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乘無量壽經菁華(41)四六、世間人民。徙倚懈怠。不肯作善。治身修業。父母教誨。
2009/10/20 08:50:46瀏覽559|回應0|推薦1

大乘無量壽經菁華(41)

淨空法師講述  講記小組整理

大乘無量壽經菁華(41)        

淨空法師1993/8講於美國舊金山大覺蓮社

四六、世間人民。徙倚懈怠。不肯作善。治身修業。父母教誨。違戾反逆。譬如怨家。不如無子。負恩違義。無有報償。放恣遊散。耽酒嗜美。魯扈抵突。不識人情。無義無禮。不可諫曉。

  「徙倚」是心智不定,沒有主張、心神不定。「懈怠」是懶惰,茍安放逸。

  世出世法要想成就,首要條件是要立志,作為一生努力的方向與奮鬥的目標。有人求名,他能成名;有人求利,他能獲利。為什麼?目標專一,學道亦是如此。佛法宗派法門雖多,只能一門深入。善導大師說,若求明理、求解,各宗皆應涉獵,若論修行,只能一門而入。路可以多認識,只能走一條,不能同時走兩條路。所以,「行門」決定是一,才能達到目標,這是原理原則。

  諸佛如來無不勸人念佛求生淨土,何以故?宗派法門雖多,但有難易之不同。如參禪的目標是「明心見性」,但是「見性」不容易。為什麼見不到真心、本性?因為有障礙。什麼障礙?見思煩惱、塵沙煩惱、根本無明。一定要將見思、塵沙斷盡,無明至少破一品,方能明心見性。

  念佛求生淨土是帶業往生,見思煩惱一品都不斷也行,這就是淨土法門殊勝之處,也是諸佛極讚之所在。但若是「徙倚懈怠」,無論修學哪一個法門,都是嚴重的障礙,念佛亦不能往生。

  「不肯作善」。能修善是福報。世人無不希求財富、聰明智慧、健康長壽,是否求的到?「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懂得道理、方法,如理如法,有求必應。
財富是果報,有果必有因,修因必定得果。財富之因是布施,愈捨愈多,「捨」是種因;「捨」得自然,得果快而豐滿。聰明智慧是果報,法布施是因,凡是自己知道的,無論是世法或是佛法,歡喜樂意傳授別人、教導別人,絕不吝法,可以增長聰明智慧。

  健康長壽是果報,無畏布施是因,眾生有恐怖、有困難、有害怕,我們幫助他、保護他,使他心地安穩,離一切恐怖,凡是這一類的都是「無畏布施」。無畏布施做得最徹底、最究竟的,無過於素食,不食一切眾生肉,不惱害一切眾生,果報就是健康長壽。

  「治身修業」。「治身」就是修養自己身心。

  「父母教誨,違戾反逆,譬如怨家,不如無子」,違背父母教誨,譬如怨家,不如無子,父母對兒女如此之失望。

  「負恩違義,無有報償,放恣遊散,耽酒嗜美」。「負恩違義」,孩子辜負父母的養育之恩。「無有報償」,不但不能養父母,而且「放恣遊散,耽酒嗜美」,「嗜美」是指美食,對於飲食很講求。「放恣」,放是放逸,恣是縱情所欲。「遊散」,不務正業,好吃懶做。

  「魯扈抵突,不識人情」,「魯」是魯莽,「扈」是跋扈。「抵突」,使性子與人起衝突,不懂得人情世故,脾氣怪拗,粗魯、跋扈、不講理。

  「無義無禮,不可諫曉」,善言聽不進去,好話亦不能接受。


  <續載中

網站首頁>淨空法師報恩講堂>佛陀教育雜誌 Vol. 147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aid=3419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