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好了歌和甄士隱的註解,是全書的“文眼”
2015/10/14 14:34:13瀏覽1471|回應0|推薦0
3、好了歌和甄士隱的註解,是全書的“文眼”

     在經過囉嗦的解讀女媧補天和一僧一道之後,我們終於回到紅樓夢“文眼”的解讀。

    那就是甄士隱對'好了歌'的註解。甲戌本對每一句都有批註,我一起貼出來。

    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甲戌側批:寧、榮未有之先。 〗

    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 〖甲戌側批:寧、榮既敗之後。 〗

    蛛絲兒結滿雕樑,〖甲戌側批:瀟湘館、紫芸軒等處。 〗

    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 〖甲戌側批:雨村等一干新榮暴發之家。 〗〖甲戌眉批:先說場面,忽新忽敗,忽麗忽朽,已見得反復不了。 〗

    說什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 〖甲戌側批:寶釵、湘雲一干人。 〗

   昨日黃土隴頭送白骨,〖甲戌側批:黛玉、晴雯一干人。 〗

    今宵紅燈帳底臥鴛鴦。 〖甲戌眉批:一段妻妾迎新送死,倏恩倏愛,倏痛倏悲,纏綿不了。 〗

    金滿箱,銀滿箱​​,〖甲戌側批:熙鳳一干人。 〗

    展眼乞丐人皆謗。 〖甲戌側批:甄玉、賈玉一干人。 〗

    正嘆他人命不長,那知自己歸來喪! 〖甲戌眉批:一段石火光陰,悲喜不了。風露草霜,富貴嗜欲,貪婪不了。 〗

    訓有方,保不定日後〖甲戌側批:言父母死後之日。 〗作強梁。 〖甲戌側批:柳湘蓮一干人。 〗

    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 〖甲眉:一段兒女死後無憑,生前空為籌劃計算,痴心不了。 〗

    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槓,〖甲戌側批:賈赦、雨村一干人。 〗

    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 〖甲戌側批:賈蘭、賈菌一干人。 〗〖甲戌眉批:一段功名升黜無時,強奪苦爭,喜懼不了。 〗

    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甲戌側批:總收。 〗〖甲戌眉批:總收古今億兆癡人,共歷幻場,此幻事擾擾紛紛,無日可了。 〗

    反認他鄉是故鄉。 〖甲戌側批:太虛幻境青埂峰一併結住。 〗

    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甲戌側批:語雖舊句,用於此妥極是極。苟能如此,便能了得。 〗〖甲戌眉批:此等歌謠原不宜太雅,恐其不能通俗,故只此便妙極。其說得痛切處,又非一味俗語可到。 〗〖蒙雙行夾批:誰不解得世事如此,有龍像力者方能放得下。 〗

   【原文】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

   【解讀】這兩段是總寫寧國府、榮國府興衰的鮮明對比。其中一個“笏”字尤其引人注目。 “笏滿床”來自唐朝郭子儀的'滿床笏'的故事,但不管怎樣,'笏'都是指漢人王朝大臣上朝時手裡拿著的板子,因此'笏'代表了官,是朝廷官員,是漢人的朝廷官員。因為在清朝,‘笏’已經廢止了。可見賈府裡的'笏',是漢人王朝的笏,只不過都是以前的事了,如今已是陋室空堂、衰草枯楊。

    我們再來聯繫《紅樓夢》裡另一位著名的批書人“畸笏叟”!會不會讓你陡​​然覺得,這'畸笏叟'的名字,就源自這句“當年笏滿床”? 畸笏叟,字面意思就是拿著一塊畸形的笏的老頭。笏 怎麼變畸形了?是因為改朝換代了嘛。如今已經不是漢家王朝,上朝已經用不著笏了,官員們也不再是文禽武獸,而個個是金錢鼠尾頭、頂戴花翎。曾經手持朝笏、威儀赫赫的漢家臣子,如今老了,卻被剃髮易服、向胡人跪拜口稱奴才,受此奇恥大辱,是不是很畸形,很可悲?

    【原文】 蛛絲兒結滿雕樑,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

    【解讀】 甲戌本側批告訴我們,前句是指“瀟湘館、紫芸軒等處”;後句是指“雨村等一干新榮暴發之家”。這兩句所寫的事顯然都發生在大觀園內,再結合甲戌側批,我們就可以得知:瀟湘館、紫芸軒等處雖然已經結滿了蜘蛛絲,但賈雨村一干人,將綠紗糊在蓬窗上,收拾一番,住在了大觀園。

    這樣的情節在紅學家看來完全是無稽之談,但這恰恰是紅學家奉為瑰寶的“甲戌本”披露的隱藏情節。當年年輕的胡適得到甲戌本,卻看不出其中的端倪,要是給蔡元培等人看到,那“紅樓”的謎早已解開了。

    更令人震驚的是,吳祖本(癸酉本)後28回,一絲不差地印證了這兩句話隱藏的情節。 前一句,印證在第87回《花柳質命斷無情獸……》,當聽到了迎春被孫紹祖害死之後,賈寶玉來到了迎春的紫菱洲,書中這樣描寫的
寶玉頻頻到紫菱洲徘徊嗟悼,只見人去房空,池苑依舊。及至進了內間,又見軒窗緊閉,屏帳空垂,棋枰上蒙了一層層塵灰。寶玉輕輕拂去,見案上銅鏡裡,恍惚有人面在梳妝,對他輕輕一笑,再一看,又什麼都沒了。寶玉嘆了一聲,望著樑上掛的燈籠,早已是蠟滅紙破,空沾舊塵。寶玉望著牆上一幅舊畫,乃迎春幼年時惜春為他所作,畫上之人巧笑嫣然,可如今又在何處?”  

賈寶玉當時賦詩三首,第一首的最後一句“畫棟蛛絲網寂寞”,正對上了“蛛絲兒結滿雕樑”。 (當然紫芸軒,到底是指迎春的紫菱洲,還是指寶玉的絳雲軒?不得而知)

    癸酉本里是實實在在寫了“瀟湘館”結滿蛛絲的。 在98回,賈寶玉終於回到了大觀園,發現滿目淒涼、一片荒蕪衰敗,特別是來到瀟湘館,發現人去樓空、蛛絲結滿雕樑。原文這樣寫的:

    又來至瀟湘館,卻見竹林被人砍去,不餘半點,只留平地。寒煙漠漠,落葉蕭蕭,人面不知何處尋,空留熱淚情難寄。步入房中,卻是桌翻椅倒、紙片撒了一地。藥爐打碎,帳幔鋪地,【樑上結滿蛛絲】。

    瀟湘館最妙的就是其竹林,當年可是龍吟細細、鳳尾森森,如今是寒煙漠漠,落葉蕭蕭,怎能不令人痛殺!

    竹林全被砍掉,不餘半點,可見“竹子”遭遇了毀滅性的屠殺,竹,朱也,暗喻朱明子孫被屠殺殆盡。

    大觀園原來的主人死的死,逃的逃,反倒是賈雨村一干新榮爆發之徒,堂而皇之地住進了大觀園,“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這樣的情節,癸酉本後28回裡也有。在107回:

    不大一會,雨村回來,同寶釵趕往榮府,命家奴把家具都搬了過去,【見蓬窗漏著風,又命人把綠紗糊在上面】。寶釵拿起銅鏡,理了理鬢髮,卻見滿頭白霜,一臉皺容,竟是老矣。想起賈家往事,心酸悲淒,落了些淚。又想起寶玉一直下落不明,心裡越發悲愴,踉蹌著撲到床上抽泣起來。

    書中交代,是賈蓉讓賈雨村搬進了榮府,享受此福利的還有冷子興等。賈府徹底家破人亡,而賈雨村、冷子興、金榮、北靜王等人,卻大發國難財,成了改朝換代的新榮爆發戶。

    這段情節也交代了薛寶釵後來是跟賈雨村在一起,印證了那句“釵在奩內待時飛”。這裡也說到了寶釵在照鏡子時“滿頭白霜”,是印證下面那句“如何兩鬢又成霜”。

  ;   【原文】 說什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

    【解讀】 這是寫後來的薛寶釵史湘雲,上面癸酉本107回那段文字就印證了薛寶釵“理了理鬢髮,卻見滿頭白霜”。緊接著後面就寫到了史湘雲和賈寶玉晚年相依為命的生活,其中就有“撿煤核”的情節,當年周汝昌老先生從清人筆記上拾得這個故事,而津津樂道幾十年,殊不知這是吳祖本後28回裡的故事。可見吳祖本(癸酉本)在清朝也被人隱隱約約地透露過,並非是現代人續寫的偽本。

    【原文】 昨日黃土隴頭送白骨,今宵紅燈帳底臥鴛鴦。

    【解讀】 這兩句詩和甲戌側批,也揭示了重要的隱秘情節——賈寶玉為林黛玉埋葬白骨;賈寶玉轉眼又和薛寶釵成了帳底鴛鴦。這在紅學家和無數善良的紅迷看來,完全是駭人聽聞!

    賈寶玉竟然收埋林妹妹的白骨,這是誰'喪心病狂'編出來的荒誕情節?

但癸酉本里確實是這麼寫的,前面我們在解讀林黛玉之死時已經說了,這裡不贅述。善良的紅迷和掉入'曹家溝'的紅學家,之所以死活不相信,實在是“白骨”這詞與風花雪月的紅樓夢、大觀園太不協調了,太刺眼了。林妹妹神仙一般的人物,就算她化作蝴蝶飛去,也不可能成為一堆白骨啊。以前我也不信。但後​​來發現,《紅樓夢》裡面'白骨'的字眼,經常出現,我們大概羅列一下:

    1)【白骨】如山忘姓氏,無非公子與紅妝(第八回中的詩)

    2)向反面一照,只見一個【骷髏】立在裡面(風月寶鑑的反面裡)

    3)好知青塚【骷髏骨】,就是紅樓掩面人(風月寶鑑裡的批語)

    4)雨淋【白骨】血染草,月冷黃沙鬼守屍 (寶玉《姽嫿詞》)

    5)爾乃西風古寺,淹滯青磷;落日荒丘,零星【白骨】。 (寶玉《芙蓉誄》

    …………

    至於癸酉本後28回,那“白骨”字眼無處不在,不勝枚舉。以至於賈寶玉見到“山崖上亂石壘堆,象重重白骨”,嚇得神誌不清、精神錯亂。那是因為他親眼目睹過屍骨如山、白骨累累的慘狀。


此貼已經被作者於2015/10/9 17:25:24 編輯過

    【原文】 金滿箱,銀滿箱​​,轉眼乞丐人皆謗。正嘆他人命不長,那知自己歸來喪!

    【解讀】 甲戌側批說“金滿箱,銀滿箱​​”是指王熙鳳,做乞丐是指甄寶玉、賈寶玉。這倒沒什麼異議,癸酉本里都寫到了甄、賈兩個寶玉都做過乞丐。就是紅學家也是相信這一情節的。而後面一句“歸來喪”到底是指誰?我認為依然是指王熙鳳。

    在第43回,說尤氏來到榮府找王熙鳳,與平兒有這麼句對話:

   尤氏又道:“我看著你主子這麼細緻,弄這些錢那裡使去!使不了,明兒帶了棺材裡使去。”庚雙夾:此言不假,伏下後文短命。尤氏亦能幹事矣,惜不能勸夫治家,惜哉痛哉!

    比較特別的是庚辰本有這段批語,靖本也有和此幾乎相同的批語。都說是伏後文短命,顯然是指王熙鳳。

    特別是“歸來喪”三字更符合王熙鳳。無論哪個流派幾乎都相信王熙鳳後來被休了,回到了金陵娘家。那她有沒有再回賈府呢?根據“歸來喪”三個字,應該是回來過,不過死了。既然死了怎麼回​​來?讓人費解。所幸吳祖本105回《王熙鳳知命強英雄》給了我們答案。 原來王熙鳳被休後在金陵又因為舊案翻了被押往京城,後來她在牢裡上吊身亡,在太虛幻境掌管結怨司,但心裡始終惦念著賈府,在一個大雪茫茫的日子,化作一個中年乞丐,來到賈府,而撿到了躲在雪地裡的通靈寶玉,知道了賈府所遭受的變故。 這就是王熙鳳“歸來喪”的故事,實在讓人完全猜想不到——王熙鳳是死了之後才回到賈府的。

    這回故事,不僅回目“薛寶釵藉詞含諷諫王熙鳳知命強英雄”符合脂硯齋的批語;那大雪茫茫,也符合紅樓夢曲收尾“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王熙鳳魂魄歸來之時,賈府已是家破人喪,故曰“歸來喪”。 ……這一回的故事,是後28回裡最讓我感佩的,如果說這真是後人的續筆,能寫出這樣離奇曲折又合情合理、感人肺腑的情節,也足以讓人膜拜。反正,我是徹底信服了這樣的情節安排。

    當然你要說“歸來喪”是指林黛玉,也說得通。 早在第28回,林黛玉在吟完《葬花吟》發現寶玉在附近,就說了句“啐!我道是誰,原來是這個狠心短命的……”。

    在第57回,紫鵑一個玩笑把寶玉嚇得神誌不清,“紫鵑忙上來搥背,黛玉伏枕喘息半晌,推紫鵑道:'你不用捶,你竟拿繩子來勒死我是正經!'”  這裡吳祖本有條批語:【吳祖本注:此言不假,伏後文短命。 】  同時'拿繩子勒死我'也對應了後來林黛玉假意讓紫鵑去拿繩子捆書,實則用繩子上吊的情節。

    賈寶玉後來回到園子裡時,在老槐樹下看到了林黛玉的白骨,才知道林妹妹已經死了一年多了。 正嘆他人命不長(笑罵賈寶玉是狠心短命的),哪知自己歸來喪(這個歸來,是指賈寶玉歸來,寶玉回到賈府,發現黛玉已經成白骨了)。

    所以,歸來喪,可能是指王熙鳳,也可能指林黛玉,或許指她們兩人甚至更多人。

    【原文】訓有方,保不定日後作強梁

   【解讀】甲戌本在這裡的批語“柳湘蓮一干人”,是紅學批語中最大爭議之一。柳湘蓮這麼瀟灑的人物,《紅樓夢》裡面難得的正面形象,怎麼可能做“強梁”呢?可甲戌本側批就是這麼寫的,紅學家也不好推翻。

    同樣是吳祖本後面解開了這個謎團。第92回《家宅亂惡子通強梁,世道艱道人連流寇》,原來通強樑的是賈蓉,連流寇的才是柳湘蓮。 當然後來很快的柳湘蓮和賈蓉、賈薔、冷子興、薛蟠等走到一起了,都成了“強梁”。但一開始,是“連流寇”。原來所謂“​​湘蓮”,乃是“相連”之意,與流寇(農民軍)、強梁(戎羌)相勾連。

    吳祖本里有這樣一段,這是此前網絡上披露的癸酉本所遺漏的內容:

    < font color="#482eef">黑山村的老砍頭烏進孝同四個養子也闖進園子殺人了,高喊什麼“天有恩與人,人無報與天,當殺盡天下人,以合天意,婦則淫之殺之,孺則煮之食之。”因與柳湘蓮的隊伍合為一處,到處殺伐作惡。

    這段情節是說烏進孝的隊伍和柳湘蓮的隊伍合在一起,到處殺伐。烏進孝原本賈府的莊園主,他帶領的人馬當然是種地的農民,前面我們也說了,烏進孝是影射張獻忠,這裡是指他的隊伍自然是流寇(農民軍)。柳湘蓮的隊伍和烏進孝的合為一處,表明一開始,柳湘蓮也是流寇(農民軍),後來才跟賈蓉賈薔的隊伍(戎羌)在一起。 當然流寇也好,戎羌也好,對賈府來說,都是強梁、強盜!所以甲戌本側批說柳湘蓮一干人是強梁,可沒有半點冤枉。

【揭秘】 柳湘蓮到底是誰?

    有人據此認定柳湘蓮是影射李自成,因為烏進孝影射張獻忠嘛,柳湘蓮(相連)和李自成的名字,不也很對仗嘛。   對此我持保留意見。因為我前面揭秘的是趙姨娘、賈環他們才是影射李自成。柳湘蓮應該是在流寇和戎羌兩路人馬里都混得開的勢力,後來他也和趙姨娘賈環的勢力多次交鋒,還從賈環手裡救走賈寶玉。因此他是個很複雜的人物。這從他的名字也能看出一二。

    柳湘蓮,一個'湘'字,很容易讓人想到史湘雲、瀟湘妃子林黛玉。再加之他與賈寶玉的知己關係, 可見他是一個或者說至少曾經是明朝勢力的人。

    但他又有個外​​號叫“冷二郎”,一個'冷'字,突出了他和薛寶釵、冷子興等人的關係,尤其是和薛蟠之間糾纏不清,到後來加入賈蓉賈薔(戎羌)隊伍,可見他後來是滿清的人,至少關係不差。

    與柳湘蓮有關的,還有個重要的人物尤三姐,她是用柳湘蓮的鴛鴦劍自殺的。鴛鴦劍是怎麼來的?熟讀三國的朋友,肯定知道劉備的武器就是鴛鴦雙股劍,也叫雌雄雙股劍。除了劉備,歷史上還有誰跟鴛鴦劍有關?

    就九峰真人吳雪村先生考證,吳三桂的嫡孫子吳世璠(吳應熊和建寧公主的兒子)當時就是用鴛鴦劍戳喉嚨自殺的

    那是不是代表尤三姐和吳三桂的孫子有某種內在關聯?

吳、尤, 無(吳)恥之尤? 吳三桂是漢奸王八蛋,,確實是無恥之尤。 三桂 與 三姐,都有個“三”字。 吳三桂不是個東西,是當時有名的王八(陳圓圓的事、做漢奸的事),他的孫子吳世璠,倒是挺有骨氣。吳三桂在衡陽稱帝沒多久,清軍趕到,自己半病半驚嚇死了。外界一致認為,吳世璠肯定立馬投降,學他爺爺當年也做一回烏龜王八,可他祭出反清大旗,逃回雲南繼續抗清。後來被清軍團團圍住,他也寧願用鴛鴦劍自殺,也不投降。這讓當時的反清力量紛紛感到有些懊惱,原來錯看了吳世璠,早知道和他聯合反清多好啊。

    尤三姐自殺,柳湘蓮遠走他鄉。這事在賈府引起不小震動,王熙鳳聽了這事說了句很奇怪的話。

   興兒隨將柳湘蓮的事說了一遍。鳳姐道:“這個人還算造化高,省了當那出名兒的忘八。”

    在王熙鳳看來,柳湘蓮沒有和尤三姐在一起是他的造化,否則他也可能成了“那出名兒的忘八”。 那原來“出名兒的忘八”是誰呢?在那個時代,當然非大漢奸吳三桂這個烏龜王八莫屬。 這是人人都知道的事。   殊不知後來的柳湘蓮,依然和戎羌勾結到了一起,也算得上是個忘八!

    綜合上面這麼多線索符號,那能不能在歷史上找到跟柳湘蓮對應的人物?

    我只能想到是台灣鄭家(鄭芝龍鄭成功鄭經祖孫)。 ——當然也有很多高人得出這同樣的結論,並非我獨家揭秘。

    鄭芝龍原本是東南沿海第一大海盜,說他是流寇也算不得冤枉。後來歸順大明,成為明朝最牛叉的海軍,和荷蘭海軍為台灣多次交戰,直到他兒子鄭成功徹底打敗荷蘭,收復台灣。那時候,是鄭家與大明的蜜月期。隨著崇禎自殺,南明弘光帝被殺,鄭芝龍兄弟又擁戴唐王朱聿鍵(即隆武帝)。但一年之後,鄭芝龍不顧兒子鄭成功的反對,毅然降清。一到北京,就被徹底扣留。鄭成功繼續抗清事業,一直到鄭經這一代。

    所以鄭家父子,既做過海盜,也做過忠臣,既是降清漢奸,又是反清英雄…… 這表現在柳湘蓮身上就是個矛盾體。   柳湘蓮原本就是在社會上混的,黑白兩道都吃得開;又頗有俠義風範;他既連流寇,又通戎羌;他帶人攻打賈府,又不顧危險去救賈寶玉;……在癸酉本里,他完全是個亦正亦邪的人物。

    善良的讀者之所以不願相信柳湘蓮會是“強梁”,就跟我以前也不敢相信鄭成功竟然有個做海盜、做漢奸的老爹一樣。

    如果說尤三姐是影射吳三桂和吳世璠祖孫的話,那柳湘蓮就是影射鄭芝龍鄭成功鄭經祖孫< /b>

    也有高人考證出,吳三桂當年和鄭成功的兒子鄭經有秘密接觸,達成合兵反清復明妥協。表現在小說裡,就是尤三姐一門心思要嫁柳湘蓮。    尤三姐走來說道:“姐夫,你只放心。我們不是那心口兩樣人,說什麼是什麼。若有了姓柳的來,我便嫁他。從今日起,我吃齋念佛,只伏侍母親,等他來了,嫁了他去,若一百年不來,我自己修行去了。”說著,將一根玉簪,擊作兩段,“一句不真,就如這簪子!”

    然而鄭經在準備過程中,發現吳三桂根本不是真心反清復明,而是一心想自己做皇帝的,於是迅速撤兵而去。表現在小說裡,就是柳湘蓮來退親,要回定情信物鴛鴦劍。哪知道這時的尤三姐,已經成吳三桂變成了吳世璠。小說中說(柳湘蓮)自然是嫌自己淫奔無恥之流,不屑為妻。 於是選擇了自殺。    尤三姐此前確實算得上是“淫奔無恥之流”,特別是與賈珍賈蓉那一段,穿得是青青綠綠(代表降清),酥胸半露,不像男人玩了她,倒像她嫖了男人。

以前的尤三姐是吳三桂,是“淫奔無恥之流”。自從看上了柳湘蓮,她轉眼成了吳世璠,成了貞烈女子,這讓柳湘蓮和所有人都始料未及。

    尤三姐前面是淫奔無恥,(情榜裡的封號也叫恥情),後來又貞烈自殺。真讓人看不懂。

    柳湘蓮亦正亦邪、亦俠亦盜,亦忠亦姦,(情榜裡叫情冷)也讓人摸不透。


    其實這是因為他們同時影射了做法迥異祖孫、父子所致,也就是尤三姐身上同時有吳三桂和吳世璠的影子,柳湘蓮身上則同時有鄭芝龍和鄭成功的影子。

回帖人:Medivh_0k
居士又來寫帖子啦!柳湘蓮和尤三姐的映射很讓人信服。給居士頂貼

回帖人:寒陰复晴
此貼是一定要留跡細讀的,雖只略看幾眼,便知樓主確有水平,有時間一定向樓主好好學習!

回帖人:loveflowers1
讀來津津有味。 。 。 。不能停歇。 。 。不願停歇。 。 。盼樓主,佩服樓主明史通曉! ! !

繼續等。 。 。 。

    【原文】 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

    【解讀】這句說的是王熙鳳的女兒巧姐的命運,想必都沒什麼異議,因為連高鶚的續本都寫到了巧姐被流落到煙花巷的事。甲戌批語雖然沒指出名字,但也寫得明白:〖甲眉:一段兒女死後無憑,生前空為籌劃計算,痴心不了。 〗  意思是父母死後,兒女婚姻無憑(自古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嘛),生前忙著籌劃計算,後來全成空幻。

    那問題來了,生前忙著籌劃計算的、幫兒女擇膏粱的,到底是誰?是王熙鳳,還是賈璉?

    我們會下意識地認為是王熙鳳,因為她是個好事的、攬事的,自己女兒的婚事,當然她說了算。但在癸酉本里,則是賈璉在籌劃、'謀膏粱'但選來選去都沒選到中意的,結果賈府被抄家,王熙鳳自殺,賈璉被斬,巧姐的婚事就此擱淺。最後還被狠心的哥哥賈蓉和惡毒的舅舅賣到了青樓,幸被被劉姥姥贖出,嫁給了板兒。總體來說,巧姐的故事是寫得合情合理的,賈璉去張羅女兒的婚事也是說得通的。

【原文】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

    【解讀】批語說是賈赦、賈雨村一干人。癸酉本為此揭了秘:賈赦因為買官事件被追查,最後被戴上枷鎖流放。賈雨村的事有點詭異,他一心往上爬,結果新來的上司竟然是他的冤家對頭,就是葫蘆廟裡的小沙彌、葫蘆案裡的門子!這門子一心復仇,將賈雨村抄家,連同薛寶釵一同流放到東北寧古塔。   

   一個門子竟然做了賈雨村的頂頭上司,這太詭異了,完全不合情理啊。 你說不合情理,人家87版電視劇裡就這麼拍的呢。


(劇中最後賈雨村被戴上了枷鎖流放)

    要我說,癸酉本里這麼寫是合情合理的,而87版電視劇這麼改寫,卻無憑無據。

    賈雨村貪圖名利,昧著良心辦事,遲早栽跟頭,是肯定的。但不管是什麼下場,都輪不到一個門子做了大官來整他。因為87版電視劇的故事背景設定,是在一個太平盛世,其服飾什麼的顯然是指明朝。在明朝,一個小沙彌、一個門子出身的人,是沒資格做大官的。賈雨村做官,他是進士出身,門子別說中進士,就是連參加科舉考試的資格都沒有。因為明朝也基本沿用了元朝的戶籍制度,比如兵戶後代只能當兵,工匠後代只能做工匠,儒戶後代只能去做讀書人……雖然後來也放開了很多,但屠戶、衙役等人依然是沒資格參加科舉的。如果說87版電視劇的故事在明朝,門子不可能做大官,而且做得比賈雨村還大。那有沒有可能,門子是當兵,得了軍功,成了大將軍什麼的呢?那也未必奈何得了賈雨村,一來明朝的武將地位很低,同級別的武將見了文官都要下馬跪拜。賈雨村進士出身,一出來就是應天府知府,官可謂不小。而且明朝軍隊的真正有實權的大官,如都督等,其實都是文官,都是進士以上出身。武將軍功再大,也做不了一把手。 所以,只要故事在明朝、在太平盛世,門子想翻身打倒賈雨村,這樣的事情幾乎不可能發生。

    
(劇中門子成了穿圓領戴烏紗的大官,坐在轎子裡,押解賈雨村)

    那為什麼同樣的情節,在癸酉本里,我卻說它是合情合理的呢?


    那是因為癸酉本里,紅樓夢的故事背景是在一個“末世”,是流寇橫行、戎羌趁亂得了漢人天下的亂世!是改朝換代的亂世! (說白了就是明亡清興之際唄) 那門子,在前朝是個不得志、被賈雨村打擊流放的犯人;但現在是亂世,靠拳頭說話,他成了亂世英雄,得了軍功,成了戎羌新王朝的開國功臣,那要整治賈雨村,自然不在話下了。

    不過我一直搞不明白的是,87版電視劇關於賈雨村和門子的故事結局,怎麼跟癸酉本出乎意料的一致?當時電視劇是由俞平伯、周汝昌等紅學大家把關的,當時的編劇們怎麼會編出這樣的情節?俞平伯是非常篤信靖本批語的,但靖本批語也沒透露這樣的情節啊。   除此之外,87版還有很多細節,比如南安太妃認探春為乾女兒,代替她的女兒去海疆和親,這也是癸酉本里的故事。如今的紅學家們是斷然不認可癸酉本的,可是由紅學大家把關的87版紅樓夢,卻赫然出現癸酉本里的故事情節,真不知是該哭還是該笑。

   【原文】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

   【解讀】甲戌批語說這是寫賈蘭、賈菌後來的故事。想必是賈蘭、賈菌後來高中了。但尋常高中,哪怕中了狀元,未必能紫蟒袍加身。蟒袍是僅次於龍袍(龍袍龍有五爪,蟒袍是四爪),是上等官員的禮服。剛考中的進士們,連官都不是,自然沒資格穿。蟒袍加身,是大夫們的最高理想,即意味著位極人臣,榮華富貴。同時受封誥的婦女也可以穿紫袍。

    高鶚的續本說賈蘭和賈寶玉的兒子賈桂高中,蘭桂齊芳,不過也只是中了舉人。離蟒袍加身不知道多遠。更與李紈的判詞以及曲子完全對應不上。

    癸酉本(吳祖本)寫得合情合理,摘錄如下:

    忽有一日眾官兵前來報喜訊,道賈老爺又升官了,要李紈穿上蟒袍進宮謝恩。李紈素來不喜功名,推辭道:“穿上這個倒也可笑,羞不死人。”然眾人皆道是皇上親賜,聖命不可違。李紈尷尬地穿了,卻不合身,袖子長了許多。又向眾人詢問賈蘭此次升官緣由。原來賈蘭在疆場立下赫赫戰功,聖上賜命嘉獎,將賈蘭官職連升幾級,賈蘭、賈菌二人皆爵祿高登。聖上聽聞李紈守寡數載,辛苦教兒子讀書揚名,感念落淚,深為敬佩道:“如此貞節女,世人共仰,日後必立貞節牌坊,令後人敬仰效仿。”一時興起,竟大筆一揮,也封了李氏高官厚祿,派人去往山中給李紈紫蟒加身。

    李紈受寵若驚,拋了破襖寒衣,帶上珠冠,披了鳳襖,胸懸金印,頭戴簪纓,八面威風坐了轎子進宮謝恩去了。一時哄動全城,無人不知,無人不羨。誰知李紈回家後不到一月就一病而亡,空使世人嗟嘆。


    也就是賈蘭是立了戰功,被新王朝的皇帝封賞,母親李紈成了誥命夫人,穿紫蟒袍入宮謝恩。新王朝乃是多了漢人江山的戎羌王朝啊,是賈寶玉誓死不願去效命的,而賈蘭身為前朝勳貴的後代,竟然為外族效命,立了軍功,等於是踏著同胞的屍骨上位,李紈受此榮譽,心裡只有驚嚇、羞愧,哪有半點驚喜?所以入宮謝恩回來不到一個月就死了。為了兒子,李紈一輩子過得如冰似槁,終於盼到兒子功成名就了,誰知道是這般結果。作者對他們母子是持批判態度的,世人對他們母子是嘲諷的。

    【原文】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

   【解讀】 亂哄哄,說的是當時的時局,並不只是賈府亂了、大觀園亂了,而是整個天下都是亂哄哄。原因很簡單,因為現在是“末世”。高鶚的續本完全沒體現“末世”、沒寫出亂哄哄的情景來。

    你方唱罷我登場:說的是各路人馬、三教九流、戎羌流寇、亂臣賊子、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煙塵……全都趁“末世”出來打殺劫掠,豈能不亂哄哄?這樣的結果,自然是無數的家破人亡、妻離子散,自然是流落他鄉​​、客死他鄉。

    如果結合癸酉本後28回,(即使拋開癸酉本,根據判詞和前面的伏筆)我們也可以看到,書中的大部分人物,不是流落他鄉​​,就是死在他鄉,沒有幾個回故鄉的。

    柳湘蓮懼禍走他鄉,賈迎春出嫁一年赴黃粱,

    ; 賈元春望家鄉路遠山高,賈探春遠嫁到海疆,

    王熙鳳家亡人散各奔騰,賈巧姐亂世流落煙花巷,

    妙玉失身瓜洲渡,惜春獨臥古佛旁,

    邢蚰煙魂斷大峪嶺,薛寶琴漂泊在江南,

    晴雯壓根不知道家鄉在何方,呆香菱致死方能香魂返故鄉,

    林黛玉玉帶林掛,薛寶釵金釵學裡埋,

    史湘雲湘江水逝楚雲飛,賈寶玉懸崖撒手一去不復歸

    ; …… ……


    噫吁兮,好一個反認他鄉為故鄉


    ; 甲戌批語說〖甲戌側批:太虛幻境青埂峰一併結住。 〗,意思是不管什麼人,最後都去了太虛幻境,通靈寶玉再回到青埂峰。對應在癸酉本里,就是紅​​樓夢裡的各路人等共108人,全部到了太虛幻境,入了情榜,每人都得了封號。這就是書中前面提到的“到太虛幻境銷號”,類似於《封神演義》裡各路神仙妖魔都去了封神颱。

    【原文】 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 font style="font-size:16px"> 【解讀】為他人作嫁衣裳,是句俗語,但就如甲戌批語說的“〖語雖舊句,用於此妥極是極。〗”,用這句為整首詩做結,太妥帖不過了。

    紅樓夢裡各路人馬,各懷鬼胎、各打算盤,你方唱罷我登場,鬧得國破家亡、亂哄哄一場,最後卻是為他人做嫁衣裳。   

那這“他人”是誰?

    吳祖本里告訴我們是“戎羌”。 對應歷史,我們自然知道是“滿清”。 回望明末清初,不正是如此嗎?

   李自成、張獻忠這些流寇,大殺四方,弄得大明朝國破人亡、流血千里;

   ;  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這些三藩,投機鑽營,用同胞的鮮血染紅了自己的頂戴花翎紅纓子;

    大明的亂臣賊子,先是向李自成搖尾乞憐,後又爭先恐後向滿清納降跪拜;

    明朝的君臣將相,大敵壓境,不思團結一心,卻一味地勾心鬥角、結黨營私,錯失良機;


    ……

    可這些人都是什麼結局呢?

    流寇們殺人無數,自己也被殺無數,李自成在北京只當了一天皇帝,就將北京城拱手讓給了滿清;張獻忠在四川殺人如麻,結果自己一死,他的人馬在乾兒子孫可望帶領下後來投降了滿清。

    吳三桂等三藩們,做亂臣賊子曾經風光一時,但一旦天下平定,滿清就拿他們開刀,抄家的,滅族的,還被永遠釘在了漢奸的恥辱柱上。

    洪承疇、鄭芝龍等降清的,鮮有人得到了善終,反都成了歷史的笑柄。

    溫體仁、周延儒等權臣,一味熱衷於黨爭、搞政治鬥爭,誤國誤民,崇禎皇帝臨死還在聲討他們是“諸臣誤我” ,“諸臣是亡國之臣,皆可殺”。在歷史上,也落下了“奸臣”的罵名。


    ……

    這些人蠅營狗苟一生,最後為滿清做了嫁衣裳,讓漢人大好河山落入滿清之手,漢人從此受盡屈辱壓迫。實在是太荒唐了,太悲哀了。作者的滿腔悲憤,卻不能言說,只能藉助這首詩來聊吐一下胸中的悶氣,可嘆後人鮮有人看懂,反倒被紅學家認為,這不過是首宣揚“色即是空”的虛幻宿命論而已。 作者泉下有知,豈不更加痛殺!

回帖人:蘭國居士

轉至第1325樓第1325 樓陽光_vp 2015/10/10 16:33:43  的原帖:樓主的出書計劃可在考慮之中?另煩請樓主也談一談臘油凍佛手的故事吧,後28回好像沒有提到哦。謝謝這蠟油凍佛手,是賈母喜愛的一件雕刻藝術品,當然不是“蠟燭的油”冷卻雕琢成的,有人說是一種蜜蠟,跟琥珀差不多,素有“千年琥珀,萬年蜜蠟”的說法。也有人說是 黃蠟石。黃臘石首先發現於真臘國(今柬埔寨),故稱臘石。

不管這玩意是什麼材料做成的,總體來說不算名貴。賈母要過去擺了幾日覺得煩了,就還給了王熙鳳,平兒也說這玩意在樓上放著呢,也不是什麼稀罕的東西,責怪賈璉突然問題這事,像是疑心她們“昧”了去一樣。

若非要解​​讀這個“佛手”,那得回到第41回,這回多次出現佛手,不過是吃的那種佛手。在說到板兒玩佛手時,庚辰本有段批語。

    〖庚雙夾:柚子即今香團之屬也,應與緣通。佛手者,正指迷津者也。以小兒之戲暗透前回通部脈絡,隱隱約約,毫無一絲漏洩,豈獨為劉姥姥之俚言博笑而有此一大回文字哉? 〗

   佛手者,正指迷津者也。 批語說借板兒這樣的小兒之語,暗透前回通部脈絡。   那這里賈璉故意跟鴛鴦提起蠟油凍佛手,是不是話裡也有什麼機關?或者是賈璉想藉鴛鴦的“佛手”來為自己指點迷津? 後來我們也知道,鴛鴦這次是幫了賈璉的。

鴛鴦真正喜歡的人是賈璉,也曾幻想過做賈璉的小老婆。這是賈府上下都知道的。賈赦將自己的丫頭秋桐賞給賈璉,也是希望賈璉能夠投桃報李,將鴛鴦主動讓給他。

回帖人:蘭國居士

liehuofenfei的原帖:昨夜朱樓夢,今宵水國吟。


    島雲蒸大海,嵐氣接叢林。


    月本無今古,情緣自淺深。


    漢南春歷歷,焉得不關心。


水國,恐怕不是指大清,從後面的句子看,恐怕是指台灣。鄭成功退守台灣繼續抗清,所以,今宵是在台灣吟唱,漢南春歷歷,焉得不關心呢?

說得很有道理,這首詩描寫的景象確實很像台灣,薛寶琴說的真真國女子,也很像當時曾盤踞台灣的荷蘭人。

至於詳解,我單獨發一文。

補逐風兄:
6、石自媧煉而聚魂魄(文化基因)。
7、石木(自然、天地、人倫)前盟永久常綠、溥延長存。
8、石記人文(江南女子本姓秦)、曹雪芹改名《金陵十二釵》(明都,含南明,以黛玉等為文脈載體)
9、勒石為銘、史實連接現實(金陵、神京一體),有清融入。
結論:歸農耕、樵、漁、讀五族共和,冀企香融金谷、花媚玉堂,即便茅椽瓦灶亦“雖今日之其風晨月夕、階柳庭花,亦未有傷於我之襟懷筆墨者”,——不墜承傳中華文明青雲之志。
而決非囿於僅僅淺顯嘆謂之紅樓一夢,——歸結於夢是種很糟粕的虛無意識,是程高配合當政辨子主體思維的妄涎認知。
所以,只有《石頭記》,沒有《紅樓夢》。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mlink&aid=33057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