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學著擁有曠達的人生
2013/01/18 16:57:56瀏覽141|回應0|推薦2
人生充滿無常,無常即苦。佛法告訴我們,生命的無常是無法回避的,我們應該面對它、認識它、超越它。一說到苦,很多不了解佛法的人總認為佛教是消極的、悲觀的。其實不然,佛教認為苦是一種客觀存在,世間的一切都有生住異滅的過程,人生都要經曆生老病死,如同春夏秋冬的輪轉一樣,是一種自然現象。所以,佛法不但不是消極的,反而是積極進取的,是給人以希望與光明的。因為,只有明白了生命的無常,才會珍惜生命的有限,才能放下無謂的執著,才可以坦然地面對人生的苦難和死亡。

  學著擁有曠達的人生

  我們要學著擁有曠達的人生,因為只有曠達的人生才具有像大海一樣的寬廣胸懷。

  人生學會曠達,就不會再因生活中一些無謂的瑣事而斤斤計較;人生學會曠達,就會不再因生活中幾句逆耳的言語而耿耿於懷;人生學會曠達,就不會再因生活中此許所謂的煩惱而憂心忡忡;人生學會曠達,就會站在人生另一個高度上去看待和審視周圍的人和事;人生學會曠達,就能走在時代的前列,以一個過來者的身份出現在他人面前。

  有一位老鄉去趕集,買了一口鍋提在手裏,不料“鐺”的一聲,繩子斷了,鍋掉在地上摔破了,他連看也不看一眼,掉頭便走了。旁人問他為什么看都不看一下,他回答說:“已經打破了,看它還有什么用呢?”

  從前魏國東門有個姓吳的人,他的獨生兒子死了,可他卻一點也不憂傷,仍每天飲酒吟詩,快樂自在。有人不解地問他:“你的愛子死了,永遠也見不著了,你難道一點也不悲傷嗎?”他回答說:“我本來沒有兒子,後來生了兒子,如今兒子死了,不是正和我從前沒有兒子時一樣嗎?那我又有什么可憂傷的呢?”

  確實,世事多變,人生無常,古雲:“達人撒手懸崖,俗子沉身苦海。”

  自然通達之人,能夠看破事物的表相,優遊物外,而化解險境和憂煩;一般凡夫俗子卻總被世間的煩惱困惑纏縛而難以自拔。

  天地間的萬事萬物,不論美與醜,善與惡,得與失……既是相對,亦非絕對,卻是無常的,緣生的。在熱鬧的塵世中,看破了名利、得失的虛妄,放下了貪愛的執著,活也活得自在,死亦死得安然。唯有曠達超然的態度,以樂觀、寬容的心去正視現實,眼下的世界才會越來越廣闊。

  人生本來就是一場空,從空曠中走來,向空曠中走去,最後的結果是四大皆空。所以沒有什么想不開的事,也沒有什么放不下的物。況且,人生的歡樂是多么少,時間又是多么短;人生的苦難又是多么深,該憂愁的事又是多么多,又何苦把自己捆綁在世俗的小事之中呢?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ngel0ve&aid=7236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