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恭錄濟公活佛慈悲:敬重自己的聖業
2019/09/25 06:50:26瀏覽651|回應0|推薦0

恭錄濟公活佛慈悲:敬重自己的聖業


徒兒!切勿蹉跎生命,要真修實煉

敬重自己的聖業,努力不懈的修己精進

「聞過則喜、聞善則拜」,踏實地修道辦道

成為一位上天的使者

 

『你們每一個人所發的愿力都不一樣』

【你發什麼願,就要了什麼愿】

 

如果你從來也沒發過愿心

現在勉強你發心

那不會有大作用

也不會長久的

愿要真、要廣、要大

才足以感動自己,感動別人


(非常感謝天恩師德,諸佛菩薩慈悲諸多的因緣聚會,以及感謝各位前賢們無私提供文字檔。)

 

 

(感謝天恩師德公益分享感恩原創,感謝前賢無私分享文字檔我們轉貼的)

 

出處:

恭錄自劉芳村講師解說金剛經第一片課程解說《摘錄》

參考:

【問】:

   我們金剛經在講說「無住為體」,跟您講的實際,還有那個菩薩勸眾生性空,那這三個名詞它有什麼差別?那在修道過程中,是不是有層次的差別?

 

【劉芳村講師答】:

◎我們要了解金剛經上講的,有層次上的差別,讓我們去修

我們做也有層次上的差別

 

◎有的做的很專注,很努力

有的就一半一半

有的就無心做,不做

他沒有專心這樣就有差別。

 

◎那我們要了解說講出來不同,讓我們可以更寬廣,了解到各個角度,【祂無住為體】已發,便利眾生以性空。

 

◎那個方便利益眾生,以性空,那個發愿要來,自己達到要來渡眾生。

 

◎那你一定要保持得到『體』

你才能建立在眾生裡面。

 

◎你自己沒有得體,你怎麼建立?所以自己有本錢然後夠了,你可以引導眾生,所以我們說發大愿。

 

◎一方面是成就自己朝那個愿去實行。

 

◎一方面自己逼自己,逼迫自己不能心胸狹隘要寬廣,也就把我們那個靈本同體,的觀念能夠貫徹,沒有分別。

 

◎所以為什麼,佛在稱眾生的時候,也叫做「菩薩摩訶薩」,菩薩中的大菩薩,那是眾生啊,為什麼這樣講?是佛沒有分別心,那你就是佛了。

 

◎所以我們了解說我們對眾生的尊敬,就是供養諸佛,因為眾生都是佛,供養佛。

 

◎那你看眾生,埋怨眾生就是在謗佛,在毀謗,所以這樣的話就不是佛了。

 

◎佛都是平等,平等性已經建立就有德,有這個德性就能夠服人,那個就能夠心服口服,不是那種強制霸道的,沒有。

 

◎就是從平等性之中

發揮出來就是德性的建立

『道是體』

『德是用』

『有體有用』。

 

◎所以活佛老師這次台南開班就講:我們大家要培培內德

就是從平等去培養

我們不要強烈的分別心。

 

◎從平等來培養,培養德,那有德了以後就不會跟眾生很強烈的爭執。

 

◎不然我們現在光領一個點傳師,就在那裡爭執,好像仇人,那關他什麼事?真的,沒有是非。

 

◎該努力的不努力,不該努力的那麼努力,往後一口氣不來時候,後不後悔?絕對後悔走錯路了。

 

◎本來陽光大道變成小巷子,走進去小的巷子划不來的,所以修道就是要從根源,從真理認識就不會錯了。

 

◎真理認識了以後,縱然過著很辛苦生活,那你也無所謂,像那個顏回居陋巷,簞食瓢飲,人不堪其憂,那個不是假的,沒辦法過日子,也不改其樂,那不是裝給我們看的。

 

 

◎真的內心快樂,快樂什麼?

就是有道。

 

◎『得一善拳拳服膺,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終生弗失』

我們差在這裡。

 

◎我們沒有那種如履深淵

如履薄冰,大辣辣的

哪有那個心謹慎。

所以難怪我們當眾生。

 

◎顏回當復聖,孔子當至聖

才32歲而已,所以都有層次上的差別。

 

◎所以不生不滅的佛性本體,都無所住,就叫正住,那個就正確,你如果住就錯。

 

◎那麼真空之妙,並不在言語、形跡間,實不得已而言也。不得已,沒說就不知道。

 

◎所以「經旨宏深」:

經的宗旨非常廣泛、非常深。

 

◎「頗難了悟」:

不容易了解領悟。

 

◎「倘若誦經的人,不知道經解」:

     把經裡面的意思解開;那麼看經的人,不知道佛言, 不知道佛講的內容, 祂的含意,就是爛讀熟經文,也是茫無所得,。

 

◎經文很熟,可是心裡面沒有實際作用

那更何能談到以心傳心?

 

◎所以這個以心傳心,都不在語言文字之中,見性成佛的道理。

 

◎所以我們要見性才能夠成佛,要從心性努力才會成功,啊!超過時間了。

 

 

 


(感謝各位前賢們提供文字檔文字僅供參考,若有錯誤,要以劉講師講課原音為主)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ngel95168620&aid=129679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