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乘無量壽經菁華(45)五十、尊聖敬善。仁慈博愛。
2009/10/25 09:02:42瀏覽704|回應0|推薦1

大乘無量壽經菁華(45

淨空法師講述  講記小組整理

大乘無量壽經菁華(45)        

淨空法師1993/8講於美國舊金山大覺蓮社

五十、尊聖敬善。仁慈博愛。

   對於世出世間的聖賢人我們要尊敬、要仰慕、要效法;對於世間善人善事我們要敬重,要盡心盡力成人之美。「敬」是性德的流露,這是真正的善行;《華嚴經》講隨喜功德,其效果能斷自己無始劫的嫉妒、瞋恨的煩惱。若看到好人好事生嫉妒心,就造罪業了,佛教我們見到好人好事要生歡喜心,更進一步要能盡心盡力的去幫助他,成全他的善行善事,成就他的善,就是成就自己的善,自他不二。他修善修德,我們能隨喜,果報是相同的。

   「仁慈博愛」,仁慈也有等差,世間人的仁慈是基於愛心,是感情的;他喜歡對他就仁慈,不喜歡,就不會用慈悲心對他。這樣的慈悲稱作「愛緣慈」,是建立在情愛的基礎上。菩薩的慈悲是「法緣慈」,知道萬法平等,對眾生的慈悲,應當和對自己一樣,這是用更深更真實的理論作基礎。佛的慈悲稱作「大慈大悲」,完全是出自於清淨心、平等心、同體之心。這是真實的仁慈博愛,一定要把自己的心量拓開,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

   所以要培養「仁慈博愛」的胸襟,這是真正幸福美滿的根源。我們要幸福美滿,根就在「仁慈博愛」,能推己及人,想到自己,就想到別人,想到天下一切眾生。


  <續載中

網站首頁>淨空法師報恩講堂>佛陀教育雜誌 Vol. 151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aid=3435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