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領導者最欠缺的資質
2015/06/25 10:20:56瀏覽1940|回應1|推薦9

喜愛錦上添花的企業不乏其數,「台大領導學程」登山募資的企劃書只是投其所好。前者給錢給的與有榮焉,後者要錢要的理所當然,也理直氣壯。

這是在商言商的時代,也是翻覆「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為「要先那麼栽才怎麼收穫」的時代。

相較讓網民不爽、一時火紅的企劃書事件,中國網路近10年來一直餘波盪漾探索「誰知道北大為什麼不給胡適立個銅像?」

強國是崛起,但胖子顯然心虛。

給北大立個胡適銅像是2005年李敖的捐款與提議,當時他說:「胡適在我窮困的時候送了1000元给我,今天我相當於用1500倍來還這份人情。」早在1961年李敖寫給胡適的信是這麼說:「收到你限時寄來的一千元,開心之至,溫源寧、朱長文他們都記述過你慷慨解囊的故事,今天我竟深受其惠」。

過去的時代不流行寫企劃書,所以沒有留下李敖是怎樣向胡適求援,高調寫出名正言順的長篇文案,我們只知道李敖三言兩語表示「三條褲子都進了當舖」。

胡適慷慨解囊,給陳之藩的回信是:「謝謝你的來信和支票,其實你不應該這樣急於還此四百元。我借出的錢,從來不盼望收回,因為我知道我借出的錢總是一本萬利,永遠有利息在人間。」梁實秋轉述的說法是:「這是獲利最多的一種投資。你想,以有限的一點點錢,幫個小忙,把一位有前途的青年送到國外進修,一旦所學有成,其貢獻無法計量」。

對照李敖的「1500倍來還這份人情」,胡適的「一本萬利」是希望落空,而「永遠有利息在人間」變成永垂不朽的銅像,相信胡適地下有知必然莞爾。

思想領導中國半世紀的胡適留給後人無數的啟發,「誰知道北大為什麼不給胡適立個銅像?」這個問題至今無解,樂見其成者之一熊培云的理由是:「讓我們這代人活著的時候,能在人本主義文化的照耀下感受溫暖,也讓我們死去的時候受到下一代人下幾代人的尊重。」

溫暖與尊重,的確是高高在上的領導者最欠缺的資質。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misgin&aid=24952882

 回應文章

frank060606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6/25 10:34
溫暖與尊重,的確是蔡最欠缺的資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