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什麽叫中華道統?為什麽真正的佛教不參政與經商?
2015/08/23 16:40:00瀏覽239|回應0|推薦0

什麽叫中華道統?為什麽真正的佛教不參政與經商?

  
    中華傳統文化是釋、道、儒的總稱,分為入世間法和出世間法。道家本身是出世間法,但其又有入世間法的部分。《道德經》開篇就明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句話開宗明義:用人們能認知的常識和常理及名詞概念,講人們不知道的高層次的道理。

    實際上儒家和中醫學都是道家的入世間法,儒家治的是人心,闡明人的本質內涵,以完善和升華人的仁心與義理之道德精神內涵為本、以“尊天地、敬神明、中人和”來建立天、地、人三才一體的社會道德秩序,內用道理來調理人心,外用禮儀來規範和完善人的德性,內外雙修,追求的是國泰民安及國與家的長治久安;中醫治人身體上的病。佛教是後來外來的宗教,是純出世間法不涉世事,因此,中國雖然三教並立,但是從國家政治層面的“內用黃老,外示儒術”和軍事和經濟諸多方面的知識還是來自道家,這是中華道統的含義。

    周朝八百年道德文章奠定了後世的文功武治之千秋基業!周公旦制禮作樂,建立的典章制度,《周禮》影響了整部中國歷史。姜太公是周朝的開國元勳之一,亦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影響久遠的傑出的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道家分化出的儒、道、法、兵、縱橫諸家皆追認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春秋戰國的過程,從文化上講碩果累累,百家爭鳴的過程中完善了儒家的系統學說,老子也於亂世之中留下了以後道教的主要經典《道德經》五千言,特別在戰國後期,出了一個很有名的人物就是道家的王詡,世俗稱之為“鬼谷子”、

    鬼谷子,姓王名詡(道家記載),民間稱為王禪老祖,春秋戰國人士中國歷史上戰國時代的顯赫人物,是“諸子百家”之一,他的徒弟有:孫臏、龐涓、蘇秦、張儀、毛遂、徐福、甘茂、司馬錯、樂毅、範雎、財澤、鄒忌、麗食其、蒯通、黃石、李牧、魏僚、等都是主宰戰國後期的風雲人物。

    整個戰國後期可說是鬼谷子的學生縱橫家搭台,百家唱戲,兵爭天下的過程!直至秦朝的確立,這個過程留下了《孫子兵法》和縱橫術《捭闔策》。

    儒家的確立、道教經典《道德經》的傳世,《孫子兵法》和縱橫術《捭闔策》,這些都是春秋戰國以後的中國人精神和文治武功的基礎,見證了春秋戰國之輝煌歷程的同時,也是整個東亞中華文化圈的文化基因,這就是中華道統的意義。


    我們通常指的佛教,是指統稱八萬四千法門之一的釋迦牟尼的“戒、定、慧”法門,這一法門首先要出家受戒,在家居士也一樣,什麽叫受戒?為什麽要受戒?

    受戒就是接受戒律,在持戒中逐步戒掉人的一切欲望和執著,神佛沒什麽,和尚就要“戒”掉什麽。在長年累月的苦修中持戒當人心去盡以後,人心一空就能入“定”,“定”中生出超越常人的“大智慧”,修到什麽境界就進入什麽境界,出三界就有果位了。人世間的一切都是因果報應,出家人只要一個飯碗與幾件衣物其它都是多余,過去親人世緣已盡而不相認,那只是蕓蕓眾生之一員,因此,真正的佛教徒是不會參政治和世事,更不會經商參與就是不守戒律而犯戒了,犯戒就得從新受戒而持!修煉就是要從名、利、情中跳出去,以斷絕名、利、情為要,否則就是一個假和尚和假居士。

    佛教理論的本身和修煉方式,保證了真正的佛教徒是絕無可能參政和議政及經商的,否則就是敗壞佛門的邪教和邪教徒!這也是中國歷史上佛教不被政治所蠱惑利用,為禍人間的原因,這都是有理論保證的,偏離理論就是邪教,而被真正的守戒教徒抵制。

    基督教其實也是一樣的,基督教的大愛和佛教的慈悲一個意思,只是文化背景不同叫法有異罷了。基督教是修神的,佛教是修佛的,都是不同文化體系和背景之下如何修神的不同法門,追求的目地不同,理論基點是遠遠高於人的常理和常識的,如果參與人事就一定會變異宗教教義為政治所利用,在變異和敗壞宗教教義的同時,形成為禍人間的邪教!這其實就是西方宗教邪變以後的利用宗教參與政治的西方十字軍和中世紀的黑暗政治的本質原因,也是西方政教分離的背景。其本質還是西方文化背景比較淺薄,沒有深刻的文字內涵做理論保證也是原因之一。

    繼往開來、溝通古今中西文化:

    [原創]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凱迪社區關於傳統文化的系列帖子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52&id=7850211

論古今中華,誰是封建專制與自由文明社會?


    論清誰是封建專制社會,就知道誰是老百姓的自由文明社會,這個問題實際上很簡單的的。

     1.真實的社會形態;2.文化價值觀念;3.官民比例;4.稅收。搞清楚這四個問題,誰是專制封建社會就一目了然。

    中國古代的社會是二元結構社會,政府設到縣一級。民國之前中國縣以下的占全國面積90%以上的人口和土地由當地家族和鄉紳管理,特別是商業的各行各業的商會都是老百姓的自發機構,自由結社,行首自由選舉行規大於國法,是完全由老百姓自治的,這樣的老百姓自治社會才是真正民主和自由的社會。請問:哪個家族的族長會欺壓自己的族人?哪個行首敢勾結官府欺壓同行?哪個當地的鄉紳會欺壓當地的老百姓不希望當地出人才?這些鄉紳和商會的行首一樣,都是公舉和公認的德高望重的讀書人與真才實學者,政府的責任僅僅就是護國與安民!

    漢朝前期的官員舉孝廉方正都是各地德高望重者舉薦,後來就是科舉,哪怕是乞丐只要有真才實料,今天的乞丐可能是明天的棟梁,舉賢任能不分階層,權力完全面對全社會自由開放,官員是真正靠本事吃飯的集國家之精英。民國以前退下來的官員不是集體養老而是哪來哪去、隱居者遍布農鄉,城鄉到處都有有學問的飽學之士,整個中華大地以讀書飽學為大,鉆營謀利為恥!請問誰是封建專制社會?誰是老百姓的自由民主與文明的社會?

    再來看“官民比例”。中國歷朝歷代的官民比例分別為,西漢1:7945;東漢1:7464;唐朝1:2927;元朝1:2613;明朝1:2299;清朝1:911;現代1:28。

    古代的政府設到縣一級,加上差距那麽大的官民比例,可以說:占全國面積90%以上的人口和土地上的老百姓常年見不到官員,官不擾民這是各朝各代為官的最基本鐵律!這樣真正民主和自由的長年見不到政府官員的社會,怎麽能叫專制社會呢?

    對比現代社會的真實社會形態和官民比例,請問:誰是封建專制社會?誰是老百姓的自由文明社會?

    過去的傳統文化是宣揚仁義道德,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天下為公為文化最基本信念!以啟發人的良知和理性並強調“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及“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反省”的人性主宰的社會,普遍的人愛人、人敬人,書香之家、忠厚門第傳承為榮,讀書人崇尚君子同而不黨、獨立特行的精神自覺,官員廉潔奉公講規矩,老百姓懂羞恥明禮節,人人自覺的講究道德秩序而整個社會秩序井然,非常理性與祥和,以道德來衡量人,不以成敗論英雄;而現代社會呢?是宣揚鬥爭哲學和金錢掛帥,有錢不問來源的男盜女娼!是人踩 人、人吃人的普遍不公的是權勢與金錢為成功標準的混亂無序的社會,官民皆不知羞恥為何物,請問:誰是封建專制社會?誰是自由文明的社會?!

    為什麽中國古代官民比例那麽低,這也說明了古代官員的高素質和道德修養及老百姓普遍的賢良和通情達理!這本身就說明了傳統文化的德化作用。

    至於稅收,現代社會的稅收是歷朝歷代最高的,漢唐宋明向老百姓征收的稅都很低,基本在20——30稅一之間,也就是3%左右的稅率。明朝的國家稅率才是30稅一到60稅一,甚至120稅一,也就是1.5%—0.7%的稅率。當時的歐洲則是二稅一,50%的稅率。現在各國的稅率也在2.5——3稅一,即40%——35%的稅率。看看目前的官民比例和官員的生存狀態就知道了,民眾成了官員的寄身體,政府官員成了老百姓身心的最大負擔!誰是封建專制社會?誰是老百姓的自由文明社會?就不需多說了吧。

    以上的事實,不管你用什麽“主義”和“哲學”都顛倒不了和難以抹黑的,這不是一個所謂的“學術”問題,僅僅就是一個社會常識罷了,而缺乏基本的社會常識,這就 是“五四運動”以來現代中國學者的狀態,都去人雲亦雲的搞“學問”,就是不會獨立的思考問題。總是透過某個哲學或主義的概念的框框去理解社會,就是不會用善心去體悟社會和生命的本質而失去自我,思想和心胸都非常的狹窄,變得普遍的急功近利成就了一大批欺世盜名之輩。

    所謂的50年代以後的歷史學家,其實就是一些脫離傳統文化實質和真實的社會狀態去篡改歷史的“作家”而已,用政治術語和所謂哲學胡編亂造歷史,這樣的人著作不少,但是缺乏基本的社會常識和道德的人,還談什麽學問呢?當然,害的人也多,罪孽也大!@

    更多歷史與文化真相資料:

    震撼:明朝時期外國人眼裏的中國(上、下)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id=8582612&boardid=2

    【原創】:論唯物哲學邏輯與唯物辯證法的本質特性是什麽?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id=10205678&boardid=2

中外正統文化與信仰所謂學問,終其究竟學與問的根本是為何而生,為何而死?生從哪裏來,死往哪裏去的問題,其它都是養家糊口的末節技術,微不足道!真正聰明的人對衣、食、住、行在自己階層夠用足矣,其它時間就是求道解惑而謀自己未來之究竟,在任何正當行業中都能潔身自好而修煉升華自己,對於生命而言一寸光陰一寸金,其它何足道哉?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mlink&aid=28528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