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10/25 10:21:25瀏覽686|回應0|推薦0 | |
偶然在一個場合遇見一位年輕人,和她聊了起來。她目前在一家前景看好的大光電廠服務。她說原來是從事生產企劃及管理的工作,現在轉調到財務部門擔任會計工作。我問她為何工作上會有這麼大的轉變,她回答因為做生產企劃與管理的工作,每天要面對的變動和挑戰很大,她希望有一個安定的工作,所以才申請轉到財會部門。 從事哪一份工作是看自己的興趣和能力。有興趣卻沒能力,做不好事情;或是有能力,但是沒興趣也一樣提不起勁來。她想轉任會計的工作也許更符合她的興趣和能力。轉換不同的工作是她自由的選擇,但是對於她所提到的希望有一份「安定的工作」倒是引發我一些想法。 目前仍在職場工作的人都可以感受到現在外在環境變化是越來越劇烈,而且速度有越來越快的趨勢。三、四十年前,一個人從普通高中、職業學校、或大專院校畢業之後到公家機關或金融機構,若沒有其他因素發生,大多數的人都可期望服務二、三十年之後,就可功成名就並領一筆退休金回家養老,過著生活無虞的日子。但是近一、二十年來,職場每十年就有一個大變動,每二、三年也有一些小的變動,這主要是受到整個經濟大環境的影響所致。 最明顯的變化是製造業由台灣移往中國大陸及東南亞國家,以求降低成本,取得更多及更低廉的人工、土地及天然資源等。眾多傳統產業先出走,接著是裝配業,近幾年連高科技產業也移出去,製造業的就業機會越來越少。失業的人口則越來越多。 另一個原因是產品的生命週期越來越短。一個新產品若能持續賣二至三年即屬不易。一家全球知名的手機廠認爲一款手機若能銷售二百五十萬隻就必須要更換新設計,否則市場就會萎縮。相同的道理,一家公司的產品或服務若無法經常創新,就會漸漸被市場所遺棄。 據專家統計,在美國平均有62%的中小企業活不了五年,而高薪的科技公司則只有10%可存活超過5年。一、二十年以前,日本企業處在世界經濟的頂端,企業強調的用人政策是「終身雇用」。在日本一位年輕人踏進社會在一家大的商社服務,就預期做到退休,但近十年內,日本遭逢泡沫經濟,大多數的企業只好裁員,打破了終身雇用的神話。在這些情況下,沒有一家企業自身可以永續生存,哪有能力保障員工擁有一份長期安定的工作? 另一方面,從企業用人的角度來思考。企業永遠偏愛雇用年紀較輕,有活力且有幹勁,而成本又低的員工。因此剛出校的社會新鮮人,雖然還缺乏工作經驗,但總會優先獲得雇用和晉升,而在同一職位服務了一、二十年的人,在企業經營順利時還會受到重用,若碰上不景氣時,就成了企業首先裁員的對象。因此想在一家企業或機構持續服務二、三十年以上的機會就越來越少。 一般人在變動劇烈的環境下想追求安定工作的心態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這種願望卻不是想得就得到,因為許多外在的因素非個人可以操縱或控制的。一個人可以依靠的只有自身的能力和選擇自己想要長期從事的工作 個人的能力若夠強,而學歷和經歷都相當,過去雇主和同事的口碑也還不錯,就擁有較高的職場競爭優勢,則當一個產業衰退或公司結束時,他還可以輕易地轉換到另一個產業或公司,找到一個相等或更好的工作。但是如果他的專業能力有限,學經歷較差時,轉換工作的能力就相對較弱。因此在學校和踏入社會工作時,選擇自己有興趣的行業比選擇公司更重要,因為在轉換工作,與雇主面談時,對方一定會問:「你能夠做什麼?」、「你想做什麼工作?」企業所要的人才必然是能協助解決問題以及術業有專攻的人。 因此,「安定的工作」指的未必是指某一個產業或公司,而應該是自己願意從事的工作,例如:財務、會計、人力資源、工程研發、生產製造、品質管理、行銷、業務、電腦資訊或其他360行。 一旦選擇某一特定的行業,其工作內容的變動也是很大,由於電腦和資訊科技的進步,新的管理思維和作法也和傳統的大不相同。因此有人說,一個人在學校畢業十年之後,在學校所學的就已經落伍了,他必須不斷地學習才能跟得上社會進步的節奏。 另一方面,年齡也是一個限制條件。過去的職場認為只要年齡過了四十歲就開始邁入工作的高原期,中高階主管年過四十五歲,除非有機會往上升遷,否則就會碰到瓶頸。然而,這幾年就有人提到中年危機不是在四十五歲來到,而是在三十五歲就到來。 如何擁有一份安定的工作,往往不是向外求的,因為機會越來越少,而人才的競爭越來越劇烈。唯有不斷地充實自己的能力和學識,增加自己的附加價值,才能確保在職場上有一份安定的工作。 本文取材自安瑟通訊 2005年3月第56期 管理拾穗(NO.866)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