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島之沈沒
2006/12/29 08:42:32瀏覽624|回應0|推薦17
全球暖化所致海水水位上升,終於淹沒一個有上萬人居住的羅哈恰拉島。想像原本茵茵的綠地,慢慢被大海吞噬,在最后一方泥土沒入海中之前,那些島上的族群們,內心該有多少的不捨與不解呢?

想起年少求學的課本上,總少不了一些人定勝天的故事。在那樣一個人人奮鬥的年代,我們如痴如醉的聽著故事,或是圍海(湖)造田,或是開山闢地;勤懇的人們,用雙手與頭腦戰勝惡劣的自然環境。於是,我們看到豐盈的糧食,高大的堤防,以及蔚為奇觀的梯田風光。

剎那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似乎抵擋不了愚公移山的精神;人類自我歡呼一場場改造自然的勝利,陶陶然地以為自己是自然界的主宰,終於引來『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的禍害。

至此,也許諾亞方舟並不是一個神話,而是一個史實呢?

且不說那遙遠的島嶼,但看眼前的長江。小時候,課本上說長江是世界上少數優良河川之一;既有三個大湖可供調節水量,沿途也沒有鬆散的沙地,因此長江沒有黃河那些惡劣前科。然而,曾幾何時,長江年年水澇干旱,除了尚未改道入海,儼然已有黃河的氣勢。

究其根源,基本是因為三大湖失去調節水量的功能,再加上多年泥沙淤積導致河床變淺……等等。丈量如今洞庭湖的面積,只有清光緒時期的一半,與其說是泥沙的功勞,還不如說是居民圍湖造田所致。那怎麼辦?一邊禁止圍湖造田,一邊讓農民退湖還田,種種搶救措施,卻是遠水救不了近火!那,就蓋三峽大壩吧!

可是,大壩竣工,多少文物古跡要被淹沒?多少居民要搬離世代相傳的家園?三大湖泊失去調節水量功能的過失,為什麼該讓他們離鄉背井?然而,為了下游居民的安居樂業,為了要避免與他們無關的洪災經濟損失,他們必須離開。疑惑啊!他們真的很疑惑啊!既沒有享受當初湖邊肥沃的土地,卻要承擔今天的災難。為什麼?

一如今天被地圖除名的小島,北極冰山溶解,難道是小島上的居民所為嗎?牛和汽車才是禍首,不是嗎?為了人類的舒適,為了人類的口慾;成群的牛隻,成群的汽車;一旦臭氧層破洞了,我們慌忙的想去補破洞。可惜,我們可以登陸月球,卻煉不出女媧補天的石頭。

大自然來討債了!當一切都顯得無力的時候,只好做這麼消極的思考。然而,許多人類仍然在你爭我奪,地下藏的,天上飛的。他們不理會瘋牛病的警告,忽視愛滋病的訊息,一個島嶼的沉沒也無所謂。

疲倦至極,燈下再度翻讀舊約創世紀篇,那一句句預言,也許不是預言,而是歷史。然而,也就像所有的歷史事件一般,人類總是千萬感慨之后,就,忘了。
( 時事評論環保生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nnie869&aid=620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