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3/26 17:45:05瀏覽735|回應0|推薦1 | |
更新日期: 2008-02-04記者:文陳沛岑.圖本刊資料室
從去年以來,藝術市場的熱度持續上揚,拍品成交價頻破紀錄,根據英國藝術保險公司「Hiscox」1月份的調查報告指出,「光是在過去的12個月,整體當代藝術作品的價值就達55%的成長,現代藝術作品也有44%的漲幅」,從這樣的高額成長數字看來,也無怪乎近期有許多人開始對於原本小眾的藝術市場有了莫名的期待與進場投資的欲望,藝術投資這個話題也不斷地被談論;然而事實真否真是如此風光亮麗?藝評家李維斯(Ben Lewis)日前發表了一篇他個人對藝術市場的觀察,裡頭有些值得注意的訊息: 第一,他指出從11月以來,紐約與倫敦的蘇富比及佳士得拍場屢屢傳出作品價格破紀錄的消息,但這些作品的買家卻都不是真正的收藏家,反而是代理該藝術家的畫廊業者。比如說倫敦白色立方畫廊(White Cube)負責人賈浦林(Jay Japling)與被評為勢力最強大的畫廊業者高古軒(Larry Gagosian)就分別在拍場上買回赫斯特(Damien Hirst)與昆斯(Jeff Koons)的作品(當中高古軒分別以1,180萬美元與2,360萬美元標下昆斯的《藍鑽》(Blue Diamond)與《懸掛之心》(Hanging Heart);並且許多作品的釋出者與買回者其實是同一人,或出自同一家族(如王廣義一件《大批判》系列作品於2007年10月在倫敦Phillips de Pury上拍時,拍出89.36萬英鎊,是釋出者於1996年買下此作的63倍價錢,但此作的得標者為釋出者的兒子),而這樣的現象代表的意義是什麼?李維斯認為,這就像在賭博,企圖讓當代藝市看起來正蓬勃發展、無上限擴大成長中,而在拍場上,他所見到的是有越來越多的投資客(或投機客),而非收藏家,前者在玩著操作(炒作)的遊戲以圖利。 第二,許多藝術作品雖然很好,但在價格上均嚴重地被高估。比如在同樣尺幅的前提之下,一張克林姆(Gustav Klimt)的肖像要7,500萬英磅,比提香(Titian)的作品貴上2,000萬英鎊;而沃荷(Andy Warhol)一張要價7,000萬英磅的版畫讓莫內(Cloude Monet)價值2,000萬英鎊的作品像是「廉價商品」。這些都是十分不合理的,重點並不是前輩畫家的作品太便宜、有升漲的空間,而是現在的藝術市場已經過於不理性,當代作品的價格「華而不實」;對於當代的買家來說,現在的100萬美元,對他們來說就好像1萬美元,撒錢不手軟。 第三,藝術圈為了延續這波市場回溫的熱潮,不斷地釋放出錯誤的訊息,如「這樣的價錢市場可以承受」、「於全球流動的熱錢越來越多」,或故意模糊焦點地說「讓我們不管價錢回歸在作品的討論上」。然而真的可以「無視」價錢嗎?李維斯認為價格無可避免是一般人甚至藝術圈衡量作品好壞的準則之一,價錢也會影響人的判斷,他深表憂慮地認為,藝術市場的不理性將會連帶影響到日後藝術史的公正性,讓名不符實的藝術家反倒聲名大噪。其於上述所提出的觀察雖針對歐美藝術市場,但仍值得身在亞洲的我們借鏡。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