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 駁聖伯夫》
2010/08/30 09:51:24瀏覽960|回應0|推薦0

2.《駁聖伯夫》

聖伯夫Sainte-Beuve (1804-69)是誰? 法國文學史上重要的文史學家與評論家,研究文藝復興迄19世紀法國文學,以引用歷史架構來說明當代文學而出名。法國作家巴爾貝多爾維利(Jules Amedee Barbey d'Aurevilly)稱他是"很聰敏的人但有著火雞一樣的壞脾氣"


聖伯夫認為,要了解一個藝術家或作家的作品,必須經由他的真實生涯。這就是普魯斯特不贊同的地方,故寫了《駁聖伯夫》。

本書是普魯斯特《追憶逝水年華》的準備版或精華濃縮版短篇習作的組合,並批評聖伯夫對法國文學家看法的謬誤。主題包括--睡眠;房間; 白天; 伯爵夫人; 費加羅報; 陽臺上的陽光; 跟媽媽談話; 聖伯夫方法; 熱拉爾; 德‧奈瓦爾; 聖伯夫與波德萊爾; 聖伯夫與巴爾扎克; 蓋芒特先生心目中的巴爾扎克; 該死的族群; 人物姓氏; 返回蓋芒特; 聖伯夫與福樓拜-兼論福樓拜風格; 論畫家-倫勃朗、華托、摩羅、莫奈(莫內)。


 也許在真正的墮落生活中,道德問題的提出纔具有令人焦慮的強度,而藝術家對這個問題的答案並不是從個人生活出發,而是屬於一般性的文學性的答案——對他來說這纔是真正的生活。教會的大聖師們往往在潔身自好的同時,接觸人類的一切罪惡,並從中獲得自己個人的神聖性。大藝術家也一樣,他們往往在行惡的同時,利用自己的惡習來繪製對我們眾人的道德標準。作家生活環境中的惡習(或者僅僅是弱點笑柄),輕率乏味的談話,女兒令人反感的輕浮行徑,妻子的不忠,以及作家本人的錯誤,這些都是作家在抨擊中最經常譴責的東西,但他們並不因此而改變家庭生活的排場或者家中所充斥的庸俗情調。這種矛盾在從前不像在貝戈特時代這樣令人吃驚,因為,一方面,社會的日益墮落使道德觀念越來越淨化,另一方面,公眾比以前任何時候都更想瞭解作家的私生活。( II )

參考資料:http://en.wikipedia.org/wiki/Charles_Augustin_Sainte-Beuvehttp://db.tpc.edu.tw/daying/content.aspx?id=065446 



聖伯夫Sainte-Beuve  是濱海布倫人到巴黎習醫20歲投身文學領域為自由派刊物《環球報》(Le
Globe)
執筆文評
23歲時經由寫雨果(Victor
Hugo
)詩集
Odes
et Ballades
 (1826出版) 
的文評與雨果以及當時方興未艾的浪漫文學圈
Cenacle 
相識原本文評對雨果很轉為友善24歲他的第一部著作《十六世紀法國詩歌與戲劇的評論史》(Tableau
historique et critique de la poesie francaise et du theatre francais au XVI
 siecle,1828)更為浪漫派詩人找到在文藝復興時期的源頭,同一時期開始執業於St
Louis
醫院
但因與雨果妻有染而改變一切兩人決裂

44歲法國大革命期間 跑到比利時列日大學講學,內容是《夏多布里昂和他的文學集團》(Chateaubriand et son groupe
litteraire sous 'empire
,1861)


聖伯夫的生涯看來有點政治.....45歲回國開始 《憲政報》(Le
Constitutionnel
)
寫報紙專欄《
週一漫談(Causeries
du lundi
 
;'Monday
Chats')
後來集結出版(Causeries
du lundi,1851
1862)
《憲政報》是擁護拿破崙三世上台的推手也是第二帝國的官方報紙.
拿破崙三世上台後, 聖伯夫得以在
法蘭西學院教拉丁文(拉丁文是學醫學必學的語文)而且被他帶綠帽的雨果還負責致歡迎詞後來反帝國的學生抗議他還是辭職了61歲當上議員但很少參加參議院活動。當政府在教會壓例下禁止雷南(Ernest
Renan)
作品時,他倒是挺身而出,以維護報界傳統的思想雨銀論自由。


30歲起開始出版詩集《約瑟夫‧德洛爾姆的生活、詩歌和思想》(Vie,poesies et pensees de Joseph Delorme; 1829)和《安慰集》(Les Consolations,1830)以及與自傳式小說小說《情欲》(Volupte ,1834)但並不成功其後他專心寫文學研究完成最重要的作品波爾羅亞爾女修道院Port-Royal(Histoire de Port-Royal)為名發表,這是17世紀法國文化史,3卷。 

聖博夫之墓位於巴黎之蒙巴那斯墓園如下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lbertineproust3&aid=43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