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苦行者說:葷腥就是魚肉類啊!世尊說:婆羅們啊,魚肉不是葷腥;真正的葷腥是指一切惡行,及一切不善法的雜染。
2021/01/03 07:25:31瀏覽1737|回應1|推薦2

《葷腥經》智者守護感官,控制感官,立足於正法,喜歡正直和溫和。他擺脫束縛,拋卻一切痛苦,不執著所見所聞。』吃素與否乃純屬個人的行為,無所謂好壞,但與佛教的修行無關,亦與慈悲無關。 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55051839 

婆羅門!其實像你這樣問我關於葷腥食物的問題,早在上古時代,就有一名叫低舍的婆羅門也同樣詢問過迦葉佛關於葷腥食物的問題,而迦葉佛所解說的答案,也和我對你所說的一樣。…自此,就是《葷腥經》的典故由來。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55051839

在世尊(釋迦牟尼佛)尚未出世之前,有一位名為「葷腥」的婆羅門,與五百弟子出家為苦行僧後,就進入了喜馬拉雅山苦修;他們在山中自建茅棚,每天都以根果為食物—-自此從未曾食用任何的魚肉類。但也由於此,苦行者們的身體缺乏鹼性與酸性的食物,導致每一位都得了黃疸病。於是他們自忖:為了攝取鹼性和酸性類的食物,就必須得要暫時離開喜馬拉雅山,到有人群的聚落中,乞食所欠缺的營養食物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55051839

    於是苦行者們就暫時離開喜馬拉雅山,來到有人群的聚落。當到達村落的邊境時,住在村落裡的人看到了,紛紛歡喜地出來的邀請及供養這些苦行者;在用餐完畢後,人們又提供苦行者們床、用品、食物、器具等一切日常生活用品,並說:「師父啊,請安心的留下來住在這裡,無需為生活食物及用品擔憂、操煩!」說完,村人便走了。 

    翌日,村人又來供養苦行者們,而且從此每天都有村人來供養………就這樣不知不覺過了四個月;苦行者們因為攝取了足夠的營養,身體慢慢恢復元氣,變的健康起來了!於是就對村人說:「朋友們!我們已經恢復健康了,該是離開的時候了!」村人也準備了許多的油、米….等類,讓苦行者們帶回到他們所住的茅棚中食用

    就這樣年復一年,苦行者們到了一定的時間,都會下山來到這個村落應供、乞食(因為營養不良的緣故);村人也很有默契,知道苦行者們會再度的蒞臨的時間,都早已準備好用最恭敬的心及食物,等候苦行者們的駕臨及應供。

    在某一個時候,世尊(釋迦牟尼佛)終於誕生在人間了。當他證悟成道後,說完第一部《轉法輪經》時,隨即就來到舍衛城,暫住在那裡。世尊觀察到那些苦行者的得渡因緣已經成熟了,於是比丘僧團圍繞著世尊離開舍衛城,前往苦行者們所乞食的村落。

    村人看到莊嚴的世尊及其聖弟子們,隨即就歡喜的大供養一番。接受供養後,就對恭敬供養的村人們開示說法;村人由於聽了世尊所說的那些法,有些人得到初果──須陀洹有些人得到一來果──斯陀含有些人變成不來果──阿那含更有些人因此出家後,證得了阿羅漢果的境界──真的是令人法喜充滿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55051839

    然而世尊只停留一天的時間接受供養及說法,隔日就返回舍衛城了。在世尊走後不久,那些苦行者也來到了這個村落,準備要接受村人的供養。但是在應供的過程中,苦行者們覺得很不對勁:因為不再像之前那樣熱情款款的相待?於是納悶的問其中一些村人:「朋友啊!為什麼你們不再像從前那樣熱絡的迎接、招待我們了?

    「村民受國王責罰而有所苦惱?還是因為鬧飢荒了?再不然,就是有其他比我們更俱戒德成就的出家人來此處?」他們回應說:「師父!不是因為王罰,也不是因為飢荒困擾著村人;而是佛陀出生在這世間,那位佛陀來到這裡開示後,令很多人受到佛法利益的因素。」http://classic-blog.udn.com/alpineatks/155051839

    此時「葷腥」苦行者聽了這件事後就問:你們是說『佛陀』來到這裡嗎?

    「是啊!師父,我們是說『佛陀』」

    苦行者三確認「佛陀」,心想:世間難得聽到有「佛陀」!於是心滿意足的又問:「那位佛陀有吃葷腥類嗎?」

    村人疑惑不解地反問:「什麼是葷腥呢?」

    居士!所謂葷腥是指魚肉。」

    師父,佛陀有受用魚肉。」

    葷腥聽了,心中很難過,心想:那可能不是真的「佛陀」。但又作意想想:諸佛名號在世上是很難聽聞到的;也許我去會會他,與他交談一下,或許就可以知道是否真的佛陀了!於是便起身往佛陀所駐足的地方出發。

    而「葷腥」渴望見到佛陀的心情──就好像母牛要生小牛一般的急迫。在四處探尋與趕路的關係,好不容易終於達到了舍衛城。葷腥帶著自己的隨眾進入竹林精舍。此時看見世尊正準備為大眾說法;苦行者們就慢慢地前往靠近,保持沉默而不禮拜的坐在一旁觀看。

    世尊看到了葷腥等人的到來,就以平常親切的方式寒喧問候;苦行者「葷腥」於是就問世尊說:「尊者喬達摩,你是否有吃葷腥呢?」

    世尊反問:「什麼叫做葷腥?葷腥是什麼?」

    葷腥就是魚肉類啊!」

    世尊說:「婆羅們啊,魚肉不是葷腥;真正的葷腥是指一切惡行,及一切不善法的雜染。」

    接著又說:「婆羅門!其實像你這樣問我關於葷腥食物的問題,早在上古時代,就有一名叫低舍的婆羅門也同樣詢問過迦葉佛關於葷腥食物的問題,迦葉佛所解說的答案,也和我對你所說的一樣。」……自此,就是《葷腥經》的典故由來。

《葷腥經》偈頌的由來────

    在很久很久以前,迦葉菩薩修滿八萬大劫種種波羅蜜後,最後一生在波羅奈婆羅門家中投生。而迦葉菩薩未來成佛後的第一個弟子—低舍,也同樣在這一天投生於婆羅門的家中。從小,他們倆個就一起玩、一起長大……有一天,低舍的父親告訴低舍一個預言:「迦葉以後會出家修行證悟成佛;而你也將會在他的坐下出家,然後離苦解脫…

低舍聽了父親所說的預言之後,就跑去找迦葉菩薩並說:「朋友!我們兩個同樣都出家好不好?」迦葉菩薩允諾答應了。

    時光過的非常的快,他們兩個都長大了。有一天,低舍告訴迦葉菩薩:「走吧,朋友!我們該去出家修行了吧?」

    迦葉菩薩此時並未答應,於是低舍心想:「也許是迦葉菩薩心智未開,所以不想離開。」然後就自己一個人到仙人墮處出家,之後就在森林的山腳下蓋茅棚自修。

    迦葉菩薩雖然沒有出家,但卻在自己的家中用功,他勤修數息法,然後達到四禪定得神通。直到有一天,他來到皇宮外的菩提道場出家,出家後僅用七天的時間就證得了無上正等正覺佛陀成佛之後的迦葉佛,來到仙人墮為二萬個苦行者初轉法輪,而這二萬個苦行者聽了佛法後就在迦葉佛坐下出家,也證得阿羅漢境界當時有一位名為期期的迦尸王,供養侍奉這二萬位出家眾的四資具(衣服、飲食、醫藥、臥具等日常生活用品)。

    有一天,仙人墮處來了一位找藥草的波羅奈居民,當他來到了苦行者所居住的茅棚時,就禮敬茅棚裡的苦行者,然後站在一旁。

    苦行者看到他,便問他:「你從哪裡來的?」

    居民說:「師父,我從波羅奈來的。」苦行者又問:「在那裡有什麼特別消息嗎?」居民回答:「師父!在那裡有一位名為迦葉的修行人,已經成佛了!」

    成佛?苦行者聽到世間難得的名號(佛號),心中生起莫名的喜悅與歡喜,脫口就問:「他有沒有食用葷腥類呢?」

    居民疑惑的問苦行者:「什麼是葷腥?」

    苦行者說:「就是魚肉阿。」

    居民回答:「師父。世尊有吃魚肉。」

    苦行者聽到世尊有食用葷腥,心中非常難過;於是決定要去迦葉佛那裡去求證與阻止其食用魚肉類的葷腥。

    苦行者隨手帶了簡單的資具用品,然後日以繼夜的趕路,終於在一天傍晚,抵達了波羅奈而進入仙人墮處。此時苦行者看到世尊坐在座位上正準備為大眾開示說法;苦行者於是靠近世尊,保持沉默而不禮拜的站在一旁觀看。世尊看到了苦行者,就以平常親切的方式寒喧問候;然後苦行者就問世尊:「尊者迦葉,您是否有吃葷腥呢?」

    迦葉佛回答:「婆羅門,我不吃葷腥。」苦行者聽了就隨口讚嘆:「太好了,尊者迦葉!您沒有吃別人的屍體,真是太好了、太美妙了!這樣對您的出生背景、姓氏和家庭(婆羅門種族),是一切恰當的事。」顯然苦行者所指的葷腥,與迦葉佛所謂的葷腥是不一樣的、是有差落的!但是迦葉佛不當場點破說明的原因,是因為決定翌日不托缽而接受期期國王的供養時,藉著這樣的因緣對苦行者低舍探討及說明有關葷腥的定義。

    隔日,期期國王看到為乞食而遊行的比丘僧團中,沒有見到世尊時,就上前詢問世尊的下落;當他知道世尊還在寺裡時,於是就準備了許多種肉製品的食物及稀飯,送到寺院供養世尊!此時世尊早已鋪好坐具及座位等待迦尸王的供養,在一旁的苦行者自己也煮了葉子來吃。

    當旗旗國王帶來供養世尊的食物時,苦行者不敢相信自己眼前所見到的事實:他看到世尊喝了肉類所熬的粥後,竟然一片接一片、一口接一口的把肉往口中塞。

    苦行者覺得自己好像被耍、被騙,於是憤慨地質疑兼罵的說:「迦葉!你說謊,你打妄語;你說你不吃葷腥的,但是你現在手裡及口中的是什麼?你這樣的言行舉止不一,是被諸佛所批評苛斥的!」接著又說:「而且那些住在山腳下吃森林樹木根果草葉維生的賢人們是不說妄語的!那麼迦葉你呢?這算什麼嘛?」 

    於是苦行者低舍連續說了三個偈頌諷刺、辱罵、反問迦葉佛:『那些食用正當取得的娑摩迦(芝麻、粟栗類)、金古羅迦(瓜子類)、支那迦(山上的豆類)和葉果、根果、藤果的人,他們不會為了感官欲望而說謊。』

    吃別人施捨的、精心製作的精美食物,吃稻米製作的食品,迦葉啊!這樣的人吃葷腥。』

    『迦葉你說道:「葷腥對我不適宜。」梵天的親屬啊!而你又吃精心製作的鳥肉米飯。迦葉啊!我倒要問問看:你說的葷腥是什麼?』

    面對低舍情緒忿怒所說出的諷刺、辱罵及反問,迦葉佛回答如下的偈頌:『毀滅生命,殺、砍、捆、偷盜、說謊、行騙、欺詐、虛偽、與他人之妻同居。葷腥是這些,而不是食肉。』

   放縱愛欲,貪食美味,沾染污垢,信奉虛無,不公正,難順應。葷腥是這些,而不是食肉。』

    粗暴,魯莽,背後罵人,背叛朋友,冷酷,驕傲,吝嗇,不肯向任何人施捨。葷腥是這些,而不是食肉。』

    忿怒,迷醉,固執,偏頗,欺誑,忌妒,吹牛,驕傲自大,與惡人交往。葷腥是這些,而不是肉食。』

    那些卑鄙的人在世上作惡,他們品行惡劣,負債累累,造謠毀謗,弄虛作假。葷腥是這些,而不是魚肉。』

    魚肉,齋戒,裸體,削髮,束髮,身上塗灰,穿粗皮衣,侍奉祭火,世上許多不朽的苦行、頌詩、供奉、祭祀、順應節氣,所有這些都不能淨化一個沒有擺脫疑惑的人。』

    那些人在世上對眾生肆無忌憚,取人之物又傷人之身,邪惡,殘忍,粗暴,無禮。葷腥是這些,而不是食肉。』

    那些人貪婪,充滿殺機,經常作惡。因此,他們死後走向黑暗,頭朝下墬入地獄葷腥是這些,而不是魚肉。』

    智者守護感官,控制感官,立足於正法,喜歡正直和溫和。他擺脫束縛,拋卻一切痛苦,不執著所見所聞。』

     世尊就這樣反覆地講述這個道理,這位擺脫葷腥、無所執著、難以效仿的牟尼用各種偈頌闡明這個道理,這位通曉頌詩者明白了這個道理。

    聽了佛陀講述的這些擺脫葷腥、排除痛苦的妙語,他謙恭地向如來致敬,當場選擇出家。

    本文共有十四個偈頌,前三個偈頌是為苦行者低舍諷刺、辱罵、反問迦葉佛;而中間九個則為迦葉佛回答低舍的答案;最後二頌則為結集經典的長老撰述而成。根據註解書中的記載:葷腥苦行者聽了佛陀所講述的這些道理之後,請求在佛的座下出家,其五百位苦行者也跟隨葷腥出家──葷腥出家不久便成就阿羅漢的境界。

巴利原文

Āmagandhasutta

242p_18Sn_279“Sāmāka­ciṅ­gūla­ka­cī­nakāni ca,
Pattapphalaṃ mūlaphalaṃ gavipphalaṃ;
Dhammena laddhaṃ satamasnamānā,
Na kāmakāmā alikaṃ bhaṇanti.

24343p_18Sn_280Yadasnamāno sukataṃ suniṭṭhitaṃ,
Parehi dinnaṃ payataṃ paṇītaṃ;
Sālīnamannaṃ paribhuñjamāno,
So bhuñjasī kassapa āmagandhaṃ.

244p_18Sn_281Na āmagandho mama kappatīti,
Icceva tvaṃ bhāsasi brahmabandhu;
Sālīnamannaṃ paribhuñjamāno,
Sakuntamaṃsehi susaṅkhatehi;
Pucchāmi taṃ kassapa etamatthaṃ,
Kathaṃpakāro tava āmagandho”.

245p_18Sn_282“Pāṇātipāto vadha­che­da­bandha­naṃ,
Theyyaṃ musāvādo nikati­vañ­canāni ca;
Ajjhenakuttaṃ paradārasevanā,
Esāmagandho na hi maṃsabhojanaṃ.

246p_18Sn_283Ye idha kāmesu asaññatā janā,
Rasesu giddhā asuci­bhāva­mas­sitā;
Natthikadiṭṭhī visamā durannayā,
Esāmagandho na hi maṃsabhojanaṃ.

247p_18Sn_284Ye lūkhasā dāruṇā piṭṭhimaṃsikā,
Mittadduno nik­karu­ṇā­ti­mānino;
Adānasīlā na ca denti kassaci,
Esāmagandho na hi maṃsabhojanaṃ.

24844p_18Sn_285Kodho mado thambho paccu­paṭṭhā­panā,
Māyā usūyā ­bhassasa­mus­sayo ca;
Mānātimāno ca asabbhi santhavo,
Esāmagandho na hi maṃsabhojanaṃ.

249p_18Sn_286Ye pāpasīlā iṇaghātasūcakā,
Vohārakūṭā idha pāṭirūpikā;
Narādhamā yedha karonti kibbisaṃ,
Esāmagandho na hi maṃsabhojanaṃ.

250p_18Sn_287Ye idha pāṇesu asaññatā janā,
Paresamādāya vihesamuyyutā;
Dussīlaluddā pharusā anādarā,
Esāmagandho na hi maṃsabhojanaṃ.

251p_18Sn_288Etesu giddhā viruddhā­ti­pātino,
Niccuyyutā pecca tamaṃ vajanti ye;
Patanti sattā nirayaṃ avaṃsirā,
Esāmagandho na hi maṃsabhojanaṃ.

252p_18Sn_289Na maccha­maṃsā­na­ma­nāsa­kattaṃ,
Na naggiyaṃ na muṇḍiyaṃ jaṭājallaṃ;
Kharājināni ­nāggi­huttas­supa­sevanā,
Ye vāpi loke amarā bahū tapā;
Mantāhutī yañña­mutūpa­sevanā,
Sodhenti maccaṃ avi­tiṇ­ṇakaṅ­khaṃ.

25345p_18Sn_290Sotesu gutto viditindriyo care,
Dhamme ṭhito ajjavamaddave rato;
Saṅgātigo sabba­duk­khap­pahīno,
Na lippati diṭṭhasutesu dhīro”.

254p_18Sn_291Iccetamatthaṃ bhagavā punappunaṃ,
Akkhāsi naṃ vedayi mantapāragū;
Citrāhi gāthāhi munī pakāsayi,
Nirāmagandho asito durannayo.

255p_18Sn_292Sutvāna buddhassa subhāsitaṃ padaṃ,
Nirāmagandhaṃ sabba­duk­khap­pa­nūda­naṃ;
Nīcamano vandi tathāgatassa,
Tattheva pabbaj­ja­maroca­yitthāti.

Āmagan­dha­suttaṃ dutiyaṃ.

歷史簡介: 
 佛陀在世時,僧團(包括佛陀本人)都是奉行托缽正命,清淨乞食,除開酒類,不論葷素,在家人供養什麼,就吃什麼,此於經、律皆處處可見。

    佛教裡最早公然主張吃素的就是叛徒提婆達多,他是佛出家前的堂弟,佛陀成立僧團後,他也隨佛出家,但卻嫉妒佛陀的地位,處心積慮想超越佛陀,甚至想滅佛取而代之。他為向世人表示他比佛還優越,便提出五項苦行,其中一項便是「終生不吃魚肉」,這一點也遭到佛陀明白的駁斥,此於北傳四分律可資參照。

    而中國僧尼開始吃素的緣起則是肇始於南北朝梁武帝所下令提倡,包括現今大乘佛教所流行的「梁皇寶懺」也是因為他做了一個夢而發明的。歷史上對梁武帝個人的評價極差,史學家皆一致認為他是一個昏君,主要是因為他既身為一國之君,明明是一個在家人,卻逃避現實,不用心於朝政,干預僧伽事務,甚至三翻四次出家,竟然還要大臣動用國庫的銀兩將自己給贖回,將民脂民膏都挪用來蓋寺廟,把自己搞得僧不僧、俗不俗,到頭來的下場竟是遭遇兵變,坐困圍城,活活被餓死。他的吃素功德竟挽救不了他的厄運,他的「梁皇寶懺」也懺不清他往昔的惡業,實在是人間最大的諷刺。

    常有人問我:「你是佛教徒,為何不吃素?」我則回答:「不殺生不等於吃素,吃素也不等於不殺生;吃素的人不一定慈悲,慈悲的人也不一定吃素。佛陀教導他的學生可以吃『三淨肉』,並且規定不得飲酒,但從未教他的學生吃素!」

    什麼是「三淨肉」呢?孟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但孟子在《孟子․梁惠王》篇中所說以下的一番話卻是對「三淨肉」下了最佳的註解。孟子說:「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用現代的白話來解釋,孟子說:「君子對於禽獸,看見牠活著,就不忍心看著牠死去;聽到牠臨死前哀嚎的聲音,就不忍心吃牠的肉。所以君子總是遠離那宰殺畜生的廚房。」 

    雖然孟子說了以上的那一番話,但,重點是:據歷史考據,孟子並非素食主義者,他並沒有吃素。

    本單元絕非鼓吹葷食,只是要告訴大家吃素與否乃純屬個人的行為,無所謂好壞,但與佛教的修行無關,亦與慈悲無關。因為,如果吃素就是修行,那麼一切草食性動物,例如牛、羊、 馬、兔等等,應該全部都早已成佛作祖又如印度外道迷信在恆河水裡沐浴可洗滌一生的罪過,如果這種邪見歪理可成立,那麼河裡的魚、蝦、水族眾生, 也應該都早已生天成聖。望諸君能慎思明辨!善思!善思!  

アクセスカウンター    

    須達長者是佛陀的眾多傑出在家弟子之一,他為人樂善好施,舉凡鰥、寡、孤、獨、廢、疾者無不恩蒙其惠,他的慈善一如寒冬中的暖陽,為這冷酷的世間帶來了溫馨,因此他被大家尊稱為「給孤獨」,佛陀在《增壹阿含經》中讚譽他為「布施第一的居士。在距今二千五百多年以前的古印度舍衛國,他買下了一處風景優美的林地奉獻給僧團,原本這處林地的所有權是屬於波斯匿王的長子祇陀太子所有,太子一開始不肯出讓,故意以一千八百萬金幣為售價刁難長者,但長者卻很爽快地以如數之「金幣」舖地示其誠意,祇陀太子深被長者的虔誠所感動,故於入口處的一塊小空地另自費蓋一大門,以保護寺院免受外界干擾,並於園中植下許多大樹,以太子之名命為「祇樹」。這段齊心合力的善舉被外界傳為美談,眾人為紀念這兩位捐贈者,便以「祇樹」及「給孤獨」二名合稱這座美麗的園林為「祇樹給孤獨園」,也就是經典中常見的「勝林給孤獨園」或「祇桓精舍」,本站為緬懷這位長者偉大的功德,特以此命名。

    剛擠出的純白鮮奶,若添加了其他的調味料,或咖啡,就已不再是原汁原味的鮮奶了。佛法也是如此,如果添加了外道邪見,也會跟著變質。而我們所嚮往的、所渴望的、所欲聽聞的、所欲學習的,是那種來自佛陀清淨聖口的正法與真實語,我們姑且名之為「上座部佛法」,又有人稱之為「原始佛法」,而不是那種添加外道邪見的變調附佛邪法。

    有人說現今是佛教末法時代,所以正法已滅失。但末學僅認同上揭部分的看法,因為「生滅法」會變成「水老鶴」,並不是發生在二十一世紀的末法今日,而是早在佛入滅後沒多久,阿難尊者尚存的正法時代,就已經發生變質。現今的確是末法時代,但並不表示沒有正法,只是正法隱藏在邪法之中,已遭魚目混珠,難以辨識。

    本站內容大多係末學利用每週一日八關齋戒譯讀北傳四阿含、律部(比丘與比丘尼律)及南傳巴利英譯等聖典之譯文。每次入法寶山中發掘到希有難得的法寶時,便增添一次難以言喻的法喜。誠如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則天所親寫的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意。」姑不論武則天在歷史上的功過如何,這首開經偈確實精簡的表達出末學喜獲法寶的心境。今實不忍正法就此隱沒在五濁惡世之中,故將之選譯及收錄於本站,並附原文與巴利原文於末段,俾供諸位法友參閱比對,聊表對三寶的感恩之心。   

    這裡要公開感謝並大力讚揚莊春江居士的功德。雖然本人與莊居士緣慳一面,但受其幫助頗深。莊居士長期以來致力於佛法的研究,而且精通巴利語,並深入巴利經藏。莊居士對佛弟子最大的貢獻就是比對四阿含經與巴利聖典南北傳經文的對照工作。莊居士先列出漢傳的阿含經文,再中譯巴利經文,最後列出巴利聖典原文,光這一點,就幫助了很多的佛弟子增長慧根。至少,本人在八關齋戒日所翻譯的經文,為了確保其品質並符合如來的真實意,會比對巴利經典 中譯版的內容,若非莊居士所翻譯的中譯巴利經文,本人遇到翻譯的障礙時,肯定將無所適從。莊居士對三寶的貢獻厥功至偉,誠願莊居士健康、長壽、平安、喜樂、富裕,本人深信莊居士定能憑此法布施的功德與智慧波羅蜜,輕易的證得解脫。

    佛陀曾說過:「積聚皆消散,崇高必墮落,合會終別離,有命咸歸死。」這段話說明了世事無常,對於富貴貧賤、生離死別不要看得太重。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魚少水,斯有何樂?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握有限的生命,努力修行。

    什麼是正見?舍利弗尊者出家前曾因馬勝尊者說了以下這段偈語而當下證得初果:「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而這段偈語道盡了佛法的精華所在,說明了「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見緣起者,便是正見。而正見,乃八正道的首項,具正見者,百千劫中將不墮惡趣。因此,正見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世間的舍利塔有兩種,一是色身(肉身)舍利塔;另一是法身舍利塔。據經典紀載,當佛陀入滅荼毗後,當時的古印度諸國王為了爭奪佛陀的肉身舍利,幾乎要發動戰爭互相開打;甚至連非人世界的三十三天帝釋天王也曾為了搶奪佛陀的肉身舍利而與大海中的龍王展開過大鬥法。但摩訶迦葉尊者卻不認為擁有世尊的肉身舍利是一件多麼重要的大事,他反而認為應當趁正法尚在人間的短暫時間內,趕緊邀集當時尚活在人間的阿羅漢聖弟子 們,把他們所聽聞過的佛陀教法都給集結起來,再經過五百位阿羅漢相互的認證後,便可淬煉成佛陀的智慧結晶,這些無價的結晶可稱之為佛陀的法身舍利。

    因此,法身舍利指的就是佛陀或諸阿羅漢所說過的正法、經、律、真實語等的智慧結晶,其價值是世間的金銀財寶所無法估量,神聖無比。本站的內容都是跨越了古代文字障礙的諸經律譯文,以白話文的方式將正法、律重現於人間,故而開闢本網站也就如同興建了一座佛陀與諸阿羅漢的法身舍利塔,猶如佇立在漫漫長夜生死輪迴大海中的燈塔,能讓我們從輪迴的苦海中獲得救贖,引領我們有信心地走向解脫的彼岸,勇敢地去面對無常的驚濤駭浪。

    人身難得今已得,正法難聞今亦聞;惟正法將滅,勢所難免。架設本站的目的無非是覓一處法身舍利塔,將快要消失在人間的正法遺跡收錄及保存在法塔裡,猶如為加護病房的垂死病患盡一份心力,留待有智慧的有緣人去見聞頂禮。

    佛陀在般無餘涅槃之前曾叮囑過諸弟子:「應當尊重、珍惜、恭敬波羅提木叉【譯按:戒律】。要把戒律看做如黑暗中遇見光明,如貧人得寶一般的稀有珍貴。你們一定要明白,戒律就是你們的大師,戒律就是如來,你們應當以戒為師,就好像是我還活在世間一般無異。」佛陀的意思就是要我們「以法為師」、「以戒為師」。雖聖人已遠去,但典型在夙昔。佛陀與諸大阿羅漢等大善知識雖已一一般涅槃,但佛陀的神聖教法依然尚遺留在人間,唯願能在今時末法充斥的五濁惡世中,開啟塵封已久且幾乎遭人遺忘的法塔,俾能帶給諸君與諸天神平安與喜樂,可謂不負如來恩矣。

    過去諸佛說的法與我們釋迦牟尼佛說的法並無二致,而釋迦牟尼佛說的法與未來諸佛說的法也完全一樣,既然如此,我們應認真思惟以下的偈語:

 人身難得今已得,正法難聞今已聞;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誠願以此譯讀經文與持守八關齋戒的微薄功德:   

    願我人間天上都能遠離及不遇惡知識、惡友、惡眷屬;常遇善知識、善友、善眷屬相伴、相助。願我能常得遇良師益友。

    願此功德成為我速證解脫涅槃的助緣。

    願迴向給護持三寶的諸天善神,尤其是北方毘沙門天王、三十三天帝釋、兜率天的彌勒菩薩、他化自在天的商主太子(未來彌勒佛時代的護法神)、色界初禪的大梵天王。願諸天神不嫌棄並隨喜我微薄的善業;願諸神的美貌、威勢、神通、壽命、眷屬都能增長;願諸神都能很快正向解脫,趨向涅槃。

    願將翻譯諸經文及受持八戒的功德,迴向給我敬愛的母親、已故的父親、所有的讀者、一切眾生、及無始以來曾被我傷害過的一切眾生,願大家一同分享我翻譯經文及受持八戒的功德,願大家的隨喜能遠離一切痛苦,平安又喜樂,並成為早日獲得解脫的助緣。

SādhuSādhuSādhu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lpineatks&aid=155051839

 回應文章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1/03 16:11

謹以拙作為大作相呼應微笑

20 肉非葷腥:(破解「學佛必需吃素說」的迷思) http://blog.udn.com/jfeng13x/81291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