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駁項羽殘暴
2009/04/07 12:05:06瀏覽1305|回應0|推薦1

  翰林版第六冊第七課《鴻門宴》,一開頭就以:「楚軍夜擊,坑秦卒二十餘萬人新安城南。……」因之補充此文與學生參考。

  如果說歷史真能〝不以成敗論英雄〞,那麼何以項羽留給後世的英雄之名是如此的模糊?如果不成功奪得權勢,那麼如何彌補戰爭中的道德失誤呢?

  在此,我們為項羽感到無限的悲哀與無奈,以下我將舉新安城南事件──項羽阬殺秦卒二十餘萬之事,來說明殘暴是如何被介定的。

  此事在歷史上,根據太史公《史記‧項羽本紀》中描寫:「諸侯吏卒,乘勝多奴虜使之,輕折辱秦吏卒……」,致使秦卒後悔降之,而生貳心。在當時蒲將軍計曰:「秦吏卒尚眾,其心不服,至關中不聽,事必危,不如擊殺之。」亦有其一定的道理在。後人每每以此事件作文章,斷然曰:「項羽殘暴也。」似有其不公之處。

  以領導統御者的立場來說:天下未平,關中未得,諸侯環伺……等許多緊急至極的情況下,若當時項羽不將二十餘萬秦卒阬殺,將置其於何處呢?在軍隊中最怕有心結惡鬥,既然降卒心有不服,自己的士兵又無法接受他們,那麼把這些人置於隊中,無疑像一顆定時炸彈般,不知何時會爆,而引發的結果會不可收拾至什麼地步,是全然不可預測的。於是,在緊要關頭所做的決定,或許,不盡完善,但除了將其完全毀滅之外,似乎沒有更乾脆快速的方式了。假如,你身為領袖,在面臨這種情況時,你認為該不該這樣做呢?又或者你可以有更好的方法來處理,使它能趨近完善的地步。

  可是有人說了:阬殺二十餘萬人耶!非二十幾人!是否太殘忍了?我想,以戰爭立場來看,向來就不需要仁慈,戰場上,不是濫用慈悲的地方,一位武將,若心存慈悲,注定難逃將失敗貼在自己的命運上,為什麼呢?因為,慈悲使人心軟,使英雄氣短,這是必然的結果。

  一個慈悲為懷的人,在對敵時,所想到的必是:縱然我能擊敗對方,我方須付出多少的代價?他不會只想到自己的榮譽。他自然地會傾向於息事寧人的妥協之路。如果歷代的名將都如此的話,那還談什麼戰爭呢?中國的歷史,那一次不是踩著鮮血創造出來的,你要說殘忍嗎?別忘了,你的先人或許正是靠別人的血淚而生存下來的。這種說法,似乎不太有人會接受,這是必然的,有多少人能在清楚的面對自己之後,而能不感到羞愧難過的呢?人類的悲哀不就在於無法面對真實的自己之後,往往選擇逃避的方式嗎?

  另有種說法:「劉邦之所以能戰敗項羽,其中的原因之一正是由於以仁伐暴的關係」。對於這種說法,我不知道那位仁兄是因為要貶項羽,所以特別抬舉劉邦─說他是仁者─,抑或是他的史書根本沒唸通,還是……,其實到底是什麼原因,我們也不須去深究,因為那不是重點,重點是劉邦配稱為仁者嗎?大家都知道,在《史記‧項羽本紀》中,有一段是這麼寫的:

  「……楚亦使人追之沛取漢王家,家皆亡,不與漢王相見。漢王道逢得孝惠、魯元,乃載行。楚騎追漢王,漢王急,推墮孝惠、魯元車下。滕公常下收載之,如是者三。曰:雖急不可以驅,奈何棄之。於是遂得脫。……」。

  你說一個在危急之際,只顧自己能否脫身而能狠下心腸丟棄兒女的人,是一位仁者?我個人認為這如果不是孔子把仁者的定義搞錯了,就是……,嗯……我想不須明說吧!

  又有個說法:「不嗜殺人者能一之,項羽的失敗,就是項羽阬殺二十餘萬人的報應。」我感到好笑,又是一個斷章取義之後的偏激思想所說的幼稚語。我認為,戰爭中是不需要道德觀念的,在對陣殺敵之時,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如果你比別人快速的一刀不忍砍下的話,那麼,你就永遠不需要再猶豫了,因為你再也沒有機會後悔了。所以,我們必須有個認識,在戰事發生時,所有有關道範圍的錯誤都可以被原諒,只是,際遇不同,不能成為掌握權勢的幸運兒,就沒有機會創造屬於自己的王朝,更甭談為自己在戰爭中的錯誤作出補償。

  對於項羽,僅能寄予無限的同情與不值,他所背負的誤會,能否在幾千年後得到諒解或體諒,我不敢說,但是至少,事實是不容顛倒的,看著吧……

( 心情隨筆校園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nitaych&aid=2825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