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4/23 11:05:31瀏覽874|回應0|推薦2 | |
眷村文化節不該流於形式而忽略本質 台北市政府自95年12月開始辦理了第一屆眷村文化節,目前共辦理了兩屆。文化局表示眷村文化節的目的在於,希望透過各種形式的活動,讓老眷村人感到溫馨,第二代有所感動,非眷村人會心一笑。讓不同背景、世代的人都可以在活動裡,喚起他們對眷村及台灣的感情及省思。 但台北市議員潘懷宗認為目前的眷村文化節,節目內容多為文物、美食、電影…等。這些展覽內容並不能說不好,但感覺上容易讓不知情的人物以為只是一場園遊會,而且僅是展覽實在有其侷限性,無法讓全體市民共同感受到所謂“榮民”二字的意義及所為何來。更何況眷村還包含了警察眷村、公務員眷村…等,並不單純只有軍人眷村,文化局的設定似乎稍嫌狹隘。 在市議員潘懷宗看來文化局在舉辦眷村文化節時,將重心都放置於所謂歷史文物(包括食物)上,但忽略了任何歷史、文物最重要的就是“人”!如果不是有人使用了這些文物、烹煮了這些食物,則這些東西不可能憑空出現。當我們想到這個問題時,不禁要問那這些人今安在哉?這個問題文化局並沒有給我們解答。 潘懷宗議員想到一部電影,叫做「 在去年的跨年前夕,市府於信義計畫區舉辦嘉年華活動在信義計畫區進行遊行。潘議員認為既然市府可以為了跨年晚會舉辦遊行,難道不能思考為這些替國家奉獻的人舉辦一場遊行嗎?讓這些榮民再次穿上軍裝,配掛上他們獲頒的勳章,接受民眾的敬意。這難道不是對我們的民眾,我們的學童是更好的社會教育嗎?告訴大家政府不會忘記這些曾經為國奉獻的人,讓民眾知道這些榮民並不是憑空得來一個“榮”字的,榮耀在許多時候都是靠著血與淚才換來的。 當眷村文化節的節目中能呈現出“人”這樣東西時,眷村文化節才真正豐富與生動了起來。遊行中更可將警察與消防退休人員一同納入,讓所有平時為我們默默付出的人也能一同或得掌聲與榮耀。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