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3/09 07:15:40瀏覽10213|回應12|推薦125 | |
為什麼選秋天去? 以往對阿拉斯加的印象,第一個跳出來的畫面就是冰天雪地,極光就在皚皚白雪的夜空中飛舞,因此SUSAN幾年來叨唸著想去看極光的心願,坦白講,怕冷的我其實沒有真正動念過,直到去年初偶然瀏覽了LIUKO夫婦檔的網頁 - 極北直驅,我的金色阿拉斯加極光之旅,才知道,原來追逐極光,並不一定要在零下二三十度的雪夜,秋色迷人的九月份反而是最理想的選擇。 LIUKO的網頁製作得非常認真,資訊蒐集周全,這對佳偶去過阿拉斯加三次,冬夏秋各一次,對網友的提問很親切熱心,我們此行COPY了部份他們的行程,受惠多多,極力推薦有興趣的朋友跟隨連結過去探討,一定會大有所獲。 我們都知道,高緯度的阿拉斯加,大部份地區一年有將近九個月是雪季,不下雪的日子大約從六月中旬到九月中旬,七月及八月近乎永晝,夜晚非常短暫,八月下旬開始夜間慢慢放長,雖然還是晝長夜短,但是已經足夠我們與極光仙子正面接觸了。 因此我們就決定利用從八月下旬到九月初,這短短的二十多天裡去闖蕩阿拉斯加,我們是九月七日抵達安哥拉治,九月十八日離去,為了等極光而呆最久的費爾班,白天的氣溫在十度上下,半夜則在零度邊緣,嗯,雖然說是秋季,還是比昆士蘭的冬天稍冷。 很多朋友最關心的問題似乎是:這個季節去,看到極光的機率高不高?這個嘛,我們知道極光是地球與宇宙間的一種現象,基本上每天都會發生,能不能看得到,觀測地區的天候才是關鍵,換句話說,只要天空開朗,沒有光害,多半是不會教人失望的,不曉得是否運氣好,我們停留的這段時間,偶而會下雨,但無論是白天或晚上,都沒碰上颳大風。 服裝方面,從頭到尾,一套防風防雨的GORE - TEX衣物就足以應付過去,鞋子也是一般運動鞋,一頂毛線套帽,一副手套,半夜在外頭捱個兩三個鐘頭不成問題,如果是在零下三十度的冬夜呢,光全身那套禦寒裝備,就教您寸步難行,相信今年很多住美國北方的朋友一定感同身受。 所以綜合以上來研判,對來自亞熱帶昆士蘭的我們,不耐酷寒又缺乏雪地駕車的經驗,金黃色的秋天便是唯一的抉擇,除了可以觀賞美妙的極光,阿拉斯加迷人的苔原秋色,以及DENALI NP遊蕩的野生動物也是上下附獎,絕對會帶給大家驚喜。 接下來想談些有關極光攝影的個人心得,坦白講,聊到這個話題,OZ是很心虛的,因為此行也是我生平第一次拍極光,亮出來的成績只能自HIGH,離差強人意都還說不上。 聯網上攝影的高手如雲,原本無庸自己多言,究竟愛拍跟會拍,完全不在同一個層面,OZ屬於前者,所以僅就從庶人的角度著眼,有的觀點或許不值一哂,大家就當做OZ在野人獻曝好了,太深奧的技巧或達人級的器材,人家都不懂,小子言行無狀,在此先亮出免責牌,就請達人們海涵。 一定有攝影水平跟OZ一般般的朋友會想問:拍攝極光需要那種等級的照相機? 相機肯定是功能愈強愈好,可換鏡頭的單眼照相機當然很好,可是扛著笨重的器材旅行卻是不好,為求輕便,我們出門通常只帶輕巧的DC,畢竟拍照不是我們此行的主軸,DSLR是玩家級的,就不說了,如果不太苛求,這幾架小相機都蠻能勝任愉快的。 我們這次貼上的極光照片大部份是用RICOH GR拍的,另一位夥伴拿SONY RX100,成效也可以接受,這兩台算是中階以上的DC,拿DC來拍極光,我個人的看法,基本功能需求是下面幾項: 1. 感光度(ISO)的堪用值要高,最少1600,能到3200更好。 2.光圈愈大愈好,最好能開到F2.8,甚至F1.4。 3.快門要能拉到30秒以上。 4.最好能手動操作功能("M"功能鍵)。 5.能手動對焦設成為無限遠。 6.一具能盡量配合您的身高的輕便腳架 - 一個晚上蹲下站起最少兩百次,您,還行吧? 以上列的是相機的基本功能要求,如果有的達不到,勉強還是可以拍,但畫質堪慮,說到畫質,感光件有一吋大以上會比較理想,像SONY的RX100,或者像RICOH GR是APS-C,效果都不錯,我們用小感光件(1/2.3吋)SONY的HX300試拍,ISO拉到800雜訊就慘不忍睹了,所以感光件小的相機,真的是力有未逮,拍是拍成了,卻只能提供在手機上傳閱。 通常我們把相機設定為ISO1600,光圈F2.8,快門速度15秒,用這參數做基準,差不多就可穩保不失,可是極光的活動,有時靜如處子,有時動如狡兔 - 這個形容是誇張了些,有時變化很活潑就是,我們可以根據上述的設定來斟酌增加或減少曝光值,靜的時候多給點時間,劇烈活躍時就減短時間,或降低ISO,不過我們事後發覺,曝光時間要是超過30秒,星星會有線狀星痕出現,最好避免。 雖然放在腳架上,一般的DC很多沒有快門線或遙控裝置,在食指按下快門時,很難避免造成震動,曝光時間短時會模糊畫面,這時可以善用自拍定時的功能,訂在兩秒左右,按下兩秒後快門才啟動,手指已離開機身,這樣就能避免手震影響,取得乾淨清晰的圖片。 第一晚在珍納溫泉初次拍攝極光,沒有經驗的我們一看到極光出現,又興奮又慌亂,對著天空就忙不迭地猛按快門,一個念頭就是想把眼前的奇景極大化,全部塞入鏡頭裡,結果綠濛濛的光影佈滿了空蕩的畫面,反而看不出當下極光的規模與壯麗。 建議大家拍攝極光時,別忘了把適當的背景一併納入構圖中,山丘,雲朵,房屋,樹木,橋樑,車輛,人物甚至"光害"...,利用周遭的景物來烘托極光的氣勢與氛圍,常常會有令人驚艷的加分效果。 說到此處,有個點子突然冒出心頭,現在的DC通常內建有很多特異功能,像各種不同的場景模式,如果我們設定在夜景模式,甚至煙火模式,讓相機預設的程式來處理,說不定可以不理會OZ上述那些拉拉雜雜,駁繁就簡,搞不好ONE TOUCH就大功告成了呢?那位朋友要是有計劃前往,不妨試試看,回來再讓大家一起分享。 說真的,走過這麼一趟,覺得如果只是想拍下極光的畫面,其實沒有想像中的難,只要你對自己的作品期許不要太高,天外有天,比是比不完的,一張專業級的精彩照片會讓人讚歎不已,自己拍的相片也許平凡,然而其中卻包含自己與家人朋友的共同回憶,意義自然不同。 照相應該是一種樂趣而不是負擔,是旅行中的配角而不是主軸,先試想究竟自己是為旅遊而拍照,還是為拍照而旅遊? 面對這宇宙的幻燈秀時,不要迫不及待的搶按快門,給自己幾分鐘,用眼睛去看,用內心來感受,先在心靈深處留下位置,可不要本末顛倒了,架著相機忙了一整夜,回家後才對著相簿追憶,卻再怎麼也尋不回那一刻的感動 - 這也是OZ自己要反省的地方。 極光兩篇文後,陸續有幾位朋友留言,希望知道阿拉斯加的資訊及拍攝極光的器材與細節,攝影我懂得也不多,僅能就自己摸索的心得以告,旅遊資料我大部份在背包客棧網站蒐集,其他的資訊我連結有關頁面在本文最後,希望能對有興趣前往的朋友幫上一點忙。 ********* 有很長時間,OZ沒有在這麼短期內連著PO上這麼多篇遊記,美加之行的旖旎風光,讓自己重新拾回已失去一段時間的寫作熱情,能與大家分享旅遊時的感受,不僅自娛也娛人,那感覺真的很棒。 這番外篇算是中場休息,接著我們夫婦要告假幾個禮拜去中國及回台灣處理些私事,回來再繼續請大家過來捧場。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