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5/28 23:12:29瀏覽321|回應0|推薦9 | |
寧靜的行進 新近接了一個專欄,正在思考要寫些什麼、向讀者介紹些什麼。 參閱了一些自己有興趣題目的專門書籍,纔更深一層感到深入淺出是門裏功夫。選定了種種的標題,也拖著朋友在書店裡走來走去,卻總是拿不定主意,買不了半面牆堵的參考書是一回事,不知該挑揀什麼樣題目更是大大的問題。 朋友屬意的是本《東坡樂府》。古人著作的文籍,概括了文士一生的半片風貌,揀些自己喜愛風格的古人作品能夠涵養精神,但是要把厚厚一冊的書紙咀嚼也不是好生易事,「買書容易讀書難」似是充滿英文數學等科學教育底下最大的犧牲了,然而科學不能不學,理則的教育是相當重要的,同升學主義的大樹爭陽光,是苦了文藝靈魂的藤蔓罷! 這時候不禁怨起自己不是文學科系畢業,不是正科班出身的,底子好壞不談,就是對於博大文叢有些什麼書的認識,較之文學院學生是匱乏多了,給自己揀書看,還得從有些什麼書開始認起,經典文本自然是認得,但是更深一層就是書認得我而我不認得它了。醫藥科班讀畢,滿頭腦的專有名詞和理論,縱是與文學扯不上干係,但又感謝這五、六年來,含括投入醫院臨床工作的年頭,深刻地受到醫學方面在嚴肅之上而又活靈機變的思維鍛鍊,在嚴謹的態度之中求取飛躍的設想,嘗試無限的希望。 醫學將「希望」看作是學問的、機率的,卻也是未知的、玄妙的,我汲取了這樣的原則去發展屬於自己的文學風格與判斷準繩,是苦哈哈地讀完醫科大學後最大的收穫,於此我也不會後悔去取這樣的證書。經歷了非純文學養育的歷程,在醫院這個複雜而斤斤計較又有多種面相的地方,我看過許許多多故事,不提工作中的困厄,這更加快速地豐富了對多樣性的整合及融鑄,較之單純文科出身的寫作者而言,我幸運地具備了多線而廣泛的視點,以及理則教育訓練出縱橫剖析的結構觀,所以離開醫院後,專心致力於創作與再度涵養精進的同時,我確認到過去看似走錯路的日子,並沒有錯。 正是因為不同於純粹一脈文學教育,才產生了新的力量。我並非認為單純走文學院路線就不會有優秀作家或是文學家,各大文學院校業有豐沛數量的文藝人才,我指的是作品的向量與質量而言,經歷大異其趣的思考鍛鍊及環境令我更加意識到「實」的精義與重要,華豔而意識流的文字終會酸腐,那不是真正的寫作,甚至於連門也未入,叫作玩文字,還不能叫作章,因為沒有法,置之經年而回觀猶如餿水,這非是單純鍛鍊文字運用技巧的問題,而是「實」的部份太少了,「實」是從深入的思維、大量的知識、豐富的經驗、習慣去咀嚼而來。王安石言:『若有經世用,不必巧與華』,並不是要求文筆決不添加修飾或虛擬形容,而是他重視「用」,用則必實。 夏丏尊在《文心》中提及何謂作文,所說並非是考試用的作文,而是書寫為文是件什麼樣的事?是「生活的一部份」、「作文是應付實際需要的一件事情」,所以文乃尚實,書上寫道:「 前些年在報章或者甚麼管道看了不少文壇先進批評,總說現在寫手「寫多讀少」、「做多改少」,倒真是一點不差,實話實說。然而自以為「讀」、「改」到完美無缺的又是什麼層次境界的工,就更讓人一頭霧水,但他們也進入了市場,讓放縱而不求進步的書寫介入閱讀市場或許正是開放競爭的象徵,造成作者亦須迎合資本市場的需求,也是世代的趨勢,我不置可否,然而毫無責任感及中心思想的書寫,是我所拒絕的項目。 誰也沒有資格來一言論斷世道的正誤,只有後人才看得出,歷史評判或如事後諸葛,卻不是當代人在有生之年能夠預知的事,所以我只自顧著做一件事,那便是繼承源流的思維,從這些紙張當中起飛,在當下依如實義,永遠筆直地望著比天還高的那一頭,去穿越時代的天幕,但是寧靜地行進。 虛無感與自恃批評是當前網路寫手充斥之下的兩大惡習毛病,批評固然應該存在,卻得從謙和當中出發,如何為之而不為所惑,形於變而不變其中,根本原則卻沒那麼容易傳播學會,好比徒眾千萬、功成幾人?還是只能仰賴生活實作練習、學問積累、思考養成、深入著想裡頭去求,自然運用圓通自如,而《典論論文》、《文心雕龍》等名著,正是反覆質問自己、自我批判最好的照鏡,提筆為文這件事,古往今來都沒變過,只在功夫上有進退差異,那些經史子集中可圈可點的文章多的很,這些文人莫不是鳳毛麟角,但能夠登錄在集著的文章才只是他們生涯無數作品中寥若晨星的幾篇,可見寫篇好文章這件事沒那麼易與。 進寫字樓工作簡單,寫篇好字不簡單,嚴格自我要求與不忘精進的紮實練功態度,是從今往後給自己增加的守則,從實起文、秉性中正,那麼雖是不易,卻也容易,雖然不是好到流傳千古,也不會淨是胡說八道,我期許自己能作出這樣的篇章,纔對得起自己發下的誓言,運用反面素材的時候,才不會誤了人心。 寫著又近中宵,該是起草專文的時候,就此打住。
|
|
( 心情隨筆|單身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