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 1. 時 間 與 記 憶
2011/08/19 13:49:23瀏覽1599|回應0|推薦5
1. 時 間 與 記 憶 

  有時候, 在從前一個春天聽到的名字現在又聽見了, 我們會像擠繪畫顏料管似地, 從中擠出流去時光的, 神秘而新鮮的, 被人遺忘了的細膩感情; 當我們像一個蹩腳的畫家, 把我們的過去整個兒地展現在同一個畫布上, 任憑我們的記憶給予它傳統的千篇一律的色彩的時候, 我們以為對過去的每時每刻仍然記憶猶新, 然而恰恰相反, 過去的每一時刻, 作為獨到的創作, 使用的色彩都帶有時代特徵, 這些色彩我們已不熟悉了, 可是仍會突然使我們感到心醉,...... 一次偶然的機會, 蓋爾芒特這個名字又突然恢復了我在她喜慶之日所聽到的聲音,..... 像一個注入氧氣或另一種氣體的小球, 當我終於把它戳破,... 我呼吸到了那一年那一天貢布雷的空氣, 空氣中混雜有山楂花的香味,.... 。 (III) 

  記得當巴爾貝克海灘在我眼裡失去昔日的神秘, 變成地球浩瀚海水的一個部分, 可以和隨便一個海邊城市互換時, 埃爾斯蒂爾曾對我說, 這是惠斯勒筆下乳白色的海灣, 銀藍色協調有致; 他這句話使巴爾貝克海灘突然恢復了個性....。  

  • 迸出式記憶 觀念是普魯斯特所提出的,普魯斯特描述他如何藉由一些感官經驗而勾起童年的回憶。例如,當他在"重現的時光"中把 瑪德萊娜小糕點浸在椴花茶中時,他童年鄉村生活的情景便浮上心頭。這種回憶的方式注重瞬間的、直覺的經驗,把注意力擺在感官的、瑣碎的事物上和"保持性回憶"注重事件具有前因後果的敘事性(narrativity)及整體性不同

  • 追憶德文版譯者,德國思想文評家班雅民 Walter Banjamin (1892 - 1940 ),在他晚期作品中論及經驗與認知時,參考並試圖討論普魯斯特對記憶的分類。普魯斯特認為,記憶分為保持式記憶(voluntary memory)與迸出式記憶。班雅民試圖開展普氏對記憶與追想的劃分(Benjamin 1969: 160),他認為普魯斯特對細微事物 (triviality) 的追憶有助於過往真相的認知。迸出式記憶是無法刻意呼之即來的部份,而從中所湧現的圖像(images)皆具有令人驚奇的「似曾相識」的性質,並特別強調這個自動湧現的記憶噴泉存有最真實而深刻的自我印記。班雅民在論普魯斯特的講詞中指出:「在迸出式記憶的圖像中——如同某些夢境中出現的一般——我們清楚地看見了自己。這些隱藏在過去的暗房裡逐漸顯影的圖像將是我們能看到的圖像中最為重要的;換句話說,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時刻都可顯現在一個個的圖像中,如同一張張生命相片——就像香煙盒上的圖案一樣!」(Hansen 1987: 179)。 在他"柏林紀事"中談到回憶為一種反省(reflection)的過程, 而不單只是將過去帶回現實當中。保持式記憶是屬於主體可意識的經驗("experience" or "an accumulating stock of integrated experience" )過去發生過的某些見識( "a certain hour in one's life") 並非全都能進入這樣的經驗中某些對於主體的完整會造成震驚 (shock)或刺激(stimuli),而仍停留在見識(a moment that has been lived)的層次上, 當這樣的震驚或刺激事件後來以迸出式記憶再度出現讓主體驚覺(shock)過往的影像便成為現實中的回憶主體的一個新的卻又似曾相識的見識(immediate" "living" experience )提供主體重新認知該同一事件的機會(Benjamin 1983: 117)。熟讀"追憶"的人應可看到書中雖以迸出性記憶方式作為陳述的軸線,卻並未忽略"保持性記憶式的反芻" 更不乏普氏時時省思審視各類記憶的筆蹤。然而我們亦或不必陷入如此"記憶分析" 的泥沼裡,但不妨一探普氏"追憶"全書行筆意念的底層。事實上, 我們更可以把追憶七冊,視為敘述者及其相關人物的大型敘事曲, 以保持性記憶為引線, 將繁密的迸出式記憶作為縫合的經緯, 呈現出涓滴不漏的縝密思維, 閃亮細緻的人性絲絹。

  • 德勒茲 "符號與記憶" 一文, 恰正闡明了這其中的微妙關係。普魯斯特的作品從符號(signe)裡頭產生了整體感,和它驚人的多樣化。"符號"是書裡最常出現的, 特別是在"重現的時光" 最後的全書回顧歸論中的段落。"追憶"一書裡, 普氏探索了不同的符號世界, 這些符號組織成許多圓圈, 在一些特定的切點彼此相交, 不論是什麼例子 ─ 瑪德萊娜甜餅、教堂尖塔、樹木、鵝卵石、餐巾、湯匙或汽笛的音響 ─ 我們都可以見到同樣的過程。先是回憶又發的"驚人的喜悅", 因此這些符號當下的效果, 已和它們之前的符號有所分別。一種"責任感"接著出現, 感覺必須要動動腦筋, 去追索"符號的意義"。而後符號的意義出現, 向我們揭示那"被隱匿的物體"──瑪德萊娜小蛋糕(petites madelines ) 揭示了貢布雷、教堂尖塔揭示了年輕女子、鵝卵石揭示了威尼斯.......。藝術的問題被提了出來, 而且得到了解決。如今藝術的世界便是符號的終極世界, 而且這些符號就如同被去掉了其物質性了一面 (dematerialized), 在理想的本體中尋到了意義。因此藝術所啟示的世界回應到其他世界, 特別是回應感官的符號, 藝術的世界整合了這些符號, 用美學的意義替他們染上色彩。貢布雷並不只於以它從前存在過的樣子再出現一次(僅止於簡單的意念聯想), 而是以絕對的形貌呈現, 以從來沒有經驗過的形貌、以貢布雷的本體、以它的永恆之貌出現。在"追憶"最後, 敘述者瞭解了瑪德蘭甜餅裡、甚至教堂尖塔中他所掌握不住的東西:失去了其中所體現的那個理想的本體,具體的物質意義便完全沒有任何意義。


  一片雲, 一個三角形, 一座鐘樓, 一朵花, 一塊石頭, 我感到在這些跡象下也許還隱藏著什麼應該力求發現的截然不同的東西, 一種思想, 以象形文字表達的某種思想.......印象是物質的, 它通過我們的感官進入我們心中, 然而我們卻能從中釋放出精神, 不管是涉及如馬丹維爾諸多鐘樓的景致給予我的印象, 還是如兩格踏步地板高低不平給我的感覺, 或是瑪德蓮點心的滋味給我留下的模糊回憶, 我都必須努力思索, 使我感覺到的東西走出半明不明的境地, 把它變成一種精神的等同物,, 從而把那種種感覺解釋成那麼多法則和思想的徵兆。 (VII) 

 

 版主覺得, "保持式記憶"(voluntary memory) 翻成"自主性記憶"較佳, "迸出式記憶"(involuntary memory)則翻為"非自主性記憶", 似乎更貼近思想的運作方式, 洪騰月教授審定的普魯斯特一書即譯成不自主性記憶, , "普魯斯特及其小說"作者張寅德則把迸出式記憶翻成"無意識記憶"。走筆至此, 各位或許會對符號學感到興趣, 不妨閱讀義大利符號學權威安伯多艾可Umberto Eco 的著作"玫瑰的名字"( 1986拍成電影, 到台灣改名"薔薇的記號", 取得太離譜,史恩康納萊主演) , "傅科擺" , 他把人追求符號意義的行為, 溶於文學歷史小說之中



Involuntary memory7:我體驗到一種感覺,它在我周圍輻射出一個小小的區域,這個感覺對我所在的地方和另一個地方是共有的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2010/12/08 22:37 |瀏覽 146|回應 0|推薦 2|引用 0
Involuntary memory6:與現在不可調和的過去的一刻放置在我身邊的假象是不會持久的...我的記憶無疑在肯定感覺的差異,但它所做的無非是組合同質因素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2010/12/06 22:46 |瀏覽 189|回應 0|推薦 5|引用 0
Involuntary memory5:逾越時間序列的一分鐘為了使我們感覺到這一分鐘,在我們身上重新鑄就越出時間序列的人...「死亡」這個詞對他是沒有意義的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2010/12/04 06:52 |瀏覽 227|回應 0|推薦 7|引用 0
Involuntary memory4:曾經聽到過的某個聲音或者聞到過的一股氣味立即會被重新聽到或聞到,既存在於現在,又存在於過去,現實而非現時,理想而不抽象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2010/12/01 22:01 |瀏覽 224|回應 0|推薦 4|引用 0
Involuntary memory3:他在現時的觀察中日趨衰弱,現時的感官不可能為他提供本質;他在對過去的思考中日趨衰弱,理智擠乾了這個過去的水分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2010/11/29 22:56 |瀏覽 178|回應 0|推薦 4|引用 0
Involuntary memory2:幸虧有這一手,使我的生命在瞬息之間能夠取得、分離出和固定它從無體會的東西:一段處於純淨狀態的時光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2010/11/26 22:52 |瀏覽 171|回應 0|推薦 5|引用 0
Introduce〈Marcel Proust and Paul Sollier: the involuntary memory connection〉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2010/11/25 18:43 |瀏覽 245|回應 0|推薦 3|引用 0
Involuntary memory1:某個東西,它同時為過去和現在所共有,比過去和現在都本質得多...我們只能想像不在眼前的事物,這是一條不可迴避的法則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2010/11/23 23:30 |瀏覽 173|回應 0|推薦 6|引用 0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lbertineproust3&aid=5558786
 引用者清單(1)  
2011/08/20 23:05 【【 普魯斯特的家】All about PROUST】 非自主之記憶 Involuntary memory ~ 瑪德萊娜小蛋糕與椴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