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轉載:4C打破失憶的牆──漫談解離症
2007/05/10 18:11:11瀏覽3632|回應0|推薦25

  關於我的解離症常被誤以為精神分裂症,跟我不熟的人在不了解這個疾病的狀況下,自然就會把我跟已經人格分裂的不定時炸彈患者畫上等號,在此,我找來一篇專業治療師所撰寫的文章以便幫助大家認識這個疾病,如果身邊有這樣的朋友需要幫助,我們要勸他盡快勇敢的接受專業治療,好幫助自己找到新的人生喔。

 

***

  (文/韓青蓉  本文作者為衛生署草屯療養院社工師) 

  解離症又稱多重人格疾病,或解離身分疾患,常被賦予許多神秘色彩,因具有戲劇性,也成為電影、小說的熱門題材。

 

  多重人格疾病常被誤診,被當成精神分裂病,兩者治療方向大不相同。前者(解離症)經努力整合各部份,復原機率高,若被誤診,長期服用抗精神藥物,將導致病情嚴重惡化,且可能延誤治療時機。

 

  臨床以上SCID-D臨床晤談量表進行評估,以確立診斷。解離症的主要症狀包括失憶(記憶的黑洞)、自我感喪失(從遠處旁觀自己)、現實感喪失(奇異幻境)、身分認同混搖(不知道自己是誰),以及身分認同轉變(一個人,很多個我)。

 

  解離防衛機制的出現,常和早期生命中的身心受創有關,如精神、身體受虐,或被性侵害等。治療時,以專業方法協助個案重新處理過去創傷經驗,促成自我重建。經過適當的治療,整合內在各部份,復原機率高,是一種可以治療且預後佳的疾病。

 

  治療重點在於打破個案失憶的牆,讓內在各部份相互連結與整合,以4個C為治療基礎,包括安慰(comfort)、溝通(communication)、合作(cooperation)和連結(connection)

 

  治療過程必須謹慎進行。首要步驟為:在治療情境中,讓個案能夠在治療者充分同理與陪伴下,重新去面對與處理當時的創傷經驗;其二是透過治療過程,逐漸釋放受創當時必須藉著解離的方式,去逃開種種難以承受的負面情緒(如強烈不安、恐懼、憤怒、懷疑與羞恥感等)。

 

  在這些負面情緒經過充分的處理與釋放之後,個案能夠真正的卸下「解離」這層厚重的防衛衣。一旦內在各個部份都感覺到被接納與認可,就可以開始互相合作,個案就不會經常失控、發脾氣。

 

  讓個案學習釐清這些複雜情緒,並以適當的方式表達與處理,如此才不會引發恐慌發作。個案在不同人格間的溝通與分享有助於打破隔閡,好好整理仍然隱藏的記憶與感覺,試著讓每個部份合力提供正面回饋,讓自己不必再承受這些負面想法。

 

  這是一條艱辛漫長的路,個案在治療師陪伴下,學會用不同方式已產生安全感與平息怒火,例如一位無法控制暴怒的個案,學到隨身攜帶一個附拳擊手套的鑰匙圈,每當他感覺被「無名怒火」掌控時,看看那個鑰匙圈,就能讓他想到自己已是有能力自保的成年人,不需靠打擊別人來證明。

 

  個案可能因症狀影響無法發揮潛力,在接受治療後,藉著整合思想與情緒,大大減輕焦慮感,進而有能力與勇氣尋找新的工作,或是結束缺乏愛的婚姻。

 

  雖然臨床上此類患者並不多見,隨著醫療水準的提高,對解離症的了解與治療方式越來越豐富,對可能為此病的患者宜鼓勵他及早接受治療,已獲得早日獲得康復的機會。

   

(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my5154&aid=951330
 引用者清單(1)  
2009/03/20 01:09 【鐵球的杜鵑窩】 我和我自己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