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6/01 10:26:58瀏覽170|回應0|推薦0 | |
念佛成佛 —— 淨空法師《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講記》中重要開示 選粹 庚、因果 一、佛法講:「果報通三世」;第一、現世報。這是善惡造得重大的,這一生就把命運轉變,就得到報應。第二、生報。指來生受報,果報不是在一生。第三、後報。後報就不一定在那一生那一世,也許是千萬劫以後。因為果報一定「因緣具足」才會有報應。現在造的是因,若緣不具足,果報不會現前。但業因存在,早晚遇著緣,果報就現前。所以佛門常講「不是不報,時辰未到。」縱然有惡因,沒有惡緣,這一生不受惡的果報。有惡的因,這一生還繼續不斷的造惡,緣就有了。因緣具足,這一生惡報就現前,非常快速。我們有善根,這一生斷惡修善,惡的緣斷了,善的緣天天增長,天天修積,善報就可以提前。最善的報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今生享福,是前生修福報。前生修的福報,這一生享不盡,雖然作惡多端,的確把福報折損了。可是他前世修的福太多,縱然作惡,這一生的福報還有餘,他還享福。可是諸位要知道,本來他的福報可以享好幾世的,他這一世享完,來世就沒有了,就墮落了,這是事實。有人這一生命不好,一生潦倒窮困;可是他心地好,天天做善事。那是過去世造作的惡業,今生得的果報;今生所造的善業,來世才結果。 明瞭三世因果,才曉得世界上沒有能占人便宜的,也沒有吃虧的事。冤冤相報,生生世世互相酬償,報來報去,六道的真相就是如此。這是多麼淒慘,多麼悲痛的事!明瞭這是果報相續的幻象,這一生縱然吃虧上當,肯做還債想,積欠還清了;別人欠我的,我布施掉,也不要了。我們的心清淨,清淨心開智慧,這樣修行必定能證果。 二、印祖極力提倡《了凡四訓》,目的是教我們真正相信因果報應。現代這個社會,這是第一要緊的大事。為什麼?佛法衰退了,儒家也被丟棄了,人心無所依歸。我們的思想、見解沒有標準,世界就大亂了。大亂之世,如果人人都能相信「因果報應」的事實,則起心動念總會收斂一點。對於社會的安定,社會的秩序,有很大的幫助。所以他極力提倡《了凡四訓》深信因果,斷惡修善,自求多福。善惡的標準是什麼?他是用《感應篇》作為善惡的標準,斷惡修善;用《彌陀經要解》淨化我們的身心,求生淨土。 《了凡四訓》幫助我們建立「因果」的觀念,這是正知正見。一定要知道,十法界的真相,即是刹那九百生滅,因果報應相續的現象。善有善果,惡有惡報。俗話說:「不是不報,時辰未到。」你真正體認了,真正明白了,才會認真去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學佛的人多,真正修行的人不多,所以業力轉不過來,共業還是沒辦法避免。人人能明白這個道理,人人能認真修行,每個人把自己的別業轉過來,也就把共業轉過來了,這個地區就不遭難。 真正相信因果,這個人有福;不相信因果的人,沒有福報。眼前雖然有福報,那是他過去生中修的,享盡就沒有了。因是造福,果是享福,自己不造福,那來的福享?要享福,先要造福。 人類大量砍伐森林,不知道種樹。只圖眼前的利益,不顧將來全世界人類的生死存亡。心地污染何其嚴重!今天用什麼方法都不能對治眼前的大病,如果人人都能深信因果報應,不敢存惡心,不敢做壞事,快快回頭還有救;如果不能相信,就沒有救。 三、福德、智慧、健康、長壽都是用布施的「因」得來的。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財富人人想要,智慧大家都想,健康長壽更是要求。這三樣東西都想要,而不肯修因,到那裡去求?求不到的。唯有修因,才能得果報。 財布施,財富決定不缺乏;法布施,決定增長聰明智慧;無畏布施,一定得到健康長壽。你不求也一定得到的。你種什麼因,一定得什麼果報。財富、聰明智慧、健康長壽,是每個人希求的。想求而不肯種因,那裡會來這些果報?求佛、菩薩,想利用佛 、菩薩保佑,賄賂佛、菩薩,每天多供養一些,那是假的,沒有用。你真正能依照佛的教訓修行,你家裏不供養佛像、不燒香、不供香花水果,都沒有關係。你修因一樣得果報,決定得到。 四、「富貴榮華」,快意之事,不是爭得的。命裡有的,不爭也有;命裡沒有的,爭也爭不到。......所以古人說:「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不種因,那來的果報?世間事實真相瞭解之後,我們要想得善果,就努力去造善因。 古聖先賢的教訓是真理,是幾千年累積的經驗,智慧的結晶,不同於現代人的言論、著作,都是胡思亂想。多讀古書,如《了凡四訓》、《感應篇》,書上說的都是事實。古聖先賢所說的,世間功名富貴是命;是自己的善因,與祖先多少世修善、積功累德的善緣,才感得兒孫發達,善因與善緣感應才到一家。世間決沒有僥倖的事。 要曉得,強奪別人的,還是自己命裏有的,這才是真冤枉。不奪別人的,自己也有那麼多。被人家損害的那個人,是他命裡沒有的,不被別人拿去,也會消耗掉。這才符合因果定律。 五、財是命中所有的,命裡沒有,不可能發財。如果命裡沒有財,而你有方法發財,釋迦牟尼佛也會拜你為老師。因為他沒有辦法做到,你卻能做到。世出世間法都不出因果定律,這事我們一定要知道,真的是「一飲一啄,莫非前定。」誰定的?自己定的。這一生多財,是因為過去生多修財佈施;這一生聰明智慧,是過去生多修法佈施。這些是這一生得的果報。佛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想知道前世作了些什麼,這一生所享受的果報即是;想知道來世果報怎樣,今生作了些什麼,就是來生果報之因。 既然知道財富是命中所有,求它幹什麼?.....知道因果報應,然後才能安分守己。否則,用種種不正當的心思手段得來的財富,佛法稱之為「不淨之財」,還是命裏有的。則一切造作是錯用了心,冤枉不冤枉!用清淨心,它自然也還會來,何必起那些惡念,造那些惡業! 想盡方法保持財富,唯恐財富失掉。殊不知縱然心勞身苦到極處,也未必能保得住。『如是至竟,無一隨者。』「至竟」就是一直心勞身苦到老死,還是一樣帶不去。真是「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一生造許多的罪業,罪業帶去了,除罪業之外,一樣也帶不走。「善惡禍福,追命所生。」所得的結果就是這樣。 中國古代供奉范蠡為財神。供他作財神很有道理,大富的人應以他為榜樣,要向他學習。他發了大財之後就散財,以他的財富救濟貧苦的人。財散掉之後,再從小生意、小買賣做起,做了幾年又發大財。他命裏有財,丟也丟不掉。真的散掉,財又來了,而且來得比前面還多。因為又種了善因,再加上利息,決定比以前來得多。歷史上記載他「三聚三散」,這是真正的聰明,真正有智慧的人。 修善,帶走善業;造惡,帶走惡業。惡,將來感果就是禍害;善,將來結果就是福德。由此可知:「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造口業,墮的是拔舌地獄。地獄是自己業力變現的,不是別人變現的。自己變現地獄,自己去受果報。那個人不造惡業?既造惡業,業力就變現這個境界讓自己去受。所以,造善業,就享受善果;造惡業,就受惡報。果報不是別人給你的,沒有人製造,全是自己變現的。所以佛說『隨罪趣向』。 六、健康長壽的因是「無畏布施」,放生跟不殺生都是屬於無畏布施。令一切眾生永離恐怖,離開憂慮,離開苦難,這稱為無畏布施。我們幫助別人脫離苦難,得到平安,這一種布施就得健康長壽的果報。 別人在精神、身體受到迫害的時候,感到威脅的時候,你能保護他,使他不恐怖,不害怕,這是無畏布施。所以放生是屬於無畏布施。你看那些小動物,人家立刻就要殺它吃它,你把它買下,把它放回山林,放回水裡。它不害怕,離開一切恐怖,這屬於無畏布施。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的果報。 有財不肯布施,得到的是貧窮的果報。......吝法,自己懂得世法或佛法,不肯傳授給別人,不肯修法布施,得愚癡的果報。無畏布施反過來,就是威脅別人,使別人身心不安,這樣的果報就是多病短命。 常常幫助病人,自己就不生病;常常幫助老人,自己就不衰老。年歲雖大,體力跟年輕人一樣。過去有不少人見過台中 李炳南老居士,老居士九十五歲都不要人伺候,走路也不需要拐杖。他健康長壽,是無畏布施的果報。他以佛法,以醫術幫助許多老病之人,所以他自己得這樣殊勝的果報。萬萬不可嫌棄老病;嫌棄老人、病人,將來自己生病,年歲老了,年輕人就嫌棄你。果報就是這樣,種什麼樣的因,就得什麼樣的果報。因緣果報,絲毫不爽。 快樂、長壽、健康從那裡來的?從心清淨來的。心裡健康,身體自然就健康。所以心地清淨,百病不生。不但不害病,我常說:不死!是真的。你問我:我會不會死?我會告訴你:「我決定不會死——」這是真的事實。不會生病,不會死,是活著跟阿彌陀佛往生淨土的。......用什麼方法修清淨心?用念《無量壽經》的方法,念「阿彌陀佛」的方法。這不是迷信。 七、佛常常教誡我們,對於任何一個眾生都不敢存傷害之心。......這正是佛家常講的「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眾生見到果報現前的時候才害怕,此時害怕也無法避免惡報。造了因,必定受果報。菩薩知道,因必定有後果,所以起心動念都小心謹慎,不傷害人,更不會傷害團體,所得的果報清淨、圓滿。 經上常講『菩薩畏因』。菩薩瞭解事實真相,即使受極大的困苦,也不怨天,不尤人。他知道果報自受。惡報受完了,善因成熟,善果就現前。這才是真正有智慧、明瞭事實真相的人。 八、『轉相剋戝』是講果報的循環,殺害的循環。你這一生殺害他,她來生殺害你。果報是循環的,沒有佔便宜的,也沒有吃虧的。冤冤相報才是六道輪迴的事實真相。 業因果報,循環不止。佛在經上常講:「人死為羊,羊死為人。」六道是循環的,你今天殺牠,就欠他一條命債;來世他做人,你變畜生的時候,牠又要殺你。 『相從共生,更相報償。』這兩句如果我們參透了,今天在世界上受別人誹謗、侮辱、凌辱,我們的心就平了。因為他為什麼不誹謗別人,不欺負別人,單單欺負我?我過去生中曾經欺負他,曾經誹謗他。今天他對我一報還一報,這帳了結,以後天下太平,再沒事了。所以對於冤家仇敵,須知ㄧ筆勾消,心地清涼自在。 縱然這一生吃虧上當,自己曉得大概過去世我欺負他,障礙他,所以他今天來障礙我。一報還一報,帳結到這哩,ㄧ筆勾消,心開意解。帳了以後,債沒有了。如果不了,還是懷恨在心,將來要報復;生生世世報來報去,永遠沒完沒了。而且報復是一次比一次嚴重,非常恐怖,非常可怕! 因果報應,絲毫不爽。我們的財物被人偷了,他怎麼不偷別人,只偷我的?莫非前世我偷他的,現在他偷回去。這帳不就了了,不就沒事了。 ……. 所以,即使人家陷害我們,不管手段如何狠,甚至斷了我們的生命,不必計較。為什麼?帳到此就了,彼此結個善緣,來生成佛還可以度他。結善緣,不必計較,不逼惱眾生,這是修行。 一切眾生,在此世間不可能沒有冤家,不可能沒有債主。因為我們過去無始劫來在六道裡,不知道與多少眾生結了冤仇,也不曉得欠多少眾生的債務。總是自己欠人的多,別人欠我的少。這些冤家債主,因緣聚會時,雖然不認識,也要討債還債。這件事佛法將它說破,大家就很容易體會。我們這一生中,不如意的事很多,特別是人事環境的不如意。佛教我們處處要忍讓,忍讓是還債,是解怨;不要認真,不要計較。 當知六道眾生相,無非是冤冤相報。欠錢的還錢,欠命的還命,決無逃脫之理。 釋迦牟尼佛成佛,還要示現「馬麥之報」。在 釋迦牟尼佛傳記裡記載著:托缽得不到食物,人家用餵馬的飼料來供養牠。孔夫子「在陳絕糧」,還有斷炊、沒飯吃的時候。大聖人也不能因為一生修善積德,就不受惡果報;果報是前生種的因。 九、佛在經上說得很明白:父子之緣怎麼來的?「報恩、報怨、討債、還債。」人與人,人與一切眾生,說老實話,總不外這四大類的因緣。緣結多生多世,只是輕重多寡而已。所以,沒有一樣不是自己造的。正因為事實如此,所以菩薩起心動念都很謹慎、很小心。他知道事實真相,決不動一個惡念,決不做一件惡事。因為他知道,一個惡念,一樁錯事,將來在生活上一定招來不如意。他要想自己生活自在無礙,只有不造惡業,才能作得到。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報恩、報怨、討債、還債」。……這四種關係是自己前生造作業果的變相。明白事實真相,這才知道,原來人生在世,沒有吃虧的,也沒有佔便宜的。我被人欺騙了,也歡喜,了一筆帳。大概過去世我欺騙他,現在又被他欺騙回去。這樣也好,此帳就了。被偷,也是我過去世偷他的,現在這事也扯平了。因果原本就循環不息,明瞭真相,心開意解。 十、兒孫要教養,好好扶養她,但不要留財物給他。要為他修福,為他積德,他才能到得真實受用。留財物給他,他認為財富得來太容易,反而容易墮落與造業。 常常布施恩惠於人,報恩的子孫就多;對人沒有恩惠可言,念念都是自私自利,那來報恩的?都是來報怨的,來討債的。費了多少心血培養他,期待他,到最後令你失望,亦即『負恩違義,無有報償。』 十一、佛說三世不妄語,舌頭可以伸出來舔到鼻端。佛在因地,生生世世不妄語,所以佛的舌頭伸出來,可以把臉蓋起來。若不肯修因,那來的果報? |
|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