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達賴喇嘛修行不是打坐,持咒,做法會,父母們應讓下一代習慣「心懷善,人為正,不害人」的傳統,這點很重要。
2021/02/21 04:47:21瀏覽1067|回應0|推薦1
達賴喇嘛認為修行不是打坐,持咒,做法會,父母們應讓下一代習慣「心懷善,人為正,不害人」的傳統,這點很重要。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56632749     
《葷腥經》『智者守護感官,控制感官,立足於正法,喜歡正直和溫和。他擺脫束縛,拋卻一切痛苦,不執著所見所聞。』吃素與否乃純屬個人的行為,無所謂好壞,但與佛教的修行無關,亦與慈悲無關。  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55051839   

四季教: http://www.tzuchiculture.org.tw/ , 法鼓山 https://www.ddm.org.tw/xchome?xsmsid=0K333795840871701512  佛光山線上叩鐘祈福 https://www.fgs.org.tw/pray/default1.aspx?sc=1&page=1&name=&class=-1 春節宜訪佛 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12080286 達賴喇嘛尊者認為 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56347695 教育應物質的教育與內在的價值相結合,不是結合宗教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56370096

生命的過程就像是作物的生長過程,最後雖然會根莖乾枯、腐敗,然而它的種子,遇到春天便會再度發芽開花,再次欣欣向榮。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56632749 當生命盡頭,身體機能盡失時,靈魂還會在另一個世界重新開始。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53464443    雖然大多說的是夫妻之緣,但人生中,一個人身邊的父母、子女、朋友、同事、恩人等,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55051839   

【新年初四迎財神】福:「地祇」,是地神。「福中有壽,壽中有福」。 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56422188    讚美一神,萬福之源,天下生靈都當頌言; 天上萬軍也讚主名,同心讚美父、子、聖靈。阿們。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nzJSIGtwE0  由無變有,由少湊多,多又更多"由發想變生意,創業經歷和祕訣。 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55748299   「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當生命盡頭,身體機能盡失時,靈魂還會在另一個世界重新開始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53464443   雖然大多說的是夫妻之緣,但人生中,一個人身邊的父母、子女、朋友、同事、恩人等,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55051839   無論是何種關係,哪一個不是緣分化來的,背後都牽著那看不見的前緣? 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55027536

 alpineatks 的網誌 -  開工2021開講幸運如彩券中頭獎 https://youtu.be/q3d1vbpRt54 來自 @YouTube 計劃通常趕不上實況變化,所以從無變有,由少湊多,多又更多,生生不息,隨時進步與改變,這是永遠不變的道理 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56486839   alpineatks https://photos.app.goo.gl/ZkCU5RxG4D4Le1pH8 已累7563771點閱人氣  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56422188   匯集異業結合5人信望愛互助合作核心領導團隊 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56252686 發揮各自經歷專長再斜幹創業由無變有,由少湊多一起建立有義有利又行善的永續夢想。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55723429  2020年4月12日  ·
修行不是打坐、持咒、做法會
無論我們藏族人民是否懂得廣大佛理,卻秉持著「心懷善、人為正」的優良傳統,這傳統實為珍貴,你們永遠都不應忘!所以,只要有機會,父母們應讓下一代習慣「心懷善、人為正、不害人」的傳統,這點很重要。
還有,你們在此舉辦了佛法介紹,這點做的很好!
如同我剛說的,我們很多人認為,藏傳佛教的修行是打坐、持咒、誦經等。有時,無知的人甚至還認為,在吹螺笛、打銅鈸時,方能感動皈依。跳金剛舞時,其實表演的成分佔了一半,卻能產生強大信心,這些都是源於無知的愚蠢徵兆。
我偶爾會開玩笑說,如龍樹父子等那爛陀的論師們聚會時,龍樹坐在首位,手持杵、搖鈴鼓,下一位提婆正在擊鈸,清辨論師打銅鈸,下面的學弟們敲著法鼓,這種情況未曾發生過。
但是,佛教的旗幟確實是由這些論師舉起的。十七班智達或早期所謂的「二聖六莊嚴」,才是弘揚佛教的真正繼承者。他們是如何舉起佛教的旗幟呢?
自身好好學習、好好運用才智,且再三檢視思惟,即便是佛陀親自傳授的教言,但因這部經文與正理相違,不應認同。某些佛經不只不受正理的違害,還能以正理做為依據,將其歸類到「如言可取」的經典,以這種方式持教至今。之所以佛教能與當今的科學平起平坐而交流,都是因為這些論師們的恩德,他們舉起的才是真正的佛教旗幟。 2020年4月12日

 

四季教: http://www.tzuchiculture.org.tw/ , 法鼓山 https://www.ddm.org.tw/xchome?xsmsid=0K333795840871701512  佛光山線上叩鐘祈福 https://www.fgs.org.tw/pray/default1.aspx?sc=1&page=1&name=&class=-1 春節宜訪佛 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12080286 達賴喇嘛尊者認為 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56347695 教育應物質的教育與內在的價值相結合,不是結合宗教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56370096

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56632749  當生命盡頭,身體機能盡失時,靈魂還會在另一個世界重新開始。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53464443  常說夫妻緣份,但人生中,父母,子女,朋友,同事,恩人等, 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55051839  全緣起那暗地看不見的前緣? 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55027536  

【新年初四迎財神】福:「地祇」,是地神。「福中有壽,壽中有福」。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56422188 讚美一神,萬福之源,天下生靈都當頌言; 天上萬軍也讚主名,同心讚美父、子、聖靈。阿們。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nzJSIGtwE0 由無變有,由少湊多,多又更多"由發想變生意,創業經歷和祕訣。 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55748299

四季教:春節宜訪佛 http://www.tzuchiculture.org.tw/ ,法鼓山 https://www.ddm.org.tw/xchome?xsmsid=0K333795840871701512 佛光山2021年春節線上叩鐘祈福 https://www.fgs.org.tw/pray/default1.aspx?sc=1&page=1&name=&class=-1 夏天拜媽祖,秋天訪孔廟,冬季聖誕節。 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12080286 達賴喇嘛尊者認為 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56347695 現在教育以物質價值為主未認真關注內心的價值是這是個錯誤!關於物質的教育應該與內在的價值結合, 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56370096  

*四季教*榮神且己助人,內心找回自己的春天時時喜樂,盡其在我 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56309517  抱著熱情,順著興趣,追求夢想,永不退休,忘掉年齡.每天與神同行,活在適合自己的天堂,有規則必有例外,未來無限可能。 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56370096 信仰隨四季調整如:春節宜自走訪佛寺,夏天隨眾拜媽祖,秋天儒教訪孔廟,冬季耶穌復活了。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12080286  

[The Path of Grace恩典之路]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9HbFSnnz0k 你是我的主,引我走正義路。高山或低谷,都是你在保護。萬人中唯獨,你愛我認識我,永遠不變的應許,這一生都是祝福。一步又一步,這是恩典之路,你愛、你手,將我緊緊抓住。一步又一步,這是盼望之路,你愛、你手,牽引我走這人生路。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9HbFSnnz0k

  · 

達賴喇嘛修行不是打坐、持咒、做法會達賴喇嘛修行不是打坐,持咒,做法會,父母們應讓下一代習慣「心懷善,人為正,不害人」的傳統,這點很重要。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56632749 

苦行者說:葷腥就是魚肉類啊!佛陀世尊說:婆羅們啊,魚肉不是葷腥;真正的葷腥是指一切惡行,及一切不善法的雜染http://blog.udn.com/alpineatks/155051839 

《葷腥經》『智者守護感官,控制感官,立足於正法,喜歡正直和溫和。他擺脫束縛,拋卻一切痛苦,不執著所見所聞。』吃素與否乃純屬個人的行為,無所謂好壞,但與佛教的修行無關,亦與慈悲無關。 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55051839 

婆羅門!其實像你這樣問我關於葷腥食物的問題,早在上古時代,就有一名叫低舍的婆羅門也同樣詢問過迦葉佛關於葷腥食物的問題,而迦葉佛所解說的答案,也和我對你所說的一樣。…自此,就是《葷腥經》的典故由來。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55051839

在世尊(釋迦牟尼佛)尚未出世之前,有一位名為「葷腥」的婆羅門,與五百弟子出家為苦行僧後,就進入了喜馬拉雅山苦修;他們在山中自建茅棚,每天都以根果為食物—-自此從未曾食用任何的魚肉類。但也由於此,苦行者們的身體缺乏鹼性與酸性的食物,導致每一位都得了黃疸病。於是他們自忖:為了攝取鹼性和酸性類的食物,就必須得要暫時離開喜馬拉雅山,到有人群的聚落中,乞食所欠缺的營養食物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55051839

    於是苦行者們就暫時離開喜馬拉雅山,來到有人群的聚落。當到達村落的邊境時,住在村落裡的人看到了,紛紛歡喜地出來的邀請及供養這些苦行者;在用餐完畢後,人們又提供苦行者們床、用品、食物、器具等一切日常生活用品,並說:「師父啊,請安心的留下來住在這裡,無需為生活食物及用品擔憂、操煩!」說完,村人便走了。 

    翌日,村人又來供養苦行者們,而且從此每天都有村人來供養………就這樣不知不覺過了四個月;苦行者們因為攝取了足夠的營養,身體慢慢恢復元氣,變的健康起來了!於是就對村人說:「朋友們!我們已經恢復健康了,該是離開的時候了!」村人也準備了許多的油、米….等類,讓苦行者們帶回到他們所住的茅棚中食用

    就這樣年復一年,苦行者們到了一定的時間,都會下山來到這個村落應供、乞食(因為營養不良的緣故);村人也很有默契,知道苦行者們會再度的蒞臨的時間,都早已準備好用最恭敬的心及食物,等候苦行者們的駕臨及應供。

    在某一個時候,世尊(釋迦牟尼佛)終於誕生在人間了。當他證悟成道後,說完第一部《轉法輪經》時,隨即就來到舍衛城,暫住在那裡。世尊觀察到那些苦行者的得渡因緣已經成熟了,於是比丘僧團圍繞著世尊離開舍衛城,前往苦行者們所乞食的村落。

    村人看到莊嚴的世尊及其聖弟子們,隨即就歡喜的大供養一番。接受供養後,就對恭敬供養的村人們開示說法;村人由於聽了世尊所說的那些法,有些人得到初果──須陀洹有些人得到一來果──斯陀含有些人變成不來果──阿那含更有些人因此出家後,證得了阿羅漢果的境界──真的是令人法喜充滿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55051839

    然而世尊只停留一天的時間接受供養及說法,隔日就返回舍衛城了。在世尊走後不久,那些苦行者也來到了這個村落,準備要接受村人的供養。但是在應供的過程中,苦行者們覺得很不對勁:因為不再像之前那樣熱情款款的相待?於是納悶的問其中一些村人:「朋友啊!為什麼你們不再像從前那樣熱絡的迎接、招待我們了?

    「村民受國王責罰而有所苦惱?還是因為鬧飢荒了?再不然,就是有其他比我們更俱戒德成就的出家人來此處?」他們回應說:「師父!不是因為王罰,也不是因為飢荒困擾著村人;而是佛陀出生在這世間,那位佛陀來到這裡開示後,令很多人受到佛法利益的因素。」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55051839

    此時「葷腥」苦行者聽了這件事後就問:你們是說『佛陀』來到這裡嗎?

    「是啊!師父,我們是說『佛陀』」

    苦行者三確認「佛陀」,心想:世間難得聽到有「佛陀」!於是心滿意足的又問:「那位佛陀有吃葷腥類嗎?」

    村人疑惑不解地反問:「什麼是葷腥呢?」

    居士!所謂葷腥是指魚肉。」

    師父,佛陀有受用魚肉。」

    葷腥聽了,心中很難過,心想:那可能不是真的「佛陀」。但又作意想想:諸佛名號在世上是很難聽聞到的;也許我去會會他,與他交談一下,或許就可以知道是否真的佛陀了!於是便起身往佛陀所駐足的地方出發。

    而「葷腥」渴望見到佛陀的心情──就好像母牛要生小牛一般的急迫。在四處探尋與趕路的關係,好不容易終於達到了舍衛城。葷腥帶著自己的隨眾進入竹林精舍。此時看見世尊正準備為大眾說法;苦行者們就慢慢地前往靠近,保持沉默而不禮拜的坐在一旁觀看。

    世尊看到了葷腥等人的到來,就以平常親切的方式寒喧問候;苦行者「葷腥」於是就問世尊說:「尊者喬達摩,你是否有吃葷腥呢?」

    世尊反問:「什麼叫做葷腥?葷腥是什麼?」

    葷腥就是魚肉類啊!」

    世尊說:「婆羅們啊,魚肉不是葷腥;真正的葷腥是指一切惡行,及一切不善法的雜染。」

    接著又說:「婆羅門!其實像你這樣問我關於葷腥食物的問題,早在上古時代,就有一名叫低舍的婆羅門也同樣詢問過迦葉佛關於葷腥食物的問題,迦葉佛所解說的答案,也和我對你所說的一樣。」……自此,就是《葷腥經》的典故由來。

《葷腥經》偈頌的由來────

    在很久很久以前,迦葉菩薩修滿八萬大劫種種波羅蜜後,最後一生在波羅奈婆羅門家中投生。而迦葉菩薩未來成佛後的第一個弟子—低舍,也同樣在這一天投生於婆羅門的家中。從小,他們倆個就一起玩、一起長大……有一天,低舍的父親告訴低舍一個預言:「迦葉以後會出家修行證悟成佛;而你也將會在他的坐下出家,然後離苦解脫…

低舍聽了父親所說的預言之後,就跑去找迦葉菩薩並說:「朋友!我們兩個同樣都出家好不好?」迦葉菩薩允諾答應了。

    時光過的非常的快,他們兩個都長大了。有一天,低舍告訴迦葉菩薩:「走吧,朋友!我們該去出家修行了吧?」

    迦葉菩薩此時並未答應,於是低舍心想:「也許是迦葉菩薩心智未開,所以不想離開。」然後就自己一個人到仙人墮處出家,之後就在森林的山腳下蓋茅棚自修。

    迦葉菩薩雖然沒有出家,但卻在自己的家中用功,他勤修數息法,然後達到四禪定得神通。直到有一天,他來到皇宮外的菩提道場出家,出家後僅用七天的時間就證得了無上正等正覺佛陀成佛之後的迦葉佛,來到仙人墮為二萬個苦行者初轉法輪,而這二萬個苦行者聽了佛法後就在迦葉佛坐下出家,也證得阿羅漢境界當時有一位名為期期的迦尸王,供養侍奉這二萬位出家眾的四資具(衣服、飲食、醫藥、臥具等日常生活用品)。

    有一天,仙人墮處來了一位找藥草的波羅奈居民,當他來到了苦行者所居住的茅棚時,就禮敬茅棚裡的苦行者,然後站在一旁。

    苦行者看到他,便問他:「你從哪裡來的?」

    居民說:「師父,我從波羅奈來的。」苦行者又問:「在那裡有什麼特別消息嗎?」居民回答:「師父!在那裡有一位名為迦葉的修行人,已經成佛了!」

    成佛?苦行者聽到世間難得的名號(佛號),心中生起莫名的喜悅與歡喜,脫口就問:「他有沒有食用葷腥類呢?」

    居民疑惑的問苦行者:「什麼是葷腥?」

    苦行者說:「就是魚肉阿。」

    居民回答:「師父。世尊有吃魚肉。」

    苦行者聽到世尊有食用葷腥,心中非常難過;於是決定要去迦葉佛那裡去求證與阻止其食用魚肉類的葷腥。

    苦行者隨手帶了簡單的資具用品,然後日以繼夜的趕路,終於在一天傍晚,抵達了波羅奈而進入仙人墮處。此時苦行者看到世尊坐在座位上正準備為大眾開示說法;苦行者於是靠近世尊,保持沉默而不禮拜的站在一旁觀看。世尊看到了苦行者,就以平常親切的方式寒喧問候;然後苦行者就問世尊:「尊者迦葉,您是否有吃葷腥呢?」

    迦葉佛回答:「婆羅門,我不吃葷腥。」苦行者聽了就隨口讚嘆:「太好了,尊者迦葉!您沒有吃別人的屍體,真是太好了、太美妙了!這樣對您的出生背景、姓氏和家庭(婆羅門種族),是一切恰當的事。」顯然苦行者所指的葷腥,與迦葉佛所謂的葷腥是不一樣的、是有差落的!但是迦葉佛不當場點破說明的原因,是因為決定翌日不托缽而接受期期國王的供養時,藉著這樣的因緣對苦行者低舍探討及說明有關葷腥的定義。

    隔日,期期國王看到為乞食而遊行的比丘僧團中,沒有見到世尊時,就上前詢問世尊的下落;當他知道世尊還在寺裡時,於是就準備了許多種肉製品的食物及稀飯,送到寺院供養世尊!此時世尊早已鋪好坐具及座位等待迦尸王的供養,在一旁的苦行者自己也煮了葉子來吃。

    當旗旗國王帶來供養世尊的食物時,苦行者不敢相信自己眼前所見到的事實:他看到世尊喝了肉類所熬的粥後,竟然一片接一片、一口接一口的把肉往口中塞。

    苦行者覺得自己好像被耍、被騙,於是憤慨地質疑兼罵的說:「迦葉!你說謊,你打妄語;你說你不吃葷腥的,但是你現在手裡及口中的是什麼?你這樣的言行舉止不一,是被諸佛所批評苛斥的!」接著又說:「而且那些住在山腳下吃森林樹木根果草葉維生的賢人們是不說妄語的!那麼迦葉你呢?這算什麼嘛?」 

    於是苦行者低舍連續說了三個偈頌諷刺、辱罵、反問迦葉佛:『那些食用正當取得的娑摩迦(芝麻、粟栗類)、金古羅迦(瓜子類)、支那迦(山上的豆類)和葉果、根果、藤果的人,他們不會為了感官欲望而說謊。』

    吃別人施捨的、精心製作的精美食物,吃稻米製作的食品,迦葉啊!這樣的人吃葷腥。』

    『迦葉你說道:「葷腥對我不適宜。」梵天的親屬啊!而你又吃精心製作的鳥肉米飯。迦葉啊!我倒要問問看:你說的葷腥是什麼?』

    面對低舍情緒忿怒所說出的諷刺、辱罵及反問,迦葉佛回答如下的偈頌:『毀滅生命,殺、砍、捆、偷盜、說謊、行騙、欺詐、虛偽、與他人之妻同居。葷腥是這些,而不是食肉。』

   放縱愛欲,貪食美味,沾染污垢,信奉虛無,不公正,難順應。葷腥是這些,而不是食肉。』

    粗暴,魯莽,背後罵人,背叛朋友,冷酷,驕傲,吝嗇,不肯向任何人施捨。葷腥是這些,而不是食肉。』

    忿怒,迷醉,固執,偏頗,欺誑,忌妒,吹牛,驕傲自大,與惡人交往。葷腥是這些,而不是肉食。』

    那些卑鄙的人在世上作惡,他們品行惡劣,負債累累,造謠毀謗,弄虛作假。葷腥是這些,而不是魚肉。』

    魚肉,齋戒,裸體,削髮,束髮,身上塗灰,穿粗皮衣,侍奉祭火,世上許多不朽的苦行、頌詩、供奉、祭祀、順應節氣,所有這些都不能淨化一個沒有擺脫疑惑的人。』

    那些人在世上對眾生肆無忌憚,取人之物又傷人之身,邪惡,殘忍,粗暴,無禮。葷腥是這些,而不是食肉。』

    那些人貪婪,充滿殺機,經常作惡。因此,他們死後走向黑暗,頭朝下墬入地獄葷腥是這些,而不是魚肉。』

    智者守護感官,控制感官,立足於正法,喜歡正直和溫和。他擺脫束縛,拋卻一切痛苦,不執著所見所聞。』

     世尊就這樣反覆地講述這個道理,這位擺脫葷腥、無所執著、難以效仿的牟尼用各種偈頌闡明這個道理,這位通曉頌詩者明白了這個道理。

    聽了佛陀講述的這些擺脫葷腥、排除痛苦的妙語,他謙恭地向如來致敬,當場選擇出家。

    

本文共有十四個偈頌,前三個偈頌是為苦行者低舍諷刺、辱罵、反問迦葉佛;而中間九個則為迦葉佛回答低舍的答案;最後二頌則為結集經典的長老撰述而成。根據註解書中的記載:葷腥苦行者聽了佛陀所講述的這些道理之後,請求在佛的座下出家,其五百位苦行者也跟隨葷腥出家──葷腥出家不久便成就阿羅漢的境界。


大量的記載,無論出自正史,還是官方修書,抑或是民間記載,均在印證著輪迴轉生不是妄說,在歷朝歷代普遍存在,為後人尋究生命之源,打開一扇天窗。
文/章閣

有人認為,輪迴的說法最早來自於佛教,自從漢明帝時期,佛教傳入中國後,漸漸興起輪迴的概念。隨著文化的演變,輪迴之說融在漢文化中。

然而,早在漢明帝之前,中國本土的文化中,就已經存在輪迴理念。中華先人在漫長的探索生命過程中,就已認識到人的元神不會消亡,生命不僅有他的來源,也有他的去向。

上古時期人們已知靈魂不滅

《史記正義》、《國語.晉語八》、《左傳.昭公七年》均記載,上古時期,大禹的父親鯀治水九年,無功而返。堯帝見鯀生性狠戾,又屢次違背帝命,於是命祝融在羽山殛死鯀。鯀死後化為黃熊,跳進羽山旁的深淵,據記載,夏、商、周三代都會舉行郊祭來祭祀他。

《左傳.昭公七年》記載,鄭國大夫姬良霄(字伯有)主政時,遭到上大夫子皙攻打。伯有逃亡,又被鄭卿駟帶所殺。伯有死後變成厲鬼,向子皙、駟帶索命討債,鬧得鄭國人驚恐不安。後來,賢德的子產立了伯有的兒子良止與公孫洩做大夫,安撫伯有的靈魂,事情才得以停止。有人問子產這樣做的原因,子產說:「鬼有所歸宿,就不會做厲鬼。我是為他尋找歸宿啊!」從這段記載可知,在春秋時期,就已認為,人死後不僅靈魂不滅,還有歸宿。

春秋時,魯桓公與夫人文姜到齊國進行外交訪問。齊襄公卻與文姜通姦,魯桓公知道後,指責襄公。襄公就派公子彭生殺了桓公。在魯國的壓力下,襄公處死了彭生。史載彭生死後化成一隻大豕(豬)。在襄公打獵時,大豕像人一樣站起來嘶嚎,襄公嚇得從車上摔下來。當晚襄公就被人謀殺而死。(《左傳.莊公八年》)

西漢時期,呂后(呂雉)用鴆酒毒殺了寵妃戚夫人的兒子趙王如意。如意死後化為犬,咬傷呂后的腋下,向她索命。呂后後來受傷難癒,不久病亡。(《漢書》卷二十七中之上)

這些史實均載於正史,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前,中國本土已有生命輪迴的概念和現象,歷代史官對輪迴都秉持著開放的態度。否則,就不會將這些史實載入史冊了。

祭祀連繫著另外空間

周武王伐紂的第二年,得了一場重病。他的弟弟周公旦甘願代替武王受死,於是特意寫了一篇祝辭(祝,古代讀策書,告神明的意思),向已經去世的曾祖父太王、祖父王季和父親周文王祝禱,說自己有才能、多技藝、有仁孝能順從祖輩父輩的意願,還能夠侍奉鬼神。(《尚書.金滕》)

從這段記載來看,周公旦想代替武王受死,死後去侍奉祖先之靈。在周朝時,人們就已經認為,肉身消亡,精神不會隨之消散,所以周公「請之於天,而告三王者,以三王精神已在天矣」。

從《尚書》記載看,周朝時,人們認為精神是存在的,靈魂是不滅的,不會隨著肉體的腐壞而消散。通過周公旦的祝禱看,祖先靈魂不僅不滅,而且精神還在天上,還能接受子孫的奉祀。也就是說,在當時人們已經意識到,主持祭祀時,存在於另外空間的生靈或神明是會感知的。

歷史記載的輪迴事例

眾多的輪迴事例中可以看到,人死後不僅沒有消亡,還繼續著生命的歷程,存活在另外的空間中,或守候、等待著下一次的轉生。(123RF)

生死輪迴,作為人間的普世法則,歷代記載不勝枚舉。載於正史的輪迴事蹟,比如《晉書.羊祜傳》說,羊祜的前世是鄰居李家的兒子。《南史.梁本紀下》記載,梁元帝蕭繹前身是一位眇目僧,手執香爐託生於王宮。《北史.李諧傳》記載,官員李庶死後,託夢告訴妻子,自己已經轉世為劉家的女兒。

《宋史》記述的輪迴事例也很多,比如唐朝宰相牛僧孺去世後,轉生為宋朝劉沆;東漢大將軍鄧禹在隔世一千多年後,轉生為宋朝范祖禹,協助司馬光編纂《資治通鑑》;國子博士郭祥正的前世,曾為唐朝詩仙李白。

除了正史記載,歷代稗史也有大量記述。《文昌寶訓》記載,文昌帝君曾做過十七世的士大夫。《慈悲水懺法》中說,唐懿宗一朝,悟達國師的前世是西漢袁盎。袁盎殺了晁錯,晁錯一直想要報仇,苦苦等了十世才等到機會。

《太平廣記》載,唐德宗時期,宰相韓滉是孔門七十二賢之一的仲由(子路)轉生。《湖海新聞夷堅續志》記載,宋高宗的前生是吳越王錢俶。《冷齋夜話》卷七記載,蘇東坡是五祖寺師戒禪師的後世。其卷四十五載,北宋名臣張方平前世為僧,有一卷經書沒有抄完,轉世後接續前緣,終於完成抄經的夙願。

王陽明到江西做官時,入寺禮佛,打開了五十年前圓寂的金山老僧的房門,看到一首偈語:「五十年前王守仁,開門猶是閉門人;精靈閉後還歸復,始信禪門不壞身。」看到涅磐僧人的肉身舍利,以及這首偈語,王陽明豁然大悟「原來他就是我!」前世老僧的肉身在此圓寂,卻已知未來自己還會轉世再來,打開這扇房門。

《庸庵筆記》記載,北洋政府禮制館有一名官員叫李雲慶,他前世是雲南雞足山的僧人。

正史、稗史記載了大量的輪迴事例,有僧人、真人轉生為皇帝或高官,有女子轉生為男子,也有人轉生為畜,也有畜轉生為人的例子。

天仙、星宿、真人下凡

此外,中國古代對生命的認知也很特別,人的肉身雖然是父母所賜,但生命的本身有其不同的來源。有不少是天仙、星宿、真人降生於人世。譬如《南齊書.祥瑞志》記載,天帝的第十九子降生為齊高祖蕭道成。《魏書》卷一記載,北魏始祖拓跋力微(神元皇帝)是天女之子,下世為帝王。《宋史.楊礪傳》卷二百八十七記載,宋真宗為來和天尊下凡。

大儒元好問於《湖海新聞夷堅續志‧君後》前集卷一記述,據說宋仁宗是「赤腳大仙」下凡,當朝的文武大臣都是天上仙伯星官降世,奉命來輔佐仁宗。還講到,宋神宗是「武夷仙人」應世。宋太宗還沒有登基時,曾與趙普一同坐著,不一會兒,太宗轉到了他下面的位子坐。世外高人陳摶進來後,看見他們坐的位置,抓起趙普的手,將他拉起來,說:「你是紫微垣的小星君,怎能壓住帝座呢!」

《元史》也記載,任侍書學士的虞集是南嶽真人降生,而翰林學士呂思誠則是文昌星君下世。

死後的去向

從這些眾多的輪迴事例中可以看到,人死後不僅沒有消亡,還繼續著生命的歷程,存活在另外的空間中,或守候、等待著下一次的轉生。

《隋書》卷五十二記載,隋朝大將軍韓擒虎去世後,到冥府作閻羅王;而卷七十五記載,刺史辛彥之曾在潞州城內建造了兩座佛塔,高達十五層,他以修德從善之功升入天宮。《梁書》卷五十一記載,庾彥寶崇信釋教,並每日誦唸經書。他死後,升入彌陀淨土。此事驚動高祖蕭衍,皇帝下詔旌善表彰,賜諡號「貞節處士」。

既有人升入天宮,當然也有墜入地獄的。唐朝貞觀年間,大史令傅弈生前不敬佛門,常常出口辱謾僧尼,貞觀十四年暴亡,死後落入無間地獄。同朝大臣馮長命、薛賾,作了相同的夢,從夢中看到了傅弈的去向。唐朝法官唐臨編撰的《冥報記》就記載了不少隋、唐實例,有人曾遊歷天宮,有人遊歷過地獄,帶回不少警世奇聞。

生命的過程就像是作物的生長過程,最後雖然會根莖乾枯、腐敗,然而它的種子,遇到春天便會再度發芽開花,再次欣欣向榮。這些大量的記載,無論出自正史,還是官方修書,抑或是民間記載,均在印證著輪迴轉生不是妄說,在歷朝歷代普遍存在,為後人尋究生命之源,打開一扇天窗。◇ 「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當生命盡頭,身體機能盡失時,靈魂還會在另一個世界重新開始。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53464443   雖然大多說的是夫妻之緣,但人生中,一個人身邊的父母、子女、朋友、同事、恩人等,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55051839   無論是何種關係,哪一個不是緣分化來的,背後都牽著那看不見的前緣?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55027536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lpineatks&aid=156632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