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2/10/25 23:54:06瀏覽2424|回應16|推薦100 | |
今天(
烏蒂牡島現有居民約7百人,它之所以成為觀光勝地就是因為它是民族英雄Mohammad Thakurufaanu的故鄉,當1573年葡萄牙人入侵馬爾地夫後,除了奴役
在導遊的引導下我們來到了一座金頂的清真寺前面,Mohammad Thakurufaanu的父親就長眠於此,也是他自己生前常來朝拜的地方。緊鄰清真寺的傳統建築就是他的皇宮了,周圍以白色的矮牆環繞,上面插了許多白色的小旗子,整個獨特造景第一眼就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從大門進去後進入了客廳,大部分的建材都是厚重的木板,連一系列的傢俱也都是使用原木來製作。再往另一邊走就到了臥房,臥房的裡側牆壁不是透明,但卻可以看到外面走廊的動靜,巧妙之設計實在太神奇了。最後我們來到了一大間的活動中心,完全是以島上天然的材質所蓋成,既可消暑又具有環保概念。
匆匆停留了約40分鐘後,又再度的登上船準備到另一座Dhidhdhoo島嶼參觀,這個島本來是沒有人居住的荒島,到了19世紀後才漸漸的有居民遷移進來。島的長度約 穿過海岸邊的椰子樹叢,出現了一座涼棚,有些居民很悠閒的躺在網椅上,我們的到訪絲毫都不受干擾,村中一些殘破的房子是受大海嘯所波及的建築物,旁邊的樹蔭下設有簡易的吊床兼鞦韆,這樣的巧思讓人覺得創意十足,很佩服這裡的居民擅長就地取材之天賦,忍不住好奇心,我立刻的就坐下來回味一下盪鞦韆的樂趣。
再往前走進入了村中的住宅區,這裡有各種公共設施與政府機關,難得看到了公共電話亭,可見島上居民生活已現代化了。前面我們看到了一所學校,學校旁的一棵盤根錯節的老榕樹最是吸引人,嬌小的我站在老榕樹下顯得趣味十足呢!幾間教室內可以看到學生正在上課,這裡的學生是男女合班每班約10人左右,海邊的樹蔭下就是他們的運動場,老師學生們雖然看起來靦腆,不過都很熱情的歡迎我們的到訪。
離開了學校後,沿途看到的住宅還算不少喔,有的住宅圍牆還漆成鮮豔的色彩,住宅的四周都種了島上特有的矮小椰子樹種,每棵結實纍纍的樣子看了好令人驚喜,這樣的椰子樹如果引進到臺灣多好,每天可以把椰子汁當開水喝了,好羨慕住在這座美麗島嶼的人民,每天過著與世無爭的悠閒生活。
很快的今天安排的參訪活動就結束了,到碼頭搭船約10多分鐘又回到吉阿麗杜度假村,剛好趕上午餐的時間,島上的Hiyaa Restaurant 廣大的涼棚式建築可容納百名旅客用餐,自助餐的菜色十分豐盛又美味,每餐都有大快朵頤的感覺。
吃完飯大家都回房間休息,等太陽西斜後才去海邊玩水,我是不睡午覺的,趁空檔把明信片寫好後逛到服務台,投入郵筒後就坐在搖椅上與朋友閒聊,大家都感覺這樣悠閒的度假方式過癮極了,可惜明天一早就得離開,想到這兒免不了興起了依依不捨之感覺,剩下半天寶貴的時間得充分的利用才不會遺憾喔! 2011年4月28日寄的明信片在5月16日收到
烏蒂牡島 (Utheem Island)
烏蒂牡島 (Utheem Island) 請按Share分享此文章至您的塗鴉牆上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