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讀書會閱讀】共脩此生
2011/04/10 08:45:07瀏覽1898|回應0|推薦17


作者:任兆璋修女
光啟出版社

 〈本書簡介〉
當白雪公主遇見了白馬王子,兩個人一見鍾情,從此過著幸福美滿快樂的日子,是每對夫妻所夢寐以求的。
夫婦溝通不是要證明自己是對的,也不是要去改變對方;當人們爭得了「理」,卻在無意中失去了「情」。
夫婦在交流、互動中可以不斷「成長」,這種關係是動態、富有生命、更是整合的。婚姻是成長的機會,兩人牽手往情理兼顧上邁進,達到身心的平衡與肯定,進入靈性的階段,享受婚姻生活中真善美聖的豐溢本質。
親密良好的婚姻關係是父母親送給子女人格健全成長旅程上的最佳禮物與基石。本書實為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以上摘自光啟文化事業)


婚姻中最常見的問題,除了婆媳關係、親子關係,還有外遇問題,無論那個問題都可以將兩人推上火線。
爭吵的雙方其實都各自有理,如果吵架時一味停留在誰對誰錯的爭論,二人的關係勢必急速冷凍;如果知道什麼叫同理心,也知道自己情緒的來由,進而學會傾聽對方真正要表達的心情感受,婚姻關係才能長長久久。

 

(以上摘自財團法人台北市任兆璋修女林美智老師教育基金)


【目錄】

第一章 婚姻生活中的理路
第二章 突破婚姻中的瓶頸
第三章 婚姻關係與子女的成長
第四章 自我價值與兩性關係
第五章 創造性婚姻
後記

 


這本書分別2/16、2/22、3/2、3/16、3/23心得討論,2011/3/9觀看「kiss情人」影片。


【書摘】 

01.性格的形成與早年的生活背景關係密切。婚前對背景的了解固然重要,婚後更需要不斷地了解自己與對方的背景,然後才會逐漸進入「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境界!

02.從夫妻的溝通方式中,不難看出父母對我們講話的態度,大多不是肯定的,甚至否定的。

03.夫妻間若無相互肯定之心,便無法相敬如賓,很難一起走完人生的旅途。所以,必須學習欣賞「從否定到肯定」的成長過程。

04.假定在成長過程中是被疏忽的,父母沒有好好愛過我們;所以很希望結婚後,配偶把我們當小寶寶一樣地疼愛,這也是誤解。

05.成長是一種改變,婚姻本身需要成長,要成為真正的男人和真正的女人,所以必須長時間深入地了解對方,接納我的配偶,了解他不是故意的,無意要自己變成一個被奴役的人。
成長需要時間的,讓大家都有這樣的機會。

06.欣賞,要從自己的開始。每天照鏡梳頭時,懷著感恩的心。

07.心裡學家榮格提到的。他說:人能夠面對自己的弱點才是最強的人、最會愛人的人。因為能夠接受自己的弱,才能接受別人的弱。
假定連自己的弱點都無法接受,當然也無法接受別人的弱,所以至少要能夠再自己的配偶面前,表達我遭受的挫折與失敗。

08.婚姻是兩性完全成長的好機會,是兩個人在相互接納與愛的關係下,牽手走成長的道路,成為真正的男人和女人。

09.每個人都有不可理喻而難以扭轉的部分,需要彼此接受和支援,彼此都需要接受對方的弱。

10.夫婦若要能溝通,首先必須學習 察覺與認識自己的感受。溝通不是要去改變別人,而要因愛改變自己。

11.溝通是感受的交流,不是溝通一些想法或是一些觀念,因為想法和觀念無法碰觸到人的心靈深處,只能碰到人的腦子。停在腦子裡的想法和觀念並沒有推動力,無法改變。
因此,感受的溝通與感受的交流才是溝通的重點。

12.感受是力量,是個體本身對事件的經驗,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反應。
感受是主觀的,是自發性的,它與背景及經驗有關,也是學習來的。

13.感受有推動行為的力量,感受可能與事實不符,但對當事人十分真實。
感受就是一股自發性的力量,在裡面推動產生了行為。

14.感受沒有對錯可言,更沒有道德與不道德。

15.感受常是暫時性的,可以因疏導、被瞭解而減輕。
感受是一種力量,如果把它存在身體裡,也會影響身體的各個器官。每個人容納消極情緒的力量是有限的,就好像一個容器,假如裡面裝了太多的消極情緒,自然會滿溢出來。

16.我們必須經常疏導情緒,不要讓它裝得太滿,因為讓它裝得太滿時,會存留在身體裡,傷害自己也傷害別人。

17.未經疏導感受會因壓抑而存留體內,或轉移到其他對象身上,消耗很多活力。

18.每一對夫妻都希望能和配偶百年好合,既要百年好合,就要經常談自己的情緒,儘量讓情緒疏導出來,夫婦雙方真情流露,真正做到感受的交流,不是理論也不是計劃的交流,而是感受的交流。

19.感受是主觀的,與背景有關,是學習來的。
其實有些情緒事實上都是學習來的。因此必須對自己的背景有所了解,才不致影響自己的婚姻。

20.感受能提供訊號,是人際關係的活力。
感受能提供我們訊號,幫助我們意識到。
一旦我們得到訊號,就會警戒自己,不會繼續去增加配偶的情緒,因為他有情緒,我們要尊重他。

21.人的習慣很難在一時之間改變,所以溝通更有其必要性。
有時當我們把話說出來才發現對方情況不對,這時他要往後退或想攻擊都很難說。因此要馬上向對方說:「我剛才沒有意思要兇妳,這是我的壞習慣,請妳原諒。」
當然一下子要改變十分困難,因為些話很自然的就會跑出來了。 所以要培養新的說話方式,比方說: 「剛剛那是我習慣性的行為,我覺得很抱歉,我沒有意思要傷你。」這樣說就比較容易了。

22.認識自己及對方的內在潛力。認識自己內在潛力,可以幫助自己成長。

23.感受能刺激人發奮努力。
當一個人有自卑感,,或者時常覺得不如人時,他會去調整改善,會發奮努力。
所以有感受是好事,不要怕有感受。假使一個人想要有很多成就,卻心如止水、古井不波的話,就沒有力量推動他努力奮鬥,所以有感受是能幫助人的,不一定很糟糕的事。

24.感受的疏導方式:
a.直接疏導:察覺、接納、體會以達化解。就是要直接的談出來,但在講出來以前,需要先去察覺,察覺到之後去接納它。所謂接納,就是接納我可以有任何的感受,包括積極和消極的感受。
b.間接疏導:運動、寫作、音樂……等。即使是大聲唱歌也能化解裡面的情緒,只是化解的不是很直接。
c.改變觀念:減少消極感受,增加積極感受。所謂改變觀念,就比如說傳統上「男做女工」是糟糕的事,但新時代的男性也開始關愛自己的太太,認為做女工是幫忙太太、愛太太的表示。

25.「傾聽」不是指聽到了一句話,而是聽到對方的心情。要從他的言語裡聽出他的心情;要從他的表情裡,看出是否有很深的渴望。

26.不要讓感受在身體堆積,這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尊重自己。

27.所以「我的訊息」是從我開始,談感受而不是講「理」, 別人的行為交給他負責; 我負責我的部份,疏導自己的情緒。

28.有不清楚或誤會時,願意交談澄清。
有時會吵架,吵架就是強烈的溝通,吵架沒有什麼不好,但是注意不要口不擇言的傷害對方。

29.要傳達我的感受,而不是去攻擊別人,當兩人有不清楚或誤會時,要交談澄清。

30.溝通是會有感受的,會有不愉快和痛的感受。
溝通有時候會破壞氣氛,但還是要溝通,學習擔當痛、接受痛;身體本身能夠化解這個痛,讓痛的感受通過。
不溝通早晚會爆炸,若沒有爆發,往往會投射到另一件事上,在不然也會從生理上反應出來。
所以必須去學習承擔痛;學習讓別人痛,而不是去傷害別人。

31.人無法不受傷,不受傷就代表沒有交流。夫妻間有愛就有恨,假定他們冷漠不相往來,也許彼此間都不再受傷了;事實上,這代表兩人已經毫不相干,默不關心。

32.溝通不是要改變別人,而是要因愛改變自己。本著這個份信念,我們要走出傳統,要因愛而改變愛的表達方法。

33.用語言來表達愛,常常說:「我愛你!」

34.在婚姻生活中『性』不等於『愛』;在性生活裡,也需要表達愛。

35.以前總認為「愛他就是保護他」,其實讓對方可以做錯,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錯,是對的開始,愛他就是允許他可以慢慢從做錯做到對。尤其是處於青少年階段(心理年齡)的人,需要打破既有的模式,再建立屬於自己的內在規範。
過度保護只會使他花費更多、更大的心力來掙脫束縛,或者封殺了所有學習獨立自主的機會。

36.給予個別相處的時間,是強有力的表達愛。
時間就是生命,沒有就是沒有生命;能夠給家人(配偶、孩子)個別相處的時間,是很重要的。

37.撫摸在愛的表達很重要。婚姻生活中,按摩並不只是太太要給先生按摩,先生也為太太按摩;就是用手指來傳達愛心與關懷。

38.自動自發的表達愛,比有良好表現與特別行為時才表達的愛更重要。

39.父母親是愛之船的舵手,當婚姻生活失去平衡,就像愛之船發生了傾斜現象。做父母的仔細體會時,會發現當我們爭得面紅耳赤的時候,小孩子就會出來平衡。
因此,子女的成長和父母親的婚姻關係有著密不可分的牽連。

40.一個人要發展成身心健康、心安理得,就必須在各方面都有足夠的滿足。當父母親經常吵架,注意力和焦點都放在他們關係上時,小孩子的需要就被忽略了,發展當然會受影響。

41.有人擔心父母親這麼老了還在吵架,不曉得該怎麼幫助他們。其實他們已經在不平衡中找到了平衡,我們不必對他們負起什麼責任;
如果擔負他們的責任,就會消耗我們精力,而自己的成長和平安就會大打折扣了。

42.父母親對婚姻關係的適應欠佳,無意間用孩子來平衡自己的婚姻。

43.有些父母告訴孩子說:「你是我們家的命根子!」結果造成他唯我獨尊的習性,任何場合都不把別人放在眼裡。
在家時被人捧在手裡,因為「沒有我就不能傳宗接代」;在團體裡也目中無人,盡入婚姻後更是如此。

44.因為對婚姻失望,而對小孩期望過高。夫妻間的關係不好,在親戚朋友面前無顏或不願提及自己的婚姻,就期望小孩有出息。

45.婚姻關係對孩子的終生影響:
a.性成長受到障礙。
b.擇偶受影響。
c.婚後無法與配偶建立親密關係。

46.夫妻如何建立平衡的關係:
a.從尊重自己到相互尊重。
b.從積極的協調中得到平等相處。
c.從滿足對方的需要到彼此互相滿足。

47.夫妻相愛是孩子的楷模,還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在日常生活中,看父母怎麼做,很自然地會跟著做,子女從中學會了愛人,並體驗到被愛。
一個正常的人需要被愛,也需要有機會愛別人,假如這些需要都不能滿足,我們就會活得很亂!很慌!

48.我們不要把情緒堆積出來,演變成身體的疾病。陪伴自己,要對自己內在的反應敏感,同樣也就會對別人反應敏感,這是與生俱來的能力。

49.我們必須先從察覺自己的身體開始,然後才能去陪伴我的配偶和孩子。

50.在婚姻生活中,夫妻倆人本來是兩個圓,有一些共通處,也有些不同的地方,這是正常的。如果要求將兩個圓完全重疊,即使雙胞胎也不可能做到,何況夫妻是來自不同背景的兩個人。

51.我們重視自我價值的培養,對待我們的孩子,就要在他有行為表現的時候及時肯定他,給他鼓勵和讚美。
假定沒有給他肯定,他還是會很害怕,不知自己有能力。

52.自我價值與生活內在化:別人怎麼想,決定在別人。

53.有些問題來自父母,父母的關係不好,孩子急於離開這個家。那種推迫力已經不是一個孩子能夠掌握得住的。

54.要從被傷害進到不傷害,必須先肯定自己的特質。

55.一個能夠愛別人的人,就是能夠把自己的內在自我顯露在別人面前的人;當我能接受自己的弱時,才有能力將這部分坦然的顯露出來。

56.在婚姻生活中,我們時常覺得自己的配偶很讓人受不了,其實問題出在我們自己身上,我們卻不清楚;
因此,當我和配偶有過不去的地方,得看看是否跟我有關,必須進入自己與對方的內在,互相關懷,一起成長。

57.尊敬自己,然後才能尊重他人。做家庭主婦的女性朋友,經常不太會尊重自己;對自己都不好,怎麼會對別人好。

58.要深入自己的內在,體會我的好行為是否真正尊重這個個體。
如果要是尊重這個個體,首先就要傾聽自己:有時我累了,需要先照顧自己,然後才能照顧到先生和孩子。

59.即使我有很多缺點,也可以抬頭挺胸,容許自己是個有缺陷的人。這樣在婚姻生活中,才能很自在的,和配偶一起牽手走向成長的道路,引領我們的孩子一起成長為真正的男人和真正的女人。

60.成長的開始只有情沒有理,逐漸成長之後會走到另一端,只有理沒有情。
婚姻是成長的機會,兩個人牽手往情理兼顧上邁進,達到身體的平衡與肯定,而進入靈性的階段。這樣每對夫婦都能活出自己獨特的婚姻模式,也就是健全的創造性婚姻。

61.一個人的成長不是「教」出來的,而是讓他自己去體驗、發現、體會。希望父母能陪伴孩子,使他的情與理能夠整合。

62.在婚姻裡,除了要看孩子以外,也要看看自己和配偶在哪個階段。即使停在第一階段也沒有關係,能意識到才是最重要的;假定已經盡到第五階段了,但沒有意識到也沒有用。因為意識,才能一點一點地往上成長。

63.從「我的成長是你的責任」一直走到「每一個人為自己負責」。

64.從「一面倒的給」到「相互平衡的給」。
在創造婚姻裡,必須為自己負責,打理自己的基本的生理需要;我需要休息,需要調劑,而不是一天到晚不停地做。

65.從要求到邀請。
婚姻就是我愛他,我不讓他窒息,不是要愛到不能透氣。

66.從「交換條件」到「成長的滿足」。

67.心靈的探索與成長。夫妻不再是對望,而是同望「回家」的道路。


《活動筆記》
‧用飲料比喻,戀愛時與進入婚姻時。
在活動敘述中中我是這麼比喻我戀愛與進入婚姻的飲料
戀愛時 酸梅汁;
結婚後 養身茶。

 

‧好的婚姻需要哪些元素?
提攜、包容、尊重、肯定和價值觀。

‧改變的動力:
◎變得更好。
◎對方感受「好」。
◎成就感。
◎需要。
◎目標。

‧夫妻或子女的關係:細水長流。

‧同理不是同情。


※與無名『喜樂寶盒』同步發表。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myhouse&aid=507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