,與《金剛經》的教義相吻合,初住的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是真實的果報,大乘裡面常常用這個方法來分。 【無我,謂一切染淨諸法,緣生體空。】 染法是六道,淨法是四聖,染淨包含了十法界,諸位要曉得,十法界裡面的佛,還不到初住菩薩,我們這是圓教,圓教初住菩薩破得一品無明、證得一分法身,他住在哪裡?他住一真法界,不是十法界,諸位要曉得。十法界有沒有佛?有,藏教的佛,通教的佛,他們沒有破無明,沒有證法身。天台家講藏通別圓,藏佛跟通佛是十法界裡面的佛,別教、圓教,那是一真法界了。所以染淨,染是六凡,淨是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都是因緣生法,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我在哪裡?當然無我,無我是事實。我們今天的大病,就是堅固的執著有個我,這是大病,這個事情真的是麻煩大了。念念當中有我,還有我所,我所有的,叫我所。我所有的是些什麼東西?老實話,不外乎貪瞋痴慢。我貪、我瞋、我痴、我慢,總不外乎這些東西。一天到晚在造罪業,天天幹這個事情,念佛不能往生。念佛往生的條件,心淨則佛土淨。你要把我、我所放下,你的心就清淨,這樣念佛才能往生;我、我所不放下,不能往生,念佛都不能往生。所以要知道,十法界緣生體空。 【故一切法中本無有我】 佛教給我們無我,正確的,沒講錯!佛絲毫沒有勉強我們,因為本來無我,你偏偏執著有個我,「我」是什麼?「我」也是不相應行法。 【當知所謂我者】 這說明什麼是我?我是什麼? 【即眾生無明不覺】 這個「我」的念頭、「我」的執著,從哪裡來的?從無明裡頭來的,從不覺,不覺就是迷。無明,我們說個粗的話,就是糊裡糊塗,糊裡糊塗、迷惑顛倒裡面去建立一個「我」。你要是曉得這個事實真相,「我」是什麼?我是無明,我是迷惑顛倒。 【於一切法中妄生,妄就是妄想,不是事實,生起了分別執著之見是也,這個就叫我。】 《金剛經》上前面我們念過:「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三心不可得,問你:「我在哪裡?」你要是真正體會到三心不可得,我就沒有了;我沒有了,就恭喜你,你成菩薩,你是法身大士。為什麼?你證無我法,這是法身大士。 【而一切法性,本來空寂,那有此物,因其本無,故當除之也。】 本來沒有個我,「我」且沒有,哪來的「我所」?所以要知道,我們今天種種苦難,你為什麼這麼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佛經上講的八苦交煎。你為什麼這麼苦?就是你迷惑顛倒妄想當中生了一個我,你才受這麼多苦難。如果你要是覺悟,本來沒有我,事實上也沒有我,無論在哪一法裡頭找,找不到我,你就解脫了,你就自在了,你就永遠脫離輪迴。就像觀世音菩薩在《心經》裡面所說的,「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樁事情,由於我們迷得太久、迷得太深,佛在經上這樣明顯的為我們開示,我們聽了也點頭,也能接受,但是境界轉不過來。轉不過來是習氣太深,轉不過來,要轉,不轉不行。初學的時候勉強的轉,用什麼方法?布施。布施就是放下,布施就是捨,從容易的地方先做起。譬如先捨身外之物,身外之物我不貪,我不據為己有;「我所」,先把我所有的捨掉,先捨我所,然後進一步「我」也放下;我也沒有了,那就成功了。所以這是兩個大的階段,要知道怎樣去做。 【此二句,上句是解,下句是行。合而觀之,是明此菩薩解行成就。】 知一切法無我,是解,得成於忍是行,這一小段經文合起來看,說明這個菩薩解行成就了。 【又上句知是慧,下句忍是定。合之,便是定慧均等。因定慧均等,解行成就。所以所得功德勝前菩薩。】 前面那個菩薩是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這個菩薩的功德超過前面,前面是在事相上的布施,這個菩薩明心見性,那是那個菩薩不能夠跟他相比的。 【忍字,安安不遷。】 不遷就是不動的意思,用現代的話來說,不為外面一切環境所誘惑,所以它是定的。兩個安,意思是說心安,身也安,身心都不受外境的誘惑,這叫忍。必須功夫做到得成於忍,這叫真功夫。我們常說,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五欲是財色名食睡,六塵是色聲香味觸法,在你面前你還動不動心?如果還會動心,沒用!你沒有得到忍。這些東西在面前,如如不動,《金剛經》後面我們還沒念到,「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就是此地「得成於忍」。得成於忍是什麼樣子?外不著相,內不動心,這是得成於忍。得成於忍就是你定慧均等,定慧均等就破無明。無明煩惱為什麼破不了?定慧不均等。定慧均等就破無明,破一品無明你就證一分法身。所以這個功德不是前面大千世界七寶布施所能夠相比的。 【方為真實通達,真是菩薩耳。】 真菩薩,《金剛經》前面有標準,四相離了,四見離了,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全都沒有了。我們也很想破四相、斷四見,怎麼修法?這裡好!教給你,你只要得成於忍,四相就破了,四見就斷了。得成於忍怎麼個修法?你一定要深深的明瞭,一切法無我,你要真正通達這個事實真相,真正通達一切法無我,你才能放得下。通達一切法無我就是看破;你看不破,你怎麼會放得下?必須看破之後,你才真能放下,你才成功。真正放下,那就是外不著相,不取於相;內不動心,如如不動,這是法身大士。所以這是真實通達,真的菩薩,《金剛經》的標準,真菩薩。 【須知解固居行之先】 清涼大師的四分:信解行證,解在行之先。 【然非如法實行,確有經驗,何能深解。】 這就說明,解跟行是相輔相成,你能夠解得一分,你要不能做到一分,你那個解就不會進步。所以你一定要做到,你做到了,你那個解會進步,又提升了一分,然後你的行也跟著進步。解幫助行,行幫助解,解行是相輔相成的。到底哪一個在先,哪一個在後?不一定。但是最初一定是解在先,行在後;真正起修,不一定哪個先哪個後。所以你真正行,行當中有了經驗,有了體會,你的解就更深入、更圓滿。 【前云,行由解出,解因行成。】 能夠達到圓解,是要真實修行功夫所成就的,你沒有真實修行的功夫,你的解就不能夠深,不能夠圓,深解圓解一定要有真實修行的功夫。從這兩句話,「行由解出,解因行成」,顯示出它是相輔相成的。 【即通達之真詮】 真詮是真理,我們講的通達世出世間一切法;你一定要這樣的修法,你才真正能通達。 【如是通達,乃得成忍耳。】 得成忍也不是容易,得成於忍是要解行功夫圓滿,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心裡面若無其事,毫不勉強,真的放下。請看經文: 經【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 這是這一個小段的結語,結論。 【此節,正是開示學人,功夫必須做到如此,方能無我。故須釋明成忍之所以然。】 把得成於忍所以然的道理,要細細的說明,說明的原因就是要效法菩薩,為什麼不受福德,修福德不受福德,歸結到最後,就是教我們契入無我法,契入無我法那就是證果。 【凡是菩薩,因其修福不受,方於無我成忍。】 這一句很重要。凡是菩薩沒有例外的,從圓教初住一直到等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沒有一個是例外的,每一位都是修福不享福。如果享福,他就不能夠得成於忍;因為他修福不享福,所以他得成於忍。因為他得成於忍,所以能夠在六道十界應化度生,像《普門品》裡面所說的,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示現什麼身。我們世間的人求佛菩薩,佛菩薩一定化身在人間,畜生道裡面求佛菩薩,佛菩薩要示現畜生身,餓鬼道裡面求佛菩薩,佛菩薩要示現餓鬼身。六道三途苦!唯有菩薩得成於忍,他才不在乎,他不享福,他要享福不會到六道裡頭來,六道裡面太苦了!這就是說明他不受福德,在六道裡面度化一切眾生,修福!所以,不能得成於忍,怎麼能做得到? 【因不受故,所作福德盡成無漏之功德。】 這經文上講的,他的功德超過前面的菩薩,為什麼?他不受,不受,福德變成功德;如果受的話,功德就變成福德,功德沒有了。功德跟福德不一樣,福德不能明心見性,功德可以明心見性,可以見性成佛。下面再把受的定義,做一個簡單扼要的解釋,什麼叫受? 【心有其境,名之曰受。】 你心裡面沒有放下,諸位要知道,事上放下了,可是心裡還掛念著,你還是在受;可見得這個受的意思,必須心裡頭沒有掛礙,沒有牽掛,真的捨乾淨了。 【今曰不受,正明其心空無境也。】 他的心恢復到本性,真心本性裡面沒有一物,《六祖壇經》裡頭講得很好,「本來無一物」。如果有一物,你還在受,你沒有做到不受。不受就是本來無一物,心裡面乾乾淨淨,一絲毫牽掛都沒有,古德常講一絲不掛,用這個來形容心裡面乾乾淨淨,沒有絲毫的牽掛,這個才叫不受。由此可知,不受不是在事相上講的,相沒有妨礙,事事無礙。什麼東西有礙?心裡頭有礙。心裡面真放下了,事上就無所謂,才真正能做到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可見得普賢菩薩這兩願,如果沒有得成於忍,做不到!一定要先得成於忍,恆順、隨喜才可以做得到。 經【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 佛講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修福不受福德,須菩提哪裡不知道?明知故問,代我們問的,為什麼菩薩修福不受福德? 【問意要在令大眾徹底明瞭,皆能達於不受之地。】 須菩提問這一句話的意思在此地。 【知此問重要,當於下節開示,加意體會也。】 這一問的確很重要。為什麼?我們如果真正明瞭它的道理,明瞭它的事實真相,我們才肯發心學習。菩薩是我們的榜樣,我們要向他學習。所以理跟事不能不清楚、不能不明白。下面世尊要為我們開示,這些開示非常重要。字字句句不但含義深廣,在修學,實在講修學就是生活,在生活上顯示出來的是大用無方,所以我們應當要特別留意。 經【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佛把這個道理說出來了,說明為什麼不執著。 【初句言作福德,使知雖不受而應作。】 菩薩絕對不是說不修福,可以說從無間斷的修福。我們世間人貪圖福報,有的時候修福還會間斷。菩薩不貪圖福報,修福從來沒有間斷,為什麼?那是性德,真的是開發自性。 【不可因不受之言,誤會修福可緩。】 那就錯了。 【當知作福德,即是修六度,是從大悲心出。諸佛如來,以大悲心為體。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云何可緩乎。】 這就是說明,菩薩修福非常積極,特別是《華嚴經》上的普賢菩薩十大願王,願願在結論的時候都告訴我們無有疲厭,從來沒有休息,沒有感覺到疲倦,沒有感覺得厭惡,認真努力不斷的在修。什麼是修福?六度就是修福,十願就是修福,我們淨宗學會訂的五個科目都是修福,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大願王。絕對沒有說修福可以緩一緩,修慧要緊,殊不知慧在福中。修福不著相就是修慧,修福不受福德就是修慧,可見得福跟慧是分不開的。如果修福著相,那就有福沒有慧,修福要是享福,有福沒有慧。只要不著相、不享福,慧在其中,真的教你開智慧。底下說得好,完全是《華嚴經》的教義,作福德就是修六度,這是從大悲心出。為什麼不享福他會去修福?在一般人講,我既然不享福,我福也不要修了,這是正理,很合乎邏輯。菩薩為什麼這麼傻?我們要是用邏輯來看菩薩,菩薩都很傻,不享福,修福,修了福讓別人去享福,這不是傻瓜嗎?這個裡面的意思就非常深,他有大悲心,大慈大悲這個力量在推動他。世間人天天工作,勤苦的在修福,什麼力量推動他?名利在推動他,執著享受在推動他。因為他有享受,所以他肯做。菩薩不享受,他為什麼肯做?大慈悲的力量。 「諸佛如來,以大悲心為體。」我們佛門裡面常講:慈悲為本,方便為門。這是佛法,佛法的根本是大慈大悲。諸佛菩薩怎麼證果的?怎麼修成的?就是大慈大悲。大慈大悲是以清淨心、平等心,無條件的關懷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這是大慈大悲。這裡面有條件,那就不行!如果你執著有受,這就是有條件的,你的心不清淨、不平等,那大悲心就失掉了。所以成佛、證果,大悲心為體。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