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1/18 22:32:22瀏覽5019|回應2|推薦26 | |
有人說:太太最希望他能送鮮花給她,但是他覺得太浪費,總推說等到下次再買,結果卻是在她死後,用鮮花佈置她的靈堂。 這不是太蠢愚了嗎? 等到......、等到.....,似乎我們所有的生命,都用在等待。 「等到我大學畢業以後,我就會如何如何」,我們都對自己說: 「等到我買房子以後!」 「等我最小的孩子結婚之後!」 「等我把這筆生意談成之後!」 「等到我死了以後」: 人人都很願意犧牲當下,去換取未知的等待, 犧牲今生今世的辛苦錢,去購買後世的安逸。 ..................................................................................................... 〔這世上少了一份愛心,就連我們的愛也無法將他喚醒!〕 這是秋天裡的春光這部電影的經典台詞,也是〔訃聞〕之ㄧ。 如果,一對夫妻老了該如何面對死亡?我們都該去看這部電影(榮獲捷克金獅獎最佳男女主角男配角最佳劇本等四項大獎),不管是為人子女或者是面對自己的年老。 人與人之間通常只有兩種模式〔相處或者獨處〕,於是老了只剩下夫妻關係、家庭關係、寵物或者老友,但在人們還沒生病進入醫院或安養院的這段歲月該如何度過? 這一對平凡的老夫婦將近八十歲了,臉上的皺紋寫滿歲月,他們生活的小公寓有個小餐桌,平常的生活互動常在這兒發生。 頭頂上有個小櫃子放滿了排列整齊的小鐵罐,裡面是老太太為了儲存死亡基金而把老人社會福利年金的一分一毫節省下來,如此的用心卻被老頑童老先生偷偷拿去外面吃喝玩樂或者被人搶去,每一次老太太最後都選擇原諒他,直到老先生開玩笑開的過火(裝死),把救護車請來、連棺材都抬出來,老太太親手提著壽衣,滿臉悲悽抵達現場,才發現又是〔狼來了〕,騙局一場,這次老太太終於氣得想離婚,而告上法院。 其實這部電影對我們來說,有兩種立場,站在觀眾的立場來看,很明顯導演營造的人生典範是老先生的〔即時行樂〕,演來生動自然、活潑有趣,但是現實生活往往就像老太太這樣兢兢業業地為自己的身後事煩心,或者願意為了兒女無悔付出。 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看出老先生與老太太一進一退協調之中的偉大之處〕。 夫妻之間往往因為堅持自己是正確的,想要讓自己的人生不留遺憾,但是夫妻兩人不管多老還是兩個人生,年老力衰不得不協調之下,誰來退讓?誰會頓悟? 這兩位國寶讓我們看到〔夫妻之間往往是為了反對而反對〕,這也是人際間的奧妙,或許也是生態之間的平衡吧! 老太太反映出老先生的怪誕行徑而出奇地保守,也因為老先生遊戲人間,而產生強烈不安全感,顯得更為怕死,怕死的地步誇張到天天注意死亡之事,包括: 1.最常散步之處就是去墓園,最常逛的是棺木區。 2.生日禮物送的是二手墓地。 3.每天最有興趣的事情是欣賞他人的訃聞。 4.把死亡的大小事情全部預備好,包括棺材本。 於是,老先生與老太太的生活是極端的對照, 老先生與獨居的老友死黨每天出遊,招搖撞騙... 1.反正都老成這樣了,面子值多少? 2.無論是假扮成富豪看莊園、吃美食、扮演剪票員索取年輕美眉的吻。 3.先享受了再說,沒錢再厚著臉皮去借。 4.認為凡事無傷大雅、談話幽默,專注於自娛娛人,無視於死亡! 請繼續閱讀........ |
|
( 心情隨筆|男女話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