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撒旦並非你我】2020柏林金熊There is no Evil《惡與他們的距離》《無邪》上架MOD
2021/05/04 18:36:05瀏覽2292|回應0|推薦24

他拖著配給米糧到後車廂的方式彷彿拖著一具沉重的屍體那般,眼神冷漠無於飆車族的煽動。

回到了家他把米糧搬上儲藏間,並尋找那隻咪咪叫著的小貓來源,隨後放棄看著談話節目裡的笑點毫無表情,鄰居找他幫助撈出那隻被卡在縫中的小貓,成功後來子們歡呼而他並不帶著太多欣喜。 

他去接老婆下班,一路聽著她碎念學校裡的小事,才開始他今日真正的對話表情逐漸放鬆,進入生活。而老婆溫柔的掰著橘子,塞入他嘴中 

等待老婆進入銀行時,他併排臨停在路口附近,盡量移車配合其他車輛進出。銀行來電想確認代領薪水的人的確是他老婆。 

不耐煩的喇叭聲把車逼著再往前開了一段路,但是他並沒有怒氣。只是不安地等待。或許他的不安是期待中的老婆的怒氣一上車便發飆覺得每次都要被查證而感到受辱憤怒。 

放學的小學女兒也上車了,他語氣更加活潑主動與溫柔,安撫等候過久而生氣的女孩,他看起充滿活力。但在獨自一人車上等待老婆與女兒去拿訂製新衣時,眼神重新恢復呆滯,望著毫不相干的藥局標誌在閃爍。 

他們去超市先到母親家,輕聲問候。把母親溫柔的扶著出浴室幫母親量血壓,是傳統的那種水銀血壓計。他打掃母親家裡,並讓老婆為媽媽煮上一餐。再去吃答應女兒的Pizza. 老婆溫柔地把自己盤中沙拉的乳酪餵他一口 

回家時他抱著熟睡中的女兒,目光再度恢復呆滯,開車中的老婆回頭望了他一眼,似乎已經習慣他這樣時不時的出神。 

他準備上床,照例吞了三顆安眠藥,因為他必須在清晨三點起床。 

洗刷沐浴之後,他緩慢地出了門,在紅燈轉為綠燈當下,他還是出神地望著某種望不見的東西,並不急著往前開去,開回一開始離開的那個地下停車場。 

這是2020柏林金熊獎伊朗異議電影 There is no Evil電影故事的同名第一段。我想像導演要求的演出方式。 

中文片名《無邪》翻得好不好見仁見智,先生與我覺得香港亞洲電影節翻為《惡與他們的距離》雖模仿了台灣影集《我們與的惡距離》片名兩片卻的確都存有類似的無奈。原名其實直譯為撒旦不存在Satan doesnt exist. 

本片《無邪》剛剛上架MOD19912月,另外是2021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醉好的時光》…..你會發覺強度落差過大也或許這僅只是個人偏好 

【導演其人】 

這是伊朗片第三度奪得金熊獎,被伊朗當局沒收護照且禁拍的拉索洛夫(Mohammad Rasoulof),在眾人掩護下(四段短片有四個附導掛名)自編自導,和前輩導演一樣再度成功地讓國際看見伊朗的沉痛。香港彼時適逢反送中有些影評寫得不倫不類把抗爭的孩子與此片主角相連令人痛心 

無法出國的導演,由片中第四段裡飾演女兒的導演女兒出席代為領獎,他則在視訊裡表達拍攝此片是他的”責任”。這個境遇重演2011他的作品Goodbye獲得坎城「一種注目」單元最佳導演,當時也被限制出境無法出席。 

執導20年,他拍的片子始終在伊朗被禁演,卻受到國際肯定,之前代表作是2017《就算世界與我為敵》(A Man of Integrity),二度獲得坎城影展「一種注目」獎項。那次他有出席。

2010年,拉索洛夫因被控”無許可拍攝”最後被判一年。他被保釋等待執行。2017年9月,方從國際影壇竄起,他返國護照即被沒收,禁止離開該伊朗。A Man of Integrity 使他於2019被伊朗革命法院判有期徒刑一年和兩年禁拍令,禁止參與社會政治活動,罪名是“聚眾共謀破壞國家安全,宣傳反對國家制度”~提出上訴那日,伊朗重要的電影人前輩同輩一路陪同,包括兩度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得主Asghar Farhadi(分居風暴、推銷員)、Majid Majidi’(天堂的孩子)等,詳見此。最終2020因他的三部電影被判入獄一年,罪名是“宣傳反對體制危及國安”,禁拍電影兩年。適逢伊朗因Covid-19怕群聚而釋放54,000名囚犯;他則表明絕不退讓、拒絕報到,要繼續上訴。 

在本片導演不僅只說出了伊朗可怕的事實,也留下許多空白讓我們思考。為此,他比其他被禁拍的伊朗導演更積極,在被判刑與禁拍令雙重壓力下,反而激盪出強大波濤。而伊朗片,總是有辦法繞過當局,在國際舞台發光。 

【伊朗體制之惡】 

從國際特赦組織的資料可以知道伊朗這個國家對死刑執行的熱衷,死刑犯多到必須由服義務役的士兵來執行。而這些士兵如果不完成兵役,他們就不能拿到護照出國,或正正當當的工作。 

對於執行死刑的士兵而言,他們的術語叫做抽凳子,抽掉一個或多個完全陌生的人的凳子,吊死他們,良心道德上要怎麼面對與辯解? 

四個故事主題一致 

四段故事,都是來自導演的個人經歷或所目睹的事件。對照裡面一直存在的淡淡惆悵,彷彿映照著導演拍攝期間的忐忑不安。而這樣的情緒潛藏於伊朗男人的眼睛美麗而悲傷的眼裡,串聯住整部電影。 

導演一直想知道有沒有人有勇氣對當權者說”…即使這個不會帶出後果並非美麗的。他想知道在國家機器下,順從當局的人與反抗者的思維差別。而這四段,觀眾可以逐漸由陰暗狹窄的背景,逐漸轉向開闊與光明的大自然。 

為了逃避當局檢視,他也盡量尋找偏鄉拍攝,但是每一天都不知道法院判決會如何,是否再不能繼續拍片。在這樣的不確定中忐忑拍至殺青前一周,得知法院判刑後,在整個劇組支持下完成此片。 

There is no evil ~撒旦不存在

You can do it~你行的

Birthday~生日

kiss me~請你吻我

拍攝的手法、剪接、內容、張力卻都差異很大,彷彿導演知道不能讓觀者被沉重壓垮才能看完,卻也各自吻合該段故事內容要陳述的心境。四段串連在一起時,好像是~淡漠、強烈戲劇性、道德重擊與反思、和解~每段各自陳述卻又彰顯出「執行死刑」這個工作的各種不同道德面向,體制”殺人、殺人格”之可怖。 

從觀眾的角度,方若在音樂的慢板中突然被重擊嘎然而止》》突然接著段詼諧曲》》而後是情感起伏愛與絕望的浪漫曲》》最後走向行板~餘韻猶存綿綿不止。 

在戲劇張力上,導演的手法是極弱到極強》》漸強至高潮》》強弱強弱》》漸強又逐漸進入平和。可以說充分滿足了戲劇欣賞的感官,又充分挑戰了解讀戲劇理念的理性思考,順便考考人對電影語言的熟悉程度。第一段像是對伊朗新寫實主義的致敬也最震撼 

導演說,拍片緣起自他偶然一天在銀行外看見曾在獄中對他審問的警察。他既興奮又氣憤地跟蹤這個審問警察,這也是第一段故事一開始的鏡頭他訝異發覺從外表行為看來凶狠的審問警察出了監獄看來如此正常現實世界中平凡不過的人他突然理解到自己並非在看個怪物審訊時的嘴臉與邪惡也不相關。他只是個從不質疑自己行為的人一個潛意識裡接受一切當局指導並且盲目遵從的人 

導演並不打算將這個主角妖魔化反而帶著更多的同情,給予角色深度。他想描繪那種拒絕面對現實也能存在的美麗(生日》最明顯)。 

【盡量不破梗,建議看完再讀】 

    (1)撒旦不存在(無邪) 

如果你的職業只是為了提供母親家人一個舒適的生活,孝順疼愛女兒沒有犯罪那麼要如何看待作為執行死刑這個工作? 

男主角淡漠與抽離的神情持續在獨自一人時出現,彷若帶著悲傷,或是無情。制式化的動作是一種降低苦痛自責的方式 

在這裡,這位自願的死刑執行者領薪時並不進入銀行,總是由他的太太代為領取。顯然社會中隱隱藏有道德批判,以至於他從來不想面對看得到薪資來源是監獄的銀行行員。 

但是他自責嗎?他需要自責嗎?最後視覺上的砰然一擊並不能給我們答案。為了要處理同樣帶給他的巨大衝擊,他只能用淡漠來絕緣保護自己能不崩潰,繼續支撐一個家 

    (2)你行的

從這段故事起,開始探討士兵被迫執行死刑的痛苦或無奈。幾段同寢室士兵爭論不休的道德理念,是導演想要放入的辯論。 

最終,拒絕臣服國家機器的命令的男主角,用了幾乎是奇幻的方式達到目的。這個不可思議的過程實在太精彩,我不忍心劇透。環環相扣手法上,完全不輸好萊塢 

最後導演配上的音樂,其實是二戰義大利游擊隊的歌曲Bella ciao(啊朋友再見, 歌詞點此), 那是反法西斯爭取自由的象徵他將兩個時代空間類比

    (3)生日

是女主角的生日,和一位反死刑領導者在她家的紀念儀式重疊。定名為生日非常反諷。根據國際特赦組織2017的資料,伊朗至少曾經把兩位反死刑領導者在一審時判處死刑以敬效尤。他們宣傳”反死刑的思想是反伊斯蘭”的。不過這兩位在高等法院死刑都被駁回,改為終身監禁。顯然當局還是考量了潛藏不敢出聲的民意與國際壓力。

這段故事,導演迂迴不直說,慢慢地你才理解~男主角並不是在逃亡,慢慢地你也才理解女主角並非移情別戀。再慢慢地,是轟然巨響,男主角發現這位備受尊重的往生者,居然是由他執行死刑中的ㄧ人。而他執行死刑的原因,是為了可獲取三天的假期,好回來看女朋友。

面對原來死刑犯是受女方家人尊敬而全然無辜的事實,他徹底崩潰,甚至想自盡。就在愛人生日的這一天,他看清楚了未婚妻對這種行為的不齒。你並不清楚這是自我道德的譴責,還是對婚姻可能沒有未來的恐懼?畢竟道德感的培養往往需要時間與環境,而他才是個二十歲當兵的小夥子,不曾想過太多。 

    (4)請你吻我

 

帶著強烈的期待與強忍的哀愁。故事大約承接了第二段逃走的士兵,和未婚妻在荒野裡隱姓埋名,意外生了女兒,決定送去國外醫學系同學那裡讓他領養。十年後認識現在的藥劑師老婆。他是醫師,又不算醫師。他沒有駕照。 

故事開始於機場,罹患肺癌絕症的男主角,只想和孩子說出心裡的真相。嚴格講,20來歲的孩子回來伊朗,雖然漂亮有禮貌,還是帶著小屁孩的味道(導演女兒飾)。 

男主角壓抑著想說出真相的心情,借了支長槍,帶著女孩去狩獵。女孩覺得開槍很酷,但覺得要去殺死偷抓雞的狐狸太殘忍。這裡產生一段辯論,關於是否應該殺死狐狸、天性、適者生存、我要保護我的農場….直到最後男主角以嚴厲的眼神問道”如果我現在逼迫你去殺死狐狸…”。 

由於女孩說出了父親心裡的話”你無法逼迫我,我不殺生”,她跑離,父親大眼從嚴厲轉為感動抽搐,呼喚她留下,緩緩,伸出雙手想要撫摩親生女兒的臉,卻嚇跑了她…(以為另有動機)。 

而後故事環繞著女孩要不要原諒父親當初的作為,因為母親為了去找國外的她喪生。女兒指責父親,一個人的不服從抉擇,連累了其他兩個人。這樣的為自己的良心的抉擇難道不是自私? 

她沒有心情聽父親解釋一切都是父母當初共同的決定。 

女兒沒有看見的是,父親剛隨她之後回到了家時,現任的太太阻止父親過去解釋避免女兒過度激動。那一刻,他走到院子再度放了一只碗於樹下,再默默地ㄧ一整理他們真正維生的那數十個蜂巢。遠遠地,一隻小小的狐狸,跑至碗邊。 

我不由得想起,那是小王子的狐狸呀!他被父親的愛給馴服了。 

片尾那一段,父親是否真正得到了女兒的吻與愛,女兒的諒解與知心?在以全知之眼俯看停滯不前的沙漠裡的車時,大約就知道了。

已經發芽的夢

今年48歲的導演,並沒有被外在的鉗制打敗,或許也要歸功於那些沒有被打敗的前輩們。他最不簡單的地方是,他沒有閃閃躲躲,也不打算隱晦退縮,而是直指當權者與體制的錯誤、指向事實、指向觀者的內心。 

導演說最終我的國家人民至少應有為自我做抉擇的權力”(the power of self determination)保有隱私這正是我理想中的自由。雖然這個理想在許多國家不過是自由的最低限度,我的國家這樣的自由卻被體制奪走,做出許許多多的限制。 

他完全不打算要觀眾為伊朗掉淚,他只是埋下一棵樹苗,好讓它在你的內心成為巨柱。 

但我在想我們有幸於此大談道德悖論,討論專制框架下是否還能保有自由意志或是順從者是否不道德(如同為愛朗讀)~而伊朗人呢? 這幾十年來的電影發展只能讓真相逐漸揭發,伊朗人,何時也能大聲地公開辯論而不懼怕人身安全? 

作為一個台灣囝仔,住在剛被列為世界最危險的地方,我深深感到同理、不安,與哀傷。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lbertineproust&aid=162405235