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請允許白色的風信子害羞
2010/02/10 15:32:19瀏覽645|回應0|推薦1
請允許白色的風信子害羞
本文摘自- 家有中等生 / 劉繼榮 著

天晚欲雪,好友邀我去火鍋城,說滿腹心事要借火鍋一涮。為著不肯做母親,她與老公已
成水火之勢,欲借我這個過來人做滅火器,令我安置好女兒後速速赴約。

當初她也極力勸過我,做母親投資太多風險太大,如果生個神童還好,當媽的裏子面子全
賺足了,萬一生個木頭木腦的呆瓜,連自己的快樂都得賠進去,實在是虧大了。那時我笑
她像個人販子,現在卻覺她句句都是金玉良言。

幼稚園門前熙熙攘攘,我牽著女兒的手,老師躊躇著,似有話要說。半響,她微微歎道:
這孩子含羞草似的,音樂課嘴閉成一枚堅果,舞蹈課總比別人慢半拍,就連遊戲時,也是
獨自在角落張望。

我似乎感冒了,全身發冷,頭痛欲裂。女兒將臉藏在我的大衣裏,不安地蹭來蹭去,我愈
發煩躁。一出世就得到病危通知的女兒,在這群活潑可愛的寶寶中間,不僅身量不足,性
格也甚是木訥。

老師斟酌再三,又說了一件愈發讓我尷尬的事,女兒這些天用餐控制不住食量,常常吃到
胃痛還要求添飯。旁邊有位家長擦肩而過,他好奇地回過頭,望望女兒,臉上的表情似笑
非笑。我在老師面前兀自強撐著微笑,心裏卻暴躁得想找誰大吵一架。

頭暈目眩地到了家,一攤泥般軟在床上。女兒推開門,期期艾艾地要我教她什麼,我極力
克制著惱怒,閉上眼睛不去睬她。可不一會兒,我剛昏昏欲睡,門又發出刺耳的吱呀聲,
她的腦袋在門邊閃閃縮縮,心力交瘁的我終於爆發了,狂怒地指著她喊叫:「滾出去,我
不想再看見你,我怎麼會生下你這個白癡!」

女兒驚駭得縮到牆角,過了好一會兒,才瑟瑟發抖地問:「媽媽,一個人殺了自己的手,
她會死嗎?」我氣急敗壞地將她藏在背後的手拉出來,頭立時嗡嗡作響,那麼多的血,那
麼深的傷口!連淘氣都笨得險些殺了自己,老天啊,你到底給了我一個什麼樣的孩子!

我們跌跌撞撞地往醫院走,雪大起來,女兒沒有哭也沒有要我抱,一聲不響地在我身後緊
追慢趕,看來她也知道自己闖了大禍。

到了醫院,醫生說傷口太深,為防止感染,縫合後要輸液,而且可能會留下永久性疤痕。
好心的醫生責備著我的疏忽,女兒默默聽著,將瘦小的臉深深埋在膝間,長久地不肯抬起
來。

打上點滴後,女兒睡了,方想起好友之約,急急回電說明原因,她幽幽地說:「看來不要
孩子是對的,太難了。」

一句話觸痛我所有的暗傷,淚猛然間大肆潰逃。這些年丈夫遠在外地,我獨自在病弱幼子
和繁瑣工作間奔走,巨大的壓力幾乎輾我為塵,皺紋天羅地網般自心底罩到面上,哪里還
有香如故!當初我認為孩子是上天贈送的最好禮物,現在才知道,這禮物有那麼多教人承
受不起的附加品。

握著電話,忍不住向好友傾訴自己的委屈與懊惱,說到下午那位家長好奇的表情時,我已
是泣不成聲,好友連連勸我,說千萬不能讓孩子聽到這些話。

我回頭看看女兒,她向裏睡著,眼睫毛撲簌簌地抖,像蝴蝶濕了的翅膀。

到家已經很晚,一進門就聽見電話鈴響,女兒輕手輕腳去了臥室。女兒的老師說,她今晚
一直在給我打電話,如果打不通,她會內疚得連覺也睡不著的。

原來,那位聽到我們談話的家長去找了她。他說他的孩子和我女兒最要好,那孩子告訴爸
爸,好朋友拼命吃那麼多飯,不是傻,也不是貪吃,是因為她媽媽工作很辛苦,她要吃得
飽飽的,就不會老是生病,會快快長高長聰明,會給媽媽做飯,幫媽媽拖地,媽媽就不會
再煩了。

說著說著,老師忽然哽咽了,她低聲道:「您的孩子還說,媽媽最愛吃蘋果,她一定要學
會削蘋果。」

放下電話,我忽然間看到茶几上的水果盤裏,有一個已經乾巴的蘋果,削得坑坑窪窪的,
上面有淡淡的血漬,旁邊赫然躺著一把鋒利的水果刀!

我的心痙攣著,電光石火間忽然明白,她第一次進來,是想讓我教她削蘋果,我卻沒有睬
她,她把自己傷得那麼重,只是試圖學著為我削一隻蘋果!

我來到她的房間,她居然換上了夏天才穿的公主裙,默默站在紅地毯上,似一個小小雪人
,仿佛太陽一出即會融化。一見我,她眼裏閃過濃濃的歉疚,一下子,我淚盈於睫。她喃
喃地說:「媽媽別哭,我給你跳舞,跳我剛剛學會的《風信子開了》。」

我發現她右腳的襪子有些異樣,她說,襪子破了一個洞,昨天脫掉鞋子進舞蹈教室時,有
小朋友笑她露出的大腳趾,她便自己拿針線來縫,縫好後卻成了一個小包。

我蹲下來,摸著那個疙瘩,硬硬地硌著手,也硌著我的心。她的腳被磨了一整天,我卻不
知道,她只有四歲半,怕媽媽會煩,自己苦苦琢磨著,竟然補上了這個破洞,做媽媽的卻
嫌她笨!

她輕輕唱著,緩緩擺動手臂,合攏的雙手如一枚含羞緊閉的花苞。在燈光底下,花苞怯怯
打開,風來了,雨來了,她的單眼皮的黑眼睛一直看著我。她舉在頭頂的左手,還裹著
厚厚的繃帶,花瓣一點一點展開,女兒如同一個小小的勇敢的傷兵,在這個大雪紛飛的夜
晚,終於將自己開成了一朵比雪還潔白的風信子。

風信子低聲說:“媽媽,小朋友都笑我開得太慢了。還有人說我是白癡。”我一震,心被
燙了似地猛一縮。

她頓了一下,靜靜地說:“舞蹈老師告訴大家,我不是白癡,我是白色的風信子,很安靜
很怕羞,比紫色、藍色和紅色的風信子要開得慢一些,可等到開好了會最美。”

全世界的雪都在瞬間融化,我的臉上溢過暖暖的柔波,我俯下身子,抱住她柔軟的小身體
,抱住漫漫紅塵裏離我最近的溫暖。

她伏在我的胸前,我看見窗外路燈暖暖的光裏,映著一個纖塵不染的琉璃世界。溫柔的屋
簷上,慈愛的樹枝間,靜默的巷子裏,每一處,都盛放著白色的風信子。每一粒種子,都
拼盡氣力,自九天深處趕來,匆匆趕赴一場花的盛會,從天上到人間,只為讓自己那一顆
小小的心,開出一樹一樹的繁華。

我的心裏是從來沒有過的安然與甜蜜,我想告訴全世界的人:請允許白色的風信子害羞吧
,因為,風雪再大,受傷再深,她都會拼盡全力為你開一朵最美的花。

明天,我將告訴我的好朋友,擁有任何一朵風信子都是一件幸運的事。

---------------------------------------------------------------------------------

雖說立意良善---似乎是希望提醒家有「某類型的孩童」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以一則動人的小故事,讓擔任家長的人發覺孩子所能帶來的感動。 但是,裡面的不合理處太多,所以,很令人無法認同這個作者。

文章用了一些擬真,試圖讓讀者以為是真實故事,但又帶著童話的感覺,可是童話感又不足。若要擬真,破綻似乎多了一些。如果要童話式處理,就更童話式一點,讓人不會懷疑那些個破綻,才能感人啊。

最大的不合理處是「四歲半」,回歸到前面第四段--『一出世就得到病危通知的女兒,在這群活潑可愛的寶寶中間,不僅身量不足,性格也甚是木訥。… 』

若說一出生便有些問題,基本上,家長應該不會這麼早就往幼兒園送,因為,那會更麻煩。再說,如果一出生是有些狀況的孩子,家長在三四年間所受的「磨練」,不應該是(第三段)因為老師說幾句話--『這孩子含羞草似的,音樂課嘴閉成一枚堅果,舞蹈課總比別人慢半拍,就連遊戲時,也是獨自在角落張望。』 ---『家長就心情下沈,全身發冷,頭痛欲裂。』

音樂課不張嘴,舞蹈比人慢,不愛與人遊戲,這些看起來都不算什麼啊。就算是一般的孩子,小三小四還這樣也常見啊。所以,要藉此連接到後頭的爆怒,我覺得事件的力道不夠。

如果家長覺得孩子不是那麼「生長不太正常(包括身體以及心智)」(這是前幾段,作者試圖營造的印象),怎麼會大意到讓小孩輕易拿到針線、甚至水果刀呢?

我以為,四歲半的年紀,連接小孩後面所做所言,實在是怪怪的。所以,我覺得,這些其實比較像是作者企圖讓一個故事圓滿說理而構思出來的片段。 實在很假……

但是,話說回來,我相當欣賞作者試圖營建的觀念,尤其是在這個凡事以「贏在起跑點」、「如何贏得全世界」、「如何打敗OOXX」這種社會氛圍對集體所做的催眠夢境裡。

說實話,我很不喜歡這篇啦。

原因:

1.說教意味濃厚。

比如,有些人讀來深受感動,有某種反思。換句話說,先假設故事很真的前提下,某個「真的」有過前面那些失控行為的家長,似乎都該深自反省。

但是,這樣的家長到底吞嚥下多少苦頭,我想,除非有非常近似的遭遇,否則無法體會的。而讀過這樣一篇文章後,如果沒有文末那樣的省思,似乎很沒人性,似乎讀者都該這麼想,(這應該是作者很企圖想形塑的。)

這…我無法認同的。

2.隱隱藏著指責。

作者企圖用非常「年幼而純潔」來做反差,用來凸顯文中的媽媽「很不清楚幼小孩童的心理層面」。

我說,如果年紀用個八到十歲,整個故事會比較合理, 但,孩子年齡越大,那種innocence小了些(相較於四歲半),反差也就更小。催淚的效果就會差一些了。故事裡,隱隱給人一種,孩子這麼小,縱然表現不佳,妳也應該給她機會,要有耐心一點,等等等等的。

我真不以為然的。事情要自己走過才知道面臨的困難。『同理心』是一件非常非常困難的事情,而指責是容易的。我這樣想。

幾年前,我當一位被學校當作「智障」的孩子的監護人,幾乎天天跑學校,跟老師求了不要因為考試成績而打他,試圖讓那孩子在友善的環境成長,有的老師受到我那麼殷勤感動而對他好些,有些則更惡劣對待。我想,如果她是我的小孩,而我長期面對「大環境」的不友善,終有一天,我想,難免會失控,甚至口不擇言。不過,我畢竟運氣好,家裡的孩子都很一般人。

3.不合理的片段如果再繼續羅列出來,我大概要被歸類為鱷魚了,叫做冷血動物什麼的。可,我連看新聞,像是車禍、溺水、火災…都受不了啊,在某個事件之後。我當然也希望社會上多些良善的事情,但是,對於這樣子寫著作者對某種「道德理想」的無限憧憬幻想,有一種不慎走過發酸多日的廚餘桶旁,那樣子的反胃。

我要是文內那娘,首先就跟那所謂「好友」斷交。既是好友,對小孩的狀況必然也知一、二,怎會在人家最憂煩之際說出---『看來不要孩子是對的,太難了。』---這……太殘忍了吧。

總之啊,這種親子教養書,再多都不會氾濫,只要是以良善為名,似乎再離譜都沒關係,照樣賺人熱淚,照樣大賣其書… 而,名人也樂於推薦,推薦人與被推薦者兩相互抬,名望越來越高、越來越高……

我相信家有遲緩兒、慢性病、遺傳病……的家長,是相當辛苦,也『很可能』在某個很不起眼的狀況下失控、崩潰。只是,看這文,只感到作者『太想』催淚、太過濫情,這種企圖心太明顯了。

就拿這個來說吧,

---女兒這些天用餐控制不住食量,常常吃到胃痛還要求添飯

是為著後面的催淚而設下的伏筆。因為後面要寫著

---拼命吃那麼多飯,不是傻,也不是貪吃,是因為她媽媽工作很辛苦,她要吃得飽飽的,就不會老是生病,會快快長高長聰明,會給媽媽做飯,幫媽媽拖地,媽媽就不會再煩了。

讀到這兒,很感人不是?這兒大概會飆淚吧?我猜。
尤其是在媽媽口不擇言之後才發覺小孩的心思如此縝密、是個貼心的孩子,自己卻大意一直不知道。此時,發覺自己很殘忍沒耐心,感到悔悟等等等等,很催淚不是嗎?

來演一回鱷魚吧。玩個破解的遊戲。 我說,作者恐怕連跟幼稚園打交道的經驗都不多吧。

1.小孩在幼稚園裡,只要一次行為異常,例如,食量突然大增或是食量忽然很少,老師當天就會跟家長說的。嚴重的,馬上打電話給家長。所以,「這些天用餐控制不住食量」,「這些天」表示是好幾天了,這是不可思議的。好吧,退一步說,小孩控制不住食量,連幼教老師也不加以管制,這更是不可能的。如果老師都會仔細觀察小孩,卻沒有告知家長,那是老師就太奇怪了。

所以,前面這個,「這些天用餐控制不住食量」--是現實上不合「常理」的、是不存在的、是不可能的,完全是作者不高明的想像力編出來的。

如果拿掉這段子,後面的催淚(--拼命吃那麼多飯,不是傻,也不是貪吃………)將會無從依附,所以,我覺得這個段子不僅僅是令人覺得濫情、根本是亂寫。(要嘛,就非常童話,不然,就該合理咩。)

2.還是這一段,「常常吃到胃痛還要求添飯」。這段的敘述者是幼教老師,因為文是這樣寫的「老師斟酌再三,又說了……」。

想想,老師為什麼知道小孩胃痛?是小孩說的?還是老師看到小孩有胃痛的表情,私自下的臆測?

小孩胃淺,東西稍微多吃一點,過飽而吐出來的情形很常見。只要小孩吐東西,大人都會緊張的,更何況是「職業」照顧別人小孩的幼教老師呢?要說拼命吃、硬撐到胃痛,還不如說,「過飽而吐出來好幾次」還比較合理。要輪到「胃痛」這檔事,得吃撐多少、先吐出多少回啊?小孩胃痛了,老師還給食物?而且還不只一天,是「有些天」了,作者啊,拜託一點,這是常識呢。

我覺得作者恐怕沒有帶過小孩的經驗。

同樣的,這一小段現實上也不存在,所以囉,還是一樣為催淚而寫的伏筆,但是,真的太「處處是破綻」了。 拿掉這一段看似令人錐心的段子,感人的情節已經少掉一大半了,不是嗎?

3.小孩闖禍了,說,「媽媽,一個人殺了自己的手,她會死嗎?」這段,也很催淚,為什麼?因為語氣裡一派天真無邪。尤其對照著媽媽曾經言詞傷害過她,那張力,可真會撕扯讀者的心啊。

可是,教過孩子的都知道,越小的孩子,大人越不會用強烈的字眼來教,例如,「殺」這個字。這段子擺明了是大人假裝無邪的語詞。這也是作者為後面媽媽忽然大轉彎的覺醒所做的「不及格」伏筆。

不是常常聽到小孩說話用疊字嗎?越小的孩子說話越是含混,越是「不可能」用「殺」這種斬釘截鐵、乾脆的字眼。「殺自己的手」決不是四歲半的孩子該用的語言。這是經過精心設計的用字,用來誘拐成年讀者想像小孩天真童稚的反差設定--「手」用「殺」這動詞,假裝小孩在語言上出現失誤的天真。

好了,又一個現實上不存在的段子,用小孩天真無邪來「對付」媽媽的殘忍語言傷害,這作者做得太惹眼了,雖然,反差強大、非常非常催淚,但,就是「太假了」。 所以,後面的「幫媽媽削頻果而受傷」這種貼心一樣也沒有得依附。這樣說來,還感人嗎?

4.流好多血、傷口太深等等的,實在太煽情了。四歲小孩力氣有多大啊?還是說,家裡擺著一個削鐵如泥、銳利無比的水果刀?輕輕一碰,就該傷口很深? 縱然有,小孩割到第一下就該哭嚎或是停下刀的吧?莫非這小孩恰好是完全沒有痛感那種病例?可是前面提過「胃痛」喔。

小孩該哭該喊痛的情節哪去了,通通看不見,為什麼?因為這樣才彰顯這小孩一點都不給媽媽麻煩啊--再痛也不哭的。才凸顯媽媽的罪惡--孩子是這麼惹人憐惜的。才有後面醫師默默譴責的眼神--我是個外人都還照顧妳孩子,妳也幫幫忙。這樣,讀者才更會被揪著,心裡泣血啊!所以,「流好多血、傷口太深」都是太做作的形容。讀來只會覺得反胃啊--這些形容詞,像個濃妝豔抹、卻又假裝秀氣的怪物啊。

整篇文章只有一點值得相信,或說,值得重視。就是這個--「滾出去,我不想再看見你,我怎麼會生下你這個白癡!」 也許有家長曾經口不擇言這樣說過,但,背景原因、故事因果也許是更不起眼的殘酷。但,也不該是寫得這麼唯美,那麼沒道理的催淚情節。

我相信有些家長對別人的眼光很在乎,小孩帶來的一點點小小的挫折、沮喪,都可能引爆令人不可思議的反應,甚是有些行為是該被糾正的。可是,我仍不欣賞作者這種寫法。

假如,小孩在同儕那兒說出,「 以前,我爸爸/或媽媽讓我好丟臉,錢賺好少(比擬到小孩,表現比別人差…),買不起保時捷、住不起仁愛路…,可是,他就是只能這樣啊,…這樣『也』很愛我啊,他『也』已經盡力啦,我應該要很感動啊… 」 不知道,大人會如何感想?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nnebojay&aid=376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