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形式可以改變,精神、原理原則不能改變。
2020/08/08 20:33:19瀏覽89|回應0|推薦4

形式可以改變,精神、原理原則不能改變。

  上根的人,從根本下手,從起心動念處,斷一切惡;中等根性的人,用「明理以遣之」;下根之人,那只有「隨事以禁之」。所以,佛為這些人,制定了許許多多戒條。這些戒條,諸位同學一定要曉得,是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三千年前古印度社會、僧團的生活規範。在時間上,我們差距三千年;在地理環境,我們這邊是中國,那邊是印度;你要是明白這個道理,然後你研究戒律才真正會有心得。要不要完全根據戒律一條一條去做?不必要。為什麼?許多生活方式跟我們現在完全不同。必須要知道,要懂得它的精神之所在,要學它的精神;事相上,應當要用現代的生活方式,不能依照三千年前古印度生活方式,否則那就錯了!所以佛法,即使是戒條,條條都是活活潑潑的,不是死呆板的。但是根本戒,那是超越時空,超越時間、超越空間,一切時、一切處,那都是準則,這不能改變。根本戒是什麼?五戒。只有五條: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五條,確實不管在什麼時代、不管在哪一個地區,都行得通。這五條是超越時空,必須要遵守的。其他的戒條很多很多,一定要看適不適合我們現前的時代。在我們現前這個時代,應該如何來修訂?不違背它的精神,但是在事相上一定要加以修正。
  第一次在中國,大規模做修訂的工作是唐朝。在佛教裡面來說,有人說,佛法在唐朝起了一個革命的運動,也可以這個說法;那就是中國的叢林制度興起了。「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他們兩位大師提倡共修、依眾靠眾。這兩個人,他們是師兄弟,是禪宗第八代的祖師,兩位都是第八代,照一般講法,是惠能大師的徒孫。建叢林,就是把佛法的教學、修行制度化,正式的制度化。叢林就像現在的大學一樣,組織很嚴密。叢林的主席就是方丈,如同學校的校長;叢林的首座和尚,相當於一個學校的教務長;叢林的維那和尚,相當於訓導長;叢林的監院,相當於總務長。名稱不一樣,跟現在學校的領導執事,他們的工作分配完全相同。所以叢林裡面有教務、訓導、總務,它是學校。正規的立學校來教學,來幫助大家共同做改過修善的功夫,這叫做修行。修行,總而言之就是改過修善而已。現在有很多人誤會,認為修行一定要吃長素,一定要天天敲著木魚念經,那個完全想錯了,那是形式。形式可以改變,精神、原理原則不能改變。

 

(本文節錄自淨空法師講述-了凡四訓第一零集)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aid=147929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