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這群飛行少年與輔導員們如此自然地說話、入鏡,似乎不畏懼鏡頭、也能說出心裡面的真心話,種種成績真是優秀萬分,難怪此片榮獲[第十屆台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所以我更要強力倡導,以前印象中常常以為記錄片不好看-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只要有合適的放映場所來呈現音樂與影像, 紀錄片也可以如同海角七號一樣席捲全台、大受歡迎!
...............................................................................................
這是一個飛行少年信望愛的奇蹟...
曾經,幾年前我們積極地籌劃--如何拍攝飛鷹人的紀錄片,那是需要極大的動力與熱情一鼓作氣地找到志同道合有緣人,才有希望完成。我與另一位教授LEADER卯起來寫企劃書申請經費、邀請導演討論,不斷地尋找任何的可能性。
極可能的方向,包括出版、影像以及國際宣導,這樣的計畫相當具體,也獲得政府(前外交部長黃志芳)與民間(前中華電信董事長賀陳旦)等相關單位的重要首長面談確認給予直接肯定,看來極有希望,讓我們更是積極地面談合適的導演、製片,祈求讓美夢成真。
導演喜相逢
因此,我們很榮幸地跟多位台灣最具知名度與發展潛力的導演們相見,包括國內紀錄片最知名、老牌的[全景],生命的吳乙峰導演,三叉坑的李中旺導演,無米樂的顏&莊導演、翻滾吧男孩、二十五歲國小二年級、以及炸神明的導演賀照緹、我們的林建享導演、公共電視的導演們、國立藝術學院的博士與碩士高材生,還有多家出版社編輯、甚至專門從事〔企業社會責任〕募款活動的名經紀人等,都是一時之選。
記得當時有段時期非常忙碌,安排這些討論與進度,象徵著我們的希望與盼望有多大,但是最後卻因政治的不穩定與經濟衰退而功敗垂成,一切停擺。
是誰讓我們陷入失望的谷底?
沒想到是始料未及的政治現況,這是我們非關政治的小非營利組織的悲哀,挫折打擊之大也使我們在逐漸等待復甦的光陰中,把這件志業暫時擱置下來。
相信不只是我們飛鷹人、甚至導演們的心中都非常遺憾!
內湖社大奇遇記
湊巧地,就在我們辦公室附近的[內湖社區大學],近年來開設的影像課程裡,我帶著虔誠的心參與,裡頭的講師【王長安與塗能榮】老師非常盡責地教學,面對有老有少參差不齊的老學生們,因材施教,其中與飛鷹人息息相關的外慵故事-公共電視的[娘惹滋味]與培訓成功經驗的[飛行少年]就讓我們大開眼界。
意猶未盡,我在誠品看到架上的DVD一片才二百元,不同於其他片子大約要六百元以上,更是毫不猶豫買回家再一次欣賞。
在家中小螢幕的電腦看,一樣具有極大的吸引力,讓我又哭又笑,產生莫大的共鳴與刺激。
自從我學習影片的相關概念之後,我更懂得欣賞這部影片。[飛行少年]在企畫、收集資料、發展脈絡、拍攝的功力、人力、各單位的協調、人物的滲透融入程度,都是令人嘆為觀止。
紀錄片的功力
從以前,我們籌備拍攝飛紀錄片之後,我們有長達幾個月的收集資料、拍攝毛帶的日子,關於這隻影片的預期拍攝目標為何,我們就與藝術工作者--導演們有了不少的熱烈討論,看著攝影機真實架在我們的眼前或著背後時,我們難免變得怪異與不習慣,由於,我們不懂得影片的概念原理,常常不知所措,一時也無法自然,往往是攝影機與導演在你面前時就像是表演,直到時間磨得夠久,有時候才會拍到一點自然呈現的影像。
因此,看著這群飛行少年與輔導員們如此自然地說話、入鏡,似乎不畏懼鏡頭、也能說出心裡面的真心話,種種成績真是優秀萬分,難怪此片榮獲[第十屆台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
所以我更要強力倡導,以前印象中常常以為記錄片不好看-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只要有合適的放映場所來呈現音樂與影像, 紀錄片也可以如同海角七號一樣席捲全台、大受歡迎!
〔飛行少年〕與〔非行少年〕的由來
這個片子也讓我徹底了解一個在台灣東部山區的小學園在輔導收容更生少年與特殊境遇兒童的創意行動。
片名「飛行少年」原來就是「非行少年」的同音字,他們成功地將法院判決可能被社會標籤化、邊緣化的非行少年們,轉介到一個開放的中途之家,經由創意的獨輪車培訓,成為具有堅定信念與成功經驗的飛行少年。
這個小小片子證明:
可以讓我哭讓我笑的不只是海角七號,這張DVD二個小時內也叫我大開眼界!
不同眼光
我全程以一位社會工作師的角度看,也同時以另一位身為培訓獨步全球的特殊團隊的LEADER眼光來看。
在台灣花蓮山明水秀的更生團契附設信望愛少年學園是政府與民間協助非行少年回歸家庭與社會的中處中途休息站之ㄧ,由年高德劭的黃牧師負責。這部片子最大的特色就是[引進獨輪車加入行為改變策略]的創舉。
一直以來,輔導員與牧師不約而同地認為,像這樣進入更生保護的青少年大多是來自[破碎的家庭],遭遇過家庭暴力問題、行為偏差,種種因素致使他們誤入歧途,根據統計,如果沒有及時導正的話,一生可能會浪費所有的歲月進進出出監獄,讓世人認為是無藥可救的社會問題根源。
但是,在有志之士的奔走提倡之下,希望能對輔導方式提出創新的希望,根據提倡者盧蘇偉觀護人的說明,這些孩子們需要的是「愛與成功的經驗」,
我們無法給予所有父母親該給孩子的愛,
但是我們可以讓他們體會成功站起來的體驗,
藉由當初在日本得到獨輪車的靈感,首度將之應用在[少年保護管束的成效上],由這部片子成果來看,這個點子已經確實可行,並且要宣導到世界各處,包括行為矯治的監獄、或者一般的小、中學學生,都可以在團體訓練中,學習「既獨立又合作」的社會態度。
飛行少年的感動畫面:
環島美麗台灣風光
耐力考驗:八公里45度角的上坡
面對恐懼的力量:颱風不畏風雨不放棄
金錢與遊戲的誘惑:是否要繼續發獎勵金一百元?有人卻因此逃跑?
道歉和好:發生衝突後的處理、學習如何將心比心看待家人的憤怒。
團隊概念的形成與自私念頭的矛盾與平衡。
我們看到家人甚至鄰居們開始用尊重的眼光看待少年們、少年也首度讓自己有堅持果敢的能力,獨力完成一件獨步全球艱難的創舉。
風險與衝突
可以想像,過程中衝突不斷,信望愛學園大致上收容四十名學員,經由集體密集培訓之後,確定有三十名確認參與此項活動,從台北出發騎乘獨輪車環島達到一千公里的目標,因此必須承擔[少年意志是否動搖、逃跑、發生意外]等等的後果與擬定應變措施。
其中,令我涕淚縱橫的是:
一、 少年年紀越成熟的就越容易有自己的想法,所以不想服從團體紀律,會以[偷懶、逃避、批評]等反應影響團體秩序,少年們認為:
[這是他們強迫叫我做的事,我根本就不想],
[感覺有壓力、不舒服]等等,
二、 看起來似乎是沒有希望了,輔導員也是覺得:
[他們來自問題家庭,來之前這樣之後也會這樣】,言下充滿無奈。
三、但是,盧蘇偉以一位立志矯治青少年偏差行為的專業人士來看,一定要抱著可以改變的企圖心與徹底有原則的執行獎懲,少年們就會有希望!
心有戚戚焉
看到這些片段,我心有戚戚焉,畢竟我們所輔導的飛鷹人...
1.年齡更為成熟、
2.觀念上更為主觀、
3.身體狀況極度不好、
4.他們的家庭也通常負擔重而難以支持,
5.但卻又要獨自在[自己的家中]實施,
6.只能網路虛擬合作、
7.沒有真實共處的情境,
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任何個案都容易受挫、氣餒、退縮、逃避,且人人有種種不同理由,要堅持這個[重殘者居家就業]的獨步全球理想,簡直難如登天。
雖然,歐美國家都曾經確認邀請我們參與國際研討會發表、國內有些人也已經看到我們的發展價值,但是,因緣際會就是缺那臨門一腳,讓我們可以順利在國際發表、拍製影片、出版,讓國人與世界上相同遭遇的人們可以找到更多的協助[中途致殘]獨立於家庭、社會的工作方法與機會。
結語
飛行少年的議題是受人歡迎的,影片也受到獎項的肯定,但是,我知道過程一定是充滿艱辛與堅持的風險,影片中這些孩子的影像已經讓我們慢慢熟悉他們的面孔,甚至看到天真、愉悅與美麗的表情,我可以想像這是多麼珍貴地畫面,也是幕後工作人員奔走取得未成年少年影像權益並與少年們建立信任的友誼關係,更要贏得輔導單位與家長的肯定,才可能達成任務。
連長期從事社會工作的我都會有笑不出來的老毛病,這些從法院出來、從問題家庭中走出來的孩子們,通常忘記[快樂是什麼]也是正常的。若以如此了解與諒解的眼光來看他們的笑容,你會更覺珍貴與燦爛!
建議大家甚至全家人一定要多看這些影片,看看他人想想自己,會更珍惜自己擁有的,也讓親子關係可以找到和好的機會。
如果您看了本文有若干感動-請不吝「推薦」鼓勵並留下您的隻字片語。(圖文如有不妥之處-敬請不吝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