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二代健保修法重點 跟我想的不一樣﹗
2010/05/24 14:16:58瀏覽558|回應0|推薦1

政府講,『二代健保以「品質」、「公平」、「效率」為核心價值』,但依目前坊間的消息來看,我還看不出來二代健保會使「品質進步?」、「更公平?」、「更有效率?」。

老實講,我不懂「強化資訊提供」可以提升醫療品質?「讓我的健保費漲價而別人不漲」,就叫做以較公平的方式來收取保費?擴大保費之計算基礎,為什麼不找有錢人而找我這種還沒有子嗣的人下手?落實健保收支連動機制的建立,也沒看到健保局的人事費用與營餘做結合?

我認為,現在健保真正的不合理,第一個是該付的人少付了,跟健保收費的基本概念無關。舉例來講,林志玲的案例,收入那麼高,但只要不變成薪資所得,平日繳低的保費,用時用同等待遇………換句話講,不能以薪資所得做為依歸。

第二個不合理,是海外就醫、旅居海外人士的適用。這是社會保險,有政府補貼的,怎麼補貼到有錢人身上?(能旅居海外,多數相對有錢)怎麼補貼到海外醫療院所?

第三個不合理,是延長生命的醫療浪費。這個涉及健保範圍的觀念問題,捨與得,很多人還看不破,一直用很多醫療資源,來讓沒有辦法回復生存尊嚴的「過度醫療」一再吃掉健保的資源,因而造成虧損。如此,不但讓健保資源不足,更讓家庭、社會負擔更大的折磨。個人不贊成九十歲的人作換心手術、不贊成腦死者還繼續醫療、不贊成全身癱瘓且沒有回復可能的人繼續醫療,但是取捨之間,有事不關己的問題,看破總是非相關當事人,這個我不勉強大家認同。

最後一個不合理的是健保局的人事費用沒有與營餘做結合,虧損如此大,人事費用卻沒有砍過。民間企業,有誰是這樣做?改革不能只有漲我的保費而不降你們自己的「成本」吧﹗

延伸閱讀︰

http://blog.udn.com/26888049/4053244

http://blog.udn.com/26888049/3917337


引用文章二代健保修法重點

文/行政院衛生署 提供

為了推動健保改革,95年間行政院即提出全民健康保險法修正草案,以二代健保的「品質」、「公平」、「效率」為核心價值,進行健保制度整體結構的改革,強調「權責相符」的概念、藉強化資訊提供來提升醫療品質、以較公平的方式來收取保費,並擴大保費之計算基礎、落實健保收支連動機制的建立,及擴大社會多元化參與健保政策,並共同承擔對健保的責任。同時參酌司法院大法官第五二四號、第五三三號解釋,對全民健康保險現行規定所提出若干之指正意見,以及「行政程序法」之相關規定,配合增修相關條文。此次考量社會情勢變遷,相關法令亦有更迭,實有重新檢討修正之必要,故重行擬具全民健康保險法修正草案,於今(99)年4月8日函送立法院並撤回原先所送版本,此次修法草案重點摘述如下:

一、組織體制與社會參與
(一)全民健保監理委員會與全民健保醫療費用協定委員會合併為全民健保監理會。
(二)統一保險收入面和支出面的權力與責任,強化健保財務收支連動的機制。
(三)由付費者代表等各界人士共同決定給付範圍及應負擔之保險費,並依照其決定計算保險費率。
(四)當全民健保監理會在審議或協議訂定保險重要事項,認為需要擴大參與時,得先辦理相關的公民參與活動。

二、保費新制
(一)保險費計算的基礎由薪資所得擴大為家戶總所得。
(二)保險所需總經費由政府、雇主及被保險人分擔,其中政府應分擔的部分,係依一定公式計算其成長率;雇主應分擔的部分,係依一定公式計算,並與被保險人負擔連動;而被保險人部分,則依家戶總所得分擔之。
(三)保險人每年應將被保險人保險費的上、下限、應收保費的保險費率及雇主分擔的調整平均比率,在經過全民健保監理會審議之後,送請主管機關公告。
(四)保險對象不再區分為6類14目,而係簡單分為二類。
(五)被保險人只須辦理投保及退保作業,在保期間就算有轉換工作或調整薪資的情況,都不必再辦理轉入、轉出、變更投保金額等等的異動手續。
(六)變更保險經費、保險費之扣繳、繳納、結算及補(退)程序,採就源扣繳,次年結算的方式。

三、醫療品質與資訊揭露
(一)為確保全民健保的醫療品質,保險人及保險醫事服務機構應該定期公開和健保有關的醫療品質資訊。
(二)強化論質計酬及醫療科技評估的運用。
(三)建立「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與「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訂定方式及流程。
(四)規定一定規模以上的保險醫事服務機構應該提供與健保有關的財務報告,並由保險人公開。

四、其他
(一)在海外居住超過一定時間的民眾,回國就醫必須要有等待期。
(二)為增加民眾就醫的選擇,訂定差額負擔,但實施的時間及品項,會送請全民健保監理會討論。
(三)健保費補助款改由中央政府負擔。
(四)獎勵全民共同監督,維護制度運行與資源運用。

更多二代健保資訊》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ndeswu2&aid=4061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