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1/05 21:42:37瀏覽132|回應0|推薦0 | |
名相:法界體性智 釋文: 梵語 dharma-dh?tu-svabh?va-j??na。為密教所立五智之一。無盡之諸法,稱為法界;諸法之所依,稱為體;法然不壞,稱為性;能決斷分明無盡諸法之智,稱為法界體性智。以五智配當五部與五佛,則此智即配於佛部五佛中之大日如來。 名相:大圓鏡智 釋文: 梵語 ?dar?a-j??na。即指可如實映現一切法之佛智。此種佛智,如大圓鏡之可映現一切形像,密教稱為金剛智。依唯識宗所說,成佛以後,煩惱即轉變為智慧。此種智慧可分四種,其第四種(即第八阿賴耶識)轉變為清淨智,此即大圓鏡智。密教將此四智,加上法界體性智,合稱五智,即東方阿閦佛所成之智。 名相:平等性智 釋文: 梵語 samat?-j??na。又作平等智。乃四智心品之一,五智之一。指體悟自、他平等之智。即轉第七末那識所得之智慧,依此智慧而了知一切事相及自他皆平等,乃生起大慈悲心。佛地論卷三謂平等性智乃觀自、他一切皆平等,大慈大悲恆常相互契合而無間斷,故建立佛地「無住涅槃」(不住於生死、涅槃之涅槃)。隨諸有情之所樂,示現自、他受用之身與土等種種影像。對於初地以上之菩薩,示現他受用之身土,常行大慈大悲之化益。心地觀經卷二(大三‧二九八下):「平等性智,轉我見識得此智慧。是以能證自佗平等二無我性,如是名為平等性智。」 此外,密教所建立之五智,其中平等性智又作灌頂智,為南方寶生佛之智。祕藏記卷上本(大八六‧二中):「平等性智,清淨智水,不簡情、非情故,彼此同如故,常住不變故,名曰平等性智。」 名相:妙觀察智 釋文: 梵語 pratyavek?a??-j??na。為顯教四智之一,密教五智之一。即巧妙觀察諸法而自在說法之智,乃轉第六意識所得者。配於密教五部中之蓮華部,以彌陀如來為主。又若配以五大,以此智明辨邪正,故應配於水大。 名相:成所作智 釋文: 梵語 k?ty?nu??h?na-j??na。又作作事智。為四智之一,五智之一。即轉前五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所得之智。蓋自證化他之二利應作,故稱所作;大悲隨類應同之妙業必得成就,故稱成。密教五佛中之不空成就如來配當此智。 名相:阿字本不生 釋文: 梵語 ak?ra-?dyanutp?da?。密教謂「阿」字乃一切語言、文字之根本,含有不生義、空義、有義等多種意義,其中特別重視不生、本、初之義,謂一切萬物本來即已存在,且呈現其本來面目,若以密教立場來看,此即為大日如來之自內證。故大日經疏卷二、卷六、卷七解釋阿字時,謂阿字乃諸法之體性、萬法能生之根源,若行者能體得阿字本不生之理,即可如實了知自心之本源,而得如來之一切智,自身亦與大日如來不二。 又初、本之義乃自梵語 ?di 而來;不生義則從梵語 anutp?da 而來。文法上,「阿」字作否定詞用,故有「無」、「非」、「不」等意。例如阿彌陀佛譯為無量壽、無量光;阿那含譯為不還、不來等。 名相:阿字觀 釋文: 即觀想悉曇字之?(a,阿)字,證悟諸法本不生之理,而開顯自心本具佛性之菩提心觀法;為密教最重要、最具代表性之觀想法。又作阿字月輪觀、淨菩提心觀、一體速疾力三昧。密教將宇宙人生之一切歸於「阿」字,認為「阿」乃一切法之根本,其理即在闡明宇宙萬事萬物之自體本來不生,阿字觀即是觀想此理的一種宗教冥想法。 阿字觀之修觀內容可分三部分,此三部分乃一心同時具足之法;然初學修觀時,往往難以直入奧趣,故為方便計,可各別觀之。(一)觀聲,即手結定印,而於每一出入息中唱念「阿」之聲,以聲託心,息息不懈。(二)觀字,即觀阿字之字形,而令念念相續,不雜餘念,以期妄想日退,無明漸盡。(三)觀實相,觀想對象為阿字、蓮花、月輪,其實義乃在體悟宇宙萬有皆為「本來法爾」的本不生之理。故實際修觀時,於心中觀想一朵蓮花和一個月輪,月輪中復有一「阿」字,而以月輪中或蓮花上之阿字來觀想。於靜坐時,順著呼吸同時念阿字,借聲音和文字,證悟阿字本不生之理。 密教認為修行者若熟達此觀,可成就無量之福智,行者自心之心蓮自然開顯,而與大日如來之內證產生契合。經由此一觀法,可真接了解密教之統一原理。其實踐法雖簡易,然以意趣甚深之故,若非觀法徹底,則難以真正體悟其意,故通常修行此一觀法時,須有上師傳授正訣。 名相:阿字五轉 釋文: 為密教用來表示菩提心依次轉昇的五種階位之用語。略稱五轉。?(a,阿)字為悉曇十二韻之一,於密教中,依照悉曇音韻上五種之轉化,配上發心、修行、證菩提、入涅槃、方便究竟(方便)等五德,用以表示真言行者菩提心漸次昇轉之修行階段,稱為阿字五轉。據大日經疏卷十四(大三九‧七二二下、七二三中):「此阿有五種,阿、阿(長)、暗、噁、噁(長)。(中略)阿字一字即來生四字,謂阿是菩提心,阿(長)是行,暗是成菩提,噁是大寂涅槃,噁(長)是方便。」 大日經卷一住心品以阿字為本有淨菩提心之體,並以此義與阿字字音之轉化配合之,而將密教修行者菩提心開顯之次第分為五種階段。即:(一)阿(短音),表示發菩提心,稱為發心。其中又分為兩種:(1)本有菩提心,謂一切眾生之心中本來法爾,皆具有本覺之妙慧。(2)修生菩提心,謂經由本覺之熏力而發起歸本之心。(二)阿(長音),表示修持三密六度之妙行,稱為修行。(三)暗,表示修行圓滿,獲得自證之果德,稱為證菩提。(四)噁(短音),表示由於果德圓滿,故證入不生不滅之理體,稱為入涅槃。(五)噁(長音),表示具足自證與化他之萬德,隨緣度化,到達三平等之位,稱為方便究竟。 以此五轉,即可涵蓋大日經之大意,蓋一部大日經之大意,不出因、根、究竟等三句。古來多以此三句配合五轉,即以發心為「因」,中間之三項為「根」,最後之方便為「究竟」,此無異說;另有以發心為「因」,修行為「根」,其餘三項為入於「佛果」之心,此係屬佛果究竟之義,此有異說。又於三句之中,若就以發心之位為「因」而言,有東因發心與中因發心二義,古來稱東因發心之說為善無畏所傳,中因發心之說為不空所傳。東因發心即以東方配上發心,南方配上修行,西方配上證菩提,北方配上入涅槃,中央配上究竟;以修行之方向而言,此係「從因向果」之取向,屬於「始覺上轉門」之說。中因發心則以中央之阿(短音)配上發心,東方之阿(長音)配上修行,南方之暗配上證菩提,西方之噁(短音)配上入涅槃,北方之噁(長音)配上方便;此係「從果向因」之取向,屬於「本覺下轉門」之說。兩者之異,如下表所示: 善無畏之東因發心係以始覺修生之大日經宗義為根本,不空之中因發心以本覺本有之金剛頂經宗義為依據;然以機根有頓(發心即到)、漸(修行分證)之別,故善無畏所傳亦有中因之義,不空之義亦非僅含下轉門之說,而係以詮顯「發心即到」之旨為本義。 名相:縛 釋文: 梵語 bandhana。拘束之義。為煩惱之異名。有下列各種分類:(一)相應縛與所緣縛。部派佛教說一切有部教義之一。有部主張苦、集、滅道四諦及修道所斷之有漏法,自見苦所斷法至修所斷法等五部之隨眠所隨增,彼隨眠束縛與之同時相應之心、心所法,令不得自在,稱為相應縛;隨眠束縛所緣之法,稱為所緣縛。所緣縛又分四種,合稱五縛。然譬喻者則認為隨眠於所緣、相應二者無隨增之義。 (二)相縛與粗重縛。唯識宗教義之一。前者又作相惑,即分別性,妄執遍計所執之自性;此分別性之惑唯為惑之緣,即所緣之相分繫縛見分之義,故稱相縛。後者又作粗重惑,即依他性,妄執依他起之自性;此依他性之惑為惑之體,能繫縛眾生而感後果,故稱粗重縛。 (三)子縛與果縛。受煩惱所縛者,稱為子縛;受苦果所縛者,稱為果縛。 (四)貪、瞋、癡等三縛。貪、瞋、癡束縛眾生之心,使其不自在,故稱為三縛。 (五)四縛,即:(1)欲界眾生於五欲順情等境,心生貪愛,起諸惑業,束縛於身而不得解脫,稱為貪欲身縛。(2)若於逆情等境,起瞋恚煩惱而不得解脫,稱為瞋恚身縛。(3)本非是戒,強以為戒,稱為戒盜;又取以修行,故稱戒取,如外道之雞、狗等戒。由此邪戒而增長惑業,束縛於身,稱為戒盜身縛。(4)於非涅槃法中,妄自分別以為涅槃,心生取著,稱為見取,亦即我見;由此我見增長惑業,束縛於身,稱為我見身縛。 名相:吽 釋文: 悉曇字。為諸天之總種子。此字原出於牛、虎之吼聲,乃古代吠陀儀式所用之真言,有疑惑、承諾、忿怒、恐怖等義。密教以其為摧破、恐怖等聲,係金剛部之通種子,又三部中,諸天為金剛部之所屬,故吽字亦為諸天之總種子。吽字由賀(訶)、阿、污、麼四字合成,為一切如來菩提心之種子,一切如來不共真如妙體恒沙功德,皆從此生。 般若理趣釋卷上(大一九‧六○九下):「此一字具四字義,且賀字以為本體。賀字從阿字生,由阿字一切法本不生故,一切法因不可得。其字中有污聲,污聲者,一切法損減不可得。其字頭上有圓點半月,即謂麼字者,一切法我義不可得。我有二種,所謂人我、法我,此二種皆是妄情所執,名為增益邊,若離損減、增益,即契中道。」 又吽字義一書亦詳釋其義,謂阿字表法身義,乃攝一切真如法界法性實際等理;訶字表報身義,為攝一切內外、大小、權實、顯密等教;污字表應身義,乃攝一切三乘、五乘等行;字表化身義,係無所不攝一切果法。吽字義(大七七‧四○七下):「此一字攝三乘人因、行、果等,悉攝無餘,及以顯教一乘祕密、一乘之因行等准知之;次明以此一字通攝諸經論等所明理者,且大日經及金剛頂經所明,皆不過此菩提為因、大悲為根、方便為究竟之三句,若攝廣就略,攝末歸本,則一切教義不過此三句。」 名相:吽字觀 釋文: 即密教修法中以「吽」字作觀之觀法,(吽)為印度吠陀時代以來用於咒法之真言密語,於密教中,以此字含有多重深義及無量功德,故阿?如來、金剛薩埵、金剛波羅蜜、金剛軍荼利及胎藏界金剛手院之諸尊均以此字為其種子,乃密教各種密語中,特受重視者。據不空所譯金剛王菩薩祕密念誦儀軌載,行者觀想自身為金剛薩埵,在兩膝、心、舌及兩手觀想「吽」字,吽字遂騰放金光,照見法界。 名相:十信 釋文: 菩薩五十二階位中,最初十位應修之十種心;此十種心在信位,能助成信行。全稱十信心。略稱十心。依諸經典所舉,其名稱與順序略異。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賢聖名字品所列之十種,即:(一)信心,一心決定,樂欲成就。(二)念心,常修六念,念佛、法、僧、戒、施及天。(三)精進心,聞菩薩藏,精勤修習無間善業。(四)定心,於事於義繫心安住,遠離一切虛偽、輕躁、憶想分別。(五)慧心,聞菩薩藏,思量觀察,知一切法無我無人,自性空寂。(六)戒心,受持菩薩清淨律儀,身口意淨,不犯諸過,有犯悔除。(七)迴向心,所修善根,迴向菩提,不願諸有;迴施眾生,不專為己;迴求實際,不著名相。(八)護法心,防護己心,不起煩惱,更修默護、念護、智護、息心護、他護等五種護行。(九)捨心,不惜身財,所得能捨。(十)願心,隨時修習種種淨願。 又鳩摩羅什譯之仁王經卷上菩薩教化品所列之十種為:信心、精進心、念心、慧心、定心、施心、戒心、護心、願心、迴向心,以之為習種性十心。梵網經卷上所列之十種為:捨心、戒心、忍心、進心、定心、慧心、願心、護心、喜心、頂心,以之名堅信忍中之十發趣心。楞嚴經卷八稱之為十心住,即:信心住、念心住、精進心、慧心住、定心住、不退心、護法心、迴向心、戒心住、願心住。 歷來以此十信配菩薩之位次即有各種異說。四教義卷五等以之為別教五十二位中最初十位;圓教又別立六即,配以相似即,為六根清淨柔順忍之位。華嚴五教章卷二中,援引梁譯攝大乘論之語,謂如須陀洹道前有煖、頂、忍、世第一法等四位,於願樂行人,則有十信、十解、十行、十迴向四種;於始教,以十信等四位為資糧位;於終教,入初地位之前唯有三賢(十解、十行、十迴向),因十信未達不退位之故。唯識家亦言十地之前僅有三十心,十信不立位。 名相:十住 釋文: 又作十地住、十法住、十解。菩薩修行之過程分為五十二階位,其中第十一至第二十階位,屬於「住位」,稱為十住,即:(一)初發心住,又作波藍耆兜波菩薩法住、發意住,謂上進分善根之人以真方便發起十信之心,信奉三寶,常住八萬四千般若波羅蜜,受習一切行、一切法門,常起信心,不作邪見、十重、五逆、八倒,不生難處,常值佛法,廣聞多慧,多求方便,始入空界,住於空性之位;並以空理智心習古佛之法,於心生出一切功德。(二)治地住,又作阿闍浮菩薩法住、持地住,謂常隨空心,淨八萬四千法門,其心明淨,猶如琉璃內現精金;蓋以初發之妙心,履治為地,故稱之。(三)修行住,又作渝阿闍菩薩法住、應行住,謂前之發心、治地二住之智俱已明了,故遊履十方而無障礙。(四)生貴住,又作闍摩期菩薩法住,謂由前之妙行,冥契妙理,將生於佛家為法王子;即行與佛同,受佛之氣分,如中陰身,自求父母,陰信冥通,入如來種。(五)方便具足住,又作波渝三般菩薩法住、修成住,謂習無量之善根,自利利他,方便具足,相貌無缺。(六)正心住,又作阿耆三般菩薩法住、行登住,謂成就第六般若,故非僅相貌,且心亦與佛同。(七)不退住,又作阿惟越致菩薩法住、不退轉住,謂既入於無生畢竟空界,心常行空無相願,身心和合,日日增長。(八)童真住,又作鳩摩羅浮童男菩薩法住,謂自發心起,始終不倒退,不起邪魔破菩提之心,至此,佛之十身靈相乃一時具足。(九)法王子住,又作渝羅闍菩薩法住、了生住,自初發心住至第四之生貴住,稱為入聖胎;自第五之方便具足住至第八之童真住,稱為長養聖胎;而此法王子住則相形具足,於焉出胎;猶如從佛王之教中生解,乃紹隆佛位。(十)灌頂住,又作阿惟顏菩薩法住、補處住,謂菩薩既為佛子,堪行佛事,故佛以智水為之灌頂;猶如剎帝利王子之受權灌頂。已至灌頂住之菩薩即具有三別相:(1)度眾生,謂堪能修行,成就十種智,而能度眾生。(2)得甚深所入之境界,一切眾生乃至第九法王子住之菩薩亦不能測量其境界。(3)廣學十種智,了知一切法。 名相:十行 釋文: <一>菩薩修行之五十二階位中,指第二十一至第三十位所修之十種利他行。又作十行心。即:(一)歡喜行,菩薩以無量如來之妙德,隨順十方。(二)饒益行,善能利益一切眾生。(三)無瞋恨行,修忍辱,離瞋怒,謙卑恭敬,不害自他,對怨能忍。(四)無盡行,又作無屈撓行。菩薩行大精進,發心度一切眾生,令至大涅槃而無鬆懈。(五)離癡亂行,常住正念不散亂,於一切法無癡亂。(六)善現行,知無有法,三業寂滅,無縛無著,而亦不捨教化眾生。(七)無著行,歷諸塵剎供佛求法,心無厭足,而亦以寂滅觀諸法,故於一切無所著。(八)尊重行,尊重善根、智慧等法,悉皆成就,由之更增修二利行。(九)善法行,得四無礙陀羅尼門等法,成就種種化他之善法,以守護正法,令佛種不絕。(十)真實行,成就第一義諦之語,如說能行,如行能說,語行相應,色心皆順。 修十行之目的有四:(一)厭有為。(二)求菩提、滿佛德。(三)欲於現在、未來世中救度眾生。(四)求實際、證法如。以是故修諸行。有關菩薩於何階位修此十行,經論或以為三賢位之一,或六種性中之性種性,或五位中之資糧位。〔舊華嚴經卷十一之十行品、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八、大乘義章卷十四、華嚴五教章卷二〕 <二>菩薩之十種修行。即:(一)信,信仰佛、法。(二)悲,拔眾生苦。(三)慈,施樂與眾生,對諸眾生而起眾生緣,知眾生無實體、自性而起法緣,觀五蘊之空而起無緣。(四)捨,行內外二施,令眾生心安。(五)不疲倦,指行世間、出世間之行而不疲倦。(六)知經書,指知五明。(七)知世智,知曉世間實際之事、義。(八)慚愧,恥罪過而生慚愧。(九)堅固力,自守佛道而不退失,更能向上轉進。(十)供養,供養諸佛及如其教說修行。〔舊華嚴經卷二十三、菩薩地持經卷三、卷七、十地經論卷三〕 <三>十行攝善法。即:(一)慈悲行(不殺生),(二)少欲行(不偷盜),(三)淨梵行(不邪淫),(四)諦語行(不妄語),(五)明慧行(不飲酒),(六)護法行(不說人過),(七)息惡推善行(不自讚毀他),(八)財法俱施行(不慳法財),(九)忍辱行(不瞋恚),(十)讚三寶行。 名相:十迴向 釋文: 菩薩修行五十二階位中,指從第三十一位至第四十位。迴向,乃以大悲心救護一切眾生之意。又作十迴向心,略稱十向。即:(一)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即行六度四攝,救護一切眾生,怨親平等。(二)不壞迴向,於三寶所得不壞之信,迴向此善根,令眾生獲得善利。(三)等一切佛迴向,等同三世佛所作之迴向,不著生死,不離菩提而修之。(四)至一切處迴向,以由迴向力所修之善根,遍至一切三寶乃至眾生之處,以作供養利益。(五)無盡功德藏迴向,隨喜一切無盡善根,迴向而作佛事,以得無盡功德善根。(六)隨順平等善根迴向,即迴向所修之善根,為佛所守護,能成一切堅固善根。(七)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即增長一切善根,迴向利益一切眾生。(八)如相迴向,順真如相而將所成之善根迴向。(九)無縛無著解脫迴向,即於一切法無取執縛著,得解脫心,以善法迴向,行普賢之行,具一切種德。(十)法界無量迴向,即修習一切無盡善根,以此迴向,願求法界差別無量之功德。十迴向攝於十三住中之解行住,五位中之資糧位,正當於地前三賢中之後十位,六種性中之道種性。 名相:薩般若 釋文:又作薩芸然、薩婆若、薩婆若多。意譯為一切智。指了知內外一切法相之智,即指佛智而言。禪苑清規卷九沙彌受戒文(卍續一一一‧四六三下):「歸依法,薩般若得大總持門。」又以海比喻一切智之廣大,稱為薩般若海。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